外面的世界、营房里的战友、班长的存在,似乎都暂时模糊成了遥远的背景。
他只关注着方寸屏幕里那个名字,回味着今天的每一个瞬间,安排着下一次可能的相聚,幸福,清晰可见地笼罩着他。
坐在不远处床沿上的方辰宇,看着苏宇泽脸上那毫不掩饰、灿烂得几乎闪瞎眼的幸福笑容,以及那份浑然忘我、全身心沉浸在手机世界里的状态,心中刚被黄霖安抚下去些许的沉重感,悄然又爬上了一丝微弱的、难以言喻的酸涩和羡慕。
傍晚五点整,尖锐的哨声划破了营区的宁静,那熟悉的“哔哔”声响彻宿舍楼前的空地,宣告着晚饭时间的到来。
新一连的士兵们像被唤醒的流水般涌向食堂,步履匆匆却井然有序。
食堂内,灯光亮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蒸汽味和油脂香——那是简单却充实的部队餐食:
大锅炖菜、蒸米饭、还有几盆油炸的副食。
今天是周天,基本上大部分老兵都会点个外卖犒劳一下自己,所以食堂的饭菜也不会特别特别丰盛,也算是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了。
士兵们排着队打好饭菜,随意地围坐在长条桌旁,碗筷碰撞声、低语交谈声混杂成一片热闹而温和的背景噪音。
方辰宇和苏宇泽正坐在靠窗的一角。
方辰宇端着饭盘坐下,里面是两勺米饭、一勺肉末炒豆角和几片炸藕盒,他没有立刻动筷子,而是先深吸了一口气,眼神里透着一股复杂情绪:
有兴奋,也夹杂着下午从黄霖那里听到淘汰制时的压力。
他刚被连长点名去参加狙击手集训队,这个消息像一团火在心中燃烧,想尽快分享给身边人。
“苏哥。”
方辰宇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但很清晰,试图吸引对方的注意:
“我跟你说个事,下午的时候……”
苏宇泽却没在听。
他端着饭盘,脸上依旧挂着那副近乎傻气的、灿烂的笑容,眼神空茫地凝望空气中某处,仿佛还停留在今天与白灵秀在武汉街头的点点滴滴。
他已经换成了刚从晾衣场收下来,还带着阳光味道的体能训练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手机屏幕的边缘,似乎在回味信息传递的甜蜜。
下午的约会让他浑身散发着一种慵懒而幸福的薄雾,连食堂的嘈杂都成了远方的回音。
“……我刚刚在单杠场碰到连长,他说让我去参加旅里的狙击手集训队。”
方辰宇继续说着,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没激起半点涟漪。
苏宇泽依旧魂飞天外,条件反射般嘟囔了一声:
“行啊……”语气轻飘飘的,完全心不在焉。
他甚至扒了一口饭,咀嚼得像在品尝美梦。
但几秒钟后,他那涣散的瞳孔猛地一缩——方辰宇的话在脑子里像延迟的炸弹炸开。
“行啊”?
狙击手集训队?!
苏宇泽的身子瞬间绷直,手里的筷子“啪嗒”一声落在餐盘上,震得汤汁溅出一星半点。
他猛地扭过头,双眼圆睁,震惊地盯着方辰宇,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可置信的尖锐:
“不是!小方你在说些什么?!什么狙击手集训队?!你怎么要去那种地方了?!”
他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事外的看客:
才外出一天,怎知班里面就翻天覆地了?
第224章 三人各自的想法
方辰宇,这个每天并肩训练的新兵,突然要踏上一条艰险的路?
他眼神里满是混乱和追问,仿佛在说:
“我错过啥了?”
就在这时,坐在斜对面的常建缓缓放下勺子。
作为同为列兵的他,敦实的身影一直默默吃饭,没插话。
现在苏宇泽震惊,常建才低声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像怕惊扰他人,但语气里的苦涩却清晰可闻:
“啧啧!你就知道谈恋爱了……”
他的目光扫过苏宇泽,微微摇头,带着几分无奈:
“班长说了,马上小方不跟我们一起去高原地区驻训演习了。他要单独去参加旅里面组织的狙击手集训队,估计有段日子看不见他了。”
话音一落,常建的眉头微蹙,神色黯然——七个多月了,从早到晚的训练、装备保养、营房里的那点日常,都成了习惯。方辰宇这一走,不像是外出请假那么简单,是集训和驻训演习的分道扬镳。
他的话语里,那份不言自明的不舍,像食堂里飘散的油烟气一样,无声无息地缠绕不去,真实得叫人心里发沉。
三人间一时沉默。
方辰宇看着苏宇泽的愕然和常建的落寞,只觉食堂的喧闹都隔着一层纱。
苏宇泽脸上那沉浸在恋爱中的傻笑瞬间凝固了。
他猛地放下筷子,身体前倾,眼睛死死盯着方辰宇,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掩饰的震惊和急切:
“小方,你说清楚点!狙击手集训队?这…这什么时候定下来的?连长真这么说了?”
他眉头紧锁,语气里带着深深的困惑和一丝本能的不敢置信:
“我记得我在武警那会儿……这种尖子集训,那可都是层层选拔,挑中队里最拔尖的老兵尖子去的……怎么到了咱们这儿,你一个列兵,就直接……”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白——这事儿决定得太突然,也太“草率”了,不符合他旧有的认知。
更重要的是,他第一反应是担忧方辰宇:
“那地方听说苦得很!不是人待的!小方你……你能吃得消这个苦不成?”
但是随着方辰宇多说了一点今天下午在单杠场上面的细节之后,苏宇泽释然了。
方辰宇看着苏宇泽焦急的样子,赶紧把下午在单杠场遇到连长周东明的前后经过详细讲了一遍:
从他自己加练单杠被连长看到,到连长问起他新兵连的枪法,他硬着头皮坦白打错靶的糗事,重点提了“蒙过满环”的细节,再到连长听到“满环”时意外的反应和那句关键的“蛮不错的”。
以及最核心的——连长明确提及旅里即将组织狙击手集训队为本连预留名额,并且特别询问并认可了方辰宇留队长干、考军校的决心,最后郑重地拍着肩膀让他“好好准备”。
听完这些细节,尤其是连长周东明亲自拍板并且对方辰宇“长干”意愿明确肯定的信息,苏宇泽紧绷的肩膀缓缓松弛下来。
他脸上残余的震惊和困惑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的凝重。
他长长地、无声地“噢……”了一下,目光从方辰宇脸上移开,有些失焦地落在眼前的餐盘上。
事实清晰明了:这并非一时起意,而是连长在特定场景下,结合方辰宇的表现做出的判断和直接安排。
方辰宇,确实被选中要去参加那个以残酷淘汰著称的狙击手集训队了。
那自己岂不是跟方辰宇相比,就慢了一拍了?
担忧同年兵的同时,苏宇泽的心中,又多出了几分害怕自己成为班级拖后腿的压力。
这个认知让苏宇泽心头蓦地一沉。
释然之余,一股强烈的紧迫感如同冰冷的蛇缠绕上来。
他看着眼前即将踏上另一条专业进阶道路的方辰宇,再看看自己——刚刚还沉浸在约会的甜蜜里,现在就发现朝夕相处的同年兵已经要投入更高强度的专业训练序列。
“慢了一拍……”这个念头无比清晰地在他脑海中响起。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搁在腿上的拳头。
为方辰宇即将面临的严酷挑战而担忧,但同时,一种更强烈的不安迅速滋生——作为同年兵、甚至作为二次入伍经验更丰富的“老兵”,如果方辰宇成功熬过集训回来脱胎换骨,而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这不就等于是拖了班级后腿吗?
想到班长陆晨那双锐利、要求严格的眼光,想到班里的老骨干们,苏宇泽感到一阵无形的压力沉沉地压在了心上。
他慢慢的从沉迷恋爱的环境当中缓了过来,紧接着他也在思考,自己要不要等还有其他集训的时候,跟班长讲一声,让自己也参加一下集训?
他感觉自己稍微有点混日子了。
餐桌上的喧嚣仿佛瞬间远去了。
苏宇泽脸上那种被幸福糊住的梦幻感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低下头,机械地用筷子拨弄着餐盘里的饭菜,一口都没再吃进去。
心思已彻底从与白灵秀的甜蜜约会中抽离出来。
一种许久未有的清晰审视感浮上心头:方辰宇的变化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这段时间内心的安逸。
“…那这样的话,是不是还有别的集训…班长…”
苏宇泽默默地在心里盘算着,眼神逐渐聚焦,闪过坚定的光芒。
他抬起头,再次看向方辰宇,这次目光里少了之前的茫然无措,多了几分思考和决心。
是时候也为自己争取提升的机会了。
等下一次连队有类似的特训机会,他一定要主动跟班长申请。
他不能让战友甩开太远,更不想辜负陆晨平时在生活上给予的信任和那份“老兵”的身份。
“好好干吧小方,我相信你是可以的,等你这三个月的集训回来,我想看看到时候你射击能有多厉害。”
一旁的常建开口,也算是打破了稍微有些僵硬的局面。
相比于方辰宇跟苏宇泽两人,他算是稍微好一点,毕竟有一项专门的特长,就论跑步这一块,他在部队就真的很吃香。
第225章 即将出发
日子悄然滑过几天。营区内的气氛虽然仍被冠以“休整期”之名,但基础的训练节奏已经悄然恢复。
晨起的队列、短程的轻装跑、定时的装备维护……日程被重新填满,只是那训练的烈度,已与一个月前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极限拉练截然不同,更像是在保持状态与适度恢复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就在这份不算紧绷的日常里,旅里面关于“下一轮狙击手集训队”的准备工作已完全敲定。
教员名单、集训地点、训练大纲一切就绪,最关键的人员名单也已尘埃落定。
在新组建的一连,两个珍贵的名额落定了:
一个是二班那位经验丰富的第三年一期士官——资格老、专业基础扎实,而且身为士官,留队长干的意愿不言而喻。
二班班长毫不犹豫地把他报了上去,这是连队骨干培养的常规操作,目标明确:
为班排锻造更锋利的“刀尖”。
另一个,则是一班那位略显青涩的列兵,方辰宇。
他的入选,打破了苏宇泽(甚至可能是一些老兵)固有的“尖子集训必选老鸟”的认知。
连里人都清楚,连长周东明那天在单杠场上一锤定音,看重的不是他新兵连的尴尬枪法,而是他身上那股子“想长干、想考军校”的冲劲儿,以及连长慧眼识珠在疲惫时仍自发加练的坚韧。
名单确认下来三天后的下午,命令如期而至。
“方辰宇!”
通讯兵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通知:明早07:00,携带全部个人装具和行李,到旅部门口集合登车,前往广水,狙击手集训队报到!”
简单一句话,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