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戈麦斯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你们总督区为何不从本土购进武器,却转而向我们新华采买?”
“尼德兰人暂时截断了我们美洲与西班牙本土之间的海上联系。”
“是因为唐斯海战……”戈麦斯再问。
“是的。”阿隆索脸色不太好,眼神阴郁地回答道:“大西洋海面上到处都是尼德兰人的武装舰船,他们目前暂时……居于上风。”
“总督区担心尼德兰人会趁机进攻加勒比,所以要提前储备一些武器弹药,以备不时之需。我认为,有了这第一批武器采购后,接下来可能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
“所以,你们新华人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是这样呀……”戈麦斯听罢,脑子开始飞快的转动,盘算着这笔交易是否会获得上头的批准,以及趁着西班牙人倒霉的时候该报出怎样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
话说,这些年来,西班牙王国似乎有些流年不利,不停地陷入到一个又一个大麻烦之中,扯得它精疲力竭、无力应对。
1635年,尼德兰人终于说服法国向西班牙宣战,这立时让西班牙人感受到浓浓的军事威胁。
因为,法国几乎所有的陆地边界都紧邻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只要战争开启,必然会在多条战线上展开。
尽管,西班牙王国凭借多年的战争经验,在初期的小规模战斗中频频占了上风,不断挫败法国人的进攻,但囿于多条战线导致自身兵力的不足,始终未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更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迫得法国人退出战争。
1638年,法国军队成功地侵入西班牙西北边境,围攻要塞丰特拉维亚,战斗持续数月。
西班牙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动员了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巴伦西亚人和阿拉贡人,甚至还有一千五百名爱尔兰人,才堪堪击退法国人。
结果,到了次年,法国人又来了。
他们这次攻入了加泰罗尼亚,占领了控制鲁西永边境的战略要地萨尔塞斯要塞。
然而,让西班牙人震惊的是,那些此前宣称不会在自己土地之外的地方为王室效忠的加泰罗尼亚人居然未予任何反抗,几乎将萨尔斯要塞拱手相让,任由法国人占领他们的土地。
国王腓力四世和首席大臣奥利瓦雷斯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行省正在发生的“病变”,只是匆匆决定动员两万四千大军重夺萨尔斯要塞,其中一半将从加泰罗尼亚征召,还要求当地承担近四成的军费开支。
此举引发了加泰罗尼亚人的愤慨,也使得当地局势一度变得非常紧张,隐有暴乱的迹象。
跟法国人之间的较量尚未分出胜负,雄心勃勃的腓力四世又联合葡萄牙组建了一支规模极为庞大的舰队,并为它配备了两万余水手和陆军士兵,准备攻占弗兰德斯,彻底扑灭尼德兰人的“叛乱”。
结果,西班牙舰队在英格兰唐斯海岸遭遇一场耻辱性失败,近乎全军覆没。
此战过后,西班牙王国怕是暂时丧失了对尼德兰人的海上优势,再也无力镇压那些“叛乱”的尼德兰人,只能坐视他们的独立。
就在这场海战惨败的消息传到墨西哥未多久,尼德兰人又攻击了古巴和圣多明各岛,并打着解放当地黑奴的名义,大肆破坏沿岸种植园,释放奴隶,让驻守的西班牙士兵疲于应付。
盘踞在库拉索岛和博奈尔岛的荷兰人,还不时派出若干武装侦查船驶抵贝略港(今巴拿马波托韦洛),窥探西班牙宝船集结情况。
如今,西班牙王国就像一栋四处漏风的大宅子,到处都需要修补,但手中能用的“材料”却是越来越少,始终无法收拾好宅子,将其恢复如新。
西班牙本土的日子不好过,墨西哥地区的形势同样危机重重。
北部的印第安部落降而复叛,殖民军一直都无法彻底稳定那里的局势,使得边境地区局势持续紧张。
更要命的是,两个月前,加利福尼亚南部地区爆发了可怕的天花疫情,然后迅速向墨西哥地区蔓延。
靠近北部的新比斯开省、新莱昂省均有数千人染上天花,搞得当地人心惶惶。
甚至就连银矿产区所在的新加利西亚省也有疫情不断爆发,迫得墨西哥殖民当局出动大批军队和武装民兵封锁疫区,防止这波可怕的瘟疫传到墨西哥核心地带。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人哪里还有心思去寻新华人的麻烦。
此番,墨西哥殖民当局扭扭捏捏地委托加尔萨家族向新华人采购武器,可以说是一种现实的无奈,也是一种主动示好。
你瞧,我都向你采购了武器,那么就充分说明我们西班牙人不会与你新华人交恶。
当然,此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走私活动,我现在就更不会管了。
有了新华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至少可以缓解整个墨西哥乃至整个美洲地区的物资短缺问题,对打破尼德兰人的经济封锁,具有积极的作用。
至于新华人肆无忌惮地在圣弗朗西斯科湾殖民行径,西班牙人只能继续装作没看见。
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
第423章 开关?
“西班牙人可愿直接开放几座港口,允我新华商船自由出入?”
当驻阿卡普尔科港商栈的副代表莫雷诺(西裔-土著混血)匆匆赶回黑鲨岛(今墨西哥瓜达卢佩岛),将西班牙人的要求报与美洲贸易公司高级主办兼黑鲨岛负责人娄文和时,立时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在反复询问了戈麦斯与小加尔萨讨论的详细内容后,他并未当场给予回应,而是站在窗前沉思良久,心中计较着此番得失。
新华当初占据黑鲨岛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贸易走私,而是想要将这座不为西班牙人所重视的荒岛打造成一处海上秘密基地,用于袭击墨西哥沿海港口城镇,将战火烧到西班牙人头上,使其不敢小嘘新华的实力。
待七年前,新华通过一场自卫反击战,最终迫得西班牙人承认了新华的地位,允许新华人在启明岛为核心的西北海岸拓殖立足。
随后,新华便通过黑鲨岛为中转点,将大量皮毛及工业制成品偷偷地走私至美洲地区,赚取丰厚的贸易利润。
经过多年的建设,位于小岛北部的沙井堡已经扩展成一座占地一百四十亩的小市镇,驻守人员一百三十余人,加上雇佣而来的印第安、梅斯蒂索帮工,总人口超过二百八十人。
虽然,这座小岛面积足够大(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可以建设更多的仓储设施和居民房屋,理论上应该可以容纳更多的人。
但问题是,该岛气候非常干旱,年降水量仅一百多毫米,而且蒸发量大,地表根本存不住太多的水。
整个小岛,南部土地非常贫瘠,皆为砂砾、荒漠,只有北部有少量的肥沃谷地和树木,利用修建的几座人工储水池,才勉强栽下一些蔬菜,供驻守人员食用。
但总得来说,以该岛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农业种植,包括谷物粮食在内的大部分物资都需要从外部输入。
这也使得小岛上不能养太多的人,基本维持在三百人上下。
新华政府为了维持这座走私据点的正常运营,还是花费了不少代价。
而且,大量走私商品经这座小岛中转,也着实不太方便,凭空多了一道周转,颇为费时费力,并多有损耗。
新华政府很早就生出了想要与西属美洲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的念头,曾几次寻到西班牙殖民当局,希望新华商船能直接驶入他们的港口,实现商品和人员的自由流通。
为此,新华还做出了不少让步,表示愿意根据商品的进出口价值,向西班牙人缴纳足额的关税。
哪怕,进出口关税稍稍高一点,我们新华也不是不能承受。
只要你们能多开几道口子,允许我们进行直接的贸易往来,一切都可以谈。
但脑子一根筋的西班牙人死活不同意,声称要严格遵守国王的敕令,禁止任何外国商人和商品进入西属美洲殖民领地。
所有参与美洲贸易的商人和船只必须是来自西班牙王国,而且还要按照政府的指令,集中于特定的港口,组成大船队,统一往返美洲和西班牙本土。
对于西班牙人的贸易禁令,新华人感到既好笑,又无奈。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囿于西班牙本土工业产能的不足,合法输入美洲殖民地的商品中,拥有西班牙“血统”的商品最多只有5%,其余皆来自法国、荷兰、英格兰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他们通过西班牙港口进行一番“洗白”的动作后,便堂而皇之地进入美洲。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商船连“洗白”的程序也不做,直接拉着一船的商品偷偷地潜入一些偏僻的港口,将货物直接销售至美洲地区。
西班牙人这般顽固而又僵硬的贸易政策,简直是愚蠢到家了。
不仅没有阻止国内及殖民领地贵金属的外流,提振本国的工商业,反而白白损失大量贸易利益,还将本该收取的进出口关税直接弃之不顾。
你说,你们西班牙只要对我们新华多开放几处通商口岸,不仅可以享受物美价廉的商品,还能多一笔税收,多少可以缓解一下你们空瘪的国库。
可西班牙人就是抱着这种极为封闭的思维,掩耳盗铃般地拒绝任何商人和商品的进入。
徒奈如何!
要知道,除了皮毛、玻璃、武器等寥寥商品可以进入大明市场,其他诸如白砂糖、酒水、五金、木器、金属器皿、炊具、纸张、肥皂、蜡烛、呢绒、棉布(进口自墨西哥棉花,少量生产)、罐头,以及腌制鲑鱼等众多商品根本没有任何需求,只能一股脑地向西属美洲地区销售。
当然,新华政府也不是贪图西班牙人那点散碎银子,非要从他们身上赚钱。
盖因,新华要发展工业,逐步建立相关工业产业链,必须要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市场来培育。
另外,就是尽可能地给国内居民增加收入。
毕竟,总是一味地开荒种地,在土里刨食,是赚不了几个大钱的。
整个西属美洲拥有六十余万人口,与加泰罗尼亚、阿拉贡和巴伦西亚的人口总和差不多。
若是加上黑人奴隶和混血人口则超过一百八十万,比这个时候的葡萄牙全国人口总和还要多。
除了上述几个族群外,美洲地区还有数百万的印第安人,这些人要么被西班牙压榨得几乎身无外物,极度赤贫,消费能力极其有限,要么为了逃避西班牙人的迫害,迁至甚为偏远的荒漠或者丛林之中。
但是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即使每人平均只消费1比索,那汇聚到一起,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更让新华人欣喜的是,因为西班牙人的粗暴压制和工商限制政策,整个美洲地区的工业——呃,准确地说应该是初级手工业——极为凋敝,只有采矿、呢绒、陶器、制糖、金属加工、皮革等寥寥十余个产业。
而且,这些手工业的工艺水平极为落后,极度依赖土著和非洲奴隶劳动,生产效率也完全受制于殖民压迫体系。
可以说,这些陆续发展出的手工业,主要为西班牙重商主义政策服务,并且围绕贵金属采掘来展开,受到诸多政策的掣肘和限制。
当质量更为优越,价格更为低廉的新华产品通过走私的渠道涌入美洲地区后,本来就备受欧洲本土商品冲击的当地手工产业立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呢绒、皮革、金属加工、铜铁制品、造纸等产业迅速萎缩,无数的手工业者纷纷陷入破产的境地。
美洲,已逐步成为新华商品的倾销市场,甚至还有部分转口输往欧洲本土,滋养着新华工业的发展壮大。
但是,随着新华工业产品门类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规模的急剧增长,迫切需要美洲市场的“门户”能开得再大一点,通商的贸易窗口更多一点,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黑鲨岛贸易走私这条细小的“血管”。
可是,面对西班牙人这种“闭关锁国”,新华也是无奈的很。
在新华的最高管理层里,甚至不乏有激进者叫嚣武力“开关”,以一场战争迫使西班牙人将整个美洲市场向新华商品全面开放。
是的,新华人在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整体实力早已有了质的跃升,已经具备向西属美洲殖民领地发起挑战的能力了。
虽然,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尚未公布出来,但通过去年的人口基数(17.8万人),再加上移民数量,也能大致估算出目前新华的人口规模。
新华总人口或将超过二十万!
若是加上归附收纳的地方土著部落,新华所控制的人口总规模估计高达三十五万。
虽然,这个数据放在人口稠密的大明,或者欧洲地区,属于毫不起眼的小角色,根本翻腾不起大浪来。
但在地广人稀的新洲大陆,却是仅次于西班牙人的第二大地方势力。
更关键的是,新华还是一个半工业化的国家,对组织松散并且主要以种植园和采矿业为主的西属美洲,虽说不上绝对的实力碾压,但将其轻松击败,自是没问题。
在太平洋一侧,西班牙人的海上战力是极为孱弱,除了那几艘运输波托西银矿的大帆船稍具威胁外,剩下的船只几无任何武备。
即使,这些船只临时加装火炮,充当海上决战力量,但面对数量更为庞大的新华舰船,只能算是以卵击石。
要知道,新华投入太平洋两岸移民的船只多达五十余艘,并且启明岛第一造船厂的几座船坞里,还在以每年8-10艘的速度不断增加。
更不消说,接连下水的几艘专业战舰,在完成数轮海试后,必然会对西班牙人形成一面倒的海上压制。
攻守之势异也!
不过,战争永远是最后的选项,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新华高层是不会做出对西属美洲发起一场“开关”之战的决定。
只要卷入冲突,势必会影响新华的工业化正常推进,也会对移民活动造成巨大的阻碍。
去年六月,为了干涉吕宋西班牙屠华事件,新华先后抽调了十余艘武装移民船,导致整个移民季足足少运了四千余人。
若是,新华在美洲地区跟西班牙人大打出手,那么所动员的人力物力必然数倍于吕宋,使得用于移民的运力至少会减少一半以上。
而且,战端一旦开启,红红火火的走私贸易也会立时断绝,继而影响新华本土数万产业工人的生计。
作为个体,可以快意恩仇,恣意妄为。
但作为一个国家,却要考虑战争所带来的方方面面影响。
老祖宗都再三强调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西班牙人一直将美洲当奶牛,而新华则要将它变为蜂巢。
螫针要断,但蜜却不能断。
当娄文和听到莫雷诺提及西班牙总督区准备要向新华求购武器时,在稍事惊愕后,立时追问西班牙人能给出什么样的交换条件,是否愿意开放港口,允许新华商船自由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