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方领土疆界上做了新的划分,不再坚持新华领土仅局限于启明岛,允许他们越过启明海峡,适当向南方地区延伸,但最远不得越过哥伦比亚河。
关于新华东部边界,西班牙人则非常潦草地规定,不得翻过雪山(即落基山脉)。
而对新华北部的边界,西班牙人则有意地忽略掉了。
因为,他们从未真正探索过更北方那片寒冷地带,并不清楚那里的具体情形。
想来应该是一片冰封雪原的蛮荒世界吧,且予他们。
新华代表在稍事抗议后,也就勉强同意了。
毕竟,以新华现在所拥有的实力和人口规模,能控制的地盘相当有限,暂时根本没有能力扩张至圣弗朗西斯科湾附近。
再过十几二十年,随着新华人口的逐步增加和羽翼的渐趋丰满,认为现有领土已无法满足自身“需求”了,那再来找西班牙人重新进行划界就是。
至于对方是否同意,那不重要。
只要我们实力足够强大,一定会逼着西班牙人同意的。
关于在美洲北部地区尤其是新华所控制的领地内传教的问题,西班牙人在新华代表坚决反对的情况下,未做过多纠缠,便放弃了这个条件。
人家不愿意,就算强行派个传教士过去,说不定转头就将人给宰了,你也没地说理去。
关于贸易方面,果然不出所料,西班牙人囿于本土的严格贸易禁令,死活不做任何让步,坚决不允许新华人前来墨西哥地区进行贸易活动。
甚至,他们还警告新华人,勿要偷偷潜入墨西哥港口,从事不得见光的走私贸易。
否则,西班牙殖民当局将对此行为严惩不贷,所有被抓获的走私商人,都会被投入监狱,被截获的船只和货物也将被全部没收。
对新华施以严密的贸易封锁和物资禁运,想必也能让他们的实力增长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为以后寻机消灭他们起到关键的作用。
新华代表对此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和抗议,与西班牙争执数日后,见对方始终不予丝毫退让,遂勉强放弃了该项条款。
不予公开贸易,那咱们就去做走私。
就以西班牙人粗疏治理手段,再加上殖民地商人的暗中勾连,他们想要完全禁绝走私贸易,恐怕根本无法做到。
哼,本来想要规规矩矩地与你们西班牙人做生意,好歹也能给你们海关缴纳一点税费,对你们殖民当局亏空的财政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那么,我们以后只能偷偷的进行走私贸易,你们地方殖民政府怕是连一个比索都收不到了。
对于美洲太平洋沿岸自由航行和停泊的要求,西班牙基于自身安全考虑,也是毫不商量的予以拒绝。
如此一来,经过十余天的拉扯,双方就停战协议就达成了四项,即停战、划界、禁教,以及交换俘虏。
总得来说,这算是一份基于双方实力对比的协议,几项条款也基本满足了彼此的短期需求。
新华需要一段和平稳定的发展时间,为积聚更多的实力而选择跟西班牙人虚与委蛇。
而西班牙人则一时半会腾不出手,要暂时安抚住对方,避免其继续骚扰和侵袭沿海地区,从而能维持殖民领地的统治秩序,以全力供应本土,维护西班牙在欧洲的霸权和利益。
1月23日,双方代表于市政厅正式签署了《阿卡普尔科协议》,结束了彼此间的战争状态。
——
第二卷完
第270章 希望(一)
1634年3月20日,春天已悄然来临,大自然从冬日的沉睡中慢慢苏醒,展现出勃勃生机。
森林的树木开始抽出嫩绿的新芽,草地也逐渐从枯黄转为鲜绿,整个大地被一层淡淡的绿意覆盖,充满了温暖和活力,也带来了希望的气息。
在距离东盛堡(今维多利亚以北十二公里的中萨尼奇市镇)附近的一处新辟的定居点,一群移民正在热火朝天地平整着土地,开挖着沟渠,清理着地上残存的树根和杂草。
在不远的河岸乱石滩上,爬满了手臂粗的野藤,枯黄的苇草在石缝里疯长。
李大山举起锄头使劲地刨开石块,黑褐色的泥土被翻涌而出,湿润的泥土气息混着草根汁液的味道扑面而来。
“是生土!”李大山蹲在地上,十指深深地插进泥土,“嗯,还行,这土能活人!”
正午的阳光穿过云层,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经过几天的垦殖,小河左岸的荒野已经被刨出了约五十多亩的田地。
腐殖质在锄刃下翻卷,蛰伏的蚯蚓惊慌逃窜,爬向更为安全的土壤走。
一堆堆被捡拾的枯枝被堆放在背风处,有人用火镰将其点燃,升腾起一股股烟火。
“还别说,这稍稍歇下来,还感觉有些冷。”胡茂春抓起地上的水壶,到了一碗水,咕咚咕咚几口喝下,然后用衣袖擦了擦嘴巴,站在起垄的地头缓口气。
“这点温度还叫冷?”李大山撇撇嘴,说道:“你要是在辽东待上一个冬天,哪才叫冷!撒泡尿出去,都能给你冻结实了,还要拿根棍子敲一敲,才能收回你那活儿。说老实话,咱们新华这地界比起那里来,就根本不算冷。”
“我一个广东人自然不像你们辽人那般耐得了冻!”胡茂春将大茶碗扣在水壶上,使劲地伸展了一下酸痛的腰背,“你是不晓得,去年一月间,广州府突降大雪,积深数尺,一个晚上就冻死了上千人。”
“怎么着,你们广东以前就没下过雪?”
“瞧你这话说的,广东可是大明的最南方呀!”胡茂春啐了一口,苦笑着说道:“往年冬天,广州府最冷也不过小河小溪稍稍结个薄冰,到不了正午便会立时化了。这么冷的下雪天,我们几辈子都未曾经历过。”
“唉,这贼老天呀,不仅让我们北方人没法活,还让你们南方人遭这般冰冻雪灾。”李大山叹了一口气,“看样子,大明是真得没法待下去了。”
“嗤!”胡茂春嗤笑一声,“大明遭灾又不是这个时期才有的。洪武、永乐年间,不照样有各种各样的大灾大害,但也没见多少人被饿死?要我说呀,让人活不下的最大原因,可不是这天灾,而是朝廷的官老爷们不让咱们老百姓活。”
“……”李大山听了,立时怔住了,随即便想到凶残的建奴,冷漠的官府,以及贪鄙的辽东军将,眼角不由跳了几下。
“好在,咱们气运好,登上了新华的移民船,来到这新洲大陆,以后就不用再担心受饿挨冻了……”胡茂春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田野中,朝手心吐了口唾沫,挥起锄头,使劲地刨起土来。
“哎哎……,你怎么傻站着不动?……想躲懒吗?”
李大山正在愣神之际,一个粗矿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吓得他一个激灵。
“屯长,我没躲懒……”李大山聂聂地说道:“我……我刚才口渴来着,就喝了口水。”
“一个个动作都麻利点,争取今日间将这片地给清理干净了。”韩茂才弯下腰,伸手拽了拽地上的半截干树根,但费劲力气也没扯动,抬眼示意李大山过来再刨几下,“待日头暖和了,就可以播一茬玉米,今年怎么着也能收上来一点粮食。”
“哎……”李大山应了一声,挥动锄头,朝树根下面的泥土便使劲地刨着,“屯长,这地整饬两年,就是一块不错的肥地,一定能打出不少粮食。”
“嗯,好生干,这地要是都整饬好了,说不定到头就能分给你了!”韩茂才拍了怕手,说道:“以后分了地,盖了房子,然后再娶一个婆姨,生一堆娃子,这日子可不就过得和和美美的!”
“嘿嘿嘿……”李大山闻言,咧着嘴笑了。
“怎么,你不信?”韩茂才瞪了他一眼。
“信,信……”李大山忙不迭地点头应道:“新华的官人待咱们这些移民那真是没说的,不仅给饭吃,给衣穿,生病了还给你医治。这到时候说给咱们分田,那也必然是说话算数的。”
“狗日的,你这番话说得这般麻溜顺口,看着就在敷衍老子!”
“屯长,我哪敢敷衍你……”李大山苦着脸说道。
面对这位屯长,他心里还是有些怕的。
且不说,他直接管着他们这屯五十多号人,决定着所有人的吃喝拉撒,就看他一脸凶悍模样,也让人见了不由心中打怵。
据说,这位屯长还曾以民兵身份上过战场,打过西夷,手上沾了血的。
半个月前,他们刚刚来到这片荒野时,突然遇到一头巨大的棕熊,就在所有人吓得四散逃命之际,屯长却是一边骂着他们怂包,一边端起火枪就冲了上去,联合民兵小队长将这头大家伙给放倒在地。
未几,他还喜滋滋地抽出短刀,将棕熊的皮给扒了下来,然后趁着某个雨天暂休的空档,跑到东盛堡换了十几块钱。
至于附近的土人部落,他更是报以不屑之色。
在这十几天的垦殖期间,他不断向移民们灌输一个理念,那就是在新华境内,大家伙都要服从于政府,听命于决策委员会,而且还要互相团结起来,这样才能变得强大,从而无惧任何外来敌人的入侵。
在这片蛮荒的地界,大家都是汉人同胞,华夏血脉,自是要拧成一股绳,更要自立自强,如此方能站稳脚跟。
对于屯长说的这些话,李大山听得似懂非懂,不过也隐隐觉得好像有些道理。
他们正在屯殖的田地,明面上是无主之地,但实际上却是那些土人世代生息所在。
如今,咱们新华强势,才能将这些地占了,然后整饬成一块块良田沃土,过上和和美美的好日子。
要是不团结,没了力量,说不定就会让土人或者西夷给撵了出去,只能继续过着大明那种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唉,那种日子,想想就让人心里发寒,不忍回忆。
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不是梦到头了无路可走,而是路还没到头,却已经无梦可做。
在大明,作为一个普通小民,就没什么出头的指望。
也只有来到新华,才寻到那么一丝人生的希望。
“好生干,分田,分房,娶婆姨,生娃子!”
李大山在心里默念着,手中的锄头挥舞得更加有力了。
或许,这里真的能让人活得像个人样,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阳光洒在他的背上,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希望和力量。
他知道,这片土地将会是他们新的家园,他们将会在这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第271章 希望(二)
“哟,这些西夷准备押到哪儿去?”
夕阳西下,随着屯长一声“下工了”,田野上正在垦殖的移民们立时松了一口气,扛着农具,满身疲惫地往屯殖点行去。
半路上,一队面如枯槁、蓬头垢面的“丐帮子弟”排着松散的队列,从南边缓缓而来,顿时引起了移民的关注。
这些都是什么人?
屯长韩茂才看了一眼,不由笑了。
这哪是什么乞丐,分明就是那些被俘的西夷士兵!
他走到近前,寻到一名押解的警察,热情地跟他打了招呼,便好奇地问起这些俘虏的去向。
“这不,刚刚完成东盛堡的基础设施建设,准备将这些西夷俘虏送到隆安港(今温哥华岛悉尼市),搭乘船只前往大陆那边的金沙河拓殖队。”那名警察瞥了一眼缓缓行进的队伍,面无表情地说道。
“去大陆那边?……做甚?”
“呵呵,还能做什么?”那名警察笑了笑,说道:“自然是送过去当苦力呗!趁着他们还未交还给西班牙人,那不得可劲地使唤。”
“金沙河拓殖队那边要开发河口三角洲(即温哥华三角洲市镇),准备建几个农业拓殖点。据说,那里河岔众多,土壤肥沃,要是能开发出来,不仅可以供给整个金沙河拓殖区,还能给咱们启明岛提供不少粮食。”
“是吗?大陆那边该不会为了抢移民人口,便将那里的条件给吹得天花乱坠。”
“那倒不至于!”那警察摇摇头说道:“我听说,上面的委员会也有意加大对金沙河拓殖区的支持,以便能更好的控制大陆地区。”
“嗯,再告诉你一个消息,上头还有意建立一个新的拓殖队机构,准备着手对南边的大陆进行开发。”
“哟,开发那么多地区,咱们有足够的人手吗?”
“现在嘛,肯定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开发那些大陆地区,要不然,也不会将这些西夷俘虏一个个全都当牲口用!”那名警察轻蔑地瞅了一眼蹒跚而行的队伍,“不过,到了明后年,移民人口数量就会急剧增加了。”
“启明第一造船厂在年初的时候,准备同时开建四艘移民专用船,而且还都是千吨大船。你想想,到了明年,那不得至少要造六艘船。再到后年,起码要造八艘到十艘船。啧啧,掰着指头数一数,这得有多少船,又得运多少移民回来?”
“乖乖,两年后咱们新华可能就会有二十多艘船!”韩茂才惊叹道:“那一趟至少就能拉七八千人回来。”
“那可不!要不了几年,咱们新华的人口妥妥会超过十万人。嘿嘿,到了那个时候,别说西夷再来两千人,就算是来一万人,那也是给咱们送人头!……哦,不对,应该是咱们送苦力!”
“哈哈哈……”说着,两人大笑起来。
行进中的西班牙俘虏木然地看了他们一眼,随即低着头,沉默地继续赶路。
长达五个月的艰苦劳作和恶劣的生活环境,已经最大程度上耗尽了他们所有的心力。
天不亮,就要在新华士兵或警察的棍棒皮鞭下被唤醒,然后草草吃上几颗土豆,半碗面糊糊,便开始了一天繁重的劳作。
修路、挖沟、引渠、排涝、伐木、建房、挖矿……,无休止的工作,让他们半刻不得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