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从写小说开始成为大亨 第3节

  就这样,韩永辉带着二十万字换来的两万港币现金回家。

  临走时,周义还欣然保证,以后的稿费也绝对不会拖欠。

  ......

  有周义不拖欠稿费的保证,给韩永辉提供了充足的写作动力,他当即决定辞掉龙虎武师的工作,安心写作。

  这也和他的原计划相符,他原本就想着,早早写作完毕,然后把全部稿费拿到手,用于《开心鬼》的拍摄资金。

  晚上,韩永辉去姑父林朝雄家里吃饭。

  开门的是他表哥林华亮,韩永辉有些诧异:“表哥,好久不见。”

  “阿辉来了,别理会那个衰仔,来屋里和我喝茶。”不等林华亮说话,林朝雄的声音从客厅传到门口。

  韩永辉呵呵一笑:“来了姑父。”

  也不怪林朝雄对儿子林华亮有意见,怪只怪林华亮不学好,中学毕业后就加入了号码帮。

  韩永辉对此事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成见。

  这年头港岛混社团的人有几十万,从街上随便走过一个人,都有可能嚣张的问你,“混哪里的!”

  由于林华亮混社团经常不在家,也就有了韩永辉刚才说的那句“好久不见。”

  “切!”林华亮撇撇嘴,对林朝雄不屑道:“干脆你让阿辉当你儿子算啦,就当没我这个儿子一样!”

  “还用你讲,我早把阿辉当我亲儿子一样看待!”

  林朝雄没好气说了一句,便不再理会他,接着给韩永辉倒上茶。

  韩永辉接过茶水喝上一口,便进入正题:“姑父,你明天去公司帮我把工作辞了吧,我......”

  “阿辉,为什么?”林朝辉按捺不住疑问,不等韩永辉说完就插话。

  同时,在厨房做饭的姑姑韩芳慧听到此话,也急忙从厨房出来,手里的菜刀都忘了放下。

  韩永辉作为韩芳慧的侄子,且韩永辉没有了父母,所以韩芳慧对他非常上心。

  见两口子这架势,韩永辉急忙抢先开口解释:“姑父,姑姑,你们别着急,我找下新工作了,给《星岛日报》供稿。”

  听完解释,两口子总算露出了安心的表情,林朝雄对韩芳慧笑道:“快去做饭吧,我和阿辉再聊会。”

  两人又交流了一会,韩永辉并没有对林朝雄透露写小说的事情,坚持说只是在供稿。

  其实在韩永辉心里,只要到了电影筹备阶段,他一定会把林朝雄挖到自己这边,但现在说实话的时机还不成熟,即便他说出来,林朝辉也不一定相信。

  最主要的是,有林朝雄在剧组帮衬,他能轻松不少。

  还有,林朝雄一家是他在港唯一的亲戚,他有理由信任。

  晚饭过后,韩永辉回家继续写《龙蛇演义》。

  奔着全球出版的目的,他修改了书中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尽量不牵扯任何ZZ。

第4章 《龙蛇演义》开始展现威力

  第二天上午,韩永辉睡醒之后,下楼去报摊买了一份当天的《星岛日报》,看后他露出满意的笑容。

  《龙蛇演义》已经开始在《星岛日报》上连载,且取代了之前一直连载的扑街小说。

  甚至,《星岛日报》还不惜聘请一些名家写了高价评语,如:

  【《龙蛇演义》——一本不输于金庸小说的现代国术流小说!】

  【《龙蛇演义》——大力推广传统国术,非常值得一看!】

  ......等等。

  由此可见,周义对这本小说非常重视,甚至不惜踩金庸一脚。

  韩永辉猜测,即便是再好的小说,该开始的热度应该不会太高,便放宽心态准备回家,哪曾想,跟前的报摊直接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就在他刚要转身离去时,一个路人声音响起:“报纸佬,今天有什么吸引眼球的报纸?”

  “《星岛日报》今天新上一本小说,是真的好看,买份看看喽。”

  “怎么个好看法,具体讲来听听。”

  “是本现代武术小说,你看其中的话对。”报纸佬拿着一份《星岛日报》到路人跟前:“问‘什么是国术?’,回答‘只杀敌,不表演的武术,就叫国术。’,你说写的好不好?”

  “嗯,确实不错,买一份看看。”路人被说服。

  事实上,不止韩永辉有了信心。

  ......

  下午三点,《星岛日报》总编办公室。

  周义在听取几个下属的汇报和讨论。

  “周总,一些长期订购我们报纸的老客户,纷纷打电话给我们提要求,要求我们加大《龙蛇演义》的更新量。”

  “周总,我这里的情况也差不多。”这是负责和新加坡中文版《星岛日报》联系的编辑。

  “我负责的澳洲中文版也一样。”

  “......”

  虽然听到这些令人兴奋的消息,但周义还是问道:“《龙蛇演义》才发表了一章,就有如此好的反馈?”

  “周总,确实如此,梦神机写的太专业了,一章就把人拉进了书中的武术世界。”一名编辑兴奋说道。

  “呵呵......”

  周义忍不住乐开怀,为自己的眼光而自豪,然后下定决心道:“报纸明天开始改版,去除一些不重要的内容,《龙蛇演义》每天连载两章!”

  马屁随之响起:“周总英明。”

  ......

  时间又过去两天。

  在《星岛日报》开始加大对《龙蛇演义》连载量的第二天起,其日销量开始出现了明显增长。

  原本《星岛日报》的日销量在港岛为11万份,《龙蛇演义》发布的第一天,其销量增长并不明显,只增长了几百份。

  然而到了昨天,也就是《龙蛇演义》连载量加大的那天,《星岛日报》的销量增加了五千份,总销量达到11万5千份。

  今天更是更上一步,销量到了十二万份,又增长五千份。

  周义在办公室乐得合不拢嘴,他有理由相信,按照这样下去,《星岛日报》很快会超越《东方日报》成为行业第一。

  一万份的销量看似不多,但比一些不知名小报的销量还要多。要知道,港岛很多小报的日销量也就是两三千份。

  而销量的增长意味着广告费和影响力的增多。

  这还只是其在港岛的销量增长,海外中文版的销量比港岛更多。

  《星岛日报》此时在海外七个城市或地区有中文版报纸,之前加一起的日销量为三十万份,现在达到了三十二万份。

  这样的增长速度,毫无疑问都是《龙蛇演义》这本书带来的,周义心知肚明。

  ......

  与此同时,《东方日报》的当家人马成坤急了。

  《东方日报》总经理办公室。

  马成坤的女秘书捧着一叠报纸推门而入,低声对正靠在老板椅上闭目养神的马成昆说:“老板,这是今天的报纸。”

  马成坤睁开眼睛,吐了口浊气道:“去把李总编找来。”

  女秘书领命出门,马成坤打起精神翻开秘书送来的报纸。他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报纸,这是长期养成的习惯。

  眼下桌上放的报纸,都是由秘书筛选整理好的,越重要的报道就放在越上面。

  作为一家大型报业集团的掌门人,二十七岁的马成坤看上去实在是年轻。

  没办法,他的叔叔几年前被指控运输“面粉”入港,狼狈逃到台湾躲起来;他老豆也是前几年被指控运输“面粉”和行贿,潜逃至台湾,如今还在蹲大牢。

  马氏家族的老一辈都是社团出身,案发之后全都收拾细软跑路了,《东方日报》只能由年轻一辈扛起来。

  如今的《东方日报》,马成坤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掌控大局,跟他同龄的堂弟马霆强负责报纸的对外事务。

  两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掌管一份大型报纸,虽然冲劲十足,但对面外界同行如财狼般的挑衅,两人有时也是捉肘见襟。

  这不,这几天《东方日报》的销量被《星岛日报》反超,眼看自家父辈打下的【港岛报纸第一销量】的名头就要不保。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马成坤丢开报纸,坐直身子装出一副平静威严的样子,“进。”

  进来的是总编辑李学宏,马成坤站起来,急切说道:“李叔,《星岛日报》如今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学宏知道马成坤是指《龙蛇演义》的事情,于是建议道:“两个办法。

  一:我们可以把梦神机找来,让他替我们也写一本质量好的小说,如此我们就可以和星岛日报打擂台。

  这个办法最好,既可以提高话题性,又可以增长销量。

  二:找人,找一个能力不输梦神机的作家。”

  李学宏说的两种可能,马成坤都有想过,他不假思索接话:“李叔,你觉得哪种方法可靠?”

  “第一种。”李学宏分析道:“第二种可能性不大,港岛要是有不输梦神机水平的作家,早就脱颖而出了。”

  “倪匡如何?”马成坤皱着眉头,“如果可以,我想请他写小说,即便他千字三百元的稿酬。”

  “不行。”李学宏想也不想就否定,“倪匡差太远了,以前是没有《龙蛇演义》做对比,现在看了《龙蛇演义》,你还对倪匡的小说感兴趣吗?”

  “那就只能采取第一种办法了。”

  马成坤下定决心,当即打电话给他堂弟马霆强喊来,然后交代了几句。

第5章 再遇林清霞

  下午。

  韩永辉家里迎来了难得的敲门声,一个陌生男子进来留下一句话后就走,搞得韩永辉有些莫名其妙。

  马霆强晚上要请他吃饭。

  可是为什么呢,他可对马瘸子不感兴趣,只对其未来老婆小结巴黎紫感兴趣。

  韩永辉有想过马瘸子找他是关于小说的事情,但他的真实姓名从没暴露过,这就让他很是疑惑。

  但不管什么原因,和马家这种家族打交道,防范之心不可少,韩永辉当即去买了一个录音设备。

  晚餐的地点定在半岛酒店粤菜餐厅,为此,韩永辉甚至还买了一身休闲款式的西装,只因这破酒店有穿着规定,必须穿优雅休闲的服装入内;

  而运动装、包括背心、运动短裤和运动紧身短裤、或沙滩装、包括人字拖、沙滩凉鞋和塑料鞋,都不可以。

  这还没完,下午茶和其他特色餐厅,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穿衣规定,甚至每个时间段的规定都不同。

  这破规定使韩永辉心里暗暗发誓:将来有一天一定要将其收购,然后取消这些折磨人的破规定。

  韩永辉打车提前半个钟来到酒店,坐着耐心等候。

  还没等到马瘸子,却遇到三个女人,林清霞、施楠生、亦舒。

首节 上一节 3/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