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那他答应了吗?”
“他已经答应了。”
石副局长还想提醒一句你不要受他影响。
结果他这话还没出口,就听陈浮生表态道:“好,我加入!”
陈浮生选择加入这个电影创汇工作小组,自然不是因为韩弎坪,只是和老韩比较熟悉了,顺便问一下。
第48章 采访
“你同意了没?”
陈浮生从石副局长的办公室刚出来,韩弎坪就迫不及待的上前询问结果。
“你猜。”
“用你的话讲,叫做小孩子才玩猜猜游戏,快说。”
闻言,陈浮生也没再卖关子了,颔首道:“你都同意了,那我自然也想跟着你一起进部啊。”
“哈哈,可以,很刑!”
接下来,石副局长带着两人在局里面认了认人,拜访了一下上头的领导,一个早上就这么过去了。
中午用餐的时候,韩弎坪还在跟陈浮生商量着他两下午买点礼物上门去感谢一下成英校长,毕竟没有他的引荐,《斗牛》想要出国,也没有那么顺利。
顺带着沟通一下讲课的事。
结果他们刚吃完,石副局长的秘书就过来通知他们,下午会有记者过来采访,而且专程就是采访他们,叫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这下说好的计划只能取消了,不,是推迟了。
“走吧,这记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我们还是回招待所休息一会儿吧。”
“是这个理。”韩弎坪点点头,就和陈浮生往招待所走去,同时好奇道:“我看今早上石局单独找你聊了估摸着有半个多小时,你们聊了什么啊?”
“真想知道?”
“不能说吗?”
“倒也不是,主要是怕打击到你。”
他这话说完,韩弎坪更加好奇了。
“别卖关子了,赶紧说。”
“行吧,你让我说的啊,上面把我在大卫那里挣的一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和外汇卷奖励给我了。”陈浮生道。
但其实这事就算他现在不说,韩弎坪早晚也会知道。
“我擦,那么多钱全都给你了?”韩弎坪那个羡慕啊。
“嗯,这算是给我奖励吧,你也肯定也有的对不对?”陈浮生转移话题。
“我这点奖励和你比起来,简直不足挂齿。”韩弎坪羡慕归羡慕,但他也清楚陈浮生之所以能有这么丰厚的奖励,原因是那一万美元,本身就是他凭自己本事挣的,所以心里倒也没有多少不服或者不平衡。
“不足挂齿,你倒是也说一下啊。”陈浮生不相信自己的奖励都这么丰厚了,还能亏待了韩弎坪这个导演不成。
“咳咳,我的奖励主要是给我的职称往上升了一级。”
“升了一级?你原来是正科级吧?那现在岂不是要叫你韩处长了?”这回轮到陈浮生震惊了。
“副处,副处。”韩弎坪谦虚的纠正道,很显然,他对于上面给自己的奖励也很满意。
甚至比直接奖励钱财还要满意。
“妈的,我突然感觉我这到手的一万五千人民币不香了。”
“少嘚瑟,你从大学助教转过来,我猜至少也是副科起步吧?”韩弎坪大胆猜测道。
“你偷听我们谈话了?”陈浮生没料到韩弎坪居然猜的这么准。
“看来被我猜中了。”韩弎坪没理会陈浮生的话,自顾自分析道:“像你这种被上面领导关注的,只要不犯错,又能做出成绩,相信我,过个两年你就转成正的了,而我这个想转正的话会很难。”
“未必,我清楚我自己,我的性格其实不太适合走仕途。”陈浮生虽然现在为自己加入电影局而开心,也固然羡慕韩弎坪比自己高出两级,但是他对自己真实的内心还是很明确的,他清楚自己这辈子就做不了大官,也没有那个命,所以等到将来市场开放后,与其在官场上蹉跎岁月,还不如提前下海。
只有在商海上乘风破浪,直上云霄,打造属于自己的娱乐帝国,那才是陈浮生认为的自己这一生的究极理想!
甚至想想都会令他兴奋得睡不着觉。
当然,他这理想现在的韩弎坪是理解不了的,还以为他说的只是客套话。
“性格是可以磨炼的嘛,而且我也没觉得你不适合啊。”说着,韩弎坪话锋一转,想起另一件事,说道:“那个,石局有跟你说,我们电影有机会在香港上映的事吗?”
“没说啊。”陈浮生投来好奇的目光。
“那应该是忘了吧,石局说他在昨晚见了廖公,想起我在香港问的问题,就和廖公提了一下。”
“廖公答应了?”
“说是回头让驻香港的同志联系我们,但是我们的电影具体能不能在香港上映,也还要经过那边的审查。”韩弎坪道。
陈浮生点点头,感觉《斗牛》通过香港的审查还是问题不大的。
就是票房不好说。
……
下午,来了两家报社记者,分别是《人民日报》和《大众电影》。
因为这个时期的采访基本上都是单独的。
不像后世可以同时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
所以陈浮生和韩弎坪正好一人分了一家。
韩弎坪接受的是《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那陈浮生自然接受的就是《大众电影》记者的采访了。
“浮生同志你好,我是《大众电影》的记者李贝宁。”李记者先做了个自我介绍,跟着又介绍了一下他的摄影师:“这是我的搭档董辉。”
“李记者好,董辉同志好。”陈浮生跟两人握了握手。
然后正式开始了采访。
李贝宁:“首先恭喜浮生同志你创作的《斗牛》在这次的第3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剧本奖。”
“谢谢。”
“有奖杯和证书吗?我想我们的人民群众应该会比较好奇它长什么样。”
“有的。”事实上李贝宁已经提前通知陈浮生将这些带了过来,这会儿只是按照采访顺序,扣一下流程而已。
接下来,陈浮生举起奖杯和证书,对着镜头拍了两张照片。
然后采访继续。
“听说《斗牛》的海外版权被你卖了一百万美元,这是真的吗?”
“当初为什么要将《斗牛》送去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
“你们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期间还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呢?”
“根据《斗牛》这部小说里关于牛二的描述,和浮生同志你的形象应该不太符合才对,为什么最后你成了男主角?”
“《斗牛》什么时候上映?”
“……”
第49章 舆论
北电这两天开学,前文介绍过,今年开设了一个业余表演班。
这意味着除了78级以外,终于有新生入学了。
52年出生,今年28岁的朱霖便是新生之一。
她原本的单位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但是她不喜欢那份工作,去年《叛国者》剧组挑选演员,导演张奇昌经人介绍相中了朱霖,于是邀请她出演了该电影里的一个重要角色沈虹。
这是朱霖的第一部戏。
也正是因为有这次机会,她才下定决心走上演员这条路。
刚好今年北电招收业余表演班,《叛国者》剧组里就有人推荐她来进修一下。
朱霖主打一个听劝,真就辞了卫生所的工作,跑北电当新生来了。
“你好,朱霖同志是吗?”李程儒也是他们这一届的,俗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老小子之前面试的时候,就感觉朱霖长得特别好看,但上次面试大家都比较紧张,他没找到机会搭讪,现在已经确定大家今后都是同学了,所以逮到机会就凑了上来。
“你是?”朱霖疑惑的看着对方,感觉有点面熟,但是叫不出名字的那种。
“我叫李程儒,上次我们在面试的时候见过的。”
“哦哦,哦哦哦,你好你好。”
朱霖并不排斥和人交流,她是那种很直率的性子,虽然是个女儿身,从小却能够跟男孩子打成一片。
所以很快就和李程儒这个未来同学熟络了起来。
“李同学,我刚才进来的时候,好像听他们老生在讨论一部叫什么《斗牛》的电影,还说这部电影在国外的什么……什么斯电影节拿了奖,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嗯,这事我知道一点,年前浮生同志写的那部小说《斗牛》你看过吗?”李程儒问。
朱霖摇头并解释道:“没有,我那会儿还在剧组拍戏呢。”
“你已经拍过戏了?”李程儒有些惊讶。
“有幸在张奇昌导演的《叛国者》剧组里演了一个小角色,也是因为演了这部戏,剧组里的前辈才推荐我来北电进修的。”朱霖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经历。
李程儒恍然的点点头,然后又把话题带了回来。
“小说很火,然后就被峨影厂改编成了电影……”
两人讨论的这个话题吸引了路过的78级学生的兴趣,于是也加入了进来。
“你们说的是《斗牛》是吧?这部电影我们上个期末还看过。”
“两位……学姐,这电影不是要国庆节才上映吗?”李程儒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还把今天买的一份新鲜出炉的《人民日报》给掏了出来。
上面确实白纸黑字的写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海外版权卖了100万美元的电影《斗牛》,将在今年国庆节和大家见面。
“我没有骗你们,上学期期末,韩弎坪导演确实带着他这部电影来到学校,请我们全校师生看了一场电影,听说后来《斗牛》能够被送去参加这一届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还是我们的成校长在其中帮了忙。”
78级表演班的沈丹苹说完,她的好友兼同学马婧跟着补充说:
“是的,而且浮生同志在这部电影里不仅是编剧,他还亲自出演了男主角,关键是他的演技非常震撼人心,我们当时还觉得他有机会拿一座最佳男演员奖呢,没想到荣获的是最佳剧本奖,不过也算是为国争光了,特别是电影版权还卖了100万美元,这消息简直太令人振奋了。”
“卖了100万美元?”朱霖震惊到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啊,《斗牛》海外版权卖了100万美元。”李程儒说着,将手里的报纸也递给朱霖看了看。
“天啊,这得是多少钱啊?”
但是毫无疑问,刚入学的第一天就看到了这么一条提振士气的新闻,让朱霖内心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选择的演员这条路是对的。
‘从今以后,这位浮生同志,就是我的榜样,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和他一样,带着中国电影去国外电影节拿奖,还要卖版权!’
朱霖看着今天的报纸,心里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小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