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北方文学》同样给他向上取整,按照十万字来结算的稿费。
所以最终《悬崖之上》给陈浮生带来的收入也就是700元。
“浮生同志,你确定这笔钱不需要打到你的银行账户里?”
当《北方文学》的会计听说陈浮生想要用现金结算的时候,虽然有些头疼,但也不是难以理解。
毕竟这个年代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银行,宁愿把钱藏在家里。
此时这位会计就把陈浮生也当成了这类人。
但她不知道的是,陈浮生之所以要用现金结算,是他需要用一大笔现金去买一款叫做虎骨参茸酒。
如果给他存银行账户里的话,那他回头还要多余去银行里取一趟钱,何必多此一举呢。
当然,陈浮生也不是为了一己私欲,就给他人的工作增加难度的人。
如果说《北方文学》的保险柜里没有那么多的现金流,他也不介意自己去银行兑换。
但话又说回来,《北方文学》作为哈省的门面杂志社,又怎么会连700块的现金流都没有呢?
所以陈浮生出来的时候,身上重了不少。
不过大冬天衣服穿得厚,像陈浮生现在外面穿的就是很多影视剧里的那种军大衣,所以即便他的身上揣了70张大团结,看着也不是那么明显。
以至于就连和他一起来的大舅哥竟然都没有看出来。
直到,陈浮生带着他走进哈一百商场,来到上次买酒的那个商铺里,跟销售员说,他要将剩下的所有虎骨参茸酒都打包买走之后,大舅哥才注意到,原来妹夫的腰间竟然装着这么多钱!
一时震惊得都忘记阻止陈浮生和销售员之间的交易了。
在后世,这一天叫做情人节,本来陈浮生还想着稿费赚了这么多钱,给媳妇买点礼物回去的。
但是这下买了这么贵的酒,他也怕被有心人给盯上,所以从酒铺出来后,他啥也没买了,带上大舅哥就径直回了东方玫瑰小区。
家里人见他两回来的时候抬了一口箱子回来,都有些不明所以。
“怎么回事?你们不是去《北方文学》的吗?这是什么东西?”
“姐夫,这里面是不是杂志社也给你发的年货啊?”
“老大……”
他两一进屋,就被大家团团围住,问东问西。
但是大舅哥完全不想说话,只是给了陈浮生一个眼神,意思是说‘你自己解释吧’。
陈浮生这会儿也终于感觉到有点心虚了。
他在拆箱之前,先看向老丈人问道:“爸,上回你喝了那个虎骨参茸酒,后来感觉怎么样啊?”
“不错,喝完之后睡觉都好睡了不少。”
“毕竟是那么贵的酒呢!”丈母娘想起还是有些心疼。
不过这个时候,最了解陈浮生的刘筱莉似乎猜到了什么,盯着丈夫和大哥小心翼翼的抬回来的这口大箱子,不敢置信的问道:
“生哥,你这里面不会是那个酒吧?”
虽然陈浮生还没有承认,但是当刘筱莉这么一说,还是把屋里众人都吓了一跳。
“浮生,这里面装的真是你上次买的那个虎骨参茸酒?”
有人向陈浮生求证,也有人向大舅哥确认。
“老大,你说话,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见大舅哥一脸为难,陈浮生也知道是瞒不住的,主动开口道:
“呃……那个,没错,这里面确实就是上次喝的那个酒,我……我老爸前些年因为被小人举报,然后被安排到西北乡下插了两年的队,那两年让他身上落下了一些病根,然后上回我听那销售员介绍说,这个酒有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作用,所以我买了一点回来先试试。
那天去火车站送我老爸的时候,我偷偷问他效果怎么样?他说喝了之后确实有效果。既然有效果,所以我就想着等回去的时候,再给他买点回去。”
为了给自己的这次任性找一个合理的借口,陈浮生编了一个半真半假的故事。
比如他老爹前些年遭小人举报下乡插队是真的,那两年落下一身暗伤也是真的,但是陈浮生说在火车站悄悄问他效果怎么样就纯属瞎编了。
说着,陈浮生也动手拆开了这口箱子,露出了里面还有大半坛的虎骨参茸酒。
算上里面的药材,一共是三十八斤六两,18块钱一斤,所以这坛酒价值694.8元,陈浮生支付了695元。
换来了销售员把酒坛一起送给了他。
大家听了陈浮生的理由,原本都已经从心里接受了他的说辞。
但是当整整一坛酒暴露在眼前,大家还是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的老天爷啊,你怎么买这么多,这要多少钱啊?”丈母娘之前对这女婿一直都还挺喜欢的,但是这一刻真的很想骂他一句:你个败家子!
迎着所有人‘质问’的眼神,陈浮生的底气再一次有点不足了。
他不敢直接回答,绕了个弯子道:“其实今天我不光一分钱没花,还赚了五块。”
众人都怀疑的看着他。
只有大舅哥知道怎么回事,然后一脸见了鬼的表情的盯着这妹夫,暗忖道:
‘这话居然还可以这么圆!我这妹夫不愧是文人,学到了,学到了。’
刘筱莉也反应了过来,再次一语中的道:“你把你的小说稿费,拿去买了这坛酒是吧?”
“老婆聪明!”
“然后还剩下五块?”
“是的。”
“那你的小说稿费是多少?”
“700块。”
“所以说,你这坛酒也花了将近七百块?”
“是的……”
这一刻,大家看向陈浮生的眼神充满了复杂。
既震惊于他的大手大脚,又不得不佩服他的赚钱能力。
当晚,刘筱莉单独找上陈浮生进行了一次夫妻之间的深入交流:
“生哥,你以后再做这种需要花大钱的决定的时候,能不能先和我商量一下?”
其实陈浮生也意识到自己这次的行为有些不对,倒不是说后悔了,正如刘筱莉说的一样,应该事先和她商量一下的。
“对不起老婆,我这次确实有些冲动了,我向你做个检讨,保证下次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事先和你沟通……”
第17章 采访
“爸妈,你们要和我们去江城住一段时间吗?”
春节过后,陈浮生跟着媳妇一家人,再次拜访了一圈她娘家这边的亲戚,等一圈亲戚拜访下来,也到了正月初六,这时,他们也该考虑回去的事宜了。
“我们也想去,但是我和你爸都还没退休,眼下这马上就要上班了,还是等小莉要生的时候,我们再请假过来吧。”
“那大哥和嫂子呢?”陈浮生知道他们去不了,但还是要礼节性的问一问。
“银行也要复工了,你嫂子虽然没工作,可是要照顾两个小的,也是出不了远门。”
“小妹呢?”陈浮生最后看向了一脸意动的小姨子。
“我想去,可是再过一个星期,我也要开学了。”
“小妹你今年要参加高考是吧?”
“对啊,我高二了,今年六月份参加高考。”
之所以小姨子念完高二就可以参加高考,是因为现在我国的高中还是两年制的,要到1983年改革之后,才变成三年制。
“有没有兴趣报考江城大学?”
“我倒是想,但是我的成绩只怕是考不上。”
“不要过早的说丧气话,还有半年的时间可以努力,一定要加油冲一把,不管将来你报考哪个大学,有个好成绩之后,总归是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嗯,谢谢姐夫,等我高考结束之后,我就来江城玩。”
“随时欢迎你来。”
确定了只需要购买两张机票之后,陈浮生便和老丈人提着礼物上门拜访了一下卢文海。
“浮生同志你们夫妻这么早就要回去了吗?怎么不多在哈尔滨玩几天?”
“已经住了一个多月,都涨了快十斤的膘了,也是时候回单位去干点活,掉点秤了。”
“哈哈哈,看来你老丈人家里的伙食不错嘛。”
开了几句玩笑之后,卢文海就走进书房打了两通电话。
关键是这两通电话打出去不到两个小时,一个年轻人就把陈浮生这次登门所求的两张机票给送来了。
这时陈浮生才‘想’起来,这位在他面前一直还挺和蔼的小老头,人家可是实打实的副厅级干部。
这是两张从哈尔滨直飞江城的机票,上面的日期是2月25日,今天是2月22日,也就是三天之后。
“浮生同志有空就多来哈尔滨坐坐,你既然是老刘的女婿,那也就是我们哈尔滨的女婿,而我们《北方文学》杂志也就是你的娘家,所以将来有什么好的稿子,也要多想想娘家人,啊?哈哈哈哈……”
饭桌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卢文海喝得满脸通红,说话自然也随意了一些。
陈浮生的酒量自然比不了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干部,但好在有他老丈人挡在前面,这会儿他也还撑得住。
这顿酒,也给陈浮生喝出了一个采访来。
因为《斗牛》的影响力,让陈浮生的笔名不管是在文坛,还是在读书人的群体当中,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所以《北方文学》想提前采访一下陈浮生,蹭一下他名字的流量,给他们下期杂志打打广告。
而毋庸置疑的是,陈浮生创作的第二部小说《悬崖之上》,也会在《北方文学》的下期杂志上刊登出来。
次日。
陈浮生刚吃了早餐,就听说记者登门了。
赶紧收拾了一下,出来接受采访。
“浮生同志你好,我是《哈市日报》的记者,我叫沈林,这是我的搭档周华,请问可以采访您一下吗?”
陈浮生心想,你们都到家里来了,这不是多此一问吗。
不过他面上却是很客气的回答道:“当然可以。”
“好的,那我们采访就正式开始了?”
“没问题。”陈浮生见周华打开了照相机,下意识的将腰杆坐直了一点。
陈浮生可以肯定,这位沈记者在来之前,是做过功课。
什么?你问他为什么这么肯定?
废话,此时沈林都把他的功课笔记本给拿出来了,陈浮生惊鸿一瞥之下,看到了上面有不少的问题。
“浮生同志,这里是你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