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听,顿时心里一沉,感觉这趟采访浮生的计划,怕是要被耽搁了。
但还是有点不死心的问道:“那大娘,您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吗?”
“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浮生他今年刚结婚,媳妇家又住得远,去一趟不容易,估计短期内是不会回来了。”
“好的,谢谢大娘。”
记者也觉得是这个理,这下不死心也得死心了。
接下来的几天,随着《斗牛》越来越火爆,想要联系小说作者的记者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来自外省的记者,但是全都铩羽而归。
因为就连《芳草》杂志这边也联系不上陈浮生。
“又来电话了,我猜还是找浮生的,老肖你是他编辑,赶紧去接一下。”
肖兴海道:“我这两天接的电话,比我之前一个月都多,干脆让我当接线员算了。”
“行了,别嘚瑟了,如果还是找浮生的,我们可能真要联系一下哈尔滨那边的文联,让他们帮忙找人了。”
肖兴海点点头,然后走过去接起了电话。
“你好,这里是《芳草》杂志社。”
“你好,我是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韩弎坪,看了你们这期杂志上有一篇叫做《斗牛》的小说,我们认为其具有影视化的价值,想问一下,小说的版权还在吗?”
“在在在,那个,韩……韩导演,你们峨眉电影制片厂真的要拍《斗牛》吗?”
“是的,真的要拍,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想邀请《斗牛》的作者给我们当编剧。”
韩弎坪在电话里继续道:“请问浮生是你们湖北人吗?我想这周五来一趟湖北,找他探讨一下小说以及后续改编的想法。”
“浮生是我们湖北人,但是韩导演你这周五过来的话,恐怕遇不到他。”
肖兴海也没有在电话里卖关子,进一步解释道:“因为他前段时间已经跟他爱人回娘家了,这几天好多记者想采访他都采访不了。”
“这样啊……”韩弎坪有些不甘心的问道:“那他多久回来?你们能帮忙联系一下他吗?”
“陈老师多久回来这我就不清楚了,但我们杂志社可以试试帮你联系一下,如果后面有了结果再回你电话,韩导演你看可以吧?”
“可以可以,太感谢了……”
肖兴海挂断电话后,叹了一口气道:“唉,看来真要麻烦那边的文联了,希望他们讲点武德,不要抢我们的人。”
哈尔滨的文学杂志有《北方文学》《妇女之友》《新青年》《科学时代》……
其中,《北方文学》的主办单位是哈省文联,其地位,便相当于《芳草》在湖北一样。
但是《北方文学》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每期的杂志销量,和《芳草》是没法比的。
之前说《芳草》……严谨一点的说,应该是没改名之前的《江城文艺》在国内属于二档杂志,但像《北方文学》的话,勉强也就能够排到三档。
卢文海既是哈省文联的副主席,同时也是《北方文学》的主编。
他没想到自己今天会接到一通湖北文联打来的电话,没想到最近在文坛很火的小说《斗牛》的作者浮生,这会儿竟然就在他们哈尔滨,更加没想到的是,这作者竟然还是自己老战友的乘龙快婿。
啥也别说,卢文海拧着两瓶酒,就来到了东方玫瑰小区。
“老卢,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有空来找我啊。”
“好你个老刘,我大侄女结婚都不叫我,是不是不认我们这些老战友了?”
“不是不叫你……唉,说来话长,你先进来坐。”
卢文海也不是来兴师问罪的,没有揪着这个问题不放,进屋后目光四处转了转,没有发现目标,于是直接问道:“老刘,你女婿呢?”
陈浮生的老丈人年轻时在部队是侦察兵出身,之前还纳闷卢文海怎么突然登门,现在反应过来了。
合着这家伙是冲着自己女婿来的。
也对,女婿现在是一书成名的畅销书作者,而卢文海是《北方文学》的主编,他过来找自家女婿貌似也不奇怪。
猜中了老战友的来意之后,老丈人身体放松的同时,也不仅有些与有荣焉。
他故意问道:
“老卢,你找我女婿做什么?他们去孩子他小姨家了。”
“这么不巧嘛,不过确实找你女婿有点事。”
“什么事?”老丈人问。
“是这样的,湖北文联托我们跟你女婿带句话,说《芳草》杂志在找他,让他有空回个电话。”
“那他们有说找我女婿什么事吗?”
“还能有什么事,你女婿的小说现在很火,不少记者都想采访他呗……”
“行,回头等浮生他们回来,我会将这事转告他的。”
卢文海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其实我这次登门,还有一件事。”
“你说?”
“老刘,咱们《北方文学》现在的处境想必你也清楚,基本上就走不出东三省,难得一位畅销书作者来到咱们哈尔滨,所以我这次过来呢,是代表《北方文学》,向浮生同志约稿来的。”
“行,老卢你的来意我知道了,回头会帮你转达的,但我虽然不是作家,却也知道小说不是想写就能写的,所以最后你这事成与不成,我也不敢打包票。”
“嗯,谢谢了,不过老战友,你可要站在我这边多劝劝你女婿啊,另外待遇什么的都好说。”
……
快傍晚的时候,陈浮生等人才赶了回来。
这会儿卢文海早已经走了。
老丈人也没掉链子,就把今天老战友过来让他转达的内容和约稿的事情都一起说了。
“今天太晚了,明天让小军带浮生你去他们银行用他们单位的电话给《芳草》杂志回个电话,不然这种长途电话在外面打太贵了。”丈母娘在一旁听了后建议道。
见大舅哥也点头,陈浮生也就没客气。
至于《北方文学》的约稿,陈浮生看在老丈人的面子上,没有直接拒绝,但也没直接答应。
“我需要先构思一下,看有没有灵感。”陈浮生道。
“没事,你要能写就写,实在写不出来拒绝就是了,不用有压力。”老丈人虽然答应了战友,但是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关系,给女婿施加压力。
第14章 小说
“我是陈浮生。”
“太好了浮生同志,终于联系上你了。”
韩弎坪在电话里做了一个自我介绍,然后问道:“想来《芳草》杂志应该和浮生同志你说了吧?我们峨眉电影厂想将你的小说《斗牛》拍成电影。”
“嗯,肖编辑和我在电话里讲了一下。他还说你们想让我参与小说的改编是吗?”
“是的,浮生同志你不用担心自己不会写剧本,因为我们会安排专业的编剧和你一起改编。”
我就是专业的!
陈浮生心想。
不过他也没急着解释,而是跳过这个话题,问了一些自己好奇的。
比如谁是导演,比如有了剧本之后,电影什么时候能够立项,再比如拍摄资金是多少,剧本稿费是多少。
对面的韩弎坪越回答越震惊。
因为陈浮生问的这些问题,像是一个专业的电影人问出来的。
这让韩弎坪不禁产生了一个疑惑。
他直接在电话里问道:“浮生同志,听说你是江城大学的老师,难道你们学校也开设艺术类专业的课了吗?”
“为什么这么问?”
“我感觉你刚才问我的问题都很专业,如果不是知道你是大学老师,我还以为你是同行呢。”韩弎坪很直白的解释道。
“好吧,既然被韩导你听出来了,那我也就坦白吧,其实我是一个电影爱好者。”陈浮生一本正经的忽悠……啊呸,严格来说,也不算忽悠,因为——虽然他确实需要这个人设,但也确实不是冒牌货。
“……电影爱好者,难怪浮生同志你写的《斗牛》画面感那么强烈,原来如此!”韩弎坪没有丝毫的怀疑,反而更加想把陈浮生邀请进剧组了。
见韩弎坪接受了自己给自己立的人设,陈浮生也就不在绕弯子了,直接表示道:
“其实《斗牛》的剧本我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就有了,如果韩导你需要的话,我可以把它邮寄给你。”
“真的吗?”韩弎坪总感觉哪里不对,但又觉得很合理。
“是的。”
“好好好,那麻烦浮生同志你将剧本邮寄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如果剧本通过,我们后续会将稿费打给你的,所以也麻烦浮生同志你这边提供一个账户。”
“没问题,账户我会和剧本一起邮递过去。”
聊完正事,两人简单客套两句之后,也就结束了这通电话。
大舅哥在他放下电话的第一时间就忍不住问道:
“妹夫你还把《斗牛》的剧本带来了?”
陈浮生神秘的点点头。
“在哪?怎么没听你说呢。”
“在这。”陈浮生指了指自己的脑子。
“……”大舅哥呆了两秒后,终于反应了过来。
“合着你刚才在电话上是忽悠对方的啊?”
“怎么是忽悠呢?剧本真的装在我的脑袋里,立马我就能将它‘拿’出来。”
大舅哥原本想说你就吹牛吧。
但是想起这妹夫只用了一个通宵就把四万字的小说《斗牛》给创作出来了。
似乎再花一个通宵来创作一个剧本,也不是不可能。
也就陈浮生不会读心术,不然他会告诉大舅哥,自己写剧本是要不了一个通宵的。
因为剧本是他的熟悉领域,加上故事情景又都在他的脑海里,如果他能保持那晚的状态,一半的时间就够了。
回去之后,先解答了一些家人的疑惑,接着陈浮生便在他们的‘催促’之下,投入到了剧本的‘创作’当中。
虽然他找不到那晚的状态了,但还是一天就把剧本给写了出来,差不多写了两万字!
第二天陈浮生就把剧本寄了出去。
免得韩弎坪那边抱怨说:怎么还不寄来呢。
之后又过了一周,陈浮生的父母和姐姐先回去了。
至于陈浮生和他媳妇,会在哈尔滨过完年后开春再回去。
这段时间媳妇这边的娘家亲戚也拜访得差不多了,陈浮生现在终于有闲心来构思一下《北方文学》向他约稿的事。
他此时坐在书桌前,脑海里闪过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石子路,圣索菲亚教堂的穹顶,马迭尔宾馆的豪华,老火车站的俄式风情,从头到尾的冰天雪地……
忽然,陈浮生福至心灵般想起了后世老谋子在2021年上映的那部谍战大片《悬崖之上》。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伪满洲国时期,四位在苏联受训的中国特工潜入被日伪控制的哈尔滨,执行一项代号叫做‘乌特拉’,翻译过来就是‘黎明’的秘密行动,但是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叛徒出卖,身陷绝境,四人便在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中和他们斗智斗勇,不惜牺牲以完成使命的谍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