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87节

  分明是拆大清朝的根骨,煮皇上的颜面!

  思及于此,李孟群猛地转身,对着街边围观的百姓,眼神凛冽如刀:“你们都记着!衙门是朝廷的面皮,烧县衙,便是打皇上的脸!

  朝廷的粥,是施恩!贼匪的粥,是诱命!喝贼人给你们的粥,是饮鸩止渴!是拿你们子孙的百年安稳去换你们一时饱腹!你们以为贼兵是来救你们的?他们是来害你们!蛊惑你们造反的!”

  远处有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低声议论着。

  “诱命粥可比你们的施恩粥好喝。”

  “可人家起码让我们吃上饭咧。”

  “老子连媳妇都娶不起,哪来的子孙?”

  李孟群听力好的出奇,这些话他听得真切,气得几乎发颤:“目无王法!胆敢与贼人唱和?来人!给本官拿下这几个刁民!”

  抓了几个“刁民”,李孟群又对黄书吏交代说道:“从今日起,全县重编保甲,绘户造册,凡曾接受贼匪赈粥者,一律记名!”

  黄书吏一愣:“李大人,几乎整个县城的百姓都喝过上帝会会匪施的粥啊”

  李孟群闻言只觉一阵头晕目眩,上帝会会匪,比他料想的更加有手段。

  杀一儆百可以,可他确实没办法把整个县城的人都杀光。

  至少他带来的这些人,不够。

  “张千总,带着你的人征粮去吧,闵军门不日就要抵达武宣,你好好表现。”缓过神,李孟群交代张嘉祥去征粮。

  为闵正文的部队征粮只是明面上的说辞。

  闵正文沿途饱掠,至今还未抵达武宣县城,肯定是不怎么缺粮饷的。

  武宣县仓廪已空。

  李孟群带来的这些绿营和桂平团练也要吃饭发银,后续重办武宣团练,也需要钱粮。

  闵正文的这支绿营兵,一路行来不买不借,沿岸劫村掠墟,鸡犬不留。

  反倒是帮了彭刚和上帝会大忙。

  上千名遭兵燹的武宣百姓来到平在山投彭刚。

  彭刚不是第一次纳收武宣人。

  上一回他离开武宣,也曾带走了一千三百武宣人。

  只是上一回,来投他的武宣人基本都是来人以及生活本就贫苦无依的穷人。

  这一回,专程来平在山投彭刚的人中,居然还有少部分富户。

  看来对待武宣百姓,没什么脑子的闵正文和他的柳州兵们,倒是做到了一视同仁。无论贫富,全都抢。

  新近来投彭刚的武宣人和闵正文的兵马直接接触过。

  他们所知道的部分信息,比彭刚派出去的侦察兵传回来的情报还要详细。

  闵正文的队伍有七八千人,队伍中不乏柳州土司兵。

  “除却民夫,闵妖头的兵丁团练当有四千之数。”

  在分析搜集到的情报后,彭刚对闵正文所部的兵马人数做出了估算。

  “我原来想着,等在金田团营三四个月后,再寻找机会歼灭本地的清妖军队。

  东乡一战后,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执着于一定要把新兄弟练到老兄弟这种程度才能上阵。清妖的军队没有我们预想的那般能战。真正的强军不是光靠练就能练出来的。”

  杨秀清没有被四千清军吓退缩动摇,仍旧坚决支持打闵正文的柳州兵和桂林兵。

  杨秀清的中军为太平军精锐,都是整训了一年有余的老兄弟,其中多数参加过蒙冲攻堡战与不久前的东乡之战,为太平军中的精锐。

  除了留下五百人用于防守东乡的紫荆山西大门外,杨秀清的余下两千中军,并一千精挑细选出来的牌面皆已抵达碧滩汛。

  萧朝贵虽然负责坐镇金田总部,防着李殿元的浔州协绿营和顾元凯的团练偷袭金田总部。

  但也派遣了前军的两营牌面由营长林凤祥、李开芳统带,前来碧滩汛助战。

  冯云山的后军,韦昌辉的右军,石达开的中一军,则是倾巢出动。

  足见太平军对此次大战的重视。

  彭刚的左军自是不必多说,黔江是他的主场,他肯定是要全力以赴,把所有的家当都压上。

  如果放任闵正文大摇大摆地进入桂平城,他扩展根据地,经略黔江南岸,争取更广阔活动空间的计划,无从谈起。

第120章 优势在我

  “哪怕是将闵正文随军的民夫算上,此战也是一万四千对战八千,优势在我。”彭刚背着手凝视着屋子中间的沙盘。

  沙盘以黔江上的碧滩汛为中心,粗略地展示了黔江两岸的地形地貌。

  沙盘虽然简陋,可也勉强够用。

  广西群山如褶,想做出广西的沙盘以当前的技术条件难以实现。

  不过黔江两岸地区的简易沙盘还是能够做出来的。

  毕竟他的队伍中有很多当地人。

  尤其是碧滩汛人和当地艇户,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种山耕水为生。

  为了迎接闵正文,太平军这次可谓是精锐尽出。

  除了萧朝贵前军四营实在不能再抽调,太平军全部能打的队伍皆已齐聚于此,共襄盛举。

  这波在兵力方面,太平军确实是占据明显的优势。

  “我们于何处阻截伏击闵正文?就在碧滩汛以逸待劳?”冯云山问道。

  冯云山在组织动员,制定规章制度方面是一把好手。

  用兵倒不是冯云山最为擅长的。

  “碧滩汛附近的江面太宽,两岸稍平,不容易把闵妖头的大军封锁在黔江之上。

  闵妖头带有重炮,我们的部分粮秣军需囤积于碧滩汛。

  闵正文在船上所架设的重炮,能直接打到碧滩汛。”彭刚摇了摇头,旋即指向碧滩汛下游处的大藤峡。

  “伏击地点选在大藤峡为宜,碧滩汛附近的黔江江面宽一里半有余,大藤峡附近的黔江江面宽不足一里,我们直接在两岸打铳炮,也能够得到清妖的船。

  前明成化年间,附近的瑶侗土民亦曾于大藤峡三次挫败进剿他们的前明官军。

  今日,我便就将这大藤峡变成闵正文以及他那些柳州兵的葬身之所!”

  黔江起于广西象州石龙镇,至桂平城与郁江汇合形成浔江,全长约二百四十四里。

  黔江流经地区为流经喀斯特地貌区,两岸多峡谷,江面宽窄交替。

  大藤峡便是其中最险最窄的一处峡谷江段。

  当地流传着有大藤如斗、横跨江面、昼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因而得名大藤峡。

  当然,这只是传说罢了。

  不过也能侧面印证大藤峡黔江江段之险。

  “闵正文是草包,不代表他麾下的人全是草包,不会派兵侦查两岸是否有伏兵。”杨秀清也同意在大藤峡设伏,指着沙盘说道。

  “碧滩汛上游地区黔江两岸的地形较为和缓,可遣士卒乘轻舟登岸侦查。若在上游设伏,藏不住许多圣兵。

  大藤峡附近峡高岸陡,就算他们有意派兵上岸侦查,也难以攀上大藤峡,就算攀上了也不要紧,大不了直接在碧滩汛附近和闵妖头的清妖大军打。”

  杨秀清的分析也有道理。

  闵正文不知兵,不代表闵正文麾下的绿营军团和团练头目不知兵。

  大军行军之前派遣哨探侦查是指挥官的基本素养。

  广西绿营虽烂,可难保柳州协会出几个谢斌这样没烂透的中下层绿营军官,料敌从宽,御敌从严,不应大意。

  “若是闵妖头无心恋战,愣是往下游跑怎么办?我们总不能追他打到桂平城。”韦昌辉道出了他的担忧。

  “我已让兵工厂的匠人们先把手头上的活计放一放,全力打制拦江铁索,届时以铁索拦江,断了闵妖头到桂平城的去路。”彭刚早有应对之策。

  闵正文的船大多是吃水较深的大船,于黔江上拉几道铁索,小船或许拦不住,大船却是一拦一个准。

  起事前彭刚囤积了大量铁料,打几条拦江索还是绰绰有余的。

  “铁索拦江!妙啊!”石达开击掌赞叹道,“咱们这相当于关了黔江的水门,痛打闵正文这条落水狗!”

  议定设伏地点,这场会议的目的基本达成了。

  散会前,彭刚对杨秀清说道:“四哥,此战我们推举你为总指挥统筹作战,部署调度大军。”

  彭刚现在是神天小家庭中的一员,对杨秀清的称呼自然也应该变一变。

  正史中,神天小家庭的几个成员相互之间的称谓有两种,一种是某哥、某弟,一种是某胞(如清胞、达胞)。

  较为私密的场合以及天国前期,某哥、某弟的称呼更为常用,在相对公开的场合,则倾向于使用某胞的称呼。

  但在入主天京后,或许是成事后兄弟之间的感情淡薄了,流传下来的天国史料中,各王互称某哥、某弟的情况越来越少。

  不同部署的大军联合作战最忌讳事权不一,令出多门,彭刚作出了表率,主动推举杨秀清为总指挥。

  除了洪秀全和萧朝贵,所有的太平军决策层都到了碧滩汛。

  彭刚虽跻身决策层,不过他的地位仅比石达开、秦日昌高,同韦昌辉不相上下。

  杨秀清和冯云山在会内的地位都稳压彭刚一头。

  和他们争抢最高指挥权意义不大,抢到了也未必能指挥的动其他五军的部队。

  权衡之下,彭刚还是主动推举在太平军内威望更高的杨秀清为这次战役的总指挥。

  闵正文即将抵达武宣县城,杨秀清明白现在不是惺惺作态,客气推辞的时候,彭刚推举他为总指挥正中杨秀清下怀。

  杨秀清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同时环顾四周询问道:“其他兄弟以为如何?若无异议,这一仗就由我来指挥。”

  石达开和秦日昌最先站出来表态支持杨秀清。

  论功劳地位,他们都不如彭刚。

  彭刚作为东道主都主动让出了指挥权,他们即便出手争抢指挥权,也抢不到。

  众意难违,韦昌辉和冯云山略微一犹豫,也同意了由杨秀清来负责指挥此次战役。

  杨秀清也投桃报李:“上万天军圣兵的调度,我一人也难以胜任,三哥(冯云山)和七弟(彭刚),可作我的副手,帮我分担些压力。”

  散会后,得知彭刚主动推举杨秀清担任此次战役的总指挥,而不是主动争取这一权力,罗大纲有些不满,找到彭刚抱怨:“咱们是东主,上万圣兵,吃穿都是用咱们的,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他们理应听咱们的调度部署,军长你为何推举杨秀清为总指挥?”

  彭刚没有直接正面回答,更没有同罗大纲争辩,只是反问了一句:“艇军和天地会因何难以成事?”

  罗大纲被彭刚问的无言以对,只是他仍有担忧:“万一杨秀清胡乱指挥呢?”

  “我太平军若连杨秀清都不会用兵,那就无人会用兵了。”彭刚回答说道。

  “话虽如此,只是杨秀清精通陆战,不一定谙熟水战。”谢斌思忖片刻说道。

  “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他们借此机会削弱咱们,把咱们的部队用在最凶险的地方呢?”

  “若当真如此,这一仗就是我们与太平军合作的最后一战。”彭刚让罗大纲和谢斌宽心。

  “我还是副手不是?若他用兵之处有大谬,有借闵正文之手削弱咱们的举动,我又岂会坐视不理?都宽心准备去吧。”

首节 上一节 87/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