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昏你做什么?”为缓解紧张的心情,彭刚同罗大纲开起了玩笑。
“你这粗皮糙肉的,剁碎了包黄牛肉包食客都嫌馅硬硌牙。”
“你说我是武松?”罗大纲很是受用。
“你是武松,邱二嫂岂不成了孙二娘了?”彭刚忍俊不禁道。
又观察了二十分钟,确认南门城楼上无人警戒瞭望,南门码头附近黑漆漆一片,无灯火亮起。
彭刚深吸一口气,命令身后的陆勤、李奇道:“一连、二连,抬上棺材随我悄悄摸到南门附近的墙根下,不要弄出动静,以免惊扰了门卒。”
首订只有535,欠三章加更,一更奉上,还欠二更。
第103章 武宣城破
艇军们动身前,罗大纲再三向他的部署们重申纪律。
“这次攻打武宣县城,和以往不同,我们这次不仅是为了劫富济贫,更是为了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是要打江山的!
我们现在不是江湖游侠,更不是流寇,我们是义军!谁若是进城后罔顾纪律,残害百姓,莫要怪罗某不讲情面!”
蛰伏两年之久,这是罗大纲第一次准备如此充分、目标如此明确、计划如此周密地攻打一座城池。
和彭刚接触久了,罗大纲的思想也完成了初步的蜕变,他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劫富济贫的游侠。
他前半生的江湖游侠经验也让罗大纲明白,当一个游侠和天地会头目救不了同他一样穷苦出身的亿万百姓。
罗大纲对这次行动看得很重,期望很高。
武宣城,明嘉靖年间初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清初设武宣营防瑶镇土司,后遂裁,城墙周七百二十丈。
清制一里等于一百八十丈,换算里是四里,有雉堞六百。
武宣县城的护城河引黔江水为护城河,护城河宽约二丈(6.4米),深一丈(3.3米),与城墙形成复合防御体系。
由于连日焦旱,实际上彭刚他们抵达护城河边的时候,护城河河面宽度仅有一丈多一点,深度估计连半丈都没有。
众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将干草、树枝捆扎成束投入河中,罗大纲、陈阿九一马当先,带着精通水性的艇军轻声走下护城河,以肉身固定住干草束、树枝捆,形成临时浮基。
再往草束枝捆临时浮基上铺上木板通行,制成一座简易的浮桥。
众人踏着艇军铺设的简易浮桥跨过护城河,摸至武宣县城南门附近的城墙根。
彭刚注意到护城河的水可能连半丈都没有,水里个子高的艇军直挺挺地站在护城河里,还能露出肩膀来。
不多时,装着火药的棺材也被众人抬到城门前。
彭刚紧张兮兮地抬头看向城头,城头仍旧空无一人,感觉像是做梦一般。
这么轻易就让他们摸到城门边沿了?
或许浔州协的绿营比他预想的,比谢斌他们告诉他的情况还要糟糕。
城内一点动静都没有,彭刚心里没底,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邱二嫂、萧国英、黄大彪他们的情况怎么样,行动是否顺利。
怀表上的时针已经指向十二点,在漫长的等待与煎熬中,分针距离十分的位置愈来愈近。
再过两分钟,如果城门未能开启,彭刚只能用棺材里的火药开炸城门。
好在他的担心是多余的,随着门洞内传来铁链绞盘的吱呀声,贴在城门处的吊桥缓缓下落。
城外焦急等待的众人感到激动而又亢奋。
城内的清军不可能在深夜放吊桥。
吊桥下放,说明邱二嫂、萧国英、黄大彪他们行动很顺利,已经悄无声息,在没有惊动巡夜清军,没有交火的情况下就拿下了南门!
紧接着,包铁城门也被推开。
打亮火把越过城门洞,彭刚瞅见几道熟悉的身影正在城里等着自己。
“南门的九个门卒喝得烂醉如泥,已经被我们给结果了性命。”
邱二嫂擦拭着短匕上的血腥,指了指不远处横七竖八的清军尸体。
“绿营的驻地在鼓楼,团练的驻地在文庙附近。”
萧国英也带着他这一年多来蓄养的八九个萧家族丁参与了夺南门的行动。
他在武宣县城生活了一年多,对武宣县城的情况比较了解。
武宣县城很小,城里没有专门的绿营营地。
负责武宣县城防务的绿营营地原本设在城外北门码头附近。
陈亚贵起事后,胆小如鼠的绿营不愿继续驻扎在城外军营,全部都搬进了县城里,征用了鼓楼附近的几处房屋作为绿营在城内的营地。
吊桥放下,南门码头附近两百来号邱二嫂部署的艇军也进入了城内。
“罗大哥,你带人杀到文庙歼灭县城里的团练。
二嫂,你的人径直前往县衙,速速把县衙占下。
上帝会的会众全部随我杀向鼓楼的绿营驻地!”
彭刚迅速做出针对性的部署。
三支人马萧国达族人的带引下目标明确,兵分三路分别杀向鼓楼、文庙、县衙。
最先和敌人遭遇的是直奔县衙的邱二嫂队伍,四五个巡夜的武宣县衙役呆愣愣地望着突然出现在眼前乌泱泱一片的人潮,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被邱二嫂带着艇军给剁死了。
罗大纲所部的艇军一路畅通无阻。
尽管他的队伍里时不时有忍不住脱离队伍行劫掠之事的老油条。
但大部分人仍在队伍里,罗大纲的队伍没有散。
罗大纲带领部署直接杀进了毫无防备的团练驻地,有如狼入羊窝。
很多团练还没醒来,尚沉湎于睡梦之中,便被杀进驻地的艇军结果了性命。
彭刚这边也摸到鼓楼附近的绿营驻地。
最先发现他们的竟然不是绿营兵丁,而是马厩突然嘶鸣起来的驴马。
驴马嘶鸣声很快惊醒了几个睡得比较浅的绿营兵。
武宣绿营的最高指挥官黄灿好色,经常不在营地过夜,今天也不例外,估摸着这会儿还在哪个窑子里搂着窑姐睡觉。
黄灿不在营地,鼓楼绿营驻地的级别最高的绿营军官是一名叫做陈南山的千总。
陈南山被牲畜的嘶鸣惊醒,他透着窗户纸的破洞循声朝外头望去。
在看清楚乌泱泱的人潮列队快步趋向鼓楼时,陈南山瞬间被惊醒,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便猛地下床,抄起枕边的腰刀冲出厢房,放声大喊道:“敌袭!敌袭!”
此时已有二三十来个绿营兵丁懵懵懂懂地醒来,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自由射击!”
一连、二连的组长们下达了自由射击的命令,他们已经冲进了绿营驻地,眼前这些连衣服都来不及穿的绿营,光着膀子四处裸奔的绿营兵距离他们只有十几的步距离。
这个距离,用绿营鸟铳都能有不错的准头,更何况他们的火铳比绿营鸟铳精良得多。
伴着一阵炒豆似的铳声响起,十几名绿营兵应身而倒。
两个炮组架好带进城内的两门一百二十斤劈山炮,将霰弹包塞进炮膛里捣实,对着鼓楼附近的绿营兵就是一阵狂轰。
隆隆枪炮声中,陈南山带上四五名亲兵去取火药。
他一脚踹开火药库的木门,却见当值的刘外委蜷在墙角,怀里死死搂着半坛桂林三花酒,睡得跟死猪似的,连铳炮声都叫不醒他。
陈南山气得眼睛都要冒出火星子来,狠狠一脚踹醒刘外委。
他正要开口让睡眼惺忪,迷迷糊糊的刘外委去取火药,一名亲兵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千戎!外头的弟兄都开始降啦!”
“妈的!”
听到已经有人开始投降,陈南山心知大势已去,肯定是没办法组织起反击了,遂放弃了抵抗,连衣服都顾不上穿,带着七八个亲随随大流逃命。
“会匪陈亚贵打进县城了?”
跟陈南山逃命的一名亲随以为打进武宣县城的是天地会的陈亚贵。
“陈亚贵的会匪喜用刀枪,打进城里的这帮人,比咱们绿营还喜欢用火器,队形比闵军门的标营还齐整,绝对不可能是陈亚贵的人。”
陈南山一面摸索找寻能逃出军营的路子,一面说道。
他和陈亚贵交过手,陈亚贵的天地会武装不是这种作战风格,纪律和组织度也比攻打他们军营的这伙敌人差远了。
罗大纲的艇军?
除了陈亚贵,陈南山唯一想到附近有能力攻打武宣县城的武装也只有罗大纲了。
可转念一想也不对劲,罗大纲的艇军也不是这样的作战风格。
换做是罗大纲,早冲进营房把他们给砍了。
“妈的,出路全被堵死了!”
鼓楼附近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没找寻到出路的陈南山很是气馁。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退到鼓楼上,带着身边的七八名亲兵死守待援。
一条是投降。
对方都攻进城了,还他娘的有炮,死守就是死路一条。
没有经过太激烈的思想斗争,陈南山撇了腰刀喝令身边的亲随道:“降了降了!狗日的!咱们也降了!”
绿营在死伤了三十来号兵丁后陆续投降,放弃了抵抗。
绿营还算幸运,遇到的是彭刚的队伍。
文庙附近的团练才叫倒霉,罗大纲的艇军杀心比较重,纳降的意愿很低。
驻地里的一百三十号团练,被罗大纲的艇军杀得只剩下三十来号人。
至于直取县衙的邱二嫂,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杀了十几个衙役后便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武宣县衙。
武宣县城很小,彭刚看了看时间,一个小时不到,他们就已经掌控了武宣县城。
进展比预期还要顺利。
城内又是放炮、又是放铳,武宣县城里的百姓已被惊醒。
他们都听说过张嘉祥占领贵县县城后屠城的事情,早被吓得瑟瑟发抖,魂飞魄散,闭门龟缩于自家院房内,祈求老天祖宗的保佑。
庇佑他们躲过这一劫。
彭刚下令将俘虏的绿营兵丁全给绑了,押解至县衙集中看管。
来到县衙,彭刚看见邱二嫂将一个只着中衣,北人长相的中年人被用一条白练捆住,推搡到彭刚面前。
城破听到风声动静不对,被尿憋醒的刘作肃正欲上吊以报君恩,不想邱二嫂来得太快,刘作肃没死成,抓了个活的。
“这就是武宣县令刘作肃!”邱二嫂兴冲冲地对彭刚说道。
“我还是头一回逮到县老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