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156节

  一营和五营两个营彻底控制住了漓江北岸。

  清军乡勇弃船筏而逃,漓江江面上漂浮着大量无主船筏,五营的将士占了清军乡勇遗弃的船筏,划船撑筏,穿梭于漓江南北两岸之间,运送人员物资渡江。

  有船筏摆渡过江,越来越多漓江南岸的左军将士于短时间内渡过了不甚宽阔的漓江。

  渡江后,彭刚指挥一营和五营攻打退却至大墟一带的清军团练。

  短毛教匪大军压墟,陆续有后续的短毛源源不断地抵达漓江南岸,迅速乘坐船筏渡江来到北岸,直奔大墟而来。

  短毛教匪的人数已由原来的千把号人骤然飙升至两三千人,并且短毛教匪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大墟的清军乡勇望着乌泱泱朝大墟而来的左军将士,哪里还有抵抗的心思?

  从左军的第一名士兵涉江踏足北岸起,这场战斗的胜负已见分晓。

  这些清军乡勇本就是逃往省垣桂林,而非寻找太平军作战。

  向荣带着他的楚军和镇筸兵跑得飞快,骑马飞也似地奔向桂林城,把他们这些潮勇,闽勇撇在后头。

  大墟内的潮勇、闽勇对此早心怀不满,认为向荣没把他们这些外省乡勇当自己人。

  见大势已去,大墟是商墟,无城墙可守。

  大墟内的潮勇、闽勇逃散的逃散,降的降,拱手让出了大墟。

  前后不到三个小时,左军便以微小的伤亡代价拿下了大墟这座漓江上的重要航运节点。

  “楚军的战力下滑的太厉害了。”

  轻松拿下大墟,控扼住漓江航道,陆勤感慨清军越来越不禁打。

  陆勤和楚军正面交手过两次,以前的楚军可没这么容易打。

  “他们也不是楚军,是潮勇和闽勇。”彭刚一面走向已经易主的大墟,一面说道。

  漓江上从清军乡勇手里抢到的船筏紧着运送人员和武器,马匹还未来得及运输过江,彭刚也只能踩着泥泞不堪的土路步行进入大墟。

  潮勇和闽勇被划入向荣麾下,虽说名义上是楚军,但和以前向荣麾下的楚军是两码事。

  “即使是潮勇和闽勇以前在桂平,也是主力部队的劲敌,在东边围了天军主力快一年呢。”陆勤仍旧感到困惑。

  “今时不同往日,以往潮勇、闽勇依托乌兰泰的炮营作战。清军人多势众,铳炮齐全,打的都是顺风仗,优势战。”彭刚笑了笑说道。

  “再说,以前带他们打仗的是林则徐,向荣和林则徐能比吗?”

  林则徐坐镇桂平时期清军各兵种齐全,兵多将广,粮秣弹药充足。

  人数优势和体系作战拔高了这群乡勇的上限,其实这才是清军精锐乡勇团练的真实水平。

  陆勤转念一想是这个理,他们左军作战的时候。

  如果有炮兵部队的支援,他们打起仗来底气也更足,更敢冲。

  潮勇和闽勇或许是嫌带着炮撤往桂林太累赘,也或许是这些乡勇压根就没有炮。

  从接战直至攻陷大墟,陆勤没见潮勇和闽勇发过炮。

  只有驻守大墟的本地团练放了几炮土炮。

  左军占领大墟,后续还没来得及通过大墟撤往省城桂林的清军乡勇团练见大墟已经易主,不敢继续走漓江航道从容北撤,纷纷弃船丢筏,上岸走陆路绕开大墟而北行。

  为了扩大战果,尽可能消灭更多清军的有生力量,彭刚只留了一个营和陆续抵达大墟的劈山炮连镇守大墟,看押俘虏。

  余下的部队则带上从大墟买的口粮,追歼走陆路溃逃的清军。

  彭刚攻占大墟之际,向荣带着大两千多号楚勇、镇筸兵,连同跟得上他的少部分潮勇、闽勇抵达桂林城文昌门下,朝城头喊话要求入城。

  镇守文昌门的是向荣的儿子向继雄。

  向继雄见父亲归来,大喜过望,忙下令放吊桥,开城门迎接向荣入城。

  “短毛教匪最是狡诈,向都戎,是不是先看清楚,确认来者确系向军门,向藩台大人请示后再开城门?”把守文昌门的桂林协把总犹豫道。

  上帝会教匪迫近桂林城,桂林城的守军早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早先雒容县县城就是因为雒容县城东门被冒充官军的短毛教匪诈开,才失守的。

  坐镇桂林的劳崇光早就下了钧旨,严令各门绿营军官,不许轻易开城门。

  无论开哪一门,都要向他请示,得到他的许可后方能开启城门。

  “你觉得我眼瞎,连自个儿爹都能在大白天认错?!”

  向继雄瞪了那名不识趣的守门把总一眼,喝令开门,迎向荣入桂林城。

  守门把总无奈,迫于向继雄的淫威,只得战战兢兢地放下吊桥,打开文昌门。

  向继雄是向荣之子,和副将和春关系甚密。虽然向继雄还只是个记名都司,却是桂林城内炙手可热的人物。

  幸运的是来者确实是向荣。

  向荣入浔以来经历许多,几度被太平军追击陷入危险之中,要不是跑得快,险些命丧黄泉。

  得见向继雄,向荣老泪纵横。

  虽说一路来十分狼狈,早没了提督应有的风采,至少命是保住了。

  数月未见的父子俩相拥而泣。

  得知向荣带兵进入了桂林城。

  坐镇桂林的广西布政使喜出望外,离了藩台衙门,亲自前往城南的文昌门附近迎接向荣。

  “有向提台在,桂林城无虞矣!”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的劳崇光紧紧抓着向荣的臂膀说道。

  桂林城内的兵不少,但缺乏大将坐镇,向荣这位南疆大将的到来正好能够填补这一空缺。

  “劳大人太抬举向荣了。”向荣不冷不热地回应了一句。

  向荣错失围剿短毛教匪的良机,不得不抛弃平乐、荔浦,星夜兼程,北窜桂林城,搞得如此狼狈。

  皆拜劳崇光和李星沅所赐。

  劳崇光的一句话,没那么容易消融向荣心中的怨气。

第192章 左前会师

  占领大墟,查抄了三个本地大小团练头目的家,得了万把两银子。

  彭刚兑现诺言,拿出一百五十三两六钱银子支付了四个漓江摆渡人和渔民的报酬,并让下面的人拿着银子买船去。

  漓江和洛清江不相通,除非旱地行舟,不然左军停泊在永福县城的船没办法运送到漓江。

  彭刚只得在漓江沿岸的村墟采购船筏,以作运输物资之用。

  追击清军乡勇团练的各营各连在完成任务后,陆续押解俘虏,带着战利品回到了大墟。

  短短两天之内,左军就俘虏了三十八名大墟巡检司的巡检兵,两百一十一名大墟本地乡勇,三百八十名潮勇,六百八十五名闽勇。

  这还只是左军取得的战绩。

  第三天。

  前军先锋,太平天国检点林凤祥率领一千五百前军先头部队进抵大墟。

  林凤祥一路上对或是殿后,或是耽于劫掠享乐的潮勇穷追猛打,也毙俘了七八百名潮勇。

  至此,林则徐带入广西作战的两股精锐乡勇:潮勇和闽勇皆元气大伤。

  唯一遗憾的是林则徐麾下最善近战的王牌,福建藤牌兵已经被向荣带进桂林城了。

  “前军检点林凤祥,见过六千岁殿下!”

  获悉彭刚本人就在大墟巡检司衙门办公,林凤祥径直来到巡检司衙门拜见彭刚。

  “林检点快快请起。”彭刚示意林凤祥起身,同时向林凤祥打听萧朝贵的消息。

  “贵姐夫现在何处?”

  “八千岁殿下距离大墟尚有半日水程,今日亦可抵达大墟。”林凤祥回答说道。

  半天的水程,萧朝贵的前军主力距离林凤祥的前锋部队并不远。

  左军今日即可同前军主力会师于大墟。

  左军和前军都是太平军中战力较强的两个军,两军合兵一处,桂林清军现在连理论上围歼太平军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桂林府大局已定,唯一的悬念只剩下太平军能不能打得下重兵云集的省垣桂林城。

  “我已为前军的将士划了一片营地,备了粮食薪柴,前军的将士可到营地暂歇,稍后我再让人送些酒肉到前军的营地。”彭刚点点头说道。

  “多谢六千岁殿下的美意,只是凤祥有要紧军务在身,不便在大墟久留。”林凤祥带着歉意说道。

  “是何要紧军务?”彭刚眉头一皱,林凤祥不会是想带一千五百人打桂林吧?

  攻打桂林,这么大的阵仗瞒不过左军。

  左军拿下大墟之后并未继续北上桂林,而是驻扎大墟,接应前军,说明左军还是遵守了东王杨秀清的旨意,没有独自攻打桂林城的打算。

  林凤祥略一思忖,还是将他的任务告知了彭刚:“八千岁殿下命我奇袭桂林城。”

  “奇袭,奇袭,重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桂林城的清军早有准备,何来奇袭之说?”彭刚摇摇头说道。

  彭刚派遣侦察兵侦察过桂林城。

  桂林城的清军对太平军攻打桂林城早有防备。

  萧朝贵让林凤祥带着一千五百人前去攻打桂林城,未免太过冒进托大了。

  “八千岁殿下的命令不敢违。”林凤祥语气坚决地说道。

  “既是如此,我也不便强留你,林检点有什么需要只管提,左军前军是友军,只要我能帮上忙的,义不容辞。”彭刚对林凤祥说道。

  林凤祥是萧朝贵的人,左军和前军互不统属,他没资格插手前军的事务。

  只能为林凤祥攻袭桂林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还真有忙需要六千岁殿下帮。”林凤祥想了想,有些难为情地说道。

  “前军红粉(火药)告罄,不知左军可否借四百斤红粉给前军?若四百斤太多,左军拿不出来,两百斤也可以,日后林某自当如数奉还。”

  火药是太平军起义至今一直都很紧缺的资源。

  四百斤火药是个不小的数目。

  如果不是和秦定三交易得了五百石火药,林凤祥要借的四百斤火药,彭刚还真舍不得拿出来。

  “我这便让劈山炮连匀出四百斤火.红粉借你。”彭刚非常爽利地答应下来,找来梁震,让梁震的劈山炮连凑四百斤火药给林凤祥。

  “多谢六千岁殿下。”彭刚的爽利大出林凤祥的意料,林凤祥非常感动,向彭刚致谢。

  彭刚轻叹了一声,目送这位天国先锋悍将离开。

  不是彭刚看轻前军,林凤祥以区区一千五百之众,攻打城高池深,有大几千清军兵丁团练驻守,重炮数十门,弹药充足的桂林城,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清军也不知林凤祥以及太平军之虚实,即使林凤祥打不下桂林城,桂林城内的清军也不敢贸然出城。

  这时候转移左军营伍中的老弱妇孺和物资是最安全的,不必担心被清军偷袭。

  彭刚写了一封信,命哨骑火速送到永福县城去,通知罗大纲马上组织左军营伍中的老弱妇孺转移到大墟。

  下午时分,如林凤祥所言,萧朝贵的四五千前军牌面陆续抵达了大墟。

首节 上一节 156/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