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108节

  劣迹斑斑,有大烟瘾的绿营军官和团练头目诉苦公审后直接当了人肉靶子。

  太老太滑头的歪瓜裂枣每人发了二钱银子盘缠,打发他们离开了。

  放走这些人,彭刚并不担心放虎归山,莫要说虎,这些人连猫都算不上。

  周天爵和向荣要是接收了这些放回去的俘虏,上了战场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拖后腿。

  况且这些人在战俘营待过一段时间,就算他们重新回到绿营团练,多少也会将战俘营的事情传播开来。

  知悉左军战俘营的事,清军的寻常兵丁乡勇往后和他遭遇,也不会太担心被俘后会被处以极刑,抵抗意志会大大降低。

  被彭刚留下的这一千二百二十名战俘,是经过筛选的精华。

  各营连长陆续挑好人离开战俘营后,彭刚将二十五名二期学员交给刘正浩用于扩充战俘管理处。

  “武宣的战俘基本都是汉人,会说官话,管束起来容易。大冲的这批战俘,有很多壮人、瑶人,不少人只会听官话,不会说官话,还有些连官话听都听不懂。”刘正浩向彭刚诉苦。

  “先生,你还是让我去打仗吧,哪怕让我当个兵也行!我想真刀真枪地上战场和清军干仗。”

  刘正浩大概了解了一下大冲战俘营的情况,这批战俘的情况,要比武宣县城的战俘复杂的多,对此,他感到压力很大,有些厌烦排斥管理战俘的工作。

  “你在战俘管理也是在打仗,而且是在打硬仗,你的工作比营长们的工作都更重要。”彭刚开导刘正浩道。

  “我且问你,杀一个清军容易,还是让一个清军看清清廷的嘴脸,感化他们,变成我们的战士和我们并肩作战容易?”

  “当然是杀一个清军更容易。”刘正浩不假思索地说道。

  在听到彭刚说他的工作比营长们的工作更重要的时候,刘正浩不由得挺起胸膛,感到很自豪。

  “那你觉得,让他们变成我们的战士值吗?告诉我你的心里话。”彭刚继续说道。

  “我说不上来。”刘正浩说道,“不过武宣那些老战俘从管我叫小毛匪,到改口叫小先生的时候,看到那些营连长从我这里把人挑走,补充进常备部队里的时候,我觉得挺值。”

  “杀人容易,得人心难。我们是要改天换地,让天下人都过上我们在红莲村过的那种日子,光靠杀人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争取到人心。”彭刚拍了拍刘正浩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不少一期的学员都有能力当营长、连长,我想从他们之中挑选营长、连长不难。但要挑选出一个人取代你战俘管理处处长的工作,很难,明白吗?”

  “明白了先生!”若有所悟的刘正浩挺直身体,向彭刚敬了一记标准的军礼。

第143章 乌兰泰的“妙计”

  胡以晃没有死,而是被俘虏了。

  这个消息是冯云山告诉彭刚的。

  获悉这一消息,彭刚很是惊讶。

  胡以晃是太平军的高层,了解不少太平军的内情。

  冯云山此番来大冲,就是听说彭刚俘虏的贵州古州镇总兵李瑞,想用李瑞以及其他高价值的俘虏把后军被清军俘虏的兄弟给换回来。

  彭刚直接拒绝了冯云山的这一要求。

  彭刚之所以拒绝冯云山的这一要求,倒不是因为彭刚舍不得一个总兵俘虏。

  而是彭刚觉得,冯云山这么做,有些意气用事了。

  冯云山的要求被彭刚拒绝,难免有些情绪:“胡以晃是毁家纾难参加的我们上帝会,立下过很多功劳,难道在你眼里,他连一个清妖的总兵都比不上吗?”

  “莫要说总兵,哪怕是要用提督巡抚才能把胡以晃换回来,我也绝无二话,就算我的战俘营里没有,我也会派兵打下楚军大营乃至武宣城,抓了周天爵和向荣把胡兄弟换回来。”彭刚义不容辞地说道。

  “当真?可你连一个总兵都舍不得。”冯云山以为彭刚是在说风凉话,冷声嘲讽道。

  “三哥我且问你,胡兄弟是愚笨,骨头软的人么?”彭刚反问冯云山道。

  “不是。”冯云山没有多想,马上回答了彭刚的问题。

  “三哥,我再问你,如果清妖知道自己抓了咱们太平军的一个副军长,是会低调处理,还是会大张旗鼓地宣扬?”彭刚继续反问道。

  以清廷官员的德性,如果知道自己抓了太平军的高层肯定会大书特书,高调宣传邀功,不会连一点风声都听不到。

  “你是说,清妖还不知道胡兄弟的身份?”冯云山仔细斟酌着彭刚的话,面色稍霁。

  “战俘营的那些俘虏都一直认为我和五哥才是‘匪首’,又怎么会知道胡兄弟是咱们后军的副军长?”彭刚耐心地向冯云山解释说道。

  “我们至今都没有听到清妖那边传出他们擒获太平军副军的消息,说明胡兄弟把自己的身份隐藏的很好。若此时拿一个清妖的总兵官要把胡兄弟他们换回来,那才是害了胡兄弟。”

  “是我考虑不周。”想明白这个问题后,冯云山带着歉意说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胡兄弟身陷敌营,不管不顾吧?”

  “当然不能,这次后军被清妖俘虏了多少人?我这边挑一个把总和对等人数的清妖俘虏,同清妖换俘。”彭刚说道,“此事要大张旗鼓地宣扬,要让清妖的绿营兵丁和乡勇团练都知道我们换俘的诚意。”

  “此计可行。”冯云山略一思忖,说道,“前前后后有两百名上下的后军兄弟为清妖所俘,七弟你给我准备两百个清妖吧。”

  “行。”彭刚点了点头,两百个俘虏,他还是换得起的。

  胡以晃是后军仅次于冯云山的核心人物。

  冯云山对此事的上心重视程度自是不必多说。

  没几天,上帝会教匪要和清军交换俘虏的事情便在浔州府的清军中传播开来。

  清军各级军官以及团练头目为了不让麾下的兵丁乡勇投奔太平军,经常恫吓底下的兵丁乡勇。

  告诉他们一旦被太平军俘虏了,太平军会对他们施以极刑,什么挖眼剖心、扒皮剔骨、下油锅走竹签等等,描述地绘声绘色地,仿佛亲临现场观摩过一般。

  很多清军的兵丁乡勇都信了这一套说辞,尤其是东线战场的清军兵丁乡勇对此深信不疑。

  无论是东线清军还是西线清军都对此事很关注。

  清军虽然人多势众,可交战以来,总得来说,清军对太平军的战绩仍旧是败多胜少。

  谁也不敢保证下一次被太平军俘虏的会不会是自己。

  面对上帝会教匪对等交换俘虏的要求,出于稳定军心的考虑,林则徐还是决定让乌兰泰交出俘虏,同太平军换俘。

  乌兰泰答应下了此事,不过还是拖延了几天时间,制造了两个十分精巧、带机关的夹板信匣。

  做完信匣子,乌兰泰仔细地欣赏了一番自己的杰作,命人把俘虏全部都传唤至跟前,他要最后再审一遍,以防有疏漏。

  清方在得知太平军只愿意拿出一名把总,一百名绿营兵,一百名乡勇同他们交换俘虏后感到非常失望。

  乌兰泰原本还指望着这些长毛俘虏里头有大人物,能给他带来惊喜。

  不想都是一群小鱼小虾。

  “你在上帝会教匪那头做什么官?!”

  不多时,审讯便轮到了胡以晃。

  胡以晃早已被折磨得血肉模糊,可他的意识仍旧十分清晰,不管怎么问,都一口咬定道:“我是副连长。”

  胡以晃不是没想过把自己伪装成普通的太平军后军士兵。

  奈何他的穿着和被俘虏的后军士兵差别甚大,想自称普通士兵蒙混过关几无可能。

  胡以晃只能退而求其次,称自己是后军的一名副连长。

  “副连长是什么官?”乌兰泰连珠炮似地追问道。

  “和绿营的外委差不多。”胡以晃回答说道。

  审问多次,胡以晃来回都是那一套说辞,乌兰泰逐渐失去了耐心,也觉得这批俘虏不大可能给他什么惊喜。

  遂挥手示意左右将两个信匣子交给胡以晃。

  两个匣子,一个匣子上写着彭刚亲拆,另一个匣子上写着韦正亲拆。

  胡以晃抱着两个木匣子,心中暗喜。

  眼前的这清妖让他送东西,说明要放他回去,硬挺了半个多月,可算是熬出头来了。

  只是胡以晃不明白,送信就送信,为何这个清妖还要搭上两个精美的木匣子。

  “这两个匣子给我拿仔细喽,里头有本都统给你们上帝会两个大匪头的秘信!不是你这个小小外委能打开查看的,务必交到彭刚和韦正手里,让他们亲自拆阅!”乌兰泰交代了一句,便摆摆手让左右把这些教匪俘虏带下去。

  俘虏被送走后,乌兰泰不忘得意洋洋地向左右炫耀道:“本都统的这两个信匣子开匣盖即爆,糜烂方圆二三丈!此计可不费一兵一卒,炸死两个教匪匪首。教匪匪首一死,教匪群龙无首,粤西之匪,旦夕可平!”

  一旁默不作声的楚勇统帅江忠源对乌兰泰自以为高明的妙计表示怀疑。

  上帝会教匪匪首当真会一点防备心都没有,打开乌兰泰送给他们的两个信匣?

  乌兰泰对江忠源有知遇之恩,既然乌兰泰对自己的计策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江忠源也不好在乌兰泰兴头上的时候搅了乌兰泰的兴致。

  毕竟他这位自诩精通兵法,谙熟火器的恩主平日里就这么点爱好。

  江忠源对乌兰泰的这种做法不抱多大期望。

  他认为要击败并剿灭粤西教匪,乌兰泰的这等旁门左道可以用,但不应当对旁门左道寄以厚望。

  在战场上击败上帝会教匪才是正道。

  乌兰泰为人和癖好怪异归怪异,不过在江忠源看来,比起其他一个比一个抽象的八旗将领。

  乌兰泰都能算是八旗中为数不多的正常人,能人了。

  至少广东军器局和火器营在乌兰泰的管理下。制造出的火器,训练出的炮手在这次教匪的战事中表现不俗。

第144章 将计就计

  彭刚瞥了一眼半尺见方的木匣子。

  只见木匣子上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写着彭刚亲启四个大字。

  乌兰泰打得算盘珠子都快崩到彭刚脸上了。

  彭刚感到忍俊不禁。

  他严重怀疑乌兰泰这厮是不是看多了祖传的《三国演义》。

  “乌兰泰就给我送了木匣子么?”彭刚询问送木匣子的卢六道。

  “韦军长也收到了乌兰泰的木匣子。”卢六回答说道。

  “清妖的匣子有诈,回金田后转告韦军长别开匣子。”彭刚交代说道。

  乌兰泰素喜钻研捣鼓火器,是八旗将领中的异类。

  乌兰泰送的木匣子,八成是一个炸弹。

  “韦军长也怀疑清妖送木匣子不怀好意,未敢开匣。”卢六说道。

  卢六都能看出这个木匣子有问题,更不用说韦昌辉了。

  彭刚喊来李奇,让李奇小心着点地把木匣子拿到靶场上,找几个枪法好的火铳手,在二十步之外将木匣子打碎。

  李奇接过木匣子,招呼上几个枪法好的火铳手前往靶场。

  伴随着声声铳响,木匣盖子被打飞,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响彻整个靶场。

  果不其然,乌兰泰这位火器爱好者送来的礼物是一颗威力挺足的炸弹。

  如果彭刚和韦昌辉亲自打开木匣,必是难逃一劫。

  彭刚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觉得这位广东副都统聪明还是蠢。

  说他聪明吧,这么拙劣明显的计策就想暗算他。

  说他蠢吧,又造出了确实能用的木匣炸弹。

首节 上一节 108/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