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106节

  古时兵器,有戈矛,有刀剑,有弓箭,近时兵器,多用铳炮,能及近,能及远。

  河中两舟,一去一来,去舟风顺,桅上挂帆,其行速,来舟风逆,以桨拨水,其行缓”

  桌面上的这些书页,李孟群都看过,除开《拼音表》和怪异文字写的《乘法口诀表》看得不甚明白外,其余的书页,李孟群都能看得懂。

  “莫看那些无用的,秦总戎,看这个。”说着,李孟群拿起一页写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桑皮纸。

  秦定三看过后,讶声道:“教匪所图非小!”

  向荣不明所以,问道:“上头写着什么?”

  秦定三把桑皮纸塞给向荣:“回去让你幕僚念给你听。”

  “秦总戎,短毛的武器你可曾细细查验试射过?”李孟群瞥了一眼秦定三入帐后信手放在桌子上的短毛鸟铳。

  这柄鸟铳其实是红莲村兵工厂自制的火绳枪。

  开战至今,太平军所缴获的清军鸟铳超过两千杆,而清军,仅仅只是缴获了这么一杆红莲村兵工厂出品的火绳枪。

  “本镇查验过,短毛所用的鸟铳,不是我们的军器局造的。”秦定三非常肯定地点点头,“我们大清的军器局,造不出如此精良的鸟铳。”

  秦定三自觉失言,可话已经说出去了,也不好收回去,只得继续说下。

  “非是本镇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种确系教匪自制,无论是铳管、蛇杆、乃至火绳、用料都比绿营的鸟铳好得多。

  就连这铳托,看着虽怪异,持握起来比绿营的鸟铳更加舒适,也方便瞄准。

  教匪于造铳这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

  还有短毛的长枪,本总戎也查看过,枪杆是上好的柘木所制,枪头都是上等的锻铁所打造,是好枪。”

  “如此说来,平在山彭刚才是主匪!金田村韦正不过是从匪!”李孟群更加笃定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兹事体大,向军门,秦总戎!劳烦二位务必牵制住短毛教匪,本县这便启程去桂平城寻林钦差!言明此事,恳请林钦差调重兵前来剿平在山的主匪彭刚!”

  言毕,李孟群便急匆匆地包了桌案上的书页,出帐骑上他的青骢马。

  向荣赶忙追了出来,将他奏捷请功请赏的战报递给李孟群,同时不忘把早就准备好的和田玉递上:“李知县,我有军务在身,无法亲自登门拜访林钦差,劳烦李知县在林钦差面前为我美言几句。”

  “若非向军门星夜驰援武宣,武宣岂能保全?请向军门安心防贼,本县去也!”言毕,李孟群带上他的亲随出发了。

  前日那一仗,向荣的楚军打得虽然很惨。

  可却是教匪起事以来,官军对阵短毛教匪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一战。

  向荣驰援武宣也很及时,想保武宣象州无虞,李孟群也必须笼络住向荣。

  就算向荣不专门交代,李孟群也会在林则徐面前为向荣美言几句。

  和向荣搭伙剿匪,总比和周天爵、闵正文搭伙剿匪舒服。

第141章 攻守易形

  东线战场。

  随着钦差大臣林则徐率九千广东绿营、东勇、潮勇、闽勇入桂。

  抽调梧州协参将成安所部,南宁协副将盛钧所部合计一千五百广西绿营协防浔州府。

  广东副都统乌兰泰引一千五百八旗兵、三千五百广东绿营、东勇入援。

  广西提督张必禄引一千川兵、两千黔兵驰援。

  再加上浔州府本地的驻防兵勇。

  东线战场清军已高达两万四千余众。

  东线的太平军主力面对清军不再有兵力上的优势。

  太平军主力撤出平南县城后,亦丧失了对平南县浔江两岸平原地区的控制权。

  此时太平军的控制区域与团营令时期大致相当。

  太平军沿思旺江、南木江天然水道构筑防线,以江口圩为中心,与兵力两倍于己的清军对垒。

  从表面上看,太平军主力此举是为了坚守太平军控制下最后一块富庶地区:新圩平原。

  实际上,经历了平南县城的惨痛教训。

  太平军痛定思痛,早已决定放弃含江口圩、新圩在内的新圩平原地区。

  此番摆出一副同清军对峙的阵势,实际上是为了掩护金田村、新圩附近的老弱妇孺撤进紫荆山地区以及物资的转移。以作下一步打算。

  太平军的团营地设在金田,举家随行的老弱妇孺亦安置在金田、以及金田附近的新圩。

  起事以来,经过不断扩充,金田、新圩一带的上帝会队伍人数已高达七万余众。

  保障如此之多的人员,如此巨量的物资有序转移进入紫荆山需要时间。

  太平军的高层也意识到随着外省客军的入桂,清军的战斗力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

  原来那套一味出击,攻圩占墟的打法已经不适用,太平军需要改变战术,转攻为守。

  姗姗来迟的广西提督张必禄抵达桂平城时,钦差大臣林则徐正在次子林聪彝、随行幕僚的陪同下乘船观察太平军的防线与周围的山川形势。

  晚间,林则徐强撑着病体回到桂平城,两位一文一武,命运际遇颇为相同,负责主持广西“剿匪”大局的两位老臣终于在桂平城府衙的西花厅会面。

  浔州府知府刘继祖,从武宣赶来汇报匪情的李孟群,亦在府衙西花厅恭候林则徐多时。

  见到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的搀扶下走进西花厅,众人急忙起身相迎:“林公。”

  眼窝凹陷,满脸沟壑纵横的张必禄操着浓重的川音说道:“林公,上帝会教匪不比天地会,就连我这个广西提督,都被他们逼得不得不绕路。”

  十年前张必禄入粤抗英的时候,张必禄还没抵达广州,林则徐就被调走了。

  没能和林则徐一起共事抗夷,一直是张必禄此生的一桩憾事。

  不想到了快要入土,重病缠身的年纪,却双双被重新启用,一同离开桑梓地不远千里来到粤西剿匪。

  “张公路上遇到教匪阻截了?”林则徐亦尊称张必禄为张公,不以官职相称。

  作为嘉道两朝战功卓著,文武兼备的全才,张必禄也当得起林则徐称他一声张公。

  “阻截说不上,在龙山偶遇一群不留辫子,披头散发的歹人,看到官军便打。”张必禄无奈地摇摇头说道。

  龙山、莲花山有匪的事情他知道。

  明知山有匪,偏向匪山行倒不是因为张必禄莽撞头铁。

  张必禄有一千川兵、两千黔兵随行。

  这些兵都是咸丰许可他挑选入桂剿匪的老部下,久经战阵,曾追随他在滇、黔、川等地辗转剿匪、平土司。

  有这些老部下随行,张必禄觉得龙山、莲花山的匪类奈何他不得,说不准还能顺路剿了盘踞在龙山、莲花山的教匪,给林则徐送上一记见面礼。

  岂料这些教匪的战斗力和战术素养远远超出了预期,龙山教匪据险而守,他所带来的这些绿营老卒竟无法从教匪手里讨到便宜。

  张必禄只得及时止损,绕过龙山、莲花山来到桂平城。

  “张军门在龙山所遇之教匪乃贵县秦日昌所部之长毛教匪。”一旁的李孟群见终于有机会插话,遂开口说道。

  不过碍于张必禄的面子,李孟群未当面点破张必禄在龙山所遭遇的是他认为的“从匪”。

  听到李孟群能直接点出盘踞在龙山、莲花山地区的教匪首领名字。

  林则徐不由得多看了李孟群一眼。

  他来桂平城已有五日,屡次询问过当地官员和绿营将佐关于上帝会教匪的情况。

  怎奈当地官员和绿营将佐无所作为,对教匪知之甚少。

  乌兰泰、江忠源路上所俘虏的四十几名教匪,林则徐也都一一审问过,所获得的信息极为有限。

  目前林则徐仅知道上帝会教匪匪首有金田村韦正、平在山彭刚、无籍游荡的广东花县教书匠冯云山三人。

  至于谁是匪首,林则徐尚不得而知。

  “你可知上帝会教匪匪首是谁?且与本钦差细细道来。”林则徐有些期待地看向这位表现欲很强的后生,希望这位后生能给他带来惊喜。

  李孟群遂将自己所知道的长毛、短毛之别,以及他认为上帝会教匪的匪首是平在山彭刚诸事,连同向荣让他代为转交的战报呈递林则徐。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李孟群还把缴获的短毛自制武器上交给林则徐查看。

  听了李孟群这一席话,看完李孟群带来的东西,林则徐愈发困惑了。

  李孟群的剖析有理有据,还有物证,连向荣都能为他作证。

  不过林则徐也有他自己的判断。

  上帝会教匪起事前曾向金田村汇聚,平南县城的百姓也说上帝会教匪曾于平南县城封什么天王。

  林则徐亦曾让幕僚打探收集过彭刚的信息,彭刚长期在平在山,上帝会教匪封王的时候此人不在平南县城。

  综合所收集到的信息,林则徐认为上帝会教匪首领应当是在平南县城自封天王的那位。

  虽然林则徐尚不知道上帝会教匪的天王是何人,但他可以肯定这个天王不是平在山的彭刚。

  彭刚长期游离于金田贼匪主力之外,平南城封天王时也不在,不可能是教匪的首领。

  林则徐认真地看完了向荣报捷的战报。

  绿营军官的战报有多大水分,长期担任封疆大吏的林则徐岂能不知?

  林则徐根据多年和绿营打交道的经验,剔除了向荣虚报夸大的水分,认为向荣在台村-彰钟桥一战并非是大胜,最乐观的情况也是惨胜。

  他瞥了一眼公案上的舆图。

  伤亡斩获向荣可以虚报,可楚军、镇筸兵目前的驻地,向荣可没办法虚报。

  要真如向荣所言,楚军和镇筸兵大胜彭刚所部的上帝会教匪。

  此时楚军、镇筸兵的驻地应该在三里墟甚至是东乡才对,不应该在远离教匪东乡巢穴三四十里地外的彰钟桥安营扎寨。

  尽管林则徐不认为彭刚所部的短毛教匪是主匪,但楚军、镇筸兵的战斗力林则徐还是有所耳闻的。

  彭刚所部的短毛教匪能击败向荣所部的楚军、镇筸兵,其实力必定不凡,不容小觑。

  林则徐更倾向于认为彭刚是上帝会教匪中的实力派,而非上帝会教匪匪首。

  “彭刚所部的短毛教匪和其他教匪不同,善制善用铳炮,其部铳炮,比之官军都有过之而不及。素闻广东的火器兵冠绝南疆,乌都统又是八旗中精通火器的翘楚,卑职斗胆恳请林钦差遣一精锐火器营前往武宣制敌。”李孟群提议道。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朝廷对重炮这等军国利器非常重视。

  向荣的楚军属于绿营系统,没有专门的授权只能装备一些劈山炮之类的小炮,军中罕有重炮。

  乌兰泰不一样,乌兰泰属于八旗系统,在这方面没有什么限制,且此人喜欢钻研捣鼓火器。

  李孟群听说乌兰泰此次入桂带了不少重炮,希望林则徐能调一些重炮用于对付东乡地区以火器见长的短毛教匪。

  林则徐没有马上答应下来,只是说道:“此事我自当斟酌,李知县,你且稍后且留下,关于上帝会教匪,我尚有很多疑问。”

  李孟群家世虽然显赫,不过目下他仍旧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

  能有和钦差大臣单独面谈教匪的事情,李孟群非常激动,忙拱手道:“卑职谨遵钧命。”

  一旁一直没能搭上话的浔州府知府刘继祖非常嫉妒地瞥着李孟群。

  这小子走的什么狗屎运,能得林钦差单独留下谈话。

  “上帝会教匪非天地会之流,上帝会教匪据形胜而守,教匪精悍能战,急战恐非上策,林公可有对敌之策?”

首节 上一节 106/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