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帝业 第120节

  官兵们要上前拿人,姜念却摆手止住,竟立在门口静静聆听。

  琴声越发激越,仿佛在诉说着家破人亡之痛。

  待最后一音余韵散尽,石韶才缓缓抬头,对着门口立着的身着侍卫冠服的年轻官员,凄惨一笑。

  姜念问道:“你是何人?”

  石韶也不起身,坐着坦然道:“石韶。”

  姜念又问:“你便是石骁的嫡子?”

  石韶默默点头,反问:“你又是何人?”

  姜念也坦然道:“我乃御前侍卫姜念,亦是奉旨钦差。”

  石韶道:“原来你便是姜钦差。”

  姜念迈步近前,目光被案上那张古琴吸引。但见琴身漆黑如墨,却泛着紫色幽光,不由心头一震。

  “这是何琴?”姜念忍不住问道。

  石韶轻抚琴身:“此乃九霄环佩。”

  “可是唐代雷威所制?”姜念追问,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

  石韶略显诧异:“大人竟识得此琴?”

  “可是真品?”姜念又问。

  石韶这个琴痴竟为姜念解说了起来:“此琴确为雷威真品,琴背有‘九霄环佩'篆书……”

  九霄环佩琴,在姜念的前世,可是大名鼎鼎,连不关注古琴的姜念都有所了解。

  没想到今日竟在此见到这传世珍宝。

  九霄环佩琴为唐代雷琴,在姜念的前世,因雍正帝不喜古琴,雍正朝宫廷档案未见记载九霄环佩琴。而乾隆帝喜爱古琴,乾隆时期宫廷收录了几张九霄环佩琴。

  石韶持有的这张九霄环佩琴,未被战乱破坏,也未过度使用,且经过修缮,可正常弹奏,音色苍古松透,符合如今文人的审美需求。在如今的大庆,民间已有成熟的古琴修缮技艺,如补漆、修整岳山、更換琴弦……

  姜念可是早想送一张很好的古琴给妻子元春,只是一直未寻到,这回可巧了,竟遇上了九霄环佩琴。

  虽则姜念抄家从不贪墨,此番查禁罗教,各种抄家,他也没打算贪墨,但他还是决定要将眼前的这张九霄环佩琴据为己有,大不了直接开口找泰顺帝要就是了。

  姜念命官兵将石骁拿下,自己走到琴案边,弯腰试拨了琴弦,果然音色苍古松透,非同凡响。

  姜念随即命官兵小心包裹九霄环佩琴。

  石韶的目光黏在琴上,似有万般不舍,暗自感叹:“这张九霄环佩,终究要被查抄了!”

  姜念在书房内细细查看,除却九霄环佩琴外,另有几张古琴陈列在琴架上。一张蕉叶式,琴身泛着淡淡的琥珀色;一张连珠式,琴尾雕着精美的缠枝纹;还有一张仲尼式,琴面已现出细密的断纹……虽都不是凡品,却远不及九霄环佩琴的珍稀。

  正欲转身,忽见墙上悬着一幅画。画中一位妙龄女子低眉信手,正抚瑶琴。画角题着一行小楷“一曲清商与卿和,满庭芳菲共景晴”。

  “景晴?”

  姜念一怔,转身问石韶:“你认识原苏州知府景昀端的女儿?”

  石韶身子微微一颤,眼中泛起一层薄雾:“她是……我的……我们曾彼此爱慕。可惜她家遭难,如今我家也遭了难……”话未说完,已哽住了喉。

  姜念凝视着画中女子,虽只是水墨勾勒,却也能看出与景晴有几分相似。

  好在,他知道景晴做他妾室时,确是完璧之身。像景晴这样的官宦小姐,大家闺秀,即便与石韶两情相悦,也不会在婚前轻易做出越礼之事。

  姜念心中暗叹:“这位石公子还不知道,景晴已是我的妾室。而现在,连他珍藏的九霄环佩琴,也要归我了。”

  他没打算将景晴是他妾室之事告知石韶,毕竟他与石韶无冤无仇,石韶已够凄惨,何必落井下石?

  此事,不能说姜念有错,也不能说石韶有错,怪气运吧!

  对人而言,气运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一出身就大富大贵,人生的起点是别人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的终点;有的人一个月赚的钱,是别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有的人哪怕勉力奋进,也不能成功……

  姜念无意中纳了景晴为妾,而曾与景晴彼此相爱的石韶,本人分明没犯什么错,用功读书,才华横溢,却落到如今这般凄惨的下场。

  因得知了石韶与景晴曾互相爱慕,姜念特意现场监视官兵们查抄石韶的书房,抄出了几封景晴曾写给石韶的花笺,上面字迹清晰。姜念细读,但觉字里行间尽是相思之意,虽无半点狎昵之词,却也能感受到二人当年的情意。

  姜念决定将那幅景晴图及这几封花笺都截下,回头送给景晴。不知景晴见到这些东西会作何感想?

  ……

  ……

  已是掌灯时分。

  普济禅寺附近的山下客栈已点起了灯火。

  丁婉芳正待在邢岫烟的房里,与邢岫烟一同等候姜念归来。

  忽听外头靴声囊囊,有人隔着窗户道:“大人回客栈了!”

  邢岫烟忙携着丁婉芳,往姜念住的上房去。

  丁婉芳脚步虚浮,似个纸糊的人儿。

  姜念正解着披风,抬眼忽见丁婉芳来了,两道剑眉微微一蹙。

  丁婉芳“扑通”跪倒在地,连叩三个响头。白玉般的额角沾了灰土,带着哭腔道:“求钦差大人开恩!饶了我父亲性命,莫要查抄丁家!我情愿终身侍奉大人,便是当个粗使丫头也甘愿……”话音未落,又俯身要拜。

  邢岫烟见丁婉芳眼下苦苦哀求的样子,对比着那日丁婉芳冷着脸来见姜念的模样,不由得暗自感叹世事变幻。

  姜念侧身避开丁婉芳的跪拜,淡淡道:“姑娘请起。圣旨已下,抚台大人亲查此案,已非我能左右。姑娘请回吧。”

  丁婉芳还要再求,却见姜念已转身去解披风。

  邢岫烟见状,连忙上前接过披风,又为姜念斟了杯热茶。

  丁婉芳知道无望,只得含泪告退。临去时那一眼,恰似寒塘渡鹤影,幽幽怨怨的眸光扫过姜念侧脸,被邢岫烟瞧个正着。

  待丁婉芳走后,邢岫烟轻手轻脚地服侍姜念洗脸更衣,随即为姜念摆上了晚饭。

  邢岫烟看着姜念用晚饭,但见烛光下他的侧脸棱角分明,更显得英气逼人,不由看得痴了。

  原来,自那晚邢岫烟在玄墓山初见姜念,姜念挥刀斩断贼人手臂救她的英姿,就深深刻在了她心里。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深刻见识到了他的年轻有为,对外威风凛凛,对她则显得体贴。情不自禁,一颗少女的芳心,便似已许给他了。

  “邢姑娘?”姜念忽然抬头,“你怎么了?脸这样红。”

  邢岫烟这才惊觉自己竟盯着他出神,顿时羞得耳根发烫。

  姜念轻笑一声:“可是累了?早些回房歇息吧。”

  “不……不累。”邢岫烟声如蚊蚋,心中悄悄想着:“若是进了京,不是去投靠荣国府那与我不亲的姑姑,而是能留在他身边,那该多好……”

  这念头一起,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忙借着添茶的由头背过身去,生怕被看出心事,却不知那红透的耳根和微颤的手指,已将少女情怀暴露无遗。

  姜念见她如此情状,心中已猜着几分。只是顾及女儿家脸面,佯装不知,转而与邢岫烟说起即将离开苏州的事情……

第170章 回江宁记

  已是十月十五,朔风渐起。

  江宁城外的枫叶早已红透,在寒风中瑟瑟作响。

  城门守卒正搓手跺脚取暖,忽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其中一辆马车里,坐着身着侍卫冠服的姜念。

  “钦差大人回城了!”守门武官慌忙整肃队伍,列队相迎。

  姜念自九月十三离开江宁前往苏州,已过去月余,今日回到了江宁。

  此前姜念离开江宁时,率领着贺赟、两名亲兵并四十精骑。其中有几名江宁骑兵在苏州牺牲。

  而此番姜念归来,却多了不少人,包括了邢岫烟,也包括了被押解的姚济生、慕容徵、韩天鸿、谭凤池等罗教要犯,另外,还押运着多达一百多万两的财物。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入了江宁城门。

  囚车中的要犯,个个形容狼狈:姚济生披头散发,再无往日掌教真人的威风;慕容徵脸色灰败,蜷缩在角落;韩天鸿虽戴着重枷,仍凶光毕露;谭凤池则闭目不语,似已认命……

  沿途百姓指指点点,有那受过罗教欺压的,竟朝囚车啐了一口。

  ……

  ……

  此前,姜念与任辟疆、齐剑羽、戴士蛟、邹见渊约定,一个月左右便齐聚江宁。姜念是五人中回江宁最晚的一个,任辟疆四人都比他先回来。

  姜念依然以江宁姜宅为钦差行辕。

  此时,姜念、贺赟及任辟疆、齐剑羽、戴士蛟、邹见渊,齐聚在姜念的书房,姜念听任辟疆四人详细汇报了各自赴淮安、扬州、镇江、杭州查禁罗教的情况。除了齐剑羽没能在扬州捉拿到那财神尊者沈传魁,其他三人都称得上顺利成功。

  齐剑羽愁眉紧锁,惭愧道:“下官无能,让那沈传魁跑了。”

  书房内顿时安静下来。

  姜念摩挲着案上的青瓷茶盏,忽道:“此事倒也怪不得你。那沈传魁非但是罗教财神尊者,更是扬州盐业总商沈传恩的族弟,其家族在扬州势大,情势格外复杂。”

  齐剑羽郁闷道:“难道就此作罢?”

  姜念眼中精光一闪:“自然不能!我会启奏圣上,待圣上决定吧。”

  他心内有种预感,自己以后会去扬州走一遭……

  ……

  ……

  姜念刚与任辟疆几人议毕查禁罗教之事,忽闻江宁知府贾雨村求见。

  “这厮倒是来得快!”

  姜念心内暗道,他已听闻王家王子膑之事。

  贾雨村穿着四品知府冠服,入了书房,对姜念行礼如仪,声音清朗中带着几分谄媚:“下官贾雨村拜见钦差大人。”

  姜念虚扶一把:“贾太尊不必多礼。”

  贾雨村落座后,先奉承了一番姜念查禁罗教的功劳,然后便说到了他此前亲自审讯王家人,审出王子膑乃是罗教善才人,逃到城东三十里外的一处王家田庄,他及时启禀两江总督陈弼纳,将王子膑捉拿归案……

  尽管姜念已听闻此事,眼下听贾雨村讲述,还是不禁暗叹:“王家够倒霉的!先是一个王隆,又冒出一个王子膑,加上泰顺帝对王子腾的敌意,王家此番必是要完了!”

  姜念故意问道:“本钦差记得你与王子腾有旧?”

  贾雨村脸色微变,又瞬间恢复镇定,道:“下官当年确蒙王大人提携。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知王家有人勾结邪教,岂敢因私废公?况且,下官见钦差大人千里迢迢下江南查禁罗教,着实辛苦,岂能不效犬马之劳?”

  姜念一边听,一边打量着这位贾太尊。但见其相貌英武,且义正辞严,谁能想到这副皮囊下,藏着趋炎附势甚至忘恩负义的心?

  不过,在姜念看来,贾雨村也确实有才干,可以利用,只要此人没有触犯到他,他就没必要整治……

  ……

  ……

  罗教的要犯,关押在两江总督衙门的临时羁押场所,包括了天宗护法程牧谦、地宗护法严伯珩、传经尊者俞希濂、总漕尊者翁宁岳,等等。

  因钦差行辕没有关押场所,姜念见过贾雨村后,便亲自押解着掌教真人姚济生、人宗护法慕容徵、护经尊者韩天鸿、谭凤池等罗教要犯,前往两江总督衙门。

  两江总督衙门早已得了消息,陈弼纳亲率属官在辕门外相迎。

  “姜大人辛苦!”陈弼纳拱手笑道,“此番剿灭罗教,实乃大功一件!”

  姜念还礼:“全赖圣上洪福,制台大人调度有方。”

  说着亲自将姚济生、慕容徵、韩天鸿、谭凤池等囚犯押入临时羁押场所。

  但见,临时羁押场所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首节 上一节 120/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