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929节

  “穆修应在原地上书,他又不是武人,如何能没有这个权力呢!”

  听着钟离瑾像是要个打五十大板的样子,秦应端起茶杯饮了一口。

  他怕不是真的想要坐开封府尹的位置,所以想要手下有个能熟悉情况之人。

  这种简直就是得陇望蜀的那般妄想。

  吕相爷那里怕是不会答应的。

  但是秦应也有自己的追求,他放下茶杯:

  “钟离通判,此事不在我想要做什么,而在于大娘娘想要如何处置我。”

  “宋状元在这里做个证,若是秦通判想要继续留任,那我自是会去与大娘娘求情。”

  钟离瑾确实是为了自己以后铺路着想。

  虽然他知道秦应与陈尧咨相互配合的挺好,但是陈尧佐继任后,自己的下属出事,他连在大娘娘面前求情的事都没有做。

  秦应在陈尧佐心中的地位,甚至还不如一个犯了人命案子的罪犯价值大。

  为了那个人,陈尧佐都敢如此罔顾事实,在大殿上当众求情。

  结果被宋煊给喷得吐血晕过去。

  钟离瑾相信,若是陈尧佐肯拿出三分这样的精力来营救秦应,秦应都不会在开封县衙待如此长的时间。

  还要被宋煊扔到外面进行所谓的“劳动改造”,清理沟渠的淤泥之事。

  不管怎么说。

  秦应。

  他都是个士大夫。

  如此行事,总归是失去了该有的体面。

  钟离瑾作为外来人,他是十分不理解。

  朝中那些台谏官以及御史大夫们一个个都置若罔闻的。

  那就只能猜测此事大娘娘不清楚,或者根本就不在意。

  所以钟离瑾认为自己向秦应抛出橄榄枝,他理应接着。

  没有人拉他出这个泥潭。

  自己拉他?

  秦通判如何能不好好对自己感恩戴德!

  毕竟刘娥也是给钟离瑾画了大饼的。

  秦应面对钟离瑾抛出来的话,当真是不在意。

  在他心中,还是要解决穆修这个邪修更加重要。

  否则以应天书院的规模,今后考中进士之人越来越多。

  大宋朝廷的士风都要被带歪了。

  再加上吕夷简制止了陈尧佐等人的求情。

  他就是想要看看宋煊能做的有多过分!

  同时也想要让刘娥看看,堂堂开封府通判被宋煊一个知县,给收拾的多凄惨。

  将来就能获取更多的同情分。

  毕竟宋煊这位状元郎,端的是嚣张跋扈,不把顶头上司放在眼里。

  到时候等待寻找机会攻讦宋煊,他便又多了一项罪名。

  在吕夷简眼里,宋煊是个会办事的官员。

  可朝廷当中,会办事并不代表着你的仕途能够畅通无阻。

  提拔一个官员。

  可不一定就是官家能够一锤定音的。

  你想坐稳这个位置,怕是不容易。

  “此事,哎。”

  秦应没有立即答应,只是眼睛瞥向了一旁半睡未睡的宋煊。

  钟离瑾微微侧头:

  “秦通判是觉得宋状元会从中作梗?”

  宋煊依旧没有开口,他倒是要瞧瞧秦应想怎么着。

  他以前一直都说要去应天书院教书。

  可作为应天书院的运作资金主要支持者,宋煊在任用教师这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话语权的。

  宋煊不搭理他们二人,沉默了一会。

  秦应看宋煊丝毫没有跳出来为自己辩解的意思,才主动开口:

  “倒也不是。”

  他就清楚,有些招数用在宋煊身上,怕是不管用。

  宋煊往那一躺,看似醉倒了。

  可是心里跟明镜似的。

  秦应这才明白陈尧佐为什么只能在大殿上晕过去,强行中断了辩论。

  这种人能连中三元,当真是不容易被牵着鼻子走啊!

  秦应在心中感叹着,东京城来了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但是嘴里却道:

  “我做出如此事来,怕是大娘娘那里不好交代,我又与大娘娘没有姻亲关系,再如何照拂于我,此事怕也是不成。”

  钟离瑾听着秦应这来来回回的话。

  试探也结束了。

  他秦应想要祸水东引,但是宋煊不接招。

  到头来最重要的是他不信任自己说的话。

  想到这里,钟离瑾坐直身体:

  “只要秦通判开了这金口,我自是去大娘娘面前说情,我甚至可以给二位交个底。”

  一听到交底的话,宋煊就觉得钟离瑾要么就开始撒谎。

  要么就真的急着拉拢一批人为他所用。

  他一个初来乍到的通判,拉拢人也想要做政绩。

  难不成?

  “什么底?”

  听到秦应主动询问,钟离瑾捏着胡须道:

  “陈府尹年岁大了,身体与精力跟不上,处理不了开封府如此多的事,八成是要高升。”

  钟离瑾先是吹捧了一句。

  陈尧佐是升官还是明升暗降,对他都是无所谓的事。

  那个府尹的位置,他是坐定了。

  “大娘娘下一步就是提拔我为开封府府尹。”

  听到钟离瑾的话,秦应再次眯着眼睛,没有回答。

  他最近很少跟同吕氏集团的人进行沟通,这也是当初说好的。

  免得被宋煊给察觉出来,反倒让他有所收敛。

  看样子大娘娘对陈尧佐的能力表示怀疑。

  要换掉他了。

  不知道吕相爷等人是否清楚此事,秦应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没搭茬。

  宋煊再次闭上眼睛。

  他觉得钟离瑾这种能够在眉宇间产出“舍利子”的人,定然是身体不健康。

  等他上任,怕是熬不过陈尧佐的身体。

  东京城的水太深了。

  他一个新来的通判,就想要拉帮结派。

  宋煊觉得此人没什么政治觉悟。

  还不如朝廷当中那帮表现出“怂货”模样的老阴逼们呢。

  刘娥执政,以及她的那些姻亲胡作非为,有几个高官或者在大殿上参与议政的臣子公然提出反对意见了?

  还不是要靠着一些无所谓,有想要干大事之人出头!

  这群人渴望有表现的机会。

  宋煊从自家岳父那里,听到张知白报信,就明白这群人的思路。

  如今他们不过是在韬光养晦。

  一方面有大娘娘的缘故,另外一方面,许多大娘娘不好处理的朝政,本该由皇帝处理的,却是到了他们这群臣子的手中。

  那便是臣权侵犯了皇权,进一步扩大了臣权。

  他们能不乐意吗?

  虽说大宋的政策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可实际上这种模式直到宋仁宗后期才逐渐形成事实政策。

  皇权与臣权之间的争夺,一直都没有停歇过。

  尤其是立储这件事,那更是君臣之间最直接的博奕。

  钟离瑾本来幻想着二人不说纳头便拜,那也是也得是开口贺喜啊。

  可现实是。

  宋煊躺在那里闭眼装醉,他如此与吕氏集团不对付。

  难道就没有几分给刘娥演戏的意图在里面吗?

  若是把人换走了,今后还怎么继续对抗。

  如今东京城许多改变,做出的政绩都是宋煊自己的,一旦有了上官的掺和。

  让他也搭车,没必要的。

  尤其是像钟离瑾这样的人,靠着些许手段获取刘娥的信任,将来走不长的。

首节 上一节 929/10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