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格物院、理工学堂、九龙大学堂、工匠实业学堂、译学馆、海事学院,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各省首府师范学院、各级师范学院、蒙学堂、小学堂、普通中学堂、高等中学堂是基础教育。
丁亥学制一旦能够成功,哪怕是海外开拓能力不足,但依旧可以提供另外一种解决办法,生产力提高。
李贽就是一个批评家,他就只负责破坏式的启蒙,但以陛下为首的大明朝廷,在进行系统性的建设,来解决问题。
丁亥学制,可以培养新式官僚、维护大明朝廷的威权、支撑工业化的需要、为长期规划储备人才、维护大明的文化主权、兼容百家之长等等意义,王谦恍然觉得,对丁亥学制的重视,要超过新日运河,这才真正的新日。
刘吉回到了会同馆驿,今天在太白楼的应酬,纠正了他一个看法,他之前觉得,大明不如泰西有活力,这是一种错谬,事实上,大明正在浴火重生,涅槃之后,活力要远超泰西。
只要大明坚持走在培养理工人才的路上,大明就一直可以维持这种恐怖的活力。
次日的清晨,刘吉等在了左顺门,等待面圣,在一对对的小黄门传下了陛下的天语纶音后,刘吉一步步的踏上了月台,走进了文华殿内。
刘吉五拜三叩首,俯首帖耳的说道:“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奉君命远渡重洋,今岁,臣带回白银632万两、黄金11万两,硝石一百四十万斤,可可三百万斤、两万桶棕榈油、一千二百万斤的方糖、一百三十万斤鱼油、一千八百瓶金鸡纳霜,还有一些鸡。”
此言一出,文华殿里的廷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主要是议论刘吉提到的那些鸡。
黎牙实的说辞是成立的,大明如此发展五十年,怕是全世界都只能种地、放牧、挖矿养着大明人了,而这一切的代价,是大明生产出来的世界性商品与世界处于悲惨世界,关键是,连种地都种不过大明人!
苦一苦方外夷人,骂名陛下来担,正在变成现实。
“免礼。”朱翊钧惊讶的说道:“这只鸡,是怎么回事儿?”
刘吉俯首说道:“这是英格兰王室用的一种斗鸡,臣买了几十只,在船上养着玩,发现它吃得少长得快,还特别能下蛋,就拿回来,献给陛下了。”
刘吉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陛下对渡渡鸟很上心,所以他就开始注意把一些家禽带回来,送进农学院进行育种。
“不错,下次见到就抓回来一些,有用没用,先养养看,大司农自会找到它们的用途。”朱翊钧十分确信的点头说道。
有没有用再说,先拿回来,这个思路是十分正确的。
英格兰王室喜欢斗鸡这件事,朱翊钧也是第一次知道,
朱翊钧对如何培育肉种鸡和蛋种鸡,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没关系,农学院的农学博士对育种这方面,还是非常熟悉的,每多一种鸡,就多一份多样性。
比如之前,安东尼奥就带了一种意大利的白色鸡名叫里窝那鸡,这种鸡来自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里窝那市。
这种白色的蛋种鸡,一年可以产蛋八十多个,农学院培育的最优秀的品种,在营养充足的时候,最多能达到112个,一家如果养四到五只这样的白色蛋种鸡,一家用的鸡蛋,基本就可以保证了。
这还不是这种里窝那鸡的极限,不断的选育优秀的里窝那鸡,产蛋量会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大明也培育了自己一系列的蛋种鸡,比如京红鸡、江西鸡等等。
刘吉讲了一堆的海外的故事,廷臣们颇为惊讶,大明皇帝反而情绪非常的稳定,这实在是太正常了,相比较之下,大明的种植园经济就显得极其温和了。
“陛下臣舟四方履大洋贸易往来,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被折断的脊梁,难以接续,从吕宋到墨西哥、印加古国、西非黄金海外,都是如此。”刘吉面色沉痛的说道:“这些被征服的地方,国民甚至主动为殖民者的罪行分辨。”
“臣无法理解,但臣以为,被打倒了,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刘吉这番话让文华殿里非常的安静,其实这番话有点大逆不道,南宋把天下亡在胡虏手中,朱元璋从一个破碗开始,再造中华,的确再次站了起来。
但这种天命所归,再次站起来的神话,真的可以再来一遍吗?被打断的脊梁,真的能再次挺起来吗?
朱元璋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幸运的偶然,显然刘吉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幸运的偶然。
毕竟泰西的罗马,真的没有闪电般归来。
“胜利者一定不会被审判,甚至不会被道德谴责。”朱翊钧沉默了片刻,总结性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应当严格限制采煤、焦炭、钢铁、造船、蒸汽机、种鸡、菌种等生产技术的外流。”张居正听了半天,出班俯首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永乐大典简要本三十二卷,也不许译文海外刊行。”
张居正早就是极端保守派的头子了。
他不止一次反对大明皇帝过于激进的政令,而且还颇有成效,他既不开放,更不包容,甚至排外,他认为所有的蛮夷,永远都维持在没有完成国朝构建的地步,才最符合大明的利益。
这样一来,大明就可以永远从海外强取豪夺,承担大明革故鼎新的代价。
“之前的禁令只限制铁马,现在要扩大了吗?”王崇古面色犹豫的说道:“铁马这个还好控制,但是这造船这件事,大明要对外销售船只,泰西的红毛番们,拿到了船,也可以照猫画虎,即便是画的不像,也可以一点点的补全。”
王崇古觉得这么封锁其实没什么用,因为泰西可以通过逆向工程,学会制造大明的货物。
张居正立刻说道:“能拖一日是一日。”
沈鲤坐直了身子,左右看了看,才开口说道:“我觉得元辅的提议是极好的,何必呢,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理当如此,有限制,比没限制好。”
“我赞同。”张学颜作为新的阁老,表达了他的意见,大明官厂可是大明国朝收入的主要构成,技术领先一日就能多赚一点垄断的利润。
工部尚书汪道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笑着说道:“其实王次辅担心的事,一般不会发生,因为泰西购买了大明的五桅过洋船,时至今日,都无法仿造,依旧需要重金从大明购入。”
“只要大明有意识去保密,想要全部学会,那得百年时光了。”
“比如丝绸,泰西拿了大明的生丝,织造的丝绸,实在是一言难尽,大明生丝禁令、丝绸出口后,泰西、南北美洲,所有的丝绸作坊,全都关门了。”
汪道昆负责这个事儿,他觉得王崇古的担心不算错,但时间跨度以百年计算。
朱翊钧思考了一下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朕都听到了,大明刻意保密的话,泰西追赶要以百年去计算,如果这百年时间大明原地踏步,甚至是不进反退,那只能说明,是咱们大明的内部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大明要战胜的从来都只有自己,他人不由我,枉费亦执着。”
“就这么定了,下章工部、北镇抚司,按五等保密级别来做,轻则抄家,重则满门。”
大明是当下名至实归的天朝上国,朱翊钧是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即便如此,他能做的也只是做好自己,他人如何活,也不完全由着他的意志而行动。
朱翊钧也不开放,更不包容,他就是个大明皇帝,没兴趣做什么人类文明的先知、万王之王、天可汗、四海一统之大君之类的东西,作为一个大明皇帝,他当然大明优先。
徐贞明作为大司农,培育出了一种两只手指粗,一扎长的甜口番薯,这种番薯质地紧实,没有那么多的纤维,味道极佳,朱翊钧吃了都说好!
要不是大医官怕皇帝胃酸,拦着不让吃那么多,那蒸出来的一大盘,朱翊钧能吃的干干净净。
这可是大明农学博士们,脚踏实地、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培育的,朱翊钧怎么可能轻易把种苗就赏赐出去呢?好东西才不给外人吃,大明人自己吃就够了。
“大光明教的大牧首马丽昂,攻占了勒阿弗尔港,这个港口位于塞纳河的出海口,法兰西的都城巴黎,也在塞纳河上。”刘吉说起了大光明教马丽昂的动作。
马丽昂刚回到泰西,第二天就直接召集了教徒、信众以及自由骑士团的骑士,宣布了进攻了勒阿弗尔的命令,在三个月后,大光明教攻破了勒阿弗尔港,并且稳定的占据了那里。
塞纳河和大明长江一样,如果巴黎等价比作南京,那么勒阿弗尔,就是大明的松江府。
“自由骑士团的作战如此勇猛吗?”朱翊钧惊讶无比的说道,松江府要是陷落,朱翊钧要立刻马上准备亲征,让贼人占据一天,就是大明的耻辱。
刘吉摇头说道:“是里应外合,马丽昂的父亲,蒙莫朗西公爵说服了当地的领主,没有过多的抵抗,而法兰西王室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反应,似乎没人在意勒阿弗尔落入了大光明教的手里。”
现在的法兰西王室处于绝对的混乱之中,王太后凯瑟琳就是再有能耐,王室绝嗣,无人继承的情况下,凯瑟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她只能坚持到法兰西各地巡视游说,试图争取民众对国王的支持,但收效甚微,因为国王做的真的太过分了。
而现在的法兰西国王,甜点国王亨利三世,偏爱男宠,这些争奇斗艳的佳丽,把整个巴黎,弄得乌烟瘴气。
“她正在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朕只能祝福她成功,当然看起来希望渺茫。”朱翊钧对这件事并不是特别重视,照例给出了祝福。
刘吉俯首说道:“大光明教希望大明可以分发一些货物到勒阿弗尔港,这样一来,勒阿弗尔就有了货物集散的优势,能给所有人交代了,而大光明教为大明在海外设立的明馆,提供方便。”
刘吉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这个交换,既不是要求大明降低商品的价格,也不是要求大明无偿援助,仅仅是让大明支持一点商品,法兰西是个传统的陆权王国,对于海贸并不重视,海贸的规模远不如英格兰、尼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
这看起来有点开门揖盗,大明甚至不用坚船利炮,就打开了法兰西的国门,将货物倾销到了法兰西,但对法兰西而言,少了二道贩子,这些货物,反而会给法兰西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大明而言,除了收获一大片的市场之外,还能获得大光明教对明馆的支持。
明馆的建立,有的地方顺利无比,有的地方,得偷偷摸摸的进行,这一点,刘吉在向皇帝复命的时候,就介绍的很清楚了。
朱翊钧思索再三,才点头说道:“无不可,大明环球商队,可以前往勒阿弗尔城集散,但是马丽昂必须要保证大明商船的安全。”
“臣遵旨。”刘吉俯首领命,大明商船是仗剑行商,大明商船的安全,从始至终,都是用自己的剑保护自己的安全,即便是在里斯本也是如此,泰西这些番夷,根本指望不上。
费利佩号称日不落之主,拥有无敌舰队,连家门口直布罗陀海峡的海盗,都解决不了。
但刘吉没有纠正陛下的想法,这就提供了做事的合理性,有的时候,有些事就是干涉的理由,大明的明馆要做的买卖,从一开始就是取而代之的小买卖。
刘吉说完了自己要说的事儿,再次参加了一次廷议,这让刘吉胆战心惊,他才知道,大明明公们吵得这么凶。
比如为了清汰冗员这件事,明公们吵架都快把文华殿的屋顶给掀了。
对于清汰冗员这件事,大明的明公们,都非常的支持,但是清汰冗员的具体办法,大家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分歧,按照周良寅在山西的实践经验而言,清汰先清汰过去的晋党裙带,这样一来速度最快。
这一次王崇古没有把晋党直接卖了,而是面红耳赤的据理力争。
晋党早就被杀了几轮,已经散架了,再这么杀下去,恐怕会寒了忠君体国的臣工之心,晋党不是全员反贼,也有忠君体国之辈,王家屏干的也不差,至少当初葛守礼那些弟子们,从来没想过僭越主上威福之权。
基于这个现状,王崇古的意思是,清汰到哪个部门就直接全部清汰,一个不留。
王崇古大声的说道:“周良寅还是年轻!”
“这一个衙门需要清汰掉二十个人,哪怕是精准的清汰掉了他们,周良寅得到了二十个恨到咬牙切齿的敌人,剩下的八十个人,也不会齐心协力,毕竟坏别人的好事,比干好自己的容易,很容易掀起地方衙门的党争。”
“这八十个人因为畏惧被清汰,只会互相下绊子,反而效率低下。”
“不如这样,清汰到哪个衙门,这一百个人,全都裁撤,一个不留,然后招五十个新人,再从之前的一百人里选出十个人来,带着这五十个新人干活,这些老人获得了更高的地位,这五十个新人有了活儿,都从清汰中,受益良多。”
“咦?!”张居正冷静了下来,忽然发现王崇古的这个法子,似乎比周良寅的办法更快,而且效率更高,他立刻说道:“王次辅,高见啊!就这么来。”
刘吉缩了缩身子,这些读书人的脑子是真的厉害,这吵了几句,立刻就拿出了一个看起来可行,而且实际执行只要雷厉风行,似乎也能成功。
他再也不说大明缺乏活力了,大明从来不缺办法。
“停停停,此事暂且不议。”朱翊钧伸出手打断了元辅次辅之争,开口说道:“先生、次辅,不要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急匆匆的清汰,这地方衙门,换来换去,不还是那帮人吗?变过吗?”
“等到丁亥学制、吏举法稍有成效,再议不急,先让周良寅在山西干着,多积累点经验来。”
太心急了,比他这个皇帝还要心急!
王崇古的办法很好,但眼下不合适,大动干戈一番,最后还是原汤化原食,新瓶装老酒,吏举法和丁亥学制的逐渐推行,才具有普遍清汰的基础。
第835章 至今琼海浪淘沙,犹听青天拍案巡
万历维新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刘吉就听闻兵部和工部联合奏闻了火炮的改良。
大明以前的火炮,有点弱,这种弱,是相比较现在的火炮,对于火炮的五种改良,全都是格物院牵头进行的改良。
火炮改良已经持续了十四年,在可见的未来,会一直持续下去。
冶金差,大明之前的炮实在是太重了,动辄上万斤,这上万斤的火炮简直是要了野战行军的命,不仅是野战行军,城防布置,也是要运到这个城池。
但这些年,随着铁冶所的大规模铺开,大明的炼钢技术越来越强,让火器的重量越来越低。
第二火药配比没有定数,导致弹道不稳定、命中率低,而且也给火炮增加了重量,火药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好的火药劲儿大,质量差的火药哑火,没有足够的冗余,很容易出现炸膛的现象,导致火炮只能增重。
而现在火药配比完全确定了下来为一斤硝、二两硫磺和三两木炭,然后加水、酒、糖、地瓜淀粉等等进行颗粒化,黑火药的颗粒化,让火药终于稳定了下来。
原来的粉末火药,其实非常不便于运输,因为在运输的时候,硝、磺、炭会分层,除了分层之外就是粉末火药的吸水性实在是太强了,稍微潮湿一点的地方,火药都得晾晒。
这些问题,都在十几年的研究中,一一被克服,让火药成为真正可靠的武器。
除了冶金、火药之外,则是对于火炮膛压的研究,让大明火炮进一步减重,膛压曲线和炮身曲线,几乎完全一致,轻便的炮身,让火炮的机动性变强。
说起来也是好玩,膛压是在炮管上进行钻孔,填入圆杆箭,在火炮发射的时候,用厚木包裹炮身,入木深度绘制曲线,经过数百次试验后,绘制出的膛压曲线,膛压大的地方增厚,膛压小的地方减重。
大明军兵习惯将万历九年后制作的火炮,叫做大肚炮。
其次就是算学的进步,大明正在研究火炮的弹着点和炮弹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一种是添加膛线旋转稳定,一种则是使用钢制尾羽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钢制尾羽这种脱胎于弓箭的方式并没有被淘汰,因为一些特殊的火炮用得到。
比如神火飞鸦,如同乌鸦一样的木质外壳,乌鸦的肚子里填充火药和铁蒺藜,乌鸦的尾部有木质延时引信,根据射程调整,而飞鸦的底部挂两个‘起火’,就是推进器提供动力。
最新型号的神火飞鸦,最远射程是二百五十丈,落地后,肚子里的火药爆炸,但精准度极差,格物院给出的建议是以万为单位放飞,形成饱和轰炸,然后地面部队推进,这是一种极其奢侈的做法。
但大明皇帝在戎事上,向来阔绰,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赢,大明皇帝在大明军作战时,都会每天吃一个光饼,以示和大军同甘共苦。
这让人误解为皇帝勒着裤腰带打仗,大明朝廷还没穷到皇帝要勒紧裤腰带打仗的地步。
大明皇帝朱批了一百万银,营造的风洞、水洞,滑翔机改良困难重重,但神火飞鸦的射程是越来越远,威力也是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大明开始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职业的炮兵和炮营,进而形成骑营、步营、炮营的全火器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