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889节

  “说好的利息,怎么可以降呢?如果朕降了利息,岂不是说话不算话?人有信而立,朕不能言而无信,你们那条路,想修就修吧,爱叫什么,是你们自己的事儿。”朱翊钧连连摆手,降息是不可能降息的,这可是一笔回报丰厚的投资。

  马尔库斯可以理解大明皇帝的危机感,大约就是‘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不是被害妄想,而是陛下从十岁起的真切经历,陛下在做的事儿,是非常危险的,陛下没有这种危机感,现在早就躺到西山去了。

  “陛下,臣有件事禀报,费利佩的雄心壮志,被英格兰人给搅局了。”马尔库斯把费利佩提出的贸易联盟的种种事情,告诉了陛下。

  朱翊钧越听越惊讶,朱翊钧通过高启愚的奏疏,知道了这个贸易联盟失败的消息,但没想到其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英格兰女王,面对费利佩提出的条件非常心动,承认尼德兰地区的独立、所有殖民地港口的停靠许可,就这两项,就是英格兰梦寐以求的,而要付出的仅仅是撤回私掠许可证,并且剿灭海盗。

  英格兰议会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认为可以答应,而另外一派则是坚决反对,绅士们吵架,连鞋子都脱了互相投掷,可见其分歧。

  本来英格兰人犹豫不决,但安东尼奥偷偷给了英格兰女王,隶属于葡萄牙殖民地的贸易许可,让英格兰人下定了决心拒绝费利佩。

  答应费利佩二世无疑是与虎谋皮,谁都知道费利佩是个战争的狂热爱好者,缓几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要开进泰晤士河了。

  “西班牙的力量不能太过于强大,否则他第一件事就是吞并葡萄牙。”马尔库斯非常肯定的说道。

  朱翊钧笑着说道:“朕也不太希望看到这样的贸易联盟形成。”

  大明钉在泰西的这颗钉子,发挥出了一些作用。

  “卑微的臣子已经禀报了所有要禀报陛下的消息,臣告退。”马尔库斯郑重的行了个奇怪的礼,他将右手攥拳,放在了心口的位置,诚心实意的说道:“愿智慧永远伴随在陛下左右。”

  这是大光明教的礼节,大光明教在泰西的影响,超出了朱翊钧的意料之外,甚至在瑞典都有了智者之屋,信徒已经遍布了整个泰西,顺着海贸传播的大光明教,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传播速度。

  大明皇帝划拉出了一个清单,超过二百一十人的科道言官、御史、翰林都在这个名单上,他们被催逼前往辽东,到辽东垦荒,三年才能返回,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朱翊钧坐在朝阳门上,看着城门下的离别场面,这二百一十个贱儒,被流放,他们的家人来到这里送行,哭声整天,孩子、妻子抱着丈夫嚎啕大哭。

  “朕知道这是个暴政,但朕就是这么一个不近人情的人。”朱翊钧靠在椅背上,看着下面的士大夫,对着冯保说道。

  “咎由自取罢了。”冯保十分确信的说道:“陛下,眼下国朝重臣,都是北虏入寇和倭患中闯出来的大臣,若是不对文教下手,弄一群不弘且毅的家伙在朝,陛下什么都不要做了,整天跟他们玩心眼得了。”

  从虏患和倭患中闯出的大臣,是现在大明朝堂的中流砥柱,可是这一批臣工离去后,皇帝恐怕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地步,不能任由大明的文教,继续培养绝对精致利己者了。

  被流放的二百一十人,听闻皇帝因言下罪,本来还想抗争,可看到了缇骑出现在家里,就知道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有一部分人激烈抵抗,甚至要挂印而去。

  不给你大明皇帝当官了,总行了吧!

  朱翊钧的答案是不行,挂印而去,也要服完三年的劳役,这三年苦役,是皇帝的惩罚,必须在辽东填满三年的大水泡,才能回京或离去。

  “暴君!无道暴君!”一个被押上了囚车的士大夫,披头散发,被塞进囚车的时候,站在囚车里,声嘶力竭的喊着。

  朱翊钧无所谓,站了起来,让人把太师椅抬回了五凤楼,方便他下次来的时候使用。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朱翊钧很清楚,日后自己的坟头上,全都是垃圾,而风会把它们吹走。

第754章 循环成立的基石,不是仁义,而是暴力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意思是:走夜路的人,尽管可以恪守自律,不作奸犯科,却仍然没有办法让巷子里的狗,不对着自己乱叫。

  朱翊钧站在朝阳门外的五凤楼上,带着极为冷漠的神情,看着骂自己无道暴君的儒生,这人是佥都御史吴时来。

  吴时来是浙党,浙江台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在朝中得罪了严嵩被遣戍边方,隆庆年间开始升迁,万历十二年和王家屏争两广巡抚,没有抢过王家屏,至都察院做御史至今。

  这个吴时来,一副骨鲠正气,不避权贵的模样,单看其样子,恐怕会觉得此人是国朝忠骨,也是这次鼓噪弹劾张位的主力。

  万历十四年三月,廷议论吴时来升转左都御史,就是让吴时来做都察院总宪,为海瑞、李幼滋分担一些工作,毕竟都察院这个衙门十分庞大,三月十七日,廷议通过他任免决议,开始走流程,四月七日,廷议否定了之前的人事任命。

  因为吴时来没有通过都察院、北镇抚司的联合审查。

  万历十年,吴时来收受了兵部郎中许从谦三千两白银,许从谦请求吴时来推举他升任兵部侍郎,从许从谦输贿三千银开始倒查,吴时来推荐的四十九名官员里,都有问题,多则五千两,少则一千两,总受贿规模达到了十五万银。

  吴时来心里有怨气,传闻他要升都御史了,要做总宪台长了,结果传闻了几日,没有任何的任命,吴时来甚至都不太清楚自己为何不能升转,他觉得有人为难他!丝毫不想想自己干了什么。

  而给吴时来输送贿赂的四十九员,都在这次的遣戍边方的二百一十人里面。

  受贿罪名不大,十五万银海瑞去顶格办,也就是个褫夺官身功名,永不叙用,但这四十九员跟着吴时来同气连枝,一起鼓噪风力舆论,这个问题很大,收点银子小事,同气连枝大事。

  按照大明的一贯说法,吴时来是附势灭法、互相党援、欺君误国。

  除了吴时来这一帮人之外,这里面还有丘橓、赵世卿、江东等人,个个都是互相联袂党援,多则五六十人,少则一二十人,沆瀣一气,蛇鼠一窝,败坏朝廷法度。

  朱翊钧把这些人全都给辽东送去了。

  无道昏君一直坐在五凤楼上,看着远去的囚车,等到人回城之后,下旨关闭城门。

  针对摆群玉宴的经济买办、势要豪右、赌坊、钱庄等不法分子的骤雨行动开始了。

  京营三个步营封锁了京师的各个主要道路,京师九门关闭,顺天府的衙役,在王希元的带领下,开始上街抓人,大栅栏被拉了出来,将所有道路封闭,缇骑主要负责城墙以内的内城外城,非富即贵,衙役处置不了。

  而衙役则主要负责附郭民舍。

  这次的骤雨行动将会持续一整天,主要目标,是群玉宴和人牙行。

  打击行动进行了整整一天,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其实名单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衙役、缇骑也是按着名单抓人,不会滋扰大多数的百姓。

  傍晚时分,朱翊钧在通和宫御书房宣见了王希元、赵梦佑,询问了这次骤雨行动的结果。

  “这些人牙子手里,居然有火铳?”朱翊钧眉头紧蹙的问道,情况比想象的更加糟糕,有火铳,显然不是宵小之辈,而是反贼。

  王希元赶忙说道:“虽然无人负伤,但冲突中,缇骑们还是打死了两个案犯,臣初步调查了下,这些人牙子,买卖丁口是副业,主业是贩运阿片。”

  “原来如此。”朱翊钧了然,果然是反贼,这也算是搂草打兔子,意外收获了,抓人贩子的过程中,抓到了毒贩子。

  顺天府衙门一共抓了一千七百余人,而北镇抚司抓了一千五百余人,所有参加了群玉宴的势要豪右、走狗、经纪买办、打手、人牙行贩子,尽数被抓拿归案,这三千余人,全都是要流放爪哇去垦荒。

  “先把他们关在小房子里吧,冷静个几天。”朱翊钧做出了处置,案子的证据已经非常充分了,还有审讯、审判、复议的流程要走。

  小房子,是一种专门对付案犯的手段,就是一个个没有窗户的小黑屋,只有一人高,一个小屋子只能塞二十个人,人是塞进去的,这二十个人是人挤人的叠在里面,连转身都显得困难,睡觉都只能站着睡,唯一的光,就只有那些排气孔。

  至于排泄的问题,就只能拉裤兜了。

  就这种小屋子,营造出来,就是专门用来规训案犯的,让他们老实点,在外面无论如何凶名在外的江洋大盗,进了这些小屋子,都是老老实实,让走一步,绝对不敢走一步半。

  实在是不老实,大明还有‘单间’。

  “臣遵旨,臣告退。”王希元俯首告退,他得加班加点的把这些案子整理妥当,把事情处理好。

  已经是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时间,皇帝在通和宫御书房处理奏疏,而全楚会馆的文昌阁内,也是极为热闹,张居正、王崇古、汪道昆、万士和。

  楚党、晋党、浙党、帝党,四大党魁齐聚一堂,知道的是在议事,不知道的还以为要造反呢!

  有一件事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儿去谈,但需要臣子们达成一致,这就是这次齐聚一堂的目的。

  “既然都来了,那就开门见山吧。”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命户部刑部,修订税法,王次辅为总裁、陆侍郎为副总裁,附大明会典,税法倒不是难事,难在了一个点上,稽税院。”

  毫无疑问,稽税院是一个畸形的衙门,和大明格格不入。

  王崇古看着张居正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知道有些话,作为帝师元辅,他没法说。

  王崇古伸手说道:“还是我来讲吧,万历三年起,南北两镇抚司设立了稽税房,陛下敕命在南衙和北衙两地稽税,万历四年,稽税房扩编为稽税院,在北衙、南衙、松江府、广州府分设稽税院,各府设立稽税房,各府县遣稽税千户稽税。”

  “一张催缴票,家破又人亡。”

  “时至今日,在编稽税缇骑、百户、千户、指挥使等,共有一万三千余人。”

  一万三千人在编,看起来人数不是很多,毕竟广灵县县衙就养了三千官吏衙役,大明皇帝养的稽税缇骑才一万三千人,这个数量不是很多。

  但这是在编!缇骑稽税,不在编的人,才是大头。

  王崇古面色凝重的说道:“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知道,稽税缇骑是有罪推定,只要缇骑觉得此人的生活和其纳税不匹配,就会开始稽税流程,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获得线索,大明律法是无罪推定,而稽税院稽税,是有罪推定。”

  “说你有罪就有罪。”

  有罪推定,就是人性本恶,认定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罪犯,不经过审讯、法司的断案,就将其认定为实际犯罪人,而后开始追缉程序,不讲证据、不讲流程、特事特办,有事没事查一查再说。

  除非此人能够证明自己无罪,否则就是有罪。

  而无罪推定,是办案要有书证物证人证,并且这些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通过法司判决,认定其为罪犯。

  除非完整的证据链能够证明此人有罪,否则就是无罪。

  大明律当然要看证据,但是稽税衙门不讲那么多的道理。

  “最麻烦的就在于,皇权特许。”万士和补充了稽税院稽税的另外一个棘手的地方,皇权特许。

  稽税院隶属于南北镇抚司,而这两个镇抚司是皇帝直接管辖的法司,这俩地方的牢房叫做诏狱,皇权特许是帝制之下,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这代表着从制度上来看,只有皇帝能够处置稽税院,虽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大明皇帝也在稽税院里,加入了各地户部清吏司监察,但稽税院的主体,仍然是缇骑。

  这就意味着,稽税院是针插不透,水泼不进的封闭衙门,一定会缺少监察,作奸犯科、贪腐僵化、仗势欺人、中饱私囊都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党羽。”王崇古深吸了口气说道:“我们发现了稽税院的可怕现状,在编稽税缇骑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在编的人员。”

  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皇帝的威严、对稽税缇骑的严密审查、再加上户部对稽税院的账目审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稽税缇骑的清廉和公正,但每一个稽税的缇骑,都有一大群的党羽。

  这些党羽负责打探消息、寻找线索、搜集证据、催收欠税,每一个地方的稽税千户,只靠他自己和他有限的几个幕僚,根本不可能完成稽税,稽税的成本极高,超过三成都分配到了这些党羽身上。

  大明游手好闲的游堕之徒,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从势要豪右的打手,转向了缇骑千户的走狗。

  这就是当年大明巡检司困局,巡检司的巡检正九品官员,看似人员很少,但是巡检司养了一群赏金弓手,专门负责朝廷颁布的悬赏,以海捕悬赏为生,在国初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山匪,这么做没有问题。

  但随着国朝的稳定,山匪减少,这些弓手们,就开始聚啸山林,成为了新的山匪,打家劫舍、强买强卖、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民家,甚至是奸淫妇女,最后朝廷只能减少巡检司,减少悬赏,逼停了巡检司。

  稽税院施行十一年以来,正在向着当初巡检司滑落。

  王崇古吐了口浊气,继续说道:“万历七年,江苏泰兴县稽税千户程肇手下有一弓手龙镗,因为稽税强入泰兴刘氏家中,刘氏不敢抵抗,缴纳欠税后,龙镗仍然不肯走,将刘氏女拉入偏房奸淫,刘家家主刘有福怒急攻心,杖杀龙镗。”

  “万历七年四月,四川重庆府巴县稽税千户赵标,在稽税过程中,每百银欠税加收七十二银,远超欠税罚款上限的24%,历三年,巴县知县奏闻此案。”

  “万历八年二月,浙江宁波稽税千户赵凤诏,广招游堕,结党营私,私设钞关,非法所得超过了四万银,被浙江宁波府知府奏闻。”

  “党羽乱法、多收罚金、私设钞关,是三大类的案子,各地都有奏闻,陛下都做了处置,但仍然是屡禁不止,而且犯案数量、规模、金额累年扩大。”

  一个十分严峻的现状,这个稽税院已经逐渐成为了所有人避之如虎的聚敛部门,而不再是大明税制的重要补充和稽查力量。

  张居正看向了所有人说道:“问题很清楚,陛下甚至比我们都清楚,不是陛下高压之下,恐怕现在稽税院已经开始走私贩私,贩卖阿片了,但我们回到问题的最开始,为什么要设立稽税两院?”

  “因为收不上来税。”

  “那么再引申一个问题出来,一个朝廷,连税都收不上来的时候,它还是朝廷吗?”

  张居正一番话,把所有人都干沉默了,朝廷是凌驾于所有阶级之上的存在,有这种超然的地位,才能保证有能力去调节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连税都收不上来,那这朝廷又能维持多久呢?

  “哎。”万士和连连摇头说道:“万历二年的时候,黎牙实一句话骂了大明四遍,陛下都被气到了。”

  黎牙实在万历二年时候,多少有点皈依者狂热,对大明热爱超过了大明人,他站在皈依者的立场上,戴着有色眼镜,问大明皇帝:

  [大明这么小的衙门,这么廉洁,如此广袤的土地物产丰富税收稳定,朝廷可支配的财货那么多,为何会拥有如此高的财政亏空?连皇陵的工费都要拖欠。]

  一个县的知县、县丞、主簿是领朝廷俸禄,剩下的都不在大明官员的统计口径之中,都是不入流,明面上一个县只有三个官员,但其实养着整整三千人,黎牙实觉得大明是个小朝廷,但其实大明朝廷臃肿无比。

  黎牙实看朝中大半都是清流,光看那些清流们的主张,无论是谁,都会说,大明那么廉洁!

  大明广袤,名义上的税,比整个泰西加起来都要多得多,但朝廷就是穷的叮当响。

  大明臃肿、腐败、收不到税、巨大财政亏空,黎牙实仅仅用一句话,就硬生生的骂了大明四遍,成功成为了大明笑话之一。

  “裁撤稽税院是不可能裁撤的,大家都难,就勉为其难吧。”张居正叹了口气,作为大明举重冠军,他清楚,真的把稽税院裁撤掉,大明这个家得散。

  稽税院,就是这么一个不合法但合理的衙门。

  “需要修订稽税院稽税细则。”王崇古站起来说道:“从几个方面,对稽税院进行变革,要不然再这么下去,稽税院就要在广泛反对之中,功亏一篑。”

  “只有稽税细则能够确定,并形成法例,稽税院才能长久,而大明制定的一切税法,才有实施的可能,否则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稽税院是大明税赋极其重要的一股监察力量,负责对稽税进行查漏补缺。

  王崇古端着手,开口说道:“刑部部议,确定了几条,首先第一条,一户岁入不足二十银,一律不得稽税,不得滋扰小民,每五年定限。”

  稽税也是要成本的,稽税千户一般不会为难穷民苦力,但党羽一定会。

首节 上一节 889/1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