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连轴转,前线不断弹。”
“锤砧锻出抗日魂,机床轧碎亡国恨!”
在这种热火朝天的氛围下,兵工厂昼夜不停的生产,三班倒从不停歇。
这种觉悟是全世界都没有的!
五天后,陈铭带着第一批生产出来的三万发子弹,高兴的前往总部。
看着装好箱的子弹,陈铭心里成就感满满。
这是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的子弹,意味着以后有了稳定的弹药供给,再也不用像当初二蛋用生命换来三枚子弹了。
兵工厂生产出来的不止是子弹,还是无数战士宝贵的生命!
总部。
老总看着陈铭带来的子弹,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对陈铭的夸奖也没有停。
老总骂人的时候,能把人骂的狗血淋头,但夸起人来,也能把人夸上天。
“现在子弹的产量如何?”
“在工人们全力生产下,已经来到了日产六千发,等以后熟练了,预计可以达到日产八千发,一个月能生产24万发。”陈铭笑着说道。
工人们的热情超出了陈铭的想象,也超出了贾工的想象。
硬是把贾工预计的产量直接翻了一倍,在五天的时间里就生产出了三万发子弹。
咱们劳动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
“好,好啊,一个月24万发,一年能生产出将近三百万发子弹,这个钱花得值。”老总高兴的说道。
“对了,大阪师团的人说了,只要我们有钱,可以以溢价50%的价格向我们出售药品,其余的武器弹药会更便宜。”陈铭说道。
“真的?”
要知道,我军极度缺少药品,很多战士在战场上没有牺牲,却因为缺少药品而牺牲。
敌占区购买一批磺胺,需要跨越数道封锁线,冒着巨大的风险开辟出的生命通道。
平均每位烈士的生命代价换取约37.5元药品,每一瓶珍贵药品的价值远胜于黄金!
而且价格也特别高,能达到市场价数倍乃至于数十倍。
现在居然得知鬼子售卖药品,只用溢价50%就能获得,还包运输,这无异于是一个大好消息。
“没错,从鬼子那里得到消息,鬼子的大阪师团不久后就要调离大陆战场,前往太平洋战场,所以现在他们想尽了办法要捞最后一笔。”陈铭肯定的说道。
“嗯,这件事我会上报,为了能挽救更多的战士,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把药品买回来。”
结束了总部之行后,陈铭回到了根据地。
最近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来。
在陈铭调整独立支队战略部署的时候,李云龙靠着当初的那批缴获,也成了气候。
在平安县以南地区,硬是拉出了六个营,算上县大队区小队,也有了几千兵力了。
陈铭还收到了李云龙送来的请柬,李云龙要跟妇救会主任杨秀琴喜结连理了。
一个是前线指挥打仗的团长,一个是后方积极进步分子,绝对的喜事。
杨秀琴同志,难道不比小资的田雨护士强?
田雨和李云龙,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收到李云龙的请柬,陈铭也乐呵呵的。
“李云龙同志和杨秀琴同志在一起,这是好事,我必须要去看看。”
“大彪,给我准备点礼物,跟我去独立团看看。”
毕竟当初也是一起上过战场打鬼子,同样是旅长的下属,两支部队的驻地又挨在一起,陈铭总得表示表示。
“是。”
得到陈铭的指示后,大彪去仓库提了五挺重机枪,十挺轻机枪外加两万发子弹,一门82毫米迫击炮。
如今陈铭财大气粗,随便漏出点武器弹药,就能让兄弟部队高兴得合不拢嘴。
武器调动出来后,陈铭签了字后向旅长上报,走个程序。
武器调动的名义当然不可能是贺礼,而是调动武器支援兄弟部队。
对于陈铭上报的事,旅长笑了笑。
上次从陈铭这里,他搞到了两千多条枪还有一个炮兵营,这点武器还真不被他放在眼里。
旅长也懒得在李云龙高兴的时候恭喜他发财了。
签完字后,这次的武器调动在程序上就没有了任何问题。
带着武器,陈铭,孔捷,丁伟带着警卫连的战士前往了独立团的驻地。
这一次没有了山本特攻队,山本一木的坟头草都不知道长多高了,这次李云龙不用洞房都没入老婆就没了。
来到独立团后,李云龙看到他的老战友还有陈铭来了,高兴的咧着嘴笑着,招呼着几人。
当然,他这么热情,绝不是因为陈铭带来的这些礼物,绝不是,李云龙心里想到。
“老李啊,几个月不见,你小子居然结婚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姑娘蒙了眼,看上了你这穷光蛋。”
“是啊,你上辈子算是烧了高香,你有什么啊?要钱没钱,说长相嘛,你也不怎么样,除了嗓门大点,就没其他什么特色,人姑娘凭什么看上你啊。”
丁伟和孔捷开玩笑的说道。
“哈哈,要不说咱有本事呢,就是因为咱嗓门大,人姑娘才看上咱的,哈哈。”李云龙化身李大本事,高兴的说道。
而陈铭则是和赵刚坐到了一边,赵刚向陈铭请教问题。
好不容易才能见到陈铭一次,赵刚有很多问题想要请教陈铭。
毕竟一个只是独立团的政委,一个是独立支队兼四分区的军事主官,站的高度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上次被陈铭整治后,李云龙如今看见陈铭,心里有些发怵,虽然没有看见旅长,师长那种程度,但总归是不自在的。
在李云龙大婚的时间点,陈铭也就不去影响对方,免得影响了李云龙大婚的氛围。
PS:明天答辩,今天只有五千六百字了,抱歉。另外推荐一本书《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接近大精品的书,不好看回来骂我
第152章 谋划驻蒙军
李云龙在和老战友和独立团干部们吹牛的时候,赵刚孜孜不倦的向陈铭学习着。
随着赵刚一个个提出的问题被解答,他感觉自己的收获极大。
两个毕竟不是一个级别。
赵刚是独立团的政委,顶多管着独立团现在的几千战士。
而陈铭是独立支队的支队长,兼主持四分区的工作,具有全局视野。
每天面对的工作和情况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不同。
这不是说赵刚的个人能力不行,而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会受到天然的限制。
就比如在学校里,一个是班级班主任,另一个是校长。
班主任只需要管好班级的学生情况和学习就可以了,而校长要统筹学校的大小事务,学校的发展,对外对接等等。
“首长,今天我向你学习,收益良多啊。”赵刚感叹道。
“赵刚同志个人能力非常优秀,政治觉悟高,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好干部。”陈铭说道。
“哪里哪里,我还需要学习进步地方还有很多,以后还想多多请教您。”
“那感情好啊,独立团距离我的指挥部不远,赵刚同志只要想来,随时欢迎。”陈铭笑着说道。
李云龙还在孔捷丁伟面前吹嘘着自己的恋爱经验。
“老孔,老丁,咱老李都结婚了,你们俩不得抓紧点?”李云龙在两位老战友面前显摆着。
孔捷闻言,心里无比羡慕。
他当初和陈铭讨论过自己未来想过什么日子,要是打跑了小鬼子,胜利了,他就卸甲归田,娶一个贤惠的婆娘,她一定会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米缸里总飘着新谷子香。
再生一群滚着泥巴的娃娃,就像那刚收仓的麦粒似的,挨个蹲在门槛上扒饭,大的带小的,摔跤了都不哭,拍拍灰就追着鸡崽子跑。
而丁伟脸色没有多大变化,丁伟和孔捷的思想不同,对于结婚这事他还真不太感冒。
“咱支队长都还没结婚,咱们这些下属着什么急啊,你们说是不是?”丁伟笑着说道。
“是啊。”
“怎么扯到老子了。”陈铭笑骂道。
和赵刚聊天聊得好好的,突然丁伟就扯上了自己。
这不是瞎胡闹吗?
“支队长,您也得抓紧了,您要不结婚,我们这些下属哪好意思结婚啊。”
“找不了老婆别拿老子当借口,搞得好像老子结婚了你们就能找到老婆似的。”陈铭笑着说道。
陈铭是1910,到现在也才31岁,若是按照原本的时间来看,这个年纪不结婚的很多。
但在现在,已经算是大龄剩男了。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在二十岁左右就会结婚,陈铭这样的非常少。
不过,陈铭没有结婚,也是环境的影响,年轻时参加革命,一直长期辗转征战无暇成家。
而现在,他身上担子依旧很重,依旧无暇成家。
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那么多,哪有功夫去找老婆。
对于结婚,陈铭只能是随缘或者等打完了仗再考虑了。
众人说说笑笑,没过多久就开席了。
抗战时期,一切从简,那些繁杂的仪式在这个时期是行不通的,更何况李云龙本人也没有这个想法。
正如李云龙说的那样,婚礼嘛,就是男的女的睡在一个炕上。
婚礼的席面比平时好上那么一点,难得有了点荤腥,酒水也有一点从县城缴获来的。
有陈铭在,这次都不用赵刚提醒,等喝得差不多了,李云龙就主动提出结束。
一是现在物资匮乏,没那么多的酒可以喝,二是战争期间,军中不能喝醉,意思意思得了。
婚礼结束后,陈铭带着人连夜回到了指挥部。
眼下兵工厂在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生产,陈铭也准备重新调整各部队的防区。
鬼子为了防备独立支队,在崞县,水泉一带布置了两个重炮中队,还有一个联队的兵力防守,火力强劲,防御力很足。
日军第一军的鬼子对独立支队警惕心很强,暂时很难找到机会。
于是,陈铭把目光瞄向了北部驻蒙军。
驻蒙军控制着张家口-大同-归绥一带的战略区,而第一军专注压制晋省腹地,两者分属不同的作战序列,防区互不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