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诡人修:我靠嫁接得长生 第97节

  这丝感伤来得快,去得也快。

  郑杨收敛心神,微微摇头,将这些杂念抛开,转身准备离开这处让他心生感触的区域。

  就在他转身,脚步刚刚迈出的刹那。

  一股极其细微,却又异常清晰的被注视感,突兀地从身后传来。

  这感觉并非来自那些陈列的眼球,而是真真切切的人的目光。

  有人在盯着他!

  郑杨经历过不少的厮杀,所以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窥视极为敏感。

  然而,还未等他完全转过身,采取下一步行动,一个声音自身侧不远处响起,带着几分惊讶。

  “郑兄?真的是你!”

  这个声音,很是熟悉。

  郑杨猛地转身,循声望去。

  只见不远处,一个身材高挑,穿着劲装的青年正站在那里,脸上带着爽朗而又难掩惊异的笑容。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

  原本眼眶中只有一对的正常的位置,此刻却装着四只眼睛,左右个四只。

  比起从庆城离开时,又多嫁接了一对眼睛。

  而郑杨也没想到竟然会在呈都的舒心楼里遇到他。

  不过想到那武重的所做,郑杨一时倒不知如何面对武英。

  不过他还是走上前,抱拳热情的说道,“武兄,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

  武英没有察觉异常,只是带着一丝兴奋的笑意走上前来,“方才远远看着背影就觉得像,没想到还真是郑兄。自庆城一别,没想到会在此地重逢,当真是缘分!”

  郑杨面对他的热情,当即是看向了他的眼睛,“看来武兄修为又有突破了。”

  武英见此,哈哈一笑,似乎并不介意郑杨的询问。

  “运气好而已,还是家中资源所至,让郑兄见笑了。倒是郑兄,我见你气息愈发深沉,看来修为亦是突飞猛进啊。”

  郑杨摆了摆手,然后目光一凝,“武兄,怎么会来呈都?”

  其实他还想询问那武重是否和他一同前来。

  武英对于郑杨没有一点隐藏,当即说道,“这不过几天后,就是这呈都张家分家家主的寿诞吗,我们云城武家也是收到了消息,所以前来恭贺的。”

  郑杨闻言,心下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随即接着问道,“原来如此。那……你的父亲,武重前辈,此次也是同来了?”

  他说完后,将目光看向武英,想要看看他是否知晓他父亲曾截杀的事。

  武英似乎全然未觉郑杨话语下的试探,很自然地点头,语气带着几分对父亲的敬重与理所当然。

  “这是自然。他是武家的家主,这等与其他大家族往来的重要场合,岂有不亲自前来之理?家族队伍前日便已抵达呈都。”

  他话语流畅,神情坦荡,只有久别重逢的欣喜和对郑杨问题的直接回应,看不出任何作伪掩饰的痕迹。

  郑杨见此,看来武英的反应要么是确实不知其父所为。

  他正欲再旁敲侧击几句,武英却已大手一挥,将那话题撇开,“哎,说他作甚?长辈们自有他们的事务要忙。”

  武英八只眼睛透出真诚的邀约之意,“郑兄,你我兄弟自庆城一别,可是许久未见了!今日在此相逢,实乃幸事。走走走,我知道这附近有一家不错的酒肆,酿造的火烧堪称一绝,我们定要去痛饮几杯,好好叙叙旧!”

  他言语恳切,态度热情,让人难以拒绝。

  郑杨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武兄盛情,却之不恭。”

  他正好也想从武英这里多了解一些情况。

  毕竟那武重与他可算是死仇了。

  “爽快!”

  武英抚掌一笑,“就知郑兄是痛快人!”

  “不过。”

  郑杨补充道,“我需先与我的同伴汇合。他与我同来的。”

  “哦?郑兄还有同伴?那更好了,人多热闹!同去同去!”武英显得兴致更高。

  两人遂不再耽搁,郑杨找到和王逸之前事先约定的汇合区域。

  “王兄。”

  郑杨看到他,出声招呼。

  王逸闻声抬头,见是郑杨,目光随即落在他身旁的武英身上。

  当他的视线触及武英那四对精光隐现的瞳孔时,眼中瞬间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但很快便恢复平静。

  郑杨为双方引见,“王兄,这位是我在庆城结识的好友,云城武家的武英,武兄。”

  他又转向武英,“武兄,这位是王逸,王兄,与我一同行事,乃是我的同僚。”

  王逸率先拱手,语气带着一丝确认的意味,“云城,重瞳武家?”

  他显然听说过这个以眼部异术闻名的家族。

第124章 武重找来

  武英抱拳回礼,四对八目在王逸身上一扫,笑容依旧爽朗,“正是。想不到王兄也知我武家薄名,幸会幸会。我看王兄气息凝练,想来定非寻常人修。”

  王逸闻此微微拱手,算是回应了武英的称赞,随即又是说道,“武家重瞳,在外亦有传闻。今日得见,名不虚传。”

  武英对王逸称赞表现的极为悦耳,随即热情提议道,“王兄,我与郑兄久别重逢,正欲寻个地方饮酒叙旧。如王兄若无事,不妨一同前往?那家酒肆的火烧,在这呈都西城可是颇有名气的。”

  王逸看了郑杨一眼,见郑杨点头,也是说道,“那就叨扰了。”

  “不妨事,不妨事。”

  武英挥手,随即由他引路,离开了这舒心楼中,步入外面稍显清冷的街道。

  郑杨虽然听武英说才来不久,但是显然他对呈都这片颇为熟悉。

  带着郑杨和王逸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穿行,约莫走了两刻钟,拐入一条相对僻静的巷子。

  巷子深处,挑着一面略显陈旧却洗得干净的酒旗,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一个醉字。

  虽名字简单,门面也不奢华,但是正因如此,反而透着一股烟火人间的朴实气息。

  掀开挡风窗帘,一股混合着粮食醇香,菜肴热气以及酒客喧嚷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

  店内空间不大,摆了七八张木桌,此刻已有大半坐了人,多是些穿着普通衣服的汉子,他们低声交谈着,说着城中的八卦消息,那里的女子漂亮诱人,气氛颇为热闹。

  武英似乎是这里的常客,熟门熟路地领着二人走到角落里一张空桌旁坐下,也不用小二招呼,直接扬声道,“老规矩,三斤火烧,再切两斤酱肉,配几样你们拿手的小菜!”

  “好嘞,武少爷你稍候!”

  小二远远地应了一声,麻利地去准备了。

  等待酒菜的间隙,武英看向郑杨,四对八目瞳孔中带着好奇,“郑兄,你们此次来呈都,也是为那张家的庆典而来?”

  他这话问得直接。而这边的郑杨和王宗没有穿官服,所以武英不知晓他们是镇武卒。

  郑杨与王逸对视一眼,由郑杨开口,语气平和,“算是吧。受朋友所托,以防庆典之上出现些不必要的麻烦。”

  武英闻言,四对八目微微一闪,当即点了点头,同时压低了些声音,“看来郑兄和王兄是受了张家某位人物的招揽?不过我听说张家内部,似乎也并非铁板一块。”

  “这次庆典,恐怕不会安分。”

  他话语中所透出的信息,与那张平之前所言但是有些不相符合。

  郑杨和王逸对视一眼,看来这里的水还深着呢。

  郑杨不动声色地抿了口店家提供的粗茶,随即道,“武兄对此事也有了解?”

  “嗨,算不上多了解。”

  武英摆了摆手,“只是出发前,家中长辈特意叮嘱过,到了呈都,言行需谨慎,莫要卷入张,赵两家的纷争太深。”

  “我们武家小门小户,可比不得这些传承百年的大族,此次前来,也就是循例送上贺礼,全了礼数便好。”

  他这话说得坦诚,也点明了武家在此事上的中立立场。

  然后他也是好心的提醒到郑杨说道,“郑兄若是受到了哪位的招揽,我就劝你这次就先不用前去,找个由头将这事给推了,免得惹了麻烦。”

  郑杨没有回应,毕竟张平那里只怕是不好推脱。

  这时,小二端着酒菜过来了。

  一大坛泥封的火烧,三个粗陶海碗,一大盘油光红亮的酱肉,还有几碟清爽的时蔬小菜。

  武英拍开泥封,一股浓郁炽烈的酒香顿时逸散出来,他亲自给郑杨和王逸斟满酒。

  那酒液呈琥珀色,在碗中微微晃动,竟似有流火隐现。

  “这可是个东西,我到呈都后,每天都得来上一趟。”

  “这不,才几天而已,小二就把我给认熟了。”

  “来,郑兄,王兄,先满饮此碗,庆贺我等今日重逢!”

  武英端起海碗,朗声说道。

  郑杨和王逸也举碗相迎。

  碗沿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郑杨将酒碗凑到唇边,一股灼热的气息便钻入鼻腔。

  他仰头饮下一大口,酒液入喉,初时如一道火线滚过,带来强烈的灼烧感,但随即化为一股温润的热流,浑身暖洋洋的,甚是舒坦。

  并且他可有大屠吞食术,更能品味当中的滋味。

  “好酒!”郑杨称赞着,这味道只怕是比他们在这里所吃过的酒楼都没这么好的酒。

  王逸虽未说话,但也点头,显然对这酒的口感也表示认可。

  武英见二人喜欢,更是高兴,连饮了几大口,脸色微微泛红,四对八目眼睛也更显明亮。

  他放下酒碗,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酱肉放入口中,一边咀嚼一边看向郑杨,语气带着几分感慨,“郑兄,自庆城分别后,我可是想来找你一趟的,可是奈何家父不允。本来我是打算这次由呈都之行后,就来找你一趟的,你瞅瞅,就是这么巧。”

  郑杨闻此带着一抹苦笑。

  那武重为何不让他来找自己,怕是已经认定自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不过,也不知道那老东西再见到自己后,会有多惊讶,只是郑杨未多谈。

  如此三人再添酒水。

  酒过三巡,坛中的火烧已下去大半。

  三人之间的气氛在酒精的作用下,也显得热络了不少。

  “对了。”

  武英说着说着,似乎想起什么,放下酒碗,四对八目的眼睛带着一丝好奇看向郑杨,“郑兄如今在何处落脚,若是不便,我那里还有几间空房,你可住过来,到时候我们切磋也是方便。”

  郑杨闻言当即婉言谢绝,“多谢武兄好意,我与王兄已在客栈安顿下来,颇为方便,就不叨扰了。”

首节 上一节 97/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