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诡人修:我靠嫁接得长生 第117节

  “没什么,随意走了走,看了看江景。”王逸答得随意,不过明显不至于如此。

  郑杨看了他一眼,也没再追问。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无意深究。

  时光荏苒,十日时间转眼即逝。

  这十天内,郑杨又去了神行武馆数次,主要是为了督促和指导王越练拳,纠正其动作,引导其感悟气血运行。

  王越年纪虽小,却极为刻苦,加之有那稀释的十万精血不断改善体质,进步堪称神速,拳脚间已隐隐有了一丝如同岁月一般的沉稳气度。

  郑杨深知,对于王越这个年龄,打熬筋骨,夯实基础十分重要。

  这一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小院外便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刻意放轻的敲门声。

  来者是胖子县令刘万事。

  为了掩人耳目,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寻常商贾的棉袍,头上还戴了顶宽檐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却也足见其小心。

  “两位大人。”

  刘万事来到院中,压低声音,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容,“您二位吩咐的事,有消息了。我那贱妾的弟弟孙于明,昨日已经回县了。小人已在家中备下一桌酒席,定在今晚。届时二位可直接询问于他,定然方便。”

  郑杨对他这番谨慎安排颇为满意,点了点头,“那有劳刘县令了。”

  刘万事连道不敢,便匆匆离去,生怕被人瞧见。

  随后郑杨与王逸便在院中静修,直至夜幕降临,两人才不紧不慢地动身,前往县衙后院的刘府。

  刘万事果然办事周到,不仅撤走了所有丫鬟仆役,连大厅周围都清空了,确保无人打扰。

  两人一狗悄无声息地步入大厅时,只见那孙于明正背对着门口,坐在桌边,说得唾沫横飞,满面红光,“姐……姐夫,不是我跟你吹嘘。再过得些时日,等宗门这次事务理顺,小弟我十有八九就能升任小队首了!到时候手下也能管着十来号人,在这那万接宗里,那也算是个人物了,嘿嘿………………”

  他侃侃而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升迁美梦之中,丝毫未察觉身后已然多了两人一狗。

  直到刘万事看到郑杨二人,连忙站起身,躬身行礼,孙于明这才愕然住口,下意识地转过头来。

  还未等他看清来人,一只手掌已然轻轻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那手掌看似随意,却带着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将他压在板凳上。

  孙于明不解,目光还在看向刘万事。

  而刘万事始终弯腰拱手,这让他察觉一些不对。

  不等细想,一个平静无波的声音便在他耳边响起,“孙于明,是吧?”

  孙于明被这股气势所慑,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有些茫然的问道,“正…正是在下,二位是………?”

  一旁的刘万事赶紧接过话头,语气带着提醒,“于明,休得无礼!这二位乃是镇武卒的上差!他们有些话要问你,你需得如实回禀,不可有半分隐瞒。”

  镇武卒,三个字入耳,孙于明浑身一个激灵,残存的几分酒意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额头顷刻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常年在万接宗厮混,岂会不知镇武卒的名号,那是连他们宗门高层都不愿轻易得罪的存在。

  他猛地站起身,因动作太急,椅子都向后挪动发出刺耳声响,脸上瞬间换上了无比恭顺甚至带着惶恐的表情,对着郑杨和王逸连连作揖。

  “原来是二位上差驾到,小人孙于明,有眼无珠,差点冲撞了上差,还望恕罪。”

  虽然他不知道对方有什么想要问他的,可是为了表示忠心,还是拍打胸口说道,“二位大人有何问题尽管问来,小人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不敢有半字虚言!”

  不得不说,这样的人能在万接宗混个小队首的职位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郑杨见他这般识趣,倒也省了一番敲打的功夫,与王逸对视一眼,便直接切入主题,沉声问道,“我问你,万接宗勾结外族之事,你知道多少,如实道来。”

  孙于明听到这个问题,脸色瞬间变了几变,眼神下意识地瞟向旁边的刘万事,似乎想寻求一丝暗示,但见刘万事也是一脸紧张,不过最后还是给他点了点头。

  孙于明见此也是知晓自己躲不过去了,只得咽了口唾沫,随即把心一横,压低声音道,“回上差的话,此事………应当是……确有其事。”

  郑杨眉头一皱,他不喜欢听到这类模棱两可的说辞。

  而孙于明只觉得肩膀上那只手似乎重了一分,寒意顺着脊椎骨往上爬,他当即头皮发麻,忙不迭地改口,声音都带着颤抖似的,“肯定,肯定是确有其事,小人失言,上差恕罪!”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袖子慌乱地擦拭着额头上不断渗出的冷汗,之前的得意与红光早已被惊恐取代。

  身怕自己说错什么话,然后就怕再也说不出来。

  王逸在旁适时开口,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清冷,“为何如此肯定?”

  王逸身负神通,气息收敛时,他站在那里,只有当你的目光直接落在他身上时,才能确认他的存在。

  可一旦视线移开,便会惊觉那里空无一物,仿佛他整个人已融入周围的空气,了无痕迹。

  这种存在与虚无之间的诡异切换,足以让任何面对他的人心生寒意,如芒在背。

  孙于明被这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的气势所慑,喉咙剧烈地滑动了一下,艰难地吞咽着口水,不敢有丝毫隐瞒,“是因为小人在宗内认的一名大哥。他乃是万接宗内一名掌管部分车马调度与外围接引的管事。”

  “前几日,他醉酒后曾无意中向小人炫耀,说他亲自接待了几名形貌奇特的外族人,言语间极为神秘,说宗门正与他们谋划一件大事……”

  “说下去。”

  郑杨的声音不高,可手上的力道再重几分,“谋划何事?”

  孙于明见此心知已无退路,当即语速极快地说道,“他们说是要劫一个人!据我大哥透露,那个人好像两天后,就会途经我们遂安城外的浦江河段。”

  “劫人?”

  郑杨与王逸交换了一个眼神,浦江是连通数郡的重要水道,往来不少,若说是要劫一个人,那可海了去了。

  “可知要劫的是何人,具体时间,地点。”

  “这个……”

  孙于明脸上血色尽褪,嘴唇哆嗦着,“具体是何人,小人位卑,实在无从得知。大哥他也语焉不详,或许是真不知,或许是不敢多说。只隐约提到,目标似乎与京城那边有关。”

  “时间如果不错的话就在两天后,地点应在浦江流经黑石滩的那一段,那里水势相对平缓,两岸芦苇丛生,便于隐匿。”

  孙于明努力回忆着,然后一股脑的说着,说完后便是停了下来,看向郑杨王逸两人。

  大厅内顿时寂静。

  只有孙于明的喘息声发出轻响。

  刘万事缩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心中也是想着,让郑杨他们不要找自己的麻烦才好。

  郑杨沉默片刻然后紧紧盯着孙于明,“你所言这些,若有半句虚妄,后果你当知晓。”

  孙于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拍着胸口发誓,“上差明鉴,小人便是有一万个胆子,也绝不敢胡编乱造。此事关乎万接宗勾结外族,乃是泼天的大罪,小人今日将此隐秘和盘托出,若被宗内知晓,必是千刀万剐的下场。小人只求上差能念在小人如实禀报的份上,饶小人一条狗命。”

  他磕头如捣蒜,涕泪横流,显然也是怕了。

  看他这副模样,不似作伪,郑杨与王逸心中已有计较。

  “你好自为之,今日之事,若泄露半分……………”

  王逸的声音幽幽响起,虽未说完,但那未尽之语中的寒意,让孙于明和刘万事同时打了个冷颤。

  “不敢,绝对不敢!”两人连声保证。

  郑杨与王逸不再多言,转身离开,身影很快融入外面的夜色之中,如同鬼魅般消失不见。

  回到暂住的小院,夜色已深,四下一片寂静。

  郑杨立即举起手来灌注死气,而那枚代表镇武卒身份的令牌被死气灌注,当即微微浮现。

  而他也是将今夜从孙于明处得来的情报,万接宗勾结外族,欲于两日后将要在浦江黑石滩段劫掠一名京城中的重要人物,清晰无误地烙印进去,随即发出。

  令牌表面流光一闪,信息已化作无形波动,传递出去。

  接下来便是等待。

  时间在寂静的等待中一点点流逝,东方天际渐渐泛起鱼肚白。

  直到翌日正午时分,郑杨手中的令牌才轻轻一震,传来了回应。

  郑杨摊开手掌,上面当即浮现出一个文字。

  “等。”

  郑杨和王逸面面相窥,这是让他们等什么?

  不过这事既然已经传了出去,只要信息准确,那即便有什么纰漏也和他们无关了。

  毕竟他们的此行的任务,便是将消息打探清楚。

  而在呈都武府的后院一间厢房内,血海候囚因听着双胞胎女子的话语,不由眉头一皱。

  浦江,京城里的人物?

  囚因念叨两句,随即抬头看向双胞胎女子问道,“京城之中,可有什么大人物外出,或是皇亲。”

  双胞胎女子闻此,同声回复,“此事需要调查一二才知,来之前已经让人去查了,想来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第141章 公主

  囚因点了点头,没再说话,房间内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那对双胞胎女子依旧静立如雕塑,仿佛在等待下一个指令。

  没一会,一道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厢房内的寂静。

  雷虎那高大健硕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气息微喘,显然是全力赶来。

  他大步走入,对着端坐的血海候囚因恭敬一拜,“侯爷,属下查清楚了。”

  囚因抬眼看向他,十分慵懒,“讲。”

  雷虎直起身说道,“明日将途经浦江黑石滩段的,应是百花公主,虞庆的鸾驾。”

  “虞庆?”

  血海候闻此,眉头微微一皱,身体稍稍前倾,“她不好好在皇城里待着,出京做什么?”

  公主离京,还偏偏要经过他管辖的,且在他的地盘上似乎是要发生什么事。

  而雷虎来之前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当即流畅地回答,“回侯爷,半月后便是虞皇三百岁寿诞。想来公主殿下此番离京,想来应是为陛下寻觅一份寿礼。”

  囚因点了点头,随即看向双胞胎女子那方说道,“外族那边,近日可有什么不寻常的动向?”

  若是那边有什么大动静,那他这边可就要好好准备一下了。

  闻此双胞胎女子同时摇头,动作整齐划一,同声开口道,“回侯爷,我们监控的几条暗线,以及雷候手下风怪告知,都未发现有精锐的外族力量潜入我大虞辖境的迹象。”

  囚因闻言,眼中却闪过一丝疑虑。

  对方既然是要劫掠公主,那就说明肯定是有后手的。

  他沉吟片刻,最终摆了摆手,“算了。既然是在本侯的辖地,目标又是公主鸾驾,无论如何,本侯都不能坐视不理。届时,我便亲自去一趟黑石滩吧。”

  “毕竟是公主,若是在我的地头上出了差池,陛下那边,不好交待。”

  这边的雷虎与双胞胎女子同时躬身,“是,属下这就去准备。”

  ………………………

  与此同时,郑杨和王逸所在的那处僻静小院,气氛却是另一种焦灼。

  从昨夜发出情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天,东方既白,又到了日头灼人的正午时分。

  上面除了那个言简意赅,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等字之外,再无任何新的指令传来。

首节 上一节 117/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