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诡人修:我靠嫁接得长生 第110节

  郑杨缓缓睁开眼睛,入眼是一片略显荒凉的城郊。

  而远处,一座灰扑扑的城池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正是庆城!

  其实,郑杨选择庆城作为落脚点,除了明面上所说的避免打草惊蛇之外,还存了一份私心。

  只因他还有两颗人血婴果还在这里。

  既然有机会取了,那岂不是顺手而为。

  虽然已有一段时间未曾踏足此地,但当初为了调查失踪案而反复勘探的地形,早已深深印刻在郑杨的脑海之中。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便对王逸道,“王兄,我们先入城稍作休整,然后再启程前往往遂安。”

  王逸虽然明白郑杨来此地定然是有其目的,可也不好询问,只得点头道,“一切全听郑兄安排。”

  两人一狗便朝着庆城城门走去。

  大黄狗似乎已经完全从传送的眩晕中恢复过来,好奇地东张西望。

  郑杨目标明确,入城后并未前往客栈酒肆,而是轻车熟路地拐过几条街道,径直来到了庆城县衙所在。

  这把王逸倒是走的有点懵,很显然他也没想到,一个大城竟然有如此复杂的道路,若不是郑杨带着他,只怕是要走丢。

  这县衙门口值守的衙役还是旧面孔,起初见到郑杨这生人靠近,正要上前盘问,目光扫过他异于常人的八条手臂时,先是一愣,随即脸上便是露出惊讶表情。

  “是……是郑捕头?”那守门的衙役显然还记得郑杨。

  毕竟这郑杨一来可就破了他们这里的失踪之案,谁人不知。

  郑杨微微颔首,“劳烦通禀一声,郑杨求见师爷。”

  “不敢不敢,郑捕头您快请进,师爷他就在里面。”衙役哪里敢怠慢,连忙侧身让开,态度恭敬无比。

  而这里的消息传得飞快,郑杨还没走到二堂,得到通报的师爷李默便已经一路小跑着迎了出来。

  他依旧是那副干瘦的模样,穿着什么都未改变,脸上的热情也是如此。

  “郑捕头,哎呀呀,真是贵客临门,蓬荜生辉啊。”师爷李默快步上前,对着郑杨便是深深一揖。

  随即他也是将目光落到王逸和那条品相不俗的大黄狗身上。

  随即声音也是放低不少,“郑捕头可是有公务在身!若是如此,有什么尽管吩咐,我李默一定全力而为。”

  郑杨见此也是同样回礼,随即摆手,“途经此地,想起些旧事,顺便来看看。师爷不必紧张,此次并非公务在身。”

  听到郑杨这么说,李默随即也更是热情,然后便将其再度安排到初来之地俯江楼以做地主之谊。

  这里的酒菜未变,风景依旧却不似那晚所来。

  白日风光更有特色,山势清明,江河奔腾之气势也是尽收于眼底。

  李默找了一处窗边。

  王逸不熟,话语自然很少几乎都是李默在与郑杨闲聊。

  而这边的郑杨也从,李默口中得知,如今这庆城衙门已经是换了一个县太爷。

  那陈责至从失踪一案结案之后,便是一直萎靡不振,且城中闲言碎语极多,不过半月他便辞去官职带着女儿离开了这里。

  郑杨闻此缓缓点头。

  世事无常,本就如此。

  那件事想来对任何人的打击都是极大的。

  酒过三巡后李默也是热情的招呼让他就在此地住下。

  郑杨也不推辞,毕竟他为的就是想要取得这里藏着的人血婴果。

  回到那间曾居住过的客房,一种微妙的熟悉感涌上郑杨心头。

  房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陈设依旧,仿佛他昨日才刚刚离开。

  他闩好房门,又侧耳倾听片刻,确认门外廊下无人,王逸也已回到隔壁房间休息,这才走到木床边。

  他没有丝毫犹豫,双臂运起巧劲,扣住床沿,低喝一声,便将这沉重的木床稳稳地挪开了尺许距离,露出了床脚下方铺设的青砖。

  郑杨蹲下身,以刀探入砖缝之中,轻轻一撬,便将那块青砖取了出来。

  而砖下并非实土,而是显露出一片白花花的散碎银子,银光闪烁格外醒目。

  而这自然不是他真正要取之物,乃是他布下的障眼法。

  那武重的重瞳诡异莫测,能窥破虚妄,若对方真有心探查,这堆显眼的银子或许能吸引其大部分注意力,从而忽略更深层的东西。

  如此从他看到武重那气急败坏的模样,便知道他是没有找到东西。

  郑杨将这些银子一一取出,放在一旁,露出了底下颜色稍深的泥土。

  他并指如铲,刨开浮土。

  指尖触碰到一个硬物,动作立刻轻柔下来。

  很快,一个约莫尺许长,半尺宽的黑色木盒就出现在眼前。

  这正是他藏匿人血婴果的容器。

  郑杨将木盒捧出,拂去表面沾着的泥土,轻轻打开盒盖,一道温润而诡异的红光顿时自盒内透出,映亮了他小半张脸。

  两颗形如蜷缩婴儿的果实静静躺在其中。

  果实通体红色,表皮光滑,隐隐可见皮下有纤细的血管纹路在微微搏动,那红光正是从它们内部透出,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

  “保存得极好,生机未失。”郑杨仔细检查了一番,心中一定。

  这东西虽然主效对修炼神通过度有极好的作用,郑杨现在虽然不需要,可其中好处也是极大,可用来提升实力。

  东西取完那他就没有必要在这里再待下去了。

  第二日天明,郑杨与王逸向师爷李默辞行。

  李默自是再三挽留,言语恳切,“郑捕头,王兄弟,何不多住几日?也让在下尽尽地主之谊。”

  郑杨拱手回礼,不失客气,“李师爷盛情,郑某心领。只是我等确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还需尽快赶路。”

  李默见他去意已决,也不再强求,亲自将二人送至县衙门口,又是一番殷切叮嘱,消失在清晨的街角。

  两人在城中马市购置了两匹脚力稳健的驽马,出了庆城城门,便沿着官道,向着遂安城的方向不疾不徐地行去。

  大黄狗精力充沛,时而窜到前方探路,时而又跑回郑杨马侧,与奔马竞速,显得游刃有余。

  它头顶那撮红毛在风中拂动,如同跳动的火焰。

  马蹄踏在夯实的土路上,发出规律的哒哒声。

  官道两侧,山峦起伏,林木葱郁。

  离了庆城,人烟渐渐稀少,道路也愈发崎岖。

  郑杨骑在马上,目光扫过路旁熟悉的景致,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上次途经此地的情景。

  他想起了那客栈。

  想起了那个面容稚嫩,故意给他指错路的小娃娃。

  更想起了那场杀戮。

  郑杨心中默想,随即鬼使神差地,一拉缰绳,偏离了主官道,拐上了一条记忆中被荒草半掩的小径。

  王逸虽有些疑惑,但见郑杨神色沉凝,似有心事,便也默不作声地拨马跟上。

  约莫行了一炷香的功夫,前方视野豁然开朗,那片被焚毁的客栈废墟赫然出现在眼前。

  断壁残垣,焦黑的木梁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地面上还残留着大片烟熏火燎的痕迹,述说着当日那场大火的猛烈。

  野草已经从废墟的缝隙中钻出,给这片死寂的黑色添上了几分凄凉的绿意。

  然而,郑杨却发现在距离废墟不远的一处空地上,竟然新搭起了一个简陋的茅草屋。

  茅屋低矮,以粗木为架,厚厚的茅草覆顶,当中已有青苔,显然是搭建时间有些日子了。

  且房屋的后面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坟堆。

  郑杨看着那些坟堆,想到了那晚死去的人。

  且一个身影正佝偻着坐在茅屋外的一块大石上。

  那是个中年男子,看年纪约在三十岁之间,可那头发却已半白,显得颇为沧桑。

  他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粗布衣服,正望着眼前的山林发呆,眼神空洞悲戚,仿佛没有魂的存在。

  郑杨和王逸的靠近惊动了他。

  男子猛地抬起头,脸上瞬间充满了警惕之色,且目光在郑杨异于常人的手臂上扫过时,身体当即微微绷紧。

  郑杨勒住马,与王逸对视一眼,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手搭在一旁的枯树上。

  郑杨不知此人是何人,只得缓步上前,在距离男子数步远的地方停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开口询问道,“敢问这位大哥,实在是叨扰了。我记得前次路过此地,这里似乎有一间客栈,如今怎地,成了这副模样?”

  郑杨自然是知晓的,他就是想看看这个男人是谁,虽然心中已经有数,可他还是想确认一下。

  那男子听到郑杨的问话,尤其是听出他的口气似乎曾在此落脚住过,眼中的警惕之色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悲伤。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声音疲惫,带着浓浓的无力感,“这客栈那是我家的产业…………”

第135章 神行武馆

  他伸手指着那片废墟,手指微微颤抖,“唉,别提了。我前些时日外出跑了趟货,离家不过两月光景。谁知……谁知…回来就看到这里只剩下了一堆焦炭,那里面有很多的人。”

  “我不知道家里人是谁,索性全都埋葬了。”

  说到此处,男子眼圈泛红,声音哽咽起来,他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把脸,继续道,“我四处打听,报官也报了不止一次,可这荒郊野岭的,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像是找到了情绪的宣泄点,一股脑的全部说了出来。

  “官府来了人,看了几眼,说是意外失火,草草结了案。可我不信啊!好好的客栈,怎么会说烧就烧得这么干净?我婆娘,我娃儿……他们都没了,我连他们尸骨都没找到。”

  他哽咽着说不下去,只是痛苦地摇着头。

  郑杨静静地听着,目光掠过脸庞,仔细端详着他的眉眼。

  渐渐地,从他那眉宇间的轮廓,郑杨依稀看到了当初那个骗他走错路的小娃娃的影子。

  如此让他心中不由一沉,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那场由武重引发的杀戮,将这客栈主人的一家尽数葬送,包括那些无辜的住店旅客。

  眼前这侥幸因外出而逃过一劫的男子,恐怕至死都不会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

  王逸站在郑杨身侧,他虽然不清楚具体过往,但听男子这番悲痛的叙述,再看这片凄凉的废墟,也大致明白了这是一桩人间惨剧,脸上不禁露出几分同情之色。

  郑杨沉默片刻,缓缓道,“节哀顺变。”

  他无法说出真相,那只会给这可怜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与无法企及的仇恨。

  毕竟他连人修也不是,若是知晓那杀人凶手是四阶人修,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荒野的风吹过,带着凉意,那些坟头的青草随之摇摆。

  如此郑杨没有再多问什么,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些散碎银两,轻轻放在男子身旁的石头上,低声道,“一点心意,大哥保重。”

  那男子看着郑杨放下银子有些错愕。

首节 上一节 110/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