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405节

  应声而动,一众太监、宫女鱼贯而入,他们步伐轻盈而整齐,双手稳稳地端着一盒盒精致菜肴,另有专人捧着美酒。

  众人有条不紊的在殿内摆好桌椅,动作娴熟流畅。

  待一切摆放妥当,众多侍从纷纷恭敬退下,只留下几个宫女,负责照看烧得正旺的炭火,负责倒酒侍奉。

  “朱应。”

  朱标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说道,“今日父皇可是下令准备了肉食。”

  “以往几日,可才有一次,你可要好好享用。”

  “皇上好意,臣一定全部吃完。”朱应笑着点头,言辞间满是敬重。

  朱元璋同样一脸微笑,从龙椅前稳步走来,脚步不紧不慢,尽显帝王的沉稳气度,他缓缓落座,而后对着朱应和朱标轻轻摆手,说道:“都坐吧,今日就当是家宴,不必拘束。”

  “谢父皇。”朱标起身谢恩,声音清脆响亮。

  随后,他走到朱元璋左手边,身姿端正地坐下,举手投足间尽显太子的礼仪风范。

  “谢皇上。”

  朱应也赶忙起身,抱拳行礼,而后在朱元璋右手边落座。

  侍奉的宫女们立刻行动起来,她们手持酒壶,动作轻柔而优雅,为三人依次倒酒。

  刹那间,醇厚的酒香在殿内弥漫开来,丝丝缕缕钻进众人鼻腔。

  朱应刚一闻到这熟悉的酒香,不禁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

  “是不是味道很熟悉?”朱标见状,笑着开口问道,眼中闪过一丝促狭,似乎早已料到朱应的反应。

  “的确很熟悉,似乎是我家酒坊所酿。”朱应稍加思索,肯定的说道。

  “这是玉儿上一次特意送入宫的,你家酒坊所酿的上好精酿。”

  朱标继续说道,脸上满是赞赏之色:“还真别说,难怪你家的酒卖得那么好,每日都是门庭若市。”

  “这酒比皇宫里的酿酒都要美味几分。”

  “那以后皇上和太子的酒,我家酒坊包了。”朱应爽朗一笑,主动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豪爽与热忱。

  “那咱就不客气了。”朱元璋听闻此言,哈哈大笑起来,坦然接受了这份好意。

  他的笑声在殿内回荡,瞬间让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融洽。

  三人就此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浅酌美酒,开始了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酒过三巡,朱元璋和朱标脸上渐渐浮起了几分红晕,在炭火熊熊炙烤的殿内,额头上也沁出了细密汗珠。

  反观朱应,神色依旧沉稳,没有丝毫酒醉的迹象,只是脸颊微微泛红,身上出了一些汗。

  “算起来。”

  朱标微微仰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感慨,缓缓说道:“孤也很久没有与父皇一同饮酒了,此番朱应凯旋,倒是让我们难得享受了这般惬意。”

  “而且,孤看着朱卿觉得很亲近,真的很起劲。”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放下手中酒杯,目光在朱元璋和朱应身上来回流转。

  特别是看着朱应,朱标似想到了什么。

  “是啊。”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每日奏折堆积如山,又哪里有那么多闲暇时间饮酒作乐。”

  “不过等过一阵,年关临近,咱们又可以好好痛饮一番了。”

  而这时!

  朱元璋目光一转,看向正默默饮酒吃菜的朱应,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笑着开口问道:“朱应,咱从兵部看过你的册录,为何你家里只有你祖母,却没有你父母姓名记录?”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不瞒皇上。”

  朱应闻言,放下手中碗筷,神色认真的回道:“臣自记事起,就从未见过父母。”

  “听臣祖母说,以前我们家在大明南边,后来遭遇一场逃荒,无奈之下跑到北平府去投奔亲戚。”

  “再后来,便只有祖母带着臣在北平府扎根生活了。”

  事实上,自从重生到这个世界,朱应最初的记忆便是九岁时在北平府,陪伴在祖母身旁。

  对于父母,他脑海中没有丝毫印象,仿佛九岁之前的人生,被一层迷雾重重笼罩,所有记忆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祖母唤作罗氏。”

  朱元璋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那你父母名讳可知?”

  一边问着,朱元璋又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菜放入口中,看似随意的模样,实则眼神始终紧紧盯着朱应,带着几分隐匿的审视。

  “臣曾经问过祖母。”

  朱应微微皱眉,努力在模糊的记忆中搜寻,片刻后说道:“似乎臣父亲名讳叫做朱志,母亲名讳叫做郑荣。”

  “标儿。”

  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交代道:“记住朱应父母的名讳。如今他已经是我大明的世袭侯爵了,族谱自当健全完善,这是要详细记录在册的。”

  “儿子明白。”朱标点了点头,将此事默默记在心中。

  ……

第225章 朱元璋:这块牙印,怎么那么像雄英小时候那块!

  或许朱标并未感受到。

  朱元璋此番忽然发问是有所意思的。

  毕竟。

  朱应的信息册录上只有着一个祖母信息,父母皆无。

  这在整个朝堂,乃至于镇守一方的武将身上都是未曾有过的,这一问,或许也是补全吧。

  “爹。”

  “今日是给朱应的犒赏宴,可不兴这么严肃的问这问拿,好好喝酒就行了。”

  不过。

  朱标回过神来,又转头对着朱元璋说道。

  “哈哈。”

  “你小子说的是。”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也觉得有理。

  “朱应。”

  “你为大明立下了大功,咱也不说别的了。”

  “喝酒。”

  “咱可是很久未曾敬过酒了,就凭你封狼居胥之功,值得让咱敬你一杯。”朱元璋笑着,举起酒碗,对着朱应一敬。

  虽然老迈,但也是带着一种威严豪迈之气。

  “那臣就受了这一杯了。”

  “能得皇上亲自敬酒,臣也算是满朝第一人了。”朱应笑了笑,也是十分豪迈的举起酒碗,然后一饮而尽。

  “哈哈,好小子。”

  “酒量还不错。”

  “今天咱就允你不醉不归,看看是你会喝还是咱与标儿父子会喝。”朱元璋大笑着,举着酒碗一饮而尽。

  此刻。

  三人也完全放开了。

  殿内。

  炭火烧得很大,热浪也是席卷殿内。

  而饮酒之后,三人脸色都变得十分红。

  此刻的他们也好似很久未曾这般畅饮过了。

  对于皇权。

  朱应心底并非那般敬畏,所以此番喝起来也是并没有那般顾忌。

  而朱元璋父子或许也是很久未曾饮酒了,而且朱应家酒坊的酒水十分的烈,两人都是有些酒醉了。

  “朱应。”

  “北疆之地,孤还未曾去过。”

  “你说那里是什么样子?比之我中原如何?”朱标一脸通红,但是带着好奇的问道。

  “是啊。”

  “咱虽说是创建了大明,可北疆之地,咱也未曾去过。”

  “以前听说北国风光,雪国之景,不知究竟如何。”朱元璋也是十分向往的道。

  “北疆之地极为辽阔,但也十分贫瘠,在北疆皆是以放牧为主,一旦入冬,便有无数草原部族的人会死。”

  “而且这一次我率军所过之处,可是杀光其男子,烧光其粮食,或许做的有些残忍了一些,但至少能够让北元部落更是元气大伤,于北元,我是恶鬼,但于华夏子民,我心无愧。”

  “我华夏自古传承的中原大地是最好的,要不然北边,南边,乃至于周围的那些异族为何老实盯着我中原大地?”

  “大明既立国,除了对外扩张外,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原大地自是一点不可失。”朱应一边喝酒,带着几分感慨的说道。

  “说得对。”

  “老祖宗留下来的疆土,那是一点也不能失去。”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

  “来,孤也敬你一杯。”朱标大笑着,直接撸起了袖子,举起酒碗对着朱应一敬。

  见此。

  朱应也毫不客气,也是学着朱标的样子,撸起了袖子,而且比之朱标的长袍更好撸起来,露出了手臂,举起酒碗一饮。

  “豪气。”

  “不愧是我大明如今最杰出的武将。”

  朱标对着朱应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可余光一扫,落在朱应的手臂上,看着上面一道道伤疤,甚至都可以看出有刀伤,有剑伤,甚至还有弓箭贯穿的伤。

  “你这……”

  朱标眉头微微一皱,十分关切的看着朱应的手臂。

  朱应顺着朱标目光一看,随后笑着摆了摆手,满不在乎道:“战场之上,受伤在所难免,一些小伤罢了。”

首节 上一节 405/4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