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388节

  “至于之后的处置,我会想办法给朱应一个交代的。”

  “毕竟二弟当真是太过,竟然还对朱应动手了。”

  “我大明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如此英雄人物,正是振奋民心的时刻,倘若朱应真的有失,民间必对我皇族有所议论。”朱标沉声说道。

  说到底。

  此时的朱标也是十分不悦了。

  而且不知怎么的。

  在听到朱樉对朱应动手后,朱标都恨不得直接抽自己那个二弟几个大嘴巴子。

  “那兵部就让唐铎不要再将此事外传了。”朱元璋沉声道,也是带着一种毋容置疑。

  显然。

  这对于皇族而言,的确是丑事。

  如果传开了。

  那就更是坏事了。

  “此事。”

  “儿子会办好的。”朱标立刻说道。

  “对了。”

  “朱应如今先一步郭英凯旋归都,你准备用怎样礼遇迎他归都?”朱元璋话音一转,忽然笑着问道。

  闻言!

  朱标带着几分思虑之色,在沉思一刻后,当即一笑:“封狼居胥之功!千古唯二!”

  “此番朱应归都觐见,或许在未来的青史之上都将士千古永载的典故。”

  “儿子打算亲自率领百官在城门相迎,爹你觉得如何?”朱标说着,也是带着几分期待的看着朱元璋。

  听到这。

  朱元璋一笑:“太子储君率领百官亲迎,这等恩待之下,可谓是从未有过的。”

  “想一想,也只有当初你徐叔叔还在时,他为咱荡平了北方,咱带你出城相迎,自他以后,就再无人能够得此殊荣了。”

  对此。

  朱标也是一笑:“毕竟相比于昔日徐叔叔的战功,如今的朱应也是丝毫不逊,甚至更强几分,昔日徐叔叔是将王保保给定了,朱应可是将北元都灭了,其权贵皇族都成了我大明的阶下囚,如此战果,理当重迎。”

  看得出。

  朱标对于此事或许是思虑良久了。

  所以此番才会如此轻易的说出储君相迎之话。

  “既然标儿你都决定了,那就这样去办吧。”

  “以朱应之功,的确可以获得如此礼遇,还有,到时候去迎接时不要忘记叫上玉儿他们,朱应在外出征这么久,可是想念他的妻儿很久了。”朱元璋笑着说道,并无反对。

  毕竟。

  如今他已经老了,所谓皇帝的权柄,如今朱标所掌握的也是根本没有差多少了。

  哪一个太子能够直接下旨号令六部?号令军队?

  唯有眼前的太子朱标,这些属于皇帝的权柄,他都有。

  毕竟底层出身的朱元璋自然是奉行着绝对的长子继承制,而且从一开始就认定了自己的江山要给朱标的,所以不像是历史上许多皇帝一样,对自己儿子各种制衡,各种怀疑,又各种打压。

  “儿子明白。”朱标笑着点了带你他。

  “还有。”

  “如何封赏朱应,你可想好了?”

  “昔日那么多战功都未曾兑现封赏,如今他归都,也是时候落定了。”朱元璋忽然想到了朱应的战功,当即问道。

  毕竟朱应没有多少日子就要归于应天了,这封赏之事也必须要有所定论了。

  “如若朱应年龄再大一些,儿子都想晋他为国公了。”朱标笑着说道。

  一听这。

  朱元璋一瞪眼,立刻摇头:“标儿,你可别乱来。”

  “要是你真的封了,以后朱应就真的封无可封了。”

  看着自己父亲如此担心的样子,朱标则是笑了:“爹!你儿子可没有那般莽撞!”

  “你儿子还很年轻,朱应也很年轻。”

  “虽然北元已经定下了,但大明以后并非没有战事了,北边,南边,西边,到处都是我大明的隐患。”

  “这一次。”

  “我已经想好了。”

  “先将朱应的爵位扶正,封为世袭侯爵,让文熙日后也能够承继,然后封朱应为都指挥使,正二品。”

  “爹你觉得如何?”

  说着。

  朱标也向着朱元璋投以了问询的目光。

  显然。

  朱标已经设想很久了,但具体如何还需要朱元璋来拿定主意的。

  “以朱应的战功,的确可封都指挥使,但让他在何处掌兵,你可想明白了?”朱元璋面带思虑的反问道。

  “自然是北疆,自然是大宁与辽东。”

  “昔日爹不就是想要在辽东与大宁设立一个都指挥所。”

  “如今也正是时机了。”朱标笑了笑,根本没有多想。

  的确!

  朱棣心中的猜测的确是没错。

  辽东,大宁,增兵而不增设过多卫所,而是一直都未曾定下,这一个都所的位置就是给朱应留下来的。

  “如今辽东有十万兵力,大宁府有十万兵力。”

  “你说这些兵力该如何划分?”朱元璋神情严肃的问道。

  “很简单。”

  “十七弟不是就藩大宁了吗?让他执掌一卫所。”

  “还有十五弟就藩辽东,也可以让他执掌一个卫所。”

  “而剩下的兵力就可设立一个都所交给朱应执掌,如此不正好?”朱标笑了笑,说道。

  一听这。

  朱元璋却是摇了摇头,带着几分谨慎的语气:“咱说标儿啊,你是真的不懂还是假的不懂?”

  “两个卫所,一个都所。”

  “总兵力加起来已然超过了二十万了。”

  “如此大的兵力都在吾大明的东北边,难道你睡得着?”

  “万一他们要是有什么心思,那岂不是就要造成大乱子了?”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一点?”朱元璋神情严肃的道。

  “爹。”

  “你是信不过十五弟,还是信不过十七弟?又或者是不信任朝廷调去的那些将领?”朱标则是笑着反问道。

  “不是不信。”

  “而是自古以来,拥兵自重。”

  “兵权,本就是两面。”

  “不得不防。”朱元璋沉声说道。

  对于这,他自然是有着属于他一套的见识。

  “儿子始终坚信一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标则是自信的说道。

  “得得得。”

  “你反正是一点都不担心,难为你老子老是替你担心这些。”

  “就按你的来。”

  “不过大宁府有大宁卫与会州卫。”

  “你准备将哪一支归于老十七掌管?”朱元璋摆了摆手,懒得与朱标去争执了,毕竟父子两都有各自的执政理念。

  “大宁卫自然仍然是归于朱应执掌,这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如今经历这诸多北疆战事,已然成为了我大明最强之军,这一支军队的军魂就是朱应,自不可将这支军队交给他人。”朱标严肃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让老十七执掌会州卫?”

  “再从辽东抽调一支卫所编入都所营,给予朱应掌管?”朱元璋沉声道。

  “不错。”

  朱标点了点头,带着几分思虑:“如此安排,足可保北疆安稳。”

  “而且朱应封都指挥使后,每年大部分时间也要留在应天,所以爹你也无需担心他拥兵自重。”

  一听这。

  朱元璋摇头一笑:“你这小子竟然又挑咱的刺了。”

  “得了。”

  “就按你说的来吧。”

  “待得朱应归朝,封他为都指挥使,世袭侯爵,在北疆设立一个都所,统御都所十万大军,护佑吾大明北疆。”

  话到这里。

  朱元璋也明白了朱标对此事已然认定,也就不说什么了。

  反正他现在还活着,有什么事都可以给朱标摆平,有锦衣卫在,不会有太大的疏漏。

  “父皇英明。”

  得到朱元璋的同意,朱标也是笑着躬身一拜。

  “你这小子。”

  看着朱标喜笑开颜,朱元璋也忍不住的笑了。

  “好了。”

  “朱应也要回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88/4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