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如梦初醒,抬起头,一脸认真的看着朱应,说道:“冠军侯,不知道这块玉佩能否割爱?”
“本王愿意出重金购买,无论你开什么价,本王都绝不还价。”
朱棣的眼中充满了渴望,似乎是真的感兴趣了。
朱应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道:“燕王,此玉乃是末将祖传之物,家中管家曾有交代,这是世代传承之物,无论给多少钱财,都不能卖。”
“它对末将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还望王爷谅解。”
朱应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这玉佩是传承之物,万金不换。
听到这话,朱棣眼中闪过强烈的失望之色,他原本还抱着一丝希望,因为自己的身份,能够让朱应将玉佩卖给他,可如今看来,这个希望已经彻底破灭了。
看着朱应那平静而又带着几分冷漠的目光,无奈之下,只能将手中的玉佩缓缓交了回去。
“燕王殿下,末将告退了。”
朱应接过玉佩,重新挂回脖子上,然后转身,大步离开了大殿。
看着朱应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大殿!
朱棣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疑惑、有不甘,还有深深的忧虑。
“他,真的是朱雄英。”
“当初第一眼看到他,我就觉得他的眼神和气质似曾相识,如今看来,我没有看错。”
“可是,这怎么可能?”
“他明明已经死了,而且还是我亲眼看着他下葬的。”
“他怎么可能死而复生?”
“这世间难道真有神仙不成?”
“还是……还是当初母后做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此刻。
朱棣的心中乱成了一团麻,无数的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他完全想不通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本!
朱棣只是想着趁着今日的机会,好好试探一下朱应,看看能否将其拉拢,为自己所用。
可没想到,这无意中的一眼,竟让他发现了这个惊天大秘密。
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必将引起整个大明帝国的震动,难以想象的震动。
朱棣十分肯定,那块玉佩就是昔日朱雄英的。
当年,他亲眼看到这块玉佩随着朱雄英一起被葬入皇陵,如今它却出现在朱应身上,这绝非巧合。
再联想到朱应的种种情况!
入伍时年龄被沈家故意提大,真实年龄与朱雄英完全对得上,那双眼睛,像极了朱雄英,仿佛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朱应,便是朱雄英,他的侄儿,大哥朱标的嫡长子,大明帝国曾经的皇长孙,也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孙儿。
此刻!
朱棣独自一人站在浴池内,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一动不动。
他的眼神空洞,思绪早已飘远。
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被这个巨大的秘密所震撼,所困扰。
一旁侍奉的婢女们,此刻皆低垂着头,眼神闪躲,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影响到陷入沉思的朱棣。
这些婢女,原本都是元皇宫内的宫女。
可随着明军的铁骑攻破元都,她们的王朝瞬间崩塌。
如今,她们被大明军队控制,作为宫女的他们,等待她们的将是奴籍之身。
她们深知,眼前的朱棣,身为王爷,手握生杀大权,性情莫测。
稍有不慎,触怒了这位王爷,等待她们的必将是死路一条。
“都退下吧。”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内殿深处悠悠传来。
“是。”
几个婢女闻言,如获大赦,忙不迭地屈膝一拜。
她们的动作慌乱而急促,甚至来不及抬头看一眼声音的来源,便匆匆转身,脚步匆忙的向着殿外退去。
退出大殿时,她们缓缓关上殿门,仍然谨慎,生怕发出半点声响,也就在她们退下后。
只见姚广孝手持佛珠,身着一袭黑色僧衣,从内殿缓缓走了出来。
当他看到愣在浴池内,一动不动的朱棣时,微微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关切。
姚广孝轻咳一声,上前几步,站在浴池边,带着几分劝解的语气,缓缓开口说道:“王爷,既然此人难以拉拢,那便该早做决断,下定决心了。”
“王爷一直担忧他在北疆手握兵权,日后恐成王爷的心腹大患。”
“依贫僧之见,若要对付此人,有两条路可走。”
姚广孝微微停顿,带着深思与算计:“一则,设法让他死在北疆的战场上,如此一来,自然可除心头大患。”
“二则,想办法让他远离北疆,最好永远不涉足朝堂,只做一个无权无势的京官,如此便能将其牢牢掌控,不足为惧。”
姚广孝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朱棣的表情。
可是。
朱棣依旧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神空洞,对他的话似乎充耳不闻。
“王爷这是怎么了?”
姚广孝心中不禁暗自纳闷。
在他看来,朱棣此番虽然因为无法收服朱应,心中烦闷,但也绝不会有如此失神啊!
可姚广孝完全不知道。
此刻朱棣的心思,早已被那个惊天秘密所占据,根本不是因为无法收服朱应的这件事。
朱棣陷入沉思,完全愣住,一切都是因为那块玉佩,因为朱应的身份啊!
……
第182章 姚广孝:皇长孙他怎么可能还活着?
这时候!
听着姚广孝的声音,朱棣叹了一口气,缓缓转过头,带着万般的苦涩:“和尚,还记得我当初对朱应最开始的担心吗?”
“你怀疑他是皇长孙?”
姚广孝自然是立刻想到了这一点,昔日初见时,朱棣就提及了担心。
在他这个心腹谋臣面前,朱棣自然是没有任何隐瞒了。
“王爷。”
“到了此刻了,你竟然还有此怀疑?”
“昔日紫微星动,皇长孙陨,一则是命数,二则是天数。”
“不可违。”
“昔日皇长孙入土时,王爷难道没有见到?”姚广孝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而此刻,他眼神之中甚至都带着几分失望之色。
显然。
朱棣此番的表现让他十分失望。
为了一个人,如此担忧,失了王者之气,更失了稳重风度。
“但这一次不同了。”
“我可以确定他的身份了。”
朱棣一脸严肃的凝视着姚广孝。
“恩?”姚广孝诧异的看着。
“他,就是我的侄儿,朱雄英啊!”朱棣叹了一口气,语气却是十分沉重的说道。
此话一落。
姚广孝也是失了几分风度,当即道:“不可能!”
“或许此话听起来的确是过于离奇。”
“但这是真的。”
“刚刚,我看到了昔日父皇专门为朱雄英打造的玉佩,上面有着一个“虞”字,这是父皇给朱雄英追封的王爵尊号。”
“而这一块玉佩刚刚就挂在了朱应的脖子上。”朱棣苦笑着说道。
“这不可能。”
“当初那玉,贫僧也见过,贫僧亲眼看着那玉下葬的,而且如若真的有,那玉应该是两块,而非一块。”姚广孝脸色也变了,十分严肃的说道。
两块玉。
一块为虞,一块为怀。
而虞则是朱元璋追封的王爵尊号,而怀则是谥号。
自然是有着不同的意义所在。
“这一块都出现了,另外一块肯定也在。”
“只是没有被他带在身上罢了。”朱棣沉声说道。
“王爷就那么肯定是一块?”
“而非凑巧?”
“毕竟这天下这么大,凑巧的事情不会少,说不低那一块玉凑巧就是朱应一样了。”姚广孝始终还是抱着几分侥幸,或者说,他并不相信朱雄英还活着。
当初朱雄英与马皇后死后。
超度的法事都是他做的。
人死没死?
他岂能不知道?
虽说姚广孝是一个和尚,但人死不能复活之说,他是清楚知道的。
“不会那么凑巧的。”
“而且我可以肯定这一块玉就是当初随着朱雄英葬入皇陵的那一块。”
“这玉的样式完全就是我皇族工匠所打造,凡皇族子弟,皆有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