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去外面打听打听吧。”沈万三的声音冰冷而沉重:“朱应,他要被封侯了。”
“沈玉儿那个丫头也被封为三品诰命夫人了。”
“淮西?如今他们或许都已经拿朱应毫无办法了。”
这一番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砸在了沈荣的心头。
沈荣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惊愕的抬起头,声音颤抖的说道:“封…封侯?”
“大少爷。”
沈管家在一旁无奈的叹了口气,解释道:“外面都已经传遍了,封赏沈玉儿诰命的圣旨都已经到了朱府。”
“这一次,朱应在北伐中立下了大功。”
“如今他有权有势,还是朝堂上最年轻的勋贵。”
“别说是我沈家了,就算是淮西,只怕也拿朱应毫无办法了。”
听到这里,沈荣完全呆住了,整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动弹不得。
就连原本因为双手被斩断,满心愤怒委屈,叫嚷着让沈万三报仇的沈聪,此刻也如遭雷击,彻底懵了。
侯爷?
侯爵?
他们沈家虽富甲一方,可在这洪武朝,当今皇帝对商贾极为厌恶。
想要凭借钱财去对付一个侯爵,这无疑是自寻死路!
对付侯爵?
找死吧!
……
东宫,大殿内!
吕本站直了身体,恭敬站在大殿中央,手中捧着那封已经盖上了大印的昭告圣旨。
“太子殿下。”吕本微微躬身,声音沉稳而恭敬:“这一封圣旨是以急报昭告,还是依制,各府逐步下发?”
此刻。
朱标一如既往,正端坐在案几前,批阅奏折。
听到吕本的声音后,他的目光才落在吕本身上。
“北伐尚未结束……”朱标思虑片刻后,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依制逐步下发昭告足矣。”
“待得北伐功成之后,再行急报昭告。”
“老臣明白了。”吕本当即恭敬的回道。
“此间无事,你便下去准备昭告之事吧。”朱标神色平静,继续说道:“明日就在应天城先行昭告,然后逐步扩展到应天府,乃至于周边府域,动作要快。”
“老臣明白。”吕本再次躬身领命。
不过,在拜别之前,吕本犹豫了一下,再次恭敬的说道:“殿下,老臣已经有许久未曾见女儿了,不知能否在东宫逗留片刻?”
闻言!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且去吧!”
在东宫内,虽然并非皇宫后宫那般规矩森严,但一切的礼仪规范也与皇宫无异。
哪怕吕本是吕氏的父亲,想要在东宫稍作停留,也必须经过朱标同意。
“谢太子殿下。”
得到朱标应允,吕本脸上露出一丝高兴的笑容,道谢一声后,便快步退下了。
“罗扬。”待得吕本退下后,朱标对着殿外高声喊道。
身着战甲,身披鲜艳红披风的金吾卫统领罗扬,听到传唤,快步走入殿内。
当入殿后。
他当即走到朱标面前,躬身一拜。
“请殿下吩咐。”罗扬恭敬道。
“去朱府传旨。”朱标神色平静,语气平和的说道:“明日让朱应之妻沈玉儿携子入东宫觐见。”
“她入应天已经十余日了,孤也是时候召见她了。”
话音落。
“臣领旨。”罗扬当即领命。
起身,大步流星的退下了。
倒是雷厉风行。
待得旨意交代完毕,朱标又重新将目光投向桌子上堆积如山的奏折。
夜幕将近,他的身影也显得有些疲惫,但却透着勤勉。
每日如山的奏折政务,几乎从未间断,明日,他也是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安排召见之事。
而在东宫,吕氏居住的宫殿内!
“女儿拜见父亲。”
当吕本踏入宫殿,吕氏立刻起身,恭敬的行礼。
吕本微微抬眼,目光在殿内候着的宫女们身上扫过。
吕氏立刻心领神会,轻声说道:“你们都去殿外守着吧。”
“奴婢领命。”
众宫女纷纷欠身一拜,然后鱼贯而出,退到殿外,静静守着。
……
第172章 朱标初见朱熈!惊了!
待得宫女们鱼贯退下,殿门也随之合上,殿内陷入一片静谧。
吕氏缓步轻动,一边搀扶着吕本,引他在主位椅子上坐下,一边侧身站定,神情恭敬,轻声问道:“父亲,此番前来,可是有要事交代女儿?”
尽管如今吕氏已贵为执掌东宫内务的侧妃,在这深宫内院也算手握重权,可面对自己的父亲,她没有半分倨傲什么,只有对吕本的敬重。
毕竟,当初能踏入东宫成为太子妃嫔,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地位,全仰仗吕本在背后精心铺设的道路。
要不是背后站着吕本,她或许还争不赢东宫内的其他女人。
“今日朝堂之上的消息,你想必已然知晓了吧?”
吕本面色严肃的问道。
“嗯。”
吕氏轻轻点头,随后开口说道:“听允炆的几位老师提及,冠军伯朱应在北伐之战中再度立下大功。”
“今日朝议,太子殿下亲自提议,要晋封冠军伯为冠军侯,还要昭告天下,大肆表彰冠军侯的功绩。”
吕本神情愈发严肃,微微点头,目光凝视着吕氏,追问道:“对此,你作何感想?”
“父亲。”
吕氏微微思索,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这个朱应,能力着实出众,更难得的是,他运气极佳。”
“入伍不过是短短三年,如今还不到二十岁。”
“竟已博取如今这般封侯爵的地位,还深受皇上与太子殿下的器重,未来的前途,当真不可限量。”
说到这。
吕氏微微顿了顿,眼中带着一丝思索,继续道:“有了他,对允炆而言,自然是有极大可能成为助力。”
“可对于淮西勋贵,对于朱允熥来说,这无疑是个坏消息。”
“想当初,淮西一系在朝堂之上,武将势力盘根错节,以淮西为先,凝聚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因着大明常年征战,皇上也不得不倚重他们,久而久之,淮西勋贵便目中无人,行事愈发嚣张。”
吕氏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抹冷意:“如今,朝堂上淮西独大的局面眼看就要改变了。”
“这朱应,且不说当下的洪武朝,单论日后太子继位,他也必将成为新一代的武将翘楚,手握重权。”
听到吕氏的话,吕本则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生怕吕氏会错判形势,去得罪了朱应,那样就不是好事了。
“所以,对他,我们只可交好,绝不可轻易得罪。”吕本沉声说道,带着叮嘱告诫之意。
“父亲放心。”
吕氏神色坚定,认真说道:“如此人杰,本就是允炆天然的助力,女儿又怎会糊涂到去得罪他?”
“此番,朱应之妻已被封为三品诰命。”
“为父会以允炆的名义,备上一份厚礼送往朱府。”
吕本稍微思虑,便语气沉稳的安排道:“往后,你也要寻个恰当的时机,向朱应表达善意。”
“据为父所知,淮西诸多将领,尤其是蓝玉那一伙,与这朱应关系并不融洽,在辽东时更是多有摩擦。”
“这一点,我们务必要加以利用。”
“只要是与淮西为敌,那就是对我们有利。”
对此。
“这事,女儿也有所耳闻。”
“那些淮西将领骄纵惯了,昔日辽东之战,朱应破城立功,入了皇上的眼,皇上便有了着重培养他的心思。”
“淮西勋贵自然明白皇上的意图,对朱应多番打压。”
吕氏点了点头,眼中也是带着看透的意思。
在吕本长期的熏陶下,她虽是一介女流,却聪慧过人,对朝堂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要不然。
如今的东宫内也不会被他完全掌控了。
作为嫡子的朱允熥也不会完全被她压制了。
吕氏这个女人,非常之聪明,而且手段也不弱。
“敌人的敌人,便是天然可拉拢的盟友。”
“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必然是站在朱允熥身后的。”
“可允炆在军中却缺少支持者,这朱应,便是眼下最好的人选。”
吕本再次郑重的叮嘱着,直言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