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292节

  随即。

  朱元璋继续看着锦衣卫调查得来的消息。

  册录上,包括了朱应去大宁入伍,然后加官进爵,诸多事情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甚至于朱应开设酒坊,开设酒楼,这些也全部都写得清清楚楚。

  “酒楼遍布大宁府,如今已经在向着北平府开设了?”

  朱元璋的目光停留在这一行字上,微微皱起眉头,轻声喃喃自语道:“酒坊所产酒水供不应求?”

  “这其中可有欺压百姓,以权欺人之事?”

  朱元璋突然抬起头,再次紧盯着蒋瓛,沉声问道。

  作为一个皇帝。

  此刻也透出对民生的关切,作为一代帝王,他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绝不容许有官员欺压百姓,败坏朝廷的名声。

  所以一直以来。

  朝堂之上官员经商之事,他是反对的,不过也并没有律法约束。

  但只要经商了,必然是被锦衣卫盯上的,所以除了胆子大的,大多数都不敢。

  “回皇上。”

  蒋瓛连忙恭敬回道:“这个锦衣卫倒是没有查到,不过朱应将军酒坊与酒楼倒是招募了不少流民作为工匠,也算是帮助了不少平民。”

  他一边说着,心中也暗自庆幸,还好在这方面特意去查清楚了,不然自己又要遭殃了。

  “而且酿酒所收的粮米都比外面的价格更高,并未有欺压百姓之举。”

  “至于以权欺人?这也未曾有过。”

  对于此问,蒋瓛声音十分的坚定而自信,确定没有出错。

  “从你此番调查来看,这朱应,应该还不到十九岁,现在也才十七岁是吧。”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后,沉声道。

  同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朱应的种种事迹,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却能立下赫赫战功,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正是如此。”

  蒋瓛连忙点头,脸上露出谨慎的神情:“据说当初朱应将军入伍时,年龄不足,被直接更改了户籍记录,提高了年龄。”

  “此事,也是当初燕王殿下调查所得。”

  蒋瓛小心翼翼地补充道,生怕遗漏了任何重要信息。

  “那可查到他背后有什么人教导他统兵征伐?”朱元璋又问道,带着强烈探寻的意味。

  他始终对朱应的能力来源感到好奇,一个年轻人,若无高人指点,怎么可能如此精通兵法,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未曾。”蒋瓛摇了摇头,随后补充道:“据锦衣卫调查,并未有人教导朱应将军,而且多年以来,朱应将军一直生活在北平城,未曾离开。”

  听到这!

  朱元璋面带沉思之色。他靠在龙椅上,微微闭上眼睛,脑海中思绪万千。

  “难道这世间真的有天赋异禀,天生就善于统兵吗?”

  此刻。

  朱元璋的心底也不由得生出了这一个想法。

  除此外。

  似乎没有其他能够解释朱应的种种非凡表现。

  “这一次朱应立下大功,咱准备再恩赏他一些金银奴仆,你在奴仆之中多安插一些锦衣卫进去。”

  朱元璋突然睁开眼睛,沉声道:“咱要让朱府内的一切风吹草动都掌握在咱的眼下。”

  “不过,此事不能让太子知道了。”

  话音落下。

  “臣领旨。”

  蒋瓛当即一拜,恭敬领旨。

  “恩,退下吧。”

  朱元璋一摆手,脸上也带着几分疲惫的神情。

  “臣告退。”

  蒋瓛一拜,恭敬退出了文渊阁大殿。

  此时。

  他的额头上满是汗水,后背的衣衫也已被汗水湿透。

  对于他而言,此番就如同在鬼门关走过了一遭。

  他深知朱元璋的威严与多疑,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而朱元璋靠在龙椅上,看着蒋瓛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被改了户籍提高了年龄才在当初十六岁入伍,如此来看,如今他不过十七岁。”

  朱元璋轻声喃喃自语道:“十七岁,如此了得!这怎么看都太过匪夷所思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慨与疑惑,久久难以回神。

  ……

  朱府!

  府前,一片空前的热闹景象。

  一支由禁卫军拱卫的太监队伍缓缓而来,他们步伐整齐,身姿挺拔,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周围已然是遍布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是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而禁卫军则是手持长枪,在周围维持着秩序,他们目光冷峻,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人群,避免被冲击。

  而在府门前,沈玉儿身着一身御赐的诰命夫人宫装,身姿婀娜,仪态端庄,双手微微握紧,静静地等待着。

  而等待过程中,丝毫没有影响她的沉稳与庄重。

  林福则是站在了她身后的一侧,他身着黑色的管家服,脸上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

  府中大部分下人仆从都出来了,他们整齐的站在后面,神色恭敬,不敢有任何异动。

  “这位就是朱将军的夫人,果真是端庄美丽啊。”

  “是啊。”

  “朱将军可是我大明最年轻的将军,更是被封为冠军伯,乃是辽东之战的大功臣,此番禁卫军亲自带着皇宫天使来此,足可见是朱将军又在北伐建功了。”

  “应该就是了。”

  “之前不是有急报兵快马疾驰入皇宫禀告吗?而且还喊着北伐大捷,或许这就与朱将军有关了。”

  “还真的有可能啊。”

  “捷报入了皇宫后,这才多久?皇宫内的天使就来了朱府,肯定是与冠军伯朱将军有关。”

  “听下去吧,这一次肯定是能够听到有关北伐的消息的。”

  “……”

  府邸前!

  许多百姓都翘首以盼地看着热闹,但也议论不断,自然是针对北伐大捷,还有是否与朱应有关。

  在许多偏远一点的地方,百姓们关心的是自己田地里能产多少粮食,今年能挣多少的钱,能不能养活家人。

  或许并不知道朱应之名。

  当初辽东光复,昭告天下后,的确是让无数子民沸腾,但有关于具体立功战将,自然是不会完全出现在昭告之中,只是一笔带过。

  但是在这都城,大明权势中心所在,坊间的消息也是最为灵通的。

  冠军爵号封出去后,自然是应天最先知晓的,而且有关于朱应的许多消息也早就传开了。

  这时!

  在许多道目光的注视下,众禁卫军中心的老太监微微一笑,缓缓向着沈玉儿走了过去。

  而这个老太监并非别人,正是朱元璋身边的贴身太监总管,云奇。

  “朱夫人!”

  云奇的声音尖细而柔和,带着一丝笑意:“奴婢奉皇上旨意,特来宣旨。”

  一边说着,他一边双手高高举起圣旨。

  “臣妇恭听圣旨。”

  沈玉儿当即恭敬回道,声音清脆而悦耳,带着庄重之色,此刻也尽显诰命夫人的风范,没有给朱应丢脸。

  而云奇也不犹豫,他轻轻解开圣旨上的绸缎,缓缓打开了手中的圣旨,然后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声音一起!

  除了沈玉儿外,周围所有的百姓,乃至于禁卫军,朱府内的仆从,全部都跪了下来,恭听圣旨。

  一时间,街道上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沈玉儿有诰命之身,这就相当于男子的爵位,可面君不跪,面旨不跪。

  这也是对于诰命与爵位的一种殊荣,展现地位。

  此刻,她是唯二站着的,身份地位彰显。

  “北伐之战,冠军伯朱应,为国立功,率吾大明骑兵正面击溃北元铁骑,扬我大明天威!”

  云奇的声音高亢而激昂,在街道上回荡。

  “咱心甚慰。”

  “今。”

  “恩泽冠军伯朱应之妻,赐晋【三品诰命夫人】。”

  “赐百金,赐千银,赐锦缎千匹,玉器百件,赐奴仆百人。”

  “钦此。”

  云奇手持圣旨,大声宣读道。

  声音也是在街道周边传开,引得周围百姓一阵惊叹。

  听完这旨意,这一次沈玉儿心底虽惊,但很快回过神来,当即欠身行礼,恭敬道:“臣妇谢皇上隆恩!”

  云奇走上前,微微一笑:“朱夫人,领旨吧!”

  说着。

  将手中圣旨对着沈玉儿一递,后者则是立刻伸出双手,小心翼翼的接过来,双手高高捧起,不敢亵渎,特别还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

首节 上一节 292/4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