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圣明!”
麻儿可儿当即跪地一拜,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皇上圣明!”
许多大臣也是纷纷一跪,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朝堂。
似乎元帝真的是无比圣明!
而蛮子看到这一幕后,眼中却是带着深深的无奈。
他微微低下头,心中暗自叹息,他已经看透了局势,如若元帝继续留下来,后果难料啊!
可是朝堂之上的大臣各有心思,他纵然看出了危机,却也无力改变这一切。
“父亲,你放心。”
在跪下去的麻儿可儿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你的愿望,儿子一定会替你完成的。”
……
大明都城,应天城。
城门所在,依旧是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阳光洒在地面上,给这座繁华的都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来来往往的百姓,或挑着担子,或推着小车,有序的排队入城。
他们的脸上,有的带着疲惫,有的带着期待,还有的带着一丝对生活的满足。
毕竟大明都城,机会无限。
也正在这时。
“踏踏,踏踏踏……”
一阵阵急促的马蹄踏动声从城外官道由远及近的传来。
那声音如同密集的鼓点,带着一种急迫之感。
许多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好奇的向着城外官道看去。
只见三匹快骑向着应天城疾驰而来。
马背上的将士神色专注。
他们的背后,各自插着令旗,在风中烈烈作响。
而在三个快骑身后,各自牵引着一匹无人的战马。
显然!
他们是一路在驿站换马骑行而来,只为了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消息。
“急报临都,速速开道!”
值守在城门的千户立刻大声喝道。
他的声音立刻在城门前散开。
顿时。
原本有些拥挤的入城通道迅速被开辟出来。
众值守城门的兵卒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手持长枪,维持着秩序,禁止任何人闯入这条紧急通道。
当这三匹快骑迅速靠近城门后,三个急报兵也是纷纷大喊道:“北伐大捷!”
“北伐大捷!”
他们的声音高亢激昂,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他们疾驰而归,但大捷的声音却随着他们的呼喊迅速传了出来。
这也让城外排队的百姓,还有城内的百姓听到了后,大多都是面带喜色。
“北伐大捷?能够称之为大捷,必然斩获不小。你们说北伐大军是不是把元帝给擒下了啊?”一个年轻男子兴奋的说道,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不可能吧?北元就算再弱,他们也是雄踞一方的大国,人口加起来数千万,应该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垮吧?”另一个年长一些的男子摇了摇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觉得是,北元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垮的。”
“估摸着是在战场上斩灭了北元诸多,又夺了多少城池了。”又有人附和道。
“反正作为大明子民,将那些鞑子杀光才是王道,你们是不知道以前那些鞑子有多狠。”一个老者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仇恨。
“没错,大明必胜,必灭北元……”
许多百姓纷纷议论起来,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对灭北元的期待。
而此刻!
三个快骑的急报已入应天皇宫内。
其中一个急报兵手持的急报竹筒。
一个手捧着一个木盒子,还有一个手捧着一柄剑。
快步向着奉天大殿而去。
……
第168章 朱元璋:冠军伯,当为年轻一代翘楚!
奉天殿内,一如既往地庄严肃穆,威严之感笼罩了整个大殿之中。
殿内外肃立的禁卫军,皆是盔甲着身,手持兵刃,更添几分庄重。
文武百官身着大明官袍,在殿内排列有序,他们分列两旁班列,身姿笔挺,神色恭敬,有序的上奏。
朝议上奏之事,件件皆是国之重事。
大臣们上奏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或激昂陈词,或沉稳分析,每一句话都关乎着大明的国政,而自北伐开启后,每一次朝议很大的篇幅都是与北伐之事有关。
就在此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打破了朝堂的节奏。
禁卫军统领郭镇,身着鲜亮的铠甲,步伐匆匆却又不失稳重的走入了大殿内。
入殿后。
郭镇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之色,恭敬看着龙椅上的朱元璋,高声启奏道:“启奏皇上!”
“郭英大将军派急报上奏,北伐大捷。”
“急报兵如今正在殿外等候。”
郭镇之所以如此高兴,自然是因为此番统兵北伐的大将军是他的父亲。
话音落下。
原本专注于朝议的满朝文武,目光纷纷汇聚而来,落在了郭镇的身上。
一时间。
大殿内仿佛时间都停滞了一瞬,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所吸引。
“大捷?”
龙椅上的朱元璋,原本沉稳威严的脸上也起了几分波澜。
他微微前倾身体,带着几分期待。
再至朝堂班列内的文武官员,同样也是每个人的脸上都透出了好奇与期待。
毫无疑问!
“大捷”二字。
这便足以激起千层浪,动人心弦。
“宣,立刻给咱宣进来。”
朱元璋当即大喊道,声音里带着平日里少见的急切。
老脸上也是迅速浮起了期待的笑容,这笑容一出现,也是驱散了朝堂上的严肃氛围。
阶梯上的朱标,同样被这消息所吸引。
能够被称之为大捷,必是在北伐之战取得了大胜果的,要不然也不会宣示大捷二字。
“皇上有旨。”
一旁侍奉的云奇,身着华丽的太监服饰,声音尖锐而清晰的大声宣道:“宣急报兵入殿觐见。”
应声。
殿外!
三个身着轻便短打的急报兵,面色疲惫却又带着一种面见圣驾的激动。
他们分为一前两后,步伐整齐而迅速地向着殿内走了进来。
在这庄重的大殿内,他们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臣参见皇上。”
三个急报兵入殿后,动作整齐划一,直接参拜行礼。
同时。
三人也是将手中所带的急报高高举起,呈奏而起。
“免礼平身。”
朱元璋急切的一抬手,语气当中带着迫不及待。
随后,朱元璋直接问道:“北伐有何大捷?”
“启奏皇上。”
为首的急报兵立刻将手中的竹筒急报高高举起,声音洪亮的回道:“此乃大将军亲笔上奏捷报,请皇上一阅。”
不等朱元璋开口,侍奉在一旁的云奇立刻快步向着急报兵走去,迅速的捧起急报后,他又转身,小心翼翼的呈奏在了朱元璋面前的桌子上。
“咱倒要看看这一次北伐大军给咱带来了怎样的大捷。”
朱元璋大笑着,声音爽朗。
而他的手则是迅速的打开了急报,老眼微眯,紧紧盯着上面的文字。
这一刻,满朝文武的目光全部都汇聚在了朱元璋的身上。
每一个眼中都带着好奇与期待。
在他们的注视下,朱元璋老脸上的表情从原本的微笑变得惊异,双眼逐渐睁大,仿佛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最后。
朱元璋的双眼全部都睁大了,似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