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鬼…这个明将是恶鬼啊……”
以往朱应尚未展现出超凡速度时,就已经让元军畏惧不已。
此番实力全开,更是被元军视之为恶鬼,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在朱应的攻击下,纷纷抱头鼠窜。
就在此时。
一阵阵踏动声席卷而来。
刘磊率领着六百多亲卫军,皆是手持盾牌,手持精钢刀,从朱应冲破的缺口处杀入城中。
看着城内遍地的元军尸体,众亲卫没有丝毫意外,他们早已对朱应的实力深信不疑。
“兄弟们。”
“追随将军。”
“杀光鞑子。”
刘磊大喝一声,紧握着精钢刀,眼中燃烧着杀机,向着前方的元军冲杀而去。
“誓死相随!”
“杀!”
众亲卫将士齐声大喝,声音震空,紧随其后,向着城中的元军奋勇冲杀。
他们的身影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着元军席卷而去,所到之处,元军纷纷溃败。
亲卫进城后,陈亨也率领着大宁步卒杀了过来。
“兄弟们。”
“大宁边军,战无不胜。”
“杀!”
陈亨将刀高高举起,直指城前,大声喝道。
“追随将军。”
“杀!”
数万大宁将士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如潮水般鱼贯杀入城中。
他们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声浪,仿佛要将整个城池都掀翻。
在城外!
云梯已经搭建完毕。弓箭手们搭弓上箭,不断向着城内疯狂放箭,密集的箭雨如同蝗虫般覆盖了大片区域。
箭羽划破空气,发出“咻咻”的声响,不断射向城内的元军,给元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随着朱应攻入城中,这一战的胜负已然没有悬念,就如同镇夏城的攻伐之战一样。
在后军,两万大宁骑兵严阵以待,张武亲自统御。
“张将军。”
“将军已经攻入城中了。”
“我们,也是时候要行动了吧?”
魏全策马来到张武身边,脸上满是期盼之色,开口问道。
看着魏全这样子,眼中透出一丝急切,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投入战斗。
“将军攻城前就说了,待他攻入城中一个时辰后,我们便迂回至此城北门,斩断元军的逃生之路。”
“这一战。”
“将军要将城中元军全部歼灭。”
“所以,务必稳妥行事。”
张武面色严肃,沉声说道,他此刻无比坚定,充满了对朱应的信任。
“末将明白了。”魏全点了点头,不再言语,静静的等待着。
军营之中!
大将军行营。
“启禀大将军。”
“朱将军已经攻破城门了,如今大宁边军已经杀入了城内。”
郭英亲卫统领快步走进营帐禀报,语气中难掩激动。
“这么快?”
郭英凝视着亲卫,闪过一丝诧异。
“回大将军。”
“朱应将军悍勇无比,仍是与镇夏城一样,一人一刀,便破开了城门。”亲卫统领激动地回道。
一旁,朱棣与李景隆闻言,并未显得太过吃惊。
毕竟,他们亲身经历了镇夏城之战,早已亲眼见识过朱应的悍勇。
“哈哈。”
“朱将军攻破城关,并无意外。”
“有朱将军在我二路大军,实乃我军之福。”
李景隆激动地大笑起来,心中暗自得意。
在他看来,他与朱应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朱应立下的战功越大,他李景隆沾的光也就越多。
因此,他巴不得朱应多多杀敌,多多立功。
“朱将军。”
“神人啊。”
郭英此刻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眼中流露出一丝敬佩之色。
“张玉将军与沐晟将军如何了?”郭英又问道。
“回大将军。”
“他们已经开始攻城了。”
“不过毕竟相距百里,消息不能很快传递过来。”
“但两位将军所攻打的城池,元军驻守兵力不多,所以关键战果还是要看朱将军这边。”李景隆立刻回道。
“北元边境城池只是首战之果罢了。”
“此番面对的还并非北元的主力精锐。”
“且战且看吧。”郭英点了点头。
李景隆这时开口道:“能够在短短几日内就取得如此战果,还是多亏了朱应将军,据说永昌侯如今还未攻破第一个边城呢。”
说出这话时,李景隆毫不掩饰脸上的得意之色,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向众人炫耀自己的功绩。
淮西势力虽然在朝廷中独大,但李景隆身份尊贵,根本不把淮西放在眼里。
别人或许惧怕淮西,可他李景隆不怕。
谁叫他生得好呢!
“永昌侯那边。”
“已然尽力了。”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像朱应将军这样。”
“而且纵观古今,能有朱应将军这般悍勇的,屈指可数。”
“不,论单刀破城之举,除了朱将军以外,我也从未听闻过。”郭英沉声说道,敬佩毫无掩饰。
“的确。”
李景隆赞同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
“便是等待朱应破城的战果了。”
在一旁的朱棣笑着说道。
“或许今晚就可以拿下了。”李景隆笑道。
“不一定。”
朱棣摇了摇头:“这一次朱应是准备将城中的元军全部歼灭,这可比之前镇夏城的战况更难。”
听朱棣这么一说,李景隆脸上也露出了担忧之色:“城中元军兵力或许不下于六七万,不知朱应能否吃下。”
“且战且看吧。”
“朱将军既然有此筹划,必然是有信心的。”郭英沉声说道。
……
时间一晃,即将到傍晚时分。
夕阳如血,太阳已经快要落山,天边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仿佛被鲜血浸透。
但城中的杀伐仍在激烈地持续着,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在朱应的带领下,无数大明将士如潮水般汹涌,疯狂向着城中的元军冲杀。
此刻,城中的元军已然失去了抗衡之力,被杀得节节败退。
他们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整个街道。
在内城将府,阵阵喊杀声如滚滚雷鸣,从四面八方传来,让整个城池都笼罩在杀戮的阴云之下。
“二皇子。”
一个元将神色慌张,脚步踉跄地跑来,脸色苍白,额头上满是紧张而流下的汗珠。
“战况如何了?”地保奴眉头紧皱,神色凝重地问道。
不过。
他的脸上已然出现了一丝不安,仿佛已经预感到了不妙。
“回二皇子。”
“战况不妙。”
“这些明军战力太过强横了。”
“末将亲自督战,将城中精锐全部压上去了,却根本无法阻挡明军的兵锋。”
元将惶恐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身体都在微微颤抖,不敢直视地保奴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