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甲九重 第12节

  “哧!”

  江宣调整不及,只得拉枪去挡,但此刻他全身麻木,虽手中长枪已经由乌犀换成燕行,但速度还是慢了几分,腹部被短刀划出一道口子。

  又是一个后撤,江宣低头瞥了瞥腹部的伤口,沉声道:“还有一合。”

  将银色长枪扛在肩上,身形一转,长枪旋转而出,枪尖带着一股隐隐的劲气呼啸着刺向胖子。

  这一式竟与当时对瘦子使出的那一式极为相似,不过,这一次,江宣的身形在毒药麻痹的作用下晃动的幅度更大,长枪的旋转速度甚至比刚才的那一式更快。

  见识过刚才一击的胖子自然是不敢大意,绷紧了神经,全神贯注地去观察江宣手中长枪的进攻路线。

  银色长枪在江宣手中好像并没有重量,看上去像一片细长的柳叶,在风中拂动。

  “镗……镗……”

  数声急促的响声传出,银色长枪竟在一瞬间与短刀交击数次!

  胖子虽将长枪的攻击一一挡下,但却无暇他顾,踉跄后退。

  呈碾压之势的胖子开始有了惧色,但略一思虑,便是心中一定,以全力再次向江宣发起反击。

  短刀刺入江宣腹部,好在江宣左手紧紧握住短刀刀刃,这才令刀刃未没入太深。

  “噗!”

  江宣口中涌出一股血红,洒在短刀上。本欲扬起的带血嘴角由于身体麻木变成了抽动:“第二合,结束了。”

  说罢,右手提枪一刺,在胖子躲闪时向后与之拉开距离。

  江宣身中两刀,又处于全身麻木的状态。

  在场面上完全处于下风,而且,胖子显然已经开始用上全力,不准备再与江宣纠缠。

  在江宣以外的任何一人看来,江宣此刻面临的都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但是,江宣却不这么想。

  经过两合,他初步将脑海中那些画面进行了验证。

  接下来,江宣要做的,就是要一击击杀胖子!

  “胖子,那些丹药在何处?”

  “在何处?小崽子,就算告诉你,你以为你还有命去拿吗?”胖子讥笑道。

  江宣吐出一口血水,道:“别急,下一招,就解决你。”将银色长枪扛在肩上,又补充道:“只不过,若是让那些丹药从此没了下落,实在可惜。”

  “狂妄的小子,死到临头了,还在放大话!”胖子有些恼怒,准备使出惊蛰刀,一击解决对方。

第22章 东西的下落

  胖子躬身举刀,身形如先前那般,有着几分诡异。显然将要使出惊蛰刀。

  江宣之前已经吃过了惊蛰刀的苦头,那一击使出之时,胖子还没有服下血盈丸,实力还在天阶中级的层次,却依然给江宣造成一记重击,如今胖子已经有了天阶巅峰的实力,再次使出惊蛰刀,威力恐怕会超出江宣的承受范围。

  必须迅速结束战斗!

  就在胖子持刀动作由直身变为躬身的几乎同时,江宣将枪尾扛到肩上,随后后撤一步,右臂后扬,像一张拉满弦的大弓。

  这动作江宣在与瘦子一战中就曾经用出,也正是这一招,结束了瘦子的生命。

  “嘶!”

  银色长枪爆射而出,像一支离弦的箭,更像一条咆哮着的游龙,激荡着空气,极速射向胖子!

  长枪的速度虽极快,但行进的方向却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像游龙一般,呼啸着向胖子所在的位置进发。

  而这一切,在银色长枪脱手的同时,几乎就已经完成。

  银色长枪停在远处的那处黑色巨岩上。

  胖子瞳孔颤动着,以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低头:他的胸前竟有一个孔洞,位置和大小都与瘦子当时的并无二致!这一点,根据江宣身上穿的那件赭色布袍上的孔洞,并不难推测出。

  江宣如释重负,拖着麻木的身体走向躬身立在原地的胖子。

  “瘦子当时也是如此?”胖子咬牙直起身,看向江宣。

  “是。”江宣道。

  胖子皱着的眉头舒缓下来,释然道:“我与你做个交易。”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江宣第一次在胖子的脸上见到了真诚。

  “可以。”

  “我将那些丹药的下落告诉你,你挖两个坑,把我和瘦子埋得近一些。”

  江宣点点头,绕开胖子,拖着麻木的身体,晃晃悠悠地走向那黑色巨岩。

  又停下脚步,沉声对胖子道:“瘦子已经埋了。”

  兴许是江宣的话让胖子想到什么,胖子依然红润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洒脱的笑意:“东西在祁州城北十里,一座古亭旁的山洞里。”

  一阵剧烈的咳嗽后,胖子又开口道:“那行脚商人行为举止都是大人模样,脸上却是一副童颜。”

  江宣想了想,不知该说些什么。

  然而,身后的一声倒地声却告诉他,与胖子的一战已经彻底结束了。

  先后收起没入巨石中的燕行和乌犀两杆长枪,江宣将已经没了呼吸的胖子扛到瘦子的坟冢旁。

  说是坟冢,其实就是一个小土堆。

  江宣看向躺在地上的胖子,此时的胖子完全没有了先前那种红润的面色,不仅脸色煞白,身体也明显较之前干瘪了不少。

  “这血盈丸副作用着实不小,看来,强行提升实力毕竟还只能是搏命之法,不是长久之计。”江宣叹道。

  方才与胖子一战,江宣的体力几乎消耗殆尽,只是在性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拼着一口气才坚持下来。

  又一番干干停停,终于完成了与胖子之前达成的交易,将胖子埋在了离瘦子几步远的地方。

  坐在最开始与胖瘦二人相遇时,二人坐的那块石头上。

  身上麻痹的感觉渐渐消退,江宣同时感受到他的体力也正逐渐恢复。

  菱形飞镖上涂的“毒药”其实并不是毒药,这一点,江宣早在方才的战斗中就已经猜到了。

  这也印证了江宣对那名外州年轻药师的一种猜测——那药师大概不会对毒药一类的东西感兴趣。

  之所以这样猜测,理由也只是,在江宣的想象中,那名年轻药师应该是,或者江宣希望他是如江宪一般,有着极高的炼药资质,又想用炼药能力去造福更多人的一类人。

  只是可惜,那名年轻药师虽被大型佣兵团保护,但还是阴差阳错地死于胖子的刀下。

  江宣拿定主意:那年轻药师的丹药,除了自己用,绝不拿来伤害普通人。

  三架马车自远处出现,在江宣的视野中越行越近。

  江宣心中疑惑:此处方圆十几里不见一家客栈,算是映州通往祁州的一条小路,这三架马车有大路不走,为何要专捡这小路走?

  三架马车有数名身形健硕之人护送,速度不慢,片刻就行到江宣面前。

  “敢问阁下,此处可是去往映州城的方向?”

  江宣看向那声音的主人,正是那车队中的一名骑马的,貌似护卫之人。

  江宣见眼前问路的护卫下马向自己抱拳,望了望那远处停下的车队。

  抵抗着那麻木劲头过后,来自伤口处的痛感,略一顿后,拖着虚弱的身子回了一礼,手指一条小路:“沿着这条路一直走,遇到岔路口就往无人的方向走,若不停地赶路,约摸着明日巳时不到就能见到映州城的城门。”

  见眼前的那侍卫若有所思的样子,江宣又补充道:“也许走其他的路会更快,但我指的这条,人会少些。”

  那侍卫见对面的少年并没有戏耍诓骗自己的意思,向少年道谢后就要转头离开。

  打量了一眼并抛给了少年一瓶从腰间摘下的赤色小瓷瓶,淡然笑道:“这是我们主子给我们配备的创伤药,见效极快,就当作问路的谢礼。是弃是留,全凭阁下决断。”

  江宣反应迅捷,将其接下:“谢了!”

  那护卫此刻已跃上马,调转马头,朝车队行去。

  听到江宣的答谢,也只是大手一挥,没再答话。

  江宣将头一扭,轻启赤色小瓷瓶,虽有意避着那拔开塞子的瞬间窜出的气味,但还是闻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有些特别的药香,那药香他之前闻过,正是由妹妹江宪配制,让伤口愈合且有止痛效果的上好药粉中最重要的一味药。

  闻见那熟悉的气味,江宣卸下心防,将那缠绕在自己腰腹上的布条轻轻解开,轻弹赤色小瓷瓶,将内里的细密药粉洒在伤口上,又将布条一紧,在远离伤口的位置用布条结了一结。

  江宣独自行走在这条熟悉的小道上,随着药效的发挥,身上的麻痹之感也已明显消除了大半,头脑也逐渐清晰起来,整个身体都轻快了几分。

  与胖子的一战,江宣明显还是轻了敌。

第23章 老潭

  江府书房,江缘歪歪扭扭地坐在一张风格古朴的书案前,以一种别扭的姿势抓着手中的毛笔在纸上画着什么。

  其间,只有江缘是显得比较突兀的。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江缘叹了口气,颇不情愿地将手中的笔放下。

  “老爷。”江缘将门打开,候在门口的是管家李奇致,见江缘开了门,便对江缘一礼。

  江缘挥挥手,将李奇致拽进门:“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我兄弟二人多少年了,在夫人面前你要保持这些主仆礼数也就罢了,在我面前你还来这套。怎么,你不认我这个兄长了?”

  李奇致笑着摇摇头:“在这映州城里,徐家和邢家耳目众多,他们只当我是个不务正业的也倒还好,若是起了疑心,细查起来,对我不利,对江家也不利。”

  这番话说完,李奇致却没等到江缘的回话,后者只是平静地看着李奇致。

  “哦,我不是怕嫂子说出去,嫂子身边不是有几个贴身丫头嘛。”

  李奇致又想到些什么:“再说了,我那点事嫂子也知道啊。”

  江缘这才满意地转过身,坐在方才的那张古朴的书案前,欣赏起自己刚才创作到一半的佳作。

  “你是不是要把那二阶凶兽的内丹给江宪?”李奇致问道。

  “对。我想过了,给宪儿练练手也……”

  江缘话到一半,突然停下,抬头望向李奇致,目光中难掩疑惑之色。

  李奇致倒是有些过瘾的样子,坐到书案旁边的一个椅子上,拿起一只茶壶来上一口:“你看看,我怎么说的来着,耳目耳目。”

  又喝了一口,李奇致将茶壶放下,掸了掸身上,道:“老潭说的。”

  李奇致口中的老潭自然是江家的药师,也是映州城最有名气的三位药师之一,潭药师。

  潭药师虽然在三位药师中炼药的经验最少,掌握的药方也最少,但是胜在年轻,有股子钻研的劲头,炼药水平不断提高。同样的药方,潭药师炼制出的丹药往往品质更好。

  只是,江家虽然也是映州商会三大家族之一,但是在三家中稳稳居于末席,掌握的丹方也较另两家少上一些。

  如此说来,江家是有些耽误了潭药师的。

  但是,这潭药师在江家却过得十分舒心,不管另两家怎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挖,他就是不为所动,稳坐江家丹房中军宝帐。

  江府外的人多是猜测江府许给了潭药师更大的好处。

  所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徐、邢两家挖人,江家要留住潭药师,自然是要提高待遇,但面对徐、邢两家拥有的丹方,想只用银子留住潭药师,怕也是不甚现实的事情。

  其一是待遇,其二就是人。

首节 上一节 12/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