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第31节

  最后,李承乾望向了庆帝。

  看着李承乾那他的略带戏谑的目光,庆帝眉头一皱,心中无名火起,有一想要把自己这个儿子砸死的冲动,不过,他终究是皇帝,最终只是冷哼一声,“承乾,你怎么说?”

  “都察院,风闻奏事?”李承乾笑了笑,坐在轮椅上对庆帝微微俯身,“启奏父皇,儿臣一直觉得都察院风闻奏事就是扯蛋,听了风就是雨,什么屁事儿都拿到朝堂上来说,一天到晚胡说八道。”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谁也没想到李承乾不但没有自辩,而是直接将一巴掌呼到了都察院的脸上。

  在场的都察院官员自然不干了,当下便有一人站了出来。

  “殿下,都察院有监察百官之责,但官小位卑,无刑部之权,风闻奏事,乃朝庭广开言路的善政,我监察院更是禀持正道,为天下百姓发声,何言扯蛋,何言胡说八道?更何况李铭传之奏,乃是殿下今日在这宴中的失仪之举,亦非风闻奏事。”

  “赖御史啊。”看到站出来的赖名成,李承乾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风闻奏事是林相说的,你去问他,不要问我。”

  “呃……”林若甫嘴角一抽,心中暗骂,我只是随口那么一说,怎么就被你们两个给缠上了。

  正要开口之时,庆帝阴沉的声音再次传来,“承乾,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李铭传弹劾你,你可要自辩?”

  “我和李铭传并不认识,连话都没有说过,他凭什么说我放荡不羁,凭什么又觉得今天这大宴之上,我和陈院长说两名话就是失仪呢?简直扯蛋。”

  “哦,这么说,你是认为他污蔑你这个太子喽?”

  “污蔑也谈不上,说不定这就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的直臣呢,平常听外面传我的谣言,对我就有了偏见,今天又看到大庆太子在堂上扯几句不正经的笑话,扯了几句闲篇,偏见愈深,心底的正义之气勃发,当庭弹劾,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李承乾看了一眼李铭传道,“儿臣一直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李铭传对儿臣不了解,那不如让他多了解了解。”

  “多了解了解?”庆帝眯起眼睛,“如何了解。”

  “父皇您也知道,我这个人喜欢清静,我那东宫也跟着清静,连个能管事的人都没有,不若就让这位李御史到东宫来做个詹事,想来,一定会加深我们之间的了解的。”

  “嗯?”庆帝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

  不仅仅是庆帝,殿中众人亦都十分的意外。

  这个太子,还真是行事出人预料啊!

  东宫詹事,也就是东宫的大管家,是太子的心腹之人。

  只要太子不出事,未来的前任肯定是一片光明的。

  只是现在这个太子……

  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啊!

  “李铭传,你觉得呢?”

  “臣,臣……”

  李铭传的心情仿佛是做了个过山车似的,自从冲出来,跪倒在地上,以极大的勇气说出那一番话来之后,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散了,只是静静的跪在那里,等待着自己的命运时刻的到来

  谁想到,峰回路转。

  太子竟然让他到东宫去做詹事。

  这……

  这可和计划中的不一样啊。

  家里的毒药都准备好了,你给我来这一出?

  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笑,听到庆帝的话,他亦不知该如何回答。

  “皇后,你看呢?”

  “嗯?啊……”

  皇后本是一脸木然,此时仿佛骤然之间惊醒,先是看了地上跪着的李铭传一眼,又看了看李承乾,微微点头道,“东宫的确需要一个管事的人了,既然承乾提了,我想,应该不会有错的。”

  “嗯,那就这样吧。”庆帝点了点头,“御史李铭传,迁东宫詹事,就这样吧。”

  说完,目光又落在群臣之上,扫视了一眼,一脸索然无味,站起身来,拂袖而去。

  “这就走了,看来这饭也吃不成了,没意思。”看着他的背影,李承乾低声的嘀咕了一句,抬起手招了招,对还趴在地上的李铭传道,“别跪了,起来吧,推我回去。”

  随后,望向皇后,双手抬起行了一礼,“母后,儿臣告退。”

  “承乾……!”

  皇后面色苍白,看着李承乾,嘴角动了两下,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说什么,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只能眼睁睁站起身的李铭传,一脸苍白,脚步虚浮的走到李承乾的身后,在李承乾的示意下,侍推着他离开了座位。

  他现在心里很乱,晕乎乎的。

  “咳咳!”

  就在李承乾的轮椅路过二皇子的身边时,他忽然又捂着嘴咳了起来,轮椅也停了下来

  “呼……”连咳了数声,李承乾似乎缓了过来,抬起头望向二皇子李承泽,开口道,“二哥啊——”

  见到李承乾停下,二皇子的心顿时提了起来。

  对于自家这个太子弟弟,他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忌惮。

  有些放松下来的群臣,再次将目光望了过来。

  原本以为大戏已经结束了,难道还有一场大戏?

  看着李承泽如临大敌的样子,李承乾笑了起来,“二哥啊,父皇让我给你带句话。”

  “请太子赐教!”

  李承泽小心翼翼的道,心中警惕到了极点,也疑惑到了极点,什么时候,父皇要让他来带话了。

  “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

  太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李承泽,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太子竟然会当着如此多的朝臣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

  还说是庆帝让他带的话!

  一时之间,竟然愣在当场。

  不仅是他愣了,长公主、陈萍萍、林若甫、范建也都愣了。

  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重臣又怎么会不知道,庆帝绝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也不会让李承乾带这样的话,可李承乾就当敢着这么多人的面给庆帝扣屎盆子,这是,被什么脏东西上身了吧?

  而一众朝臣则是一片哗然。

  原本寂静的殿中,又变的嘈杂起来。

  瞪着眼,张着嘴,生动的演绎着目瞪口呆这个成语的终极奥义。

  待到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李铭传已经推着李承乾离开了大殿。

  只余下一殿风中凌乱的众人。

第44章 思退

  夜,月色朦胧,如薄纱般的笼罩天地。

  大殿之外,郭保坤看着一个不认识的人推着李承乾的轮椅走了出来,眼神中透着清澈的愚蠢,还有一丝好奇,问道,“殿下,您这是……?”

  从李承乾进入大殿到离开,也不过是一刻钟的时间,这殿中的元日大宴就结束了?

  这也太快了吧?

  还是在太子身体不适,突然离开?

  “这位是监察院的李铭传,不过现在是东宫詹事了,李铭传,这是我的侍读郭保坤,天资聪颖,有良将之姿。”

  “啊,这个,太子过奖了。”一句良将之姿,郭保坤很开心,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被殿外冷风激的彻底清醒过来的李铭传也有点懵。

  什么?

  良将之姿?

  不是说有惊世智慧的吗?

  “好了,回去吧。”李承乾打断郭保坤的话,“今天晚上有很多人都睡不着觉了。”

  “是!”

  郭保坤果断的闭上了嘴,跟在李承乾身边这么长时间,对于这位古怪太子的性格他也算是有些了解了,当他不想自己说话的时候,再说,就是自讨没趣了。

  东宫

  比起前几个月,现在安静的有些可怕。

  自从李承乾受伤之后,东宫的气氛也随之一变,无论是大小内侍、宫女,还是卫士,无论是走路,还是说话,声音都要轻了许多,仿佛生怕弄出什么声响便会触怒那位腿部有疾的太子一般。

  整个东宫之中,除了那位不良于行的太子之外,也只有郭保坤、秦元、归子田和毛齐五一切正常。

  郭保坤就是个没脑子的,一向以李承乾马首是瞻,归子田埋头于自己的研究,对于李承乾似乎有一种盲目的信任,对其他事情并不在意,至于秦业,可以说是两者兼而有之,在李承乾身边,他代表的是秦家,无论李承乾将来如何,他都已经和李承乾绑定了,并且对李承乾似乎有着一种盲目的信任。

  这几个人并没有因为李承乾受伤而受到什么影响。

  李铭传将李承乾推入东宫,李承乾便让郭保坤带他初步熟悉一下,明天准时来上工,便将两人打发走了,自己操纵着轮椅进入了寝宫。

  自从太子受伤后,似乎是受到了某种打击,喜欢一个人呆在屋里,连贴身的侍女都不让进去伺候,他已经习惯了。

  偌大的寝宫内,温暖如春,与室外的清冷相比,宛如两个世界。

  李承乾长出了一口气,开始了自我批评。

  “今天,有点小兴奋啊,有些忘形了!”

  想到今天在大殿中的事情,李承乾无奈的摇了摇头,没办法,他就是这么一个性格,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毒舌、还容易得意忘形。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他也有这么一点中山狼的意思。

  一得意,就容易忘形。

  当然,他也是有得意理由的。

  按下轮椅的机关,轮椅开始缓行至寝宫的秘室,关上密室大门,看着空荡荡的密室,他笑了笑,双手轻轻一撑,站了起来。

  ※※※

  砰!

  宫内,临湖殿

  庆帝一脚踢翻面前的桌子,哗啦啦的一阵碎裂之声,遍地狼藉。

  几个太监、宫女小心翼翼的站殿内,大气都不敢一声,生怕自己发出一丝声响,便被拉下去直接打死。

  陈萍萍和范建两人低眉垂目,小心肝也不停的颤抖着。

  跟了庆帝这么久,他们很清楚,这位爷是真的破防了。

  这么些年了,这位爷的面上仿佛戴了一层面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厚,他们已经很难分辨、揣测这位爷的心思了,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位爷真正的失态了。

  但是今天,他们可以肯定,庆帝失态了。

首节 上一节 3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