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岂是这么容易看到的,且给她些时间。”江林道。
顾安宁哦了声,不再言语。
自那日之后,盲女便每日和老乞丐一起乞食。
她虽只是个七八岁的丫头,却很懂事。
或许因为从小就接受别人的恩赐长大,如今只晓得感激,不敢有半点怨言。
哪怕老乞丐最初总是发脾气,要将她赶走,也从来只是默默的走开片刻,又默默的带着吃的回来。
江林和顾安宁,每隔一个月,便会来问一次,是否愿意弃老乞丐,跟他们一同离开。
只要愿意走,便可以过上好日子。
这丫头的回答,并无不同。
五个月后,马凝烟从皇宫里出来。
顾安宁再一次进入御书房,看到了一副巨大无比的地图。
这就是马凝烟数月以来,花费心血,一笔一划勾勒出来的。
这幅地图,江林也看过。
但两次观看,感受都截然不同。
第一次是震撼,第二次是沉重。
至于顾安宁,他在御书房待了十数日,把地图仔细端详了一整遍。
再出来时,整个人的气质,显得更加成熟。
处理政务的时候,已经很有章法,显然这段时间思考了很多。
得知他们和老乞丐,盲女的事情,马凝烟也来了些兴趣。
只是去过几次,便不再去了,而是忙于整顿军务。
大乾的边军,要继续征伐。
另外两百万边军,如今已经打下不少地方,却也疲惫不堪,是时候轮整了。
马凝烟再次领兵出征,江林自然也要随军。
这一走,便是两年。
两年时间里,西夷使者来了很多次,带走了十二把神弓。
他们这段时间,也在扩张地盘。
双方的征伐,是朝着同一个方向,迟早有一天会对上。
或许是拿到十二把神弓,让西夷氏族更加自信,最后几次来的时候,都会顺嘴说一句大乾最好早日投诚,西夷不会亏待自己人。
这样的话,自然是被顾安宁搪塞过去。
眼下还没到和西夷开战的时候,忍一步是一步。
两年里,顾安宁多次微服出行。
老乞丐和盲女的日子,也有了些许变化。
乞食对四肢健全的人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盲女如今已经有十岁左右,虽然个头小,但她懂事,说话又好听。
每日跑去那些店面帮人打杂,勤快的很。
而且她从不说要酬劳,可如此机灵听话的小丫头,那些掌柜的又如何能真狠下心什么都不给。
每次多多少少,会给个馒头,大方点便是一枚铜钱去让她自个儿买吃的。
不管别人给多给少,盲女永远都是感谢,磕头。
掌柜的把她扶起来说以后无需如此,她便在店外磕头,颂扬掌柜的善心。
如此一来,谁还能再说她个不字。
一老一少的日子,便过的还算不错。
不说吃饱穿暖,起码无需再担心吃不上饭。
老乞丐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日子,每次听到有人夸赞那丫头,总是露出骄傲和欣慰的表情。
“她是个好娃娃。”
只是他自己的身子骨,这两年不太硬朗,经常生病。
以至于盲女出去做事的时间少了许多,更多的要留下照顾他。
顾安宁说让盲女离去,依然次次拒绝,并且愈发坚定。
“若没有陈爷爷数次送来吃的,我早已饿死街头。虽未读过圣贤书,却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会给陈爷爷养老送终,也会记得您和洪爷的大恩大德,永世难忘。等陈爷爷百年之后,我便去给您二位做牛做马,啥都不要!”
看着盲女愈发坚定的眼神,顾安宁知道,答案应该呼之欲出了。
又过了一个月,马凝烟班师回朝。
两年征战,打下来十几城,大乾的疆域又扩大了不少。
只是那些王朝都开始了联合结盟,不像之前那么容易打了。
边军再次轮整,她也正好回来歇一歇。
江林回到临安府,便被顾安宁喊了去,告知了老乞丐和盲女这两年的变化。
第441章 宣战
“太爷爷,我觉得……是不是差不多到时间了?”顾安宁问道。
江林微微点头,道:“差不多了。”
两人又去见了老乞丐和盲女,时隔两年,盲女的个子长高了一些。
样貌清秀,看起来还算不错。
江林冲老乞丐笑道:“现在可还怪我们治好她的眼睛?”
老乞丐讪讪的笑着,他哪里还会怪呢,只觉得自己当初哭着喊着要跑,显得很是可笑。
江林弹指一颗金阳丹,送进老乞丐嘴里,而后又看向盲女,道:“念你这两年初心不改,送你二人一场富贵,日后好好活着。”
说着,一群人抬着箱子过来,里面都是金银布匹,还有一处地契。
不过并非临安府,而是另外一个州。
搬家倒没什么,对这二人来说,临安府也不是他们的家。
只是如此赏赐,让盲女诚惶诚恐,不敢收下。
老乞丐发出轻微的痛哼声,他残疾多年的双腿,再一次长了出来,很是神奇。
看着新生的腿脚,老乞丐喜极而泣,当即冲江林和顾安宁跪拜磕头。
顾安宁将老乞丐扶起,道:“当年我心有迷惘,还是你让我开了窍。要说谢,当是我谢你才对。”
老乞丐惶恐:“我这残躯,岂有资格。”
顾安宁笑道:“残躯又如何?当年我虽长先生二尺身,先生却高我万丈山,这资格自是有的。”
一番言语后,老乞丐和盲女这才收了东西。
只是想到要搬去其它地方,老乞丐忽然大着胆子对江林和顾安宁道:“我与这娃娃都没什么学问,二位爷却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不知可否有这福分,请您二位写副字。来日挂于家中作为家训,也好让后世子孙记得二位爷的恩情。”
江林摇摇头,对顾安宁道:“我不擅长这个,还是你来吧。”
顾安宁也没有拒绝,让人拿来纸和笔,略一沉吟后,挥毫泼墨。
江林站在一旁看着,随口念了出来。
“人世间峰回路转,心所向改天换地,行者无疆。”
老乞丐听的眼睛一亮,他没念过什么书,只觉得这幅字听起来很有感触。
“可还满意?”顾安宁问道。
老乞丐把字拿在手中,看了又看,激动不已道:“满意!满意!多谢爷赐字,还未请教二位爷……”
顾安宁微微一笑,道:“我太爷爷姓洪,我自然也姓洪。”
“是我愚笨了。”老乞丐拍了拍脑袋道。
而后,这一老一少又对着江林和顾安宁一顿感激,叩拜,这才牵着马匹,带着金银和地契离去。
明面上是两人,实际上暗中还有顾安宁安排的侍卫保护,防止路上遇到意外。
“太爷爷,他们二人,以后应该能过的很好吧?”顾安宁忽然问道。
江林道:“沧海桑田,好与不好,看你问的什么时候了。”
“说的也是。”顾安宁笑起来,道:“此间事了,也算少了桩心事。”
……
离开了临安府,老乞丐和盲女一路朝着新家所在的州郡而去。
路上有惊无险,总算平安到达。
顾安宁给他们找的房子不大不小,三间房,带个小院。
院中还有一棵老槐树,已经长了数十年。
爷俩来到这里后,也没什么东西好整理的,只是那些金银需要好好存放。
不过已经有侍卫提前搬来,暗中负责保护。
在屋里和院中溜达了一圈,老乞丐张罗着要种点菜,便出门去买菜种子和吃的,再配置点家当。
盲女则留下看家,她坐在院门旁,看到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少年,正在不远处朝这边张望。
那少年生的俊朗,唇红齿白,一身衣服干干净净。
盲女跑过去,夸赞道:“小哥哥长的真是好看,你也住这里吗?”
少年微微侧目,下巴稍微抬了些,看起来有些高冷的样子。
“不错。”
盲女嘻嘻笑着:“小哥哥说话的声音好好听呀,不像我,嗓子好粗。”
少年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红,道:“不过是读书朗朗上口,时日久养成罢了,你的嗓音也不差,没那么粗。”
“是吗?小哥哥是读书人?”
少年的下巴昂的更高了一些:“自然,我以为是要考取功名的。”
“厉害!”
两个初次见面的孩子,很快便熟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