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诸天,躺赢证道 第399节

  “如来老儿!”两个声音重叠,震得琉璃瓦嗡嗡作响。

  “这妖怪化作俺老孙模样,行凶作恶,搅得天翻地覆!”

  二大圣互相怒目相视,同时告状道:“那南海观音、天庭大天尊、地府阎罗连同谛听,皆道分辨不得,只说唯有你佛法无边,能照见本源流,须得与俺老孙辨个真假,还俺老孙清白!”

  两张一模一样的雷公脸上,俱是桀骜、愤怒,杀意凛然!

  满殿神佛,面对这冲天神威俱是心惊,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莲台上的世尊。

  如来佛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二猴,穿透一切表象,照见一切本质。

  佛祖缓缓开口,声音宏大而宁静,将那无边戾气都消去大半:“汝等二心竞斗,妄生猜嫌,故有这场灾愆。”

  此言一出,二猴皆是一愣。

  “二心竞斗?”

  一个猴王怒道,“佛祖休打哑谜!俺老孙一心保唐僧西去,何来二心?分明是这妖怪作祟!”

  “正是!”另一个猴王亦喝道,“速速指出哪个是假,老孙一棒打杀了事,好去保师父取经!”

  佛祖却不再直接回答谁真谁假,只是看着他们,那目光深邃如渊海,包容万象,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悟空。”

  这一声呼唤,并非针对任何一个,而是同时唤了两个。

  “有道是外魔易除,心魔难伏。”

  “今日之相争,实乃汝妄、嗔、执不甘沉寂,恰逢个识欲二神作乱,被六耳猕猴所趁,欲夺汝位,代汝功果。”

  “分辨真假,不在我口,不在诸天神佛之眼。”

  佛老开口,念动真言,使了个大慈悲、大智慧之音,有诸般妙用,点化猴儿。

  “且说真者自真,假者自假。汝心若明,便知今日之难,非外力可解。”

  “有道是鸿蒙初辟原无性,打破顽空须悟空。唯有悟空悟得空,方能复归真清净。”

  “否则便是打杀了这眼前之妖,他日魔障再生,又陷轮回之苦也。”

  梵音唱和,直指本心,且蕴含个大寂灭大玄妙之言,回荡在宝刹之中。

  只看佛老言罢,便不再出声,缓缓闭上了法眼,入定去了。

  三千诸佛菩萨、五百阿罗、众等金刚、无数比丘、比丘尼等,俱愕然的看向佛老。

  只说那两个猴儿,亦是愣神。

  “悟空……悟空!”

  一个大圣似有所悟,恍惚间想起来当年入得太易山上。

  祖师不曾赐他字辈,只说自成一辈,曰个悟空。

  想来……当年祖师,或是望见今朝,便给自己取了个悟空的法号。

  空,何谓空?

  经文中言:缘起性空,万法皆由种种条件和合而生,是为万法空相。

  破我执法执,悟得无云晴空,清澈灵动,方能回归婴儿本真,契合道法自然。

  且说另一个猴儿,见得那大圣顿悟,顿时厉声尖啸:“胡言!如来老儿,你分明是袒护这妖怪,俺老孙才是真的!”

  “待我打杀了这假货,再来与你分说!”

  猴儿手中的金箍棒再次爆发出刺目的金光,使了那斗战胜法,再运那初始真解,只说万般神通归一棒,朝着对面的那大圣当头砸下。

  棒风临顶,那顿悟的大圣眼中迷茫尽去,反生澄澈光明,竟忍不住仰天大笑:“原来如此,如此方为空,如此方为我。”

  “笑我痴愚,四尺猢狲,落地称圣,却不知何为圣。”

  他眼中金芒暴涨,是前所未有的澄澈与觉悟之光。

  好大圣,竟弃了金箍棒,张开双臂,坦然迎向这一棍,只待那棍影及身,便骤然溃散。

  “不,怎教你成了正果!”

  那挥棒的猴儿发出怒号,形体如泡影般溃散,化作一缕鸿蒙初辟的虚无之炁,倏然融入大圣体内。

  “嗡——”

  大圆满光明相自大圣脑后赫然显现,只说那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毫光大放,烛照十方净土。

  这一刻,天降祥瑞,地涌金莲,紫气浩荡诸天地。此为真混元证道,天地为之庆贺!

  “啪!”

  一声轻响,大圣头顶那圈紧箍金线,应声崩碎,如露如电,消逝无踪,仿佛从未存在。

  八宝莲台上,佛老睁开法眼,颔首赞道:“善哉,善哉。一心修得大道果,打破藩篱真大圣。待汝功成归极乐,当得作佛矣。”

  殿中诸佛菩萨闻言,豁然开朗,齐齐合十赞叹:“南无阿弥陀佛……恭喜大圣,照见本心,见心即佛!”

  好大圣,大手一挥,红莲业火化披风猎猎作响:“今蒙佛老点化,弟子铭记于心。此去必保取经人,功成再来净土拜谢!”

  莲台上,佛老微笑:“善哉,悟空且去,我教观音尊者随你同往,有法旨予唐三藏,不得再逐你。”

第350章 火焰山挡孙大圣,老牛王尊太易天

  且说观音菩萨和大圣下了灵山,便直往东去。

  不过须臾间,祥光跨越数万里河山,臻至那取经中途一草舍人家。

  那沙僧、八戒看见,连忙进屋请唐僧拜门迎接。

  祥云之上,只见那菩萨道:“唐三藏,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世尊识知,今已被悟空所降服。你一路上魔障未消,步步该灾,世尊金口玉言,须得悟空保你方可至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

  所谓假六耳到底存不存在,菩萨心中自是有数。

  佛祖口中,那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谁能做到万物皆明?无非混元正果尔。

  至于那什么通背猿猴、赤尻马猴,听起来似乎也挺厉害的,但花果山有一窝,也没佛老所说的那么不凡。

  很显然,这四大灵猴就是佛老找出来的一个台阶。

  只不过佛祖既然开了金口,那这六耳猕猴,从前就算没有,如今也得有了。

  三藏叩头道:“谨遵教旨。”

  “善哉,善哉。”

  观音菩萨笑着颔首,送悟空下云,旋即转身离去。

  唐僧则期期艾艾的看着悟空:“徒弟呵,此前是为师之过矣。”

  大圣且笑道:“不消讲,不消讲,且保师傅取得真经表示。”

  八戒连忙道:“哥啊,你终于回来了,没有你,累杀我老猪矣。”

  沙僧只是笑着,没有多说什么。

  至此,真可谓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

  取经众等再聚了个五行圆满,便谢了那村舍人家招待唐僧,而后整束行囊马匹,找大路继续西行。

  ……

  只说个光阴似箭,又是个数月得过。

  行者众人一路西行,和此前相比,更是行程都快的多。

  且说是心猿初定,大圣心中无了挂碍。那老和尚无了念旧话儿经作为依仗,更是多了几分耐心,在无有那颐指气使的时候,四人一马和睦得多。

  故此,不过短短几个月,便行了近万里之遥。

  只不过随着越往西,这天气便愈发的炎热。

  马背上,唐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终是忍耐不住,道:“徒弟们,为何此地这般炎热?明明已是初秋,不该如此。”

  八戒闻言,遂推测道:“早闻极西之地一个热国,乃日落之地,又称个天尽头,莫不是我等走到了那天尽头?”

  行者闻言,遂哈哈一笑,道:“你这呆子,我等灵山未至,如何到得天尽头,且还远哩。”

  闻言,沙僧推测道:“莫不是此地天时不正?我曾听闻南方之地,夏时寒,冬时热,可是此理?”

  说话间,众等近了一座红砖瓦舍,只说唐僧问道:“悟空啊,劳你且去问个消息,详细此地为何如此炎热?”

  “师傅稍待,俺老孙去去就来。”

  只说话音落下,悟空使了个障眼法,化作俊秀小和尚,且近了那门舍,见一老者,而后施礼仔细询问,这才清楚来龙去脉。

  旋即,悟空回禀唐僧:“师傅,我且问清,盖因此地已是个火焰山地界,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神火不息,故此周边地界无有四季,永是炎夏。”

  唐僧登时便惊惧,连忙问道:“八百里神火不息?这这这,便是阴间火狱也不过如此。”

  犹豫片刻,唐僧又问道:“徒弟呵,可曾问清这火焰山能否绕过?”

  大圣闻言,笑着道:“绕不得,绕不得。西行之路,遇到磨难便要趟过,若是绕道便是走了旁门,成不了正果,取不得经。”

  八戒道:“哥啊,你有无边神通,何不灭了那火?”

  行者笑道:“正有此意,且寻一户善心人家安顿师傅之后,俺老孙便去那火焰山上走一走。”

  “有劳悟空,有劳悟空。”唐僧且道。

  “不消讲不消讲。”

  旋即,取经众等寻了个善信人家,道明来历之后,果是礼遇,诸般斋饭不绝,款待众等。

  只说个吃饱喝足之后,悟空且辞别了唐僧,跃上云头,往那火焰山一去。

  云头之上,大圣遥望,只见和八百里山上火焰腾腾,竟让猴儿都觉热。

  “好个火焰山,果是不凡,今日遇到俺老孙,合该熄止。”

  只说猴儿张口一吐,便化作巽风一阵,呼啦啦刮将起来,只说要吹彻天上地下,再撼斗府阴山。

  如此这般大风,往古来今都少见,按理来讲,万火皆当熄灭。

  可这火焰山上火,本来窸窸窣窣不旺盛,大风一吹旺盛百千倍,只说神火倒卷三重天,登时燃起琼霄碧。

  “不好!”

  好大圣,面色大变,那火一起来,只是远远灼气,便烧掉了他身上的一股毛发。

  “好神火好神火,巽风都不息。”

  悟空落在地上,确定了此火不凡,只说捏个诀,使了个拘神法:“山神土地,速来见我。”

  话音落下,便见方圆好大片范围,几十个山神土地,一同被拘来。

  众等土地、山神只说觉得眼前变化,天地大变,本来惊惧不已,直到望见孙大圣,方知缘由。

  “拜见大圣!”

  众等土地、山神连忙行礼。

  只见悟空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我且问,汝等谁知晓这火焰山的来历?”

  话音落下,便见众等山神土地中,有一最不凡的老者,只见他身披飘风氅,头顶偃月冠,手持龙头杖,足踏铁靿靴,端的是一副有道高真的做派。

首节 上一节 399/4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