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片刻之后,便远远得见孙悟空牵马而来,马上坐着那老和尚。
那老和尚近前之后,下马行礼:“此番,我这徒弟,多谢禅师教诲矣。”
“本就师出同门,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且说那禅师哈哈一笑,化作少年人的模样,持着一柄玉如意,向着猴儿见礼:“初秀,见过师兄。”
那悟空见状大喜,眼眶都泛红:“你……你是祖师他老人家收的师弟,还是其他两位师叔门下。”
“却是蒙祖师青睐,拜入门下,得授金丹正法。”
初秀说话间,只说挥着玉如意一指,便见之前被没收的金箍棒,重新浮现出来。
孙悟空且收下金箍棒,刚想要说什么,便看到初秀走到那唐僧的身前。
“圣僧,你我有前世的因果,故此我特来点拨一二,这西行取经路,重要的不仅仅是取经,同样也是一个西行。”
初秀捏了个诀,见了个礼。
却说唐僧,闻言愕然,不过似是想起来什么,却连忙问道:“多谢真人指点,不知真人可否传授一二修行的门道儿?”
“这……我曾听闻西天佛老言《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可传授圣僧,日日修持,当有大法力。”
闻言,唐僧连忙跪伏:“弟子祈愿聆听我佛德音。”
旋即,便见初秀诵了那《多心经》一遍,更是叮嘱唐僧,曰:“此经文,可谓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万不可怠慢。”
“贫僧谨记真人指点。”
初秀哈哈一笑,道:“还有一言,定住圣僧:却说那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言罢之后,便见初秀驾起祥云,便要离去。
这时候却猛然被一旁的孙悟空拦下。
“师弟……我自脱困之后,曾施展重瞳法儿,烛照三界诸世,却见不得那师门所在,还请师弟指点,且叫师兄我,得见师门。”
孙悟空意真情满,连连恳求。
初秀一怔,指了指一个方向:“那不就是太易天吗?”
这次轮到孙悟空愣了,忍不住道:“师弟……我如何看不到?”
“莫不是……祖师他老人家不想见我?”
初秀仔细想了想,摇了摇头:“听该不是,或许是祖师对师兄的考验吧,师弟告辞了。”
言罢,却得见那初秀向着悟空再三行礼,便架起来云光,消失在天边。
最后,只剩下孙悟空有些怅然若失。
“你这猴儿,却是二神欺心,自是见不得那太易天。”
一道声音响起,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那大慈大悲的南海教主。
“菩萨可就教诲?”
好猴儿眼中浮现出希冀神色,连忙询问道。
且见菩萨轻笑,化了个慈航普度天尊法相,却道:“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经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太易天。”
这慈航普度天尊话音落下,便驾起那祥云灵光,远走天际也。
“二神欺心?还是我修心不够吗?”
孙悟空顿时便觉得又有了一个目标。
此时,那跪地拜菩萨的唐僧终于起身,看向猴儿道:“徒弟呵,伏侍我上马,继续西行吧。”
“好嘞师傅,咱们继续上路。”
……
且说接下来一路,先是走了鹰愁涧意马收缰,又过了那高老庄木母归位,最后是那流沙河畔收悟净。
至此,取经五人组算是齐聚一堂,刚好应了个五心之相。
第344章 菩萨作女儿,四圣试禅心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这太易天中,光阴闲适。
自那诸弟子修有所成,各立山门之后,这太易洞天便更添几分清净,只剩下虞韵所授的两位亲传弟子以及那初秀。
似这日,前世的霸王、王侯,今生的易楚、易虞,自是参悟洞天道藏,从中学了个‘动字门’的门道,正欲修习一番。
便见那天外霞光灿,乃有个佛光大智慧相,定是灵山高人请见。
如此这山中,众等师兄尽数下山,只剩下他们三个小的,故此这迎讶之工,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冤家冤家,速速整理衣衫,不可失礼。”
那易虞推了推身前的真人,只说易楚难受的叹了口气,旋即肃整衣冠,出山门之外迎讶。
只说山门洞开,师兄妹二人便得见三尊菩萨身,旋即捏诀拜见。
“易楚、易虞,见过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三位菩萨见状,亦是回作礼节,旋即见那为首的菩萨言:“两位真人,敢问那两仪元母娘娘,可在山中?”
“家师正在山中,我等这便通禀。”
易楚拱手回应,旋即转身,便要通报。
却说此刻,即见日月同天,阴阳齐辉,却说个混元法光交织,瑞气祥云氤氲,作个女元君之相。
“三位菩萨,好久不见。”
虞韵落在三人身前,笑着道。
那观音菩萨笑道:“此前同元君娘娘所言,吾等情愿与元君娘娘扮作个女儿,以试那取经一行人的禅心。”
且说此前,观音菩萨倒是曾想过请动其他大能,作上一场大戏。
寻常者,自是不能作诸菩萨之母,便是扮上一场也无有资格。
有这等资格的古老大神,也不一定能请动。
其中虞韵算是比较合适的,证得一个混元道果,自是天上地下称尊作祖,入灵山上也能尊一个佛号。
且,寻常大能那猴儿不一定服气,请虞韵则不然。
虞韵笑着点头:“既是有约,自当履行,不知该作个何等试练?”
旋即,便见那三位菩萨对视,俱是一笑,使了个法儿,化作三位绝美女子,个个蛾眉横翠,粉面生春。且堪称一个妖娆倾国色,窈窕动人心。
虞韵上下打量三位菩萨,且打趣道:“说甚么楚娃美貌,西子娇容?真个是九天仙女从天降,月里嫦娥出广寒,我见犹怜矣!”
且见那大女儿入戏,娇嗔道:“娘亲,作何打趣孩儿?不依不依。”
虞韵忍不住笑道:“好好好,不知三位好女儿,唤甚名谁?”
且见大女儿欠身一礼,曰:“此皆娘亲赐名,只说姓个莫,乳名唤作真真。”
“那孩儿便乳名唤作个爱爱。”
“两位姐姐都这般说,我便唤个怜怜。”
三位娇女先后回应。
且说虞韵笑着摇头:“莫真,莫爱,莫怜,这作甚个试练,且说这警示都写在脸上了。”
“娘亲,既是一个试练,当不得真哩。”大女儿真真伸手,将虞韵的手臂挽在怀里。
虞韵轻笑,旋即道:“既如此,那我便冒姓一个贾(假),如何?”
“娘亲自有大智慧,孩儿佩服哩。”爱爱笑着挽上虞韵的另一只手。
只说虞韵轻笑道:“且说三位孩儿,随老身作个安家吧。”
话音落下,便见虞韵使了个变身法儿,作个半老徐娘,自有风韵在身。
旋即,便见祥云起,纵天光而去,径直十万里之外。
……
却说那取经五人组,走走停停,真个也光阴迅速。
时值九月初秋,但见了些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
“徒弟呵,天色已晚,你神通大,且去云上望一望,可有人家留宿?”
白龙马上,老和尚看向那行者。
且说行者点头道:“师傅稍待,俺老孙去去便回。”
只见猴儿一个跟斗跃上云头,不消施展什么神通,只是抬眼一望,便得见一簇松阴好庄户。
只说那处,房舍轩昂,门垂翠柏,宅近青山。粉泥墙壁,砖砌围圜。
“嗯?不见牛羊,无有鸡犬?”
行者虽然望不见妖气,只说得见那人气旺盛,不似妖邪。
可如此奢遮人家,无有豢养牲畜,本身便是一个问题。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且说猴儿,自心猿初定,那识欲二神便不似从前那般猖狂,当初那天生的灵秀性子再现。
只要无有识欲二神作祟,以悟空的聪颖悟性,便是稍微思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西行大业,天上地下都挂了号,当有个九九八十一难。
这难,不能躲,只能过。
这一点要比话本中的猴子强。
话本中的悟空,在西行路一开始,只说个勤勉保唐僧,欲让唐僧躲开妖邪劫难。
直到西行路走了大半,悟空才回过味儿来,明白了这九九八十一难,少一个都不行,只能横蹚过去,决计不能绕开。
旋即,便见悟空落下云头,对着唐僧道:“师傅啊,我见前面有一处人家,人气旺盛,不过却有怪异之处。”
“怎么说?”老和尚连忙问道。
悟空道:“那人家庄户奢遮,是个大户人家,却无有豢养牛马鸡犬等牲畜,却是怪异。”
老和尚闻言,遂笑道:“悟空大惊小怪了,有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许是此地风俗,本身便不好豢养牲畜也。”
见老和尚犯蠢,悟空一句话也不说。
动脑袋想想,这大户人家,百千亩良田,无有牛马如何耕种作田?
悟空如今也学乖了。
只说是保你唐僧去得西天就好,至于遭不遭罪,干我何事?
猪八戒此时连忙说道:“师傅,哥啊,既有大户人家,那就化些茶饭,养养精神吧,我这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
且说原著中,猪八戒一开始对于孙悟空,还是挺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