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舟抛却杂念,放空思想,不再执著于悟道成功,他将伙房当做自己日常修行的练功房,他开始站桩。
该干嘛干嘛。
既然这伙房悟道最讲究缘法,不看悟性,那陆沉舟便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顺其自然,心中无树。
若是执著于悟道,反倒是落了下乘,
若是有缘,妙法自来。
当夜。
伙房外。
真定摇摇头,离开了。
“可惜了,还以为能够创造一日悟道的奇迹。”
没过多久,明心也离开了。
“师父,您不回去吗?”
定远禅师此时正在以怪异的姿势吐纳静坐。
他在修行世上第一难的《龙象托天神功》,想要修行此门功法,需要大毅力,大决心,大气运,大天赋。
毕竟光是开窍就足以让普天之下的宗师困于其中,再加一门同样耗时耗力的内外兼修神功,可想而知。
定远禅师睁开眼道:
“在哪里不是修行,我不回去了。”
他想看看,陆沉舟能否悟道。
明心笑道:
“好吧———那我派人给您送斋饭来。””
“谢了。”
“祝这位小兄弟悟道成功吧。
明心虽没有缘法悟道。
但还是很希望陆沉舟能成的。
佛法,本就应该普惠众生。
伙房外,只剩下定远禅师望著伙房,宁静悠远。
“能成功吗?”
翌日。
旭日东升。
除了陆沉舟,只有稀稀拉拉的嵩山武大弟子来伙房悟道,尝试了一番无果后,众人皆摇头离去,感慨道:
“唉,感悟不到一丝道蕴的存在。’
“是啊,感觉再枯坐半年,结果也是徒劳。”
“据说真定是一个月不吃不喝,才悟道成功。’
“太难了,这不得饿死?”
门外,有人望著伙房内练天桩的陆沉舟。
“话说这位龙城首席,是放弃了吗?”
“不懂啊,他怎么开始练天桩,有什么讲究吗?
D
“不清楚,要不我们也去试试?”
一些人开始抄作业,安静在一旁练起来天桩。
有的人猜到了陆沉舟的意图。
“他可能是想顺其自然,等缘法自来。”
于是乎,在陆沉舟的启发下,不少弟子口口相传,在伙房内外聚集起来,或打拳,或修行内功,热闹非凡。
定远禅师望著这些可爱的学生,嘴角笑意昂然。
“哈哈哈。”
这伙房,好久没有这般热闹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
伙房的人,来了又走,不断轮换。
有耐心极佳者,能够从一而终。
更多的人,则是匆匆而来,急急而去。
很多人都是抱著悟道的目的而来,若是长时间无法达成目标,自然也不可能浪费时间在这里,有正事要办。
陆沉舟在伙房住了下来。
吃饭的时候,就去少林寺食堂蹭饭。
睡觉的话,席地而睡,逍遥自在。
口渴了,便去少室山打一桶清泉水来喝。
他时不时,还会和少林弟子聊聊天。
他忘却一切,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世界是佛,是武道,是他的内心。
俗世纷纷扰扰,皆与他无关。
他没有刻意去怎样,而是遵从本心,率性而为。
逐渐的,他和少林弟子无异。此前张祖显圣和逆伐破二桔的大新闻,
也随著世界日新月异的变迁而缓缓淡去。
这一日。
陆沉舟结束天桩修行。
“不知不觉,来少林一个月了———
五阶神种的窍穴特效,再加上此前改易根骨等因素的加持,让他每日练桩12小时,便能一个月开4窍。
距离破二,不远矣。
第275章 一朝得道,万佛朝宗(3k求月票求订阅)
这段时间,陆沉舟也没有其他功课。
开窍之余,除了吃喝拉撒睡。
陆沉舟还将《罗汉拳》圆满了。
【罗汉拳:圆满】
【神种·罗汉(一阶),藏于少商穴六根清净,无明烦恼。
功效1:佛慧一级,提升些许佛门武学悟性。
功效2:罗汉一级,提升些许少林拳法悟性。
功效3:清净,内心平静,烦恼不扰。】
“有意思的特效。”
陆沉舟望著【清净】二字。虽只是门三流拳法,但功成之后,他的心性和灵魂,却有种难以言喻的升华。
现在的他,心态更上一层楼。
愈发有真正得道高人的气质。
这让他想起来《太极拳》。
这两种拳法,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圆满后孕育的专属特效,也不同寻常。
【阴阳】,协调矛盾。
【清净】,阻断烦恼。
陆沉舟眼神中,有种明悟。
他望向另一片叶子。
【虎魔太岁功:第三层(93%)】
过去一个月。
他逐步减少了《虎魔太岁功》修行时间,随著气血与日提升,他感觉到他的气血上限,应是在60点左右。
剩余这点气血差距,开窍便能弥补。故而内功适当放缓,可以等他打破第二时候,再突破,免得浪费。
至于横练武学,《明王身》和《纯阳无极罩》的修行,倒是没有落下,
托天头陀给了他进入少林重力室修行的权限。当然,他需要按照市价支付正常的费用。
这个不能搞特殊,人家少林弟子自己都要花钱。托天头陀让他一个外人长期使用,已经是仁至义尽。
一天要10万,一个月便是300万,离开学校后,一切开销换算成金钱,
陆沉舟愈发感受到了大功的珍贵。
好在,他如今不差钱。
8000万存款,足够他使用两年了。
最终,陆沉舟望向《菩提诀》。
【菩提诀:第二层(50%)】
这段时间,进展最快的,就是这门被搁置已久的气机修行秘法,速度远超从前,如同打开了福至心灵状态般。但根据此前的经验,秘法修行,是不存在福至心灵的。
陆沉舟思来想去。
最终得出结论,此事可能和伙房道蕴有关。
他顺其自然的修行,已经不知不觉领悟了先贤道蕴,有此法创造者的加持,秘法修行速度才能一日千里。
一切智慧,都在那四句偈语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一个月悟道,他早已经不在乎能否悟道成功了。过于执著于果,反而失去了过程的风景。就如同自已这场说走就走的远行一样,最美好的风景,就在旅途之中。
佛门最为讲究心性慧根,达摩入道前说:“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悟透此理,方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