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第75节

  右都御史?

  这可是从一品大员!

  居然被充军发配了!

  这是犯了什么罪?

  亦或是因为朝堂争斗?

  “那老头又臭又硬,你别跟他计较太多!”周兰又忍不住提点了一句。

  杨正山连忙点点头,说道:“下官会照顾好刘家的!”

  周兰满意的看了他一眼。

  ……

  周兰说是一批人,那就是一批人。

  足足有五百多人,全都是流放充军的罪犯。

  其中刘家的人就有三十多口子,啧啧,不愧是官宦家族,瞧瞧这人丁有多兴旺。

  刘元府,就是那位前都察院右都御史,今年大概六十多岁的样子,他有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八个孙子孙女,再加上女眷,这可真是一大家子。

  关键是这个为老不羞的糟老头子居然还有一房很年轻的小妾。

  第二天一早,杨正山带着这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朝着迎河堡行去。

  当然,负责押送的士卒不是他的人,毕竟他此来就带了十个人,看不住这么多人。

  同行的还有赵远,以及赵远属下的百名兵丁。

  看着一个个锁着枷锁的犯人,杨正山目光最终落在了刘家众人身上。

  “这刘家是士族?”杨正山向赵远低声问道。

  赵远摇摇头,“不是,刘大人乃是耕读出身,二十二岁金榜题名,是天合五年的探花。”

  “为官四十年,刘家三起三落,虽然之前有些底蕴,但远远算不上士族!”

  杨正山望着那个坐在牢笼中的糟老头,眨眨眼,满眼的惊奇。

  三起三落?

  这老头有本事啊!

  天合五年?

  那岂不是三朝元老?

  现在是承平二十四年,承平之前康德帝,康德之前才是天合。

  真正的三朝元老。

  关键是三起三落,如果只是一次,那是运道,可起来又跌下去,跌倒了还能再爬起来,连续三次,这就不能归结到运道上了。

  刘家的底蕴不深厚,不可能支持一个人起起伏伏,那就只能说明这位刘大人是真的有能力。

  嗯?

  真的很有能力,都六十多了,还能满足一个娇俏的小美人,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刘大人因何落到如此地步?”杨正山压低声音继续问道。

  赵远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四个月前,刘大人在朝堂直言上谏,惹恼了陛下!”

  “上谏什么?”杨正山继续好奇的问道。

  赵远迟疑了一下,才用弱不可闻的声音说道:“说陛下年老昏庸!”

  “……”

  牛啊!

  这是个牛人啊!

  在朝堂上说皇帝年老昏庸!

  皇帝没砍了他,还真是好脾气。

  杨正山暗自咂舌,他现在终于理解周兰说的又臭又硬是什么意思了。

  “这事跟我们重山镇有关?”

  “有,不过最主要的跟后宫有关!”赵远道。

  杨正山不再多问,这牵扯到后宫了,他还是不要多问为好。

  老皇帝也是个牛人,也是年过花甲的年纪,后宫依然是百花齐放,可见是老当益壮。

  由于这些罪犯的长途跋涉,身体亏损的厉害,他们这一路走了足足四个时辰,直到傍晚时分,才抵达迎河堡。

  虽然迎河堡刚刚翻修过,还盖了很多新房子,但依然安置不下这么多人。

  没办法,杨正山只能暂时让他们挤了一夜。

  第二天,杨正山就让杨承澈、杨承旭将这些人安排到三山堡和襄垣堡去了,只有刘家留在了迎河堡。

  对于这些犯人,杨正山也有自己的想法。

  “流”,是五刑之一,其他四种是笞、杖、徒、死。而流放这种刑罚仅次于死刑,在中国古代是非常严重的刑罚。

  而充军更像是一种劳动改造,不过这种改造要凶险很多,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很容易丢掉性命,若是遇到战事,那就是炮灰。

  至于犯人能不能逃跑,只能说很难。

  首先他们是犯人,到了流放地之后会重新登记造册,户籍与普通百姓不同,且没有路引之类的证明,他们若是逃出流放地,那也只能做个黑户,不能入城,在外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其次则是封建社会是宗族社会,乡村之间又有保甲制度,若是突然冒出一个人来,很容易被发现。

  所以就算是逃跑了,也只能躲到深山老林中,尽量少的与人打交道。

  然而如此的话,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呆在流放地,说不定运气好的话,还能遇到大赦天下的好事,可以合法合理的脱罪返乡。

  因此一般的流放犯人很少会逃跑。

  这些犯人在杨正山手里,更像是免费劳动力,他们不是军户,不需要给他们分配田地,也不需要给他们发放粮饷,只需要管饭即可。

  有这么一群免费劳动力,杨正山还是很高兴。

  正好他现在要返修墩台和烽燧,有了这些犯人,可以给他省下不少银子。

第88章

  “姑丈!”

  处理完流放犯人的事情之后,杨正山这才有功夫见了见陆文春和陆文华。

  书房中,兄弟两人即兴奋又忐忑的站在杨正山面前。

  杨正山给他们倒上两碗茶水,说道:“来来,坐下说!”

  他的态度很和善。

  因为以前陆文春和陆文华对他这个姑丈也很尊重。

  在原身的记忆中,陆家每年都会给杨家送不少节礼,这是陆松鹤这个老父亲对女儿的疼爱。

  不过无论是两个大舅子,还是这些外甥,从未对原身夫妻有过不满。

  特别是陆文春,都是他去杨家送节礼的。

  陆文春无论是对姑姑,还是对姑丈,都很亲近。

  杨正山没有继承原身的情感,但他继承了原身的记忆,知道那些亲朋好友是真心实意的。

  所以他也愿意多照顾一下陆家的子弟。

  兄弟两人坐下,杨正山这才说道:“文春,等下你去找明浩,把他手中的账册接过来,以后就由你负责账房。”

  “文化,你去找老李头,将他手中的针线作坊和木炭作坊接过来。”

  由于杨正山身边缺少文吏,杨明武等人都是身兼数职,不过杨正山已经想好了,接下来他会多招募一些文吏,来减轻杨明武等人身上的担子。

  “先熟悉一下情况,不用太过急躁,做事要稳妥一些!”杨正山嘱咐道。

  “是,姑丈,我们会尽心尽力的!”陆文春郑重的说道。

  杨正山笑了笑,说道:“我自然是相信伱们能做好,不然我也不会让你们过来!”

  听他这么说,陆文春和陆文华都笑了起来。

  安排好陆家两兄弟,杨正山又将杨明诚找来,给了他两百两银子,让他加快建马场的速度。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卢二爷的两千两银子简直就是及时雨。

  如果没有这两千两银子,马场估计要明年才能成规模。

  而现在,杨正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忙碌了一上午,杨正山这才抽出功夫来。

  “那位刘大人可有什么不满的地方?”

  书房中,杨正山向杨明浩问道。

  “没有啊!他们这两天都很老实,一直呆在院子里,几乎没有出来。”杨明浩说道。

  刘家有三十多口人,杨正山给他们分配了四间小院居住。

  屯堡内新建的房屋都是正房三间,厢房四间的小院,一座小院住十个人就显得有些拥挤。

  杨正山想了想,说道:“走,我们去会会这位都御史大人!”

  来到刘元府所居住的小院门前,杨正山轻声扣响了木栅栏门。

  小院虽然有门,但并不是解释的木门,而是用手指粗细的树枝做成的栅栏门。

  不是杨正山不想给大家安一副好木门,而是木门制作需要时间,他这边修整的太快,没时间赶至一批木门出来。

  站在门前,目光透过木栅栏门,可以看到院内的一切。

  此时杨正山就看到刘元府这个老头正坐在堂屋门前的门槛上,端着一根铜制的烟袋锅子,一脸享受的抽着。

  杨正山略感诧异,这老头哪来的烟袋锅子,哪来的烟丝?

  他可是知道刘家过来时的样子,身上除了一身遮羞的破衣烂衫之外,再无其他东西。

  这铜制的烟袋锅子可不便宜,最少也要两三两银子。

  听到敲门声,刘元府抬头瞅了一眼,然后也不说话,耷拉着眼皮,自顾自的抽着烟。

  “……”

  杨正山一阵无语。

  这老头有些不识相啊!

首节 上一节 75/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