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第422节

  别人不敢反驳杨正山,也不敢在杨正山面前提出不同的意见,但陆文华敢,不是因为他跟杨正山有亲戚关系,而是因为他熟悉杨正山的脾气,直到杨正山不会因此怪罪他。

  “没错,不但需要大量的银钱,还需要的大量的粮食!”杨正山点点说道。

  在腾龙卫五年的时间,他就花费了三百万两银子。

  盐场和码头为腾龙卫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银钱,这才能让腾龙卫成为一片富硕之地。

  而现在重山镇不能按照腾龙卫的发展模式来发展,因为重山镇不能建盐场,也不能大规模进行海贸。

  重山镇不同于腾龙卫的小打小闹,朝堂当初能容忍腾龙卫胡来,现在可不会容许杨正山在重山镇继续胡来。

  “可是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钱粮,别说一千万两,就算是一百万也没有!”

  “而且接下来我们还要练兵,还要建造黑云城。”

  陆文华轻声说道。

  杨正山笑了笑,“没钱,那就想办法赚钱!”

  说完,他拍了拍手,门外走进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此人面相憨厚,衣着普通,进入大堂后显得有些拘谨。

  “来,我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玻璃作坊的负责人朱大海。”

  没有点底牌,杨正山岂会如此好高骛远的制定如此庞大的计划。

  而他的底牌不是别的,正是腾龙卫的玻璃作坊。

  自杨正山打算制造千里镜开始,玻璃作坊就已经成立,到如今已有四年多。

  在腾龙卫的时候,杨正山一直不敢大规模的制造玻璃。

  原因吗?

  主要是怕玻璃的利益太大,杨正山估计自己扛不住。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是大荣的靖安侯,是重山镇总兵,是朝堂的新贵。

  或许他依然无法抗住庞大的利益带来的觊觎,但他最起码有一些斡旋的余地,不至于毫无反抗之力。

  一旦玻璃大规模生产,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玻璃能做什么?

  茶具,酒具,餐具、各类器皿,装饰品,以及窗户玻璃等等。

  当然,还有千里镜、镜子等等。

  每一种玻璃制品都有一个庞大的市场。

  只要杨正山愿意,他随时都可以靠着制造玻璃成为大荣的首富。

  前提是他能守住制造玻璃的方法。

  杨正山对成为大荣的首富没有任何想法,也对赚钱没有太多的心思。

  因此他也没必要死守着制造玻璃的方法不放,也不想独占玻璃制造的利益。

  他只是想让重山镇喝头汤,让重山镇借着玻璃普及的机会富裕起来。

  “接下来总兵府会成立一个新的工程科,玻璃作坊归工程科灌下,李大海任工程科右都事,文华你暂时先兼着工程科的左都事吧!”

  杨正山安排道。

  陆文华应了一声,但有些迟疑的说道:“侯爷,玻璃能赚千万两白银?”

  玻璃作坊的存在在腾龙卫的卫司衙门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大家对玻璃的用处并没有太多的概念。

  陆文华也不觉得玻璃是什么神奇的东西。

  唯有杨正山知道玻璃的应用有多广泛。

  不过杨正山没有跟他解释,“以后你就会知道了,玻璃作坊的事情由我亲自负责,由李大海主持玻璃作坊的事务,你们就不要插手了!”

  “是!”陆文华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应道。

  而此时李大海则陷入幸福的震惊之中。

  他原本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铁匠学徒,后来加入玻璃作坊,杨正山觉得他做事认真就让他负责玻璃作坊。

  最初的玻璃作坊只有十几人,而现在玻璃作坊也不过才两三百人而已。

  所以李大海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匠师,根本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当官。

  总兵府的都事可是正七品的官职,真正有官身有俸禄的官职。

  当然,都事算不是文官,总兵府的官职都是武职,跟文官肯定没法比。

  但对李大海这个匠师来说,这就是一场天大的鸿运。

第413章 献宝,郁青衣进京

  “小人拜谢侯爷,拜谢侯爷!”

  许久,李大海才回过神来,跪在地上对着杨正山不停的磕头。

  堂内的众人对此倒是没有露出鄙夷的神色,也没有看不起李大海的意思,因为他们的情况跟李大海差不多。

  他们都是来自腾龙卫的军户,有些是当初迁移到腾龙卫的难民,以前虽然读过书,但连个功名也没有。

  若不是当初腾龙卫缺书吏,他们也没有机会做官。

  论出身,他们跟李大海半斤八两。

  “好了,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交给你做,你就不用磕头了!”杨正山扶起他来说道。

  “是!小人定会拼尽所能,绝不辜负侯爷的看重!”李大海一脸憨笑的说道。

  杨正山点点头,“嗯,接下来你们要招募更多的学徒,然后尽快生产一批千里镜!”

  他虽然已经做好将玻璃的制造方法交上去的准备,不过在交上去之前不妨碍他先赚一波钱。

  千里镜对于航海和军队都有着很大用处,若是拿出去售卖肯定有人愿意购买。

  等千里镜的市场做开了,然后再用玻璃做装饰品,晶莹剔透的玻璃应该很受欢迎。

  装饰品之后,在做茶具、酒具和餐具,最后才是窗户玻璃。

  牙膏要一点点挤,玻璃制品的类型也要慢慢拿出来。

  至于玻璃镜子,这个有点技术含量,未来或许还可以再赚一波大的。

  杨正山对营销的了解不多,但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所以一开始他并不打算大批量的售卖玻璃制品,而是打算慢慢的,一点点的售卖。

  而且他还有一个很好的赚钱计划,想要分享给皇帝老儿,他相信皇帝老儿会很愿意跟他合作的。

  “至于工程科,文华,你先把工程科搭建起来,缺人的话就去招募,嗯,可以去腾龙卫招募!”

  “等工程科搭建起来,在去勘察迎河河道的情况,我们第一步先贯通迎河,让海船能深入重山镇!”

  杨正山继续吩咐道。

  修建官道和水道的事情肯定不能一蹴而就。

  杨正山已经做好了长期奋斗的准备了。

  搞基建是不会亏本的,看起来花费良多,但实际上是把钱粮给了重山镇的军户和百姓,相当于扶贫。

  一直以来,杨正山都是靠着搞基建的方式来扶贫。

  从迎河堡开始,到安源城,再到腾龙卫,每到一地,都会先制定一个基建计划。

  如今也不例外,这个套路虽然老,但确实好用。

  “今年的任务目标就是贯通迎河河道,能不能完成?”杨正山看向陆文华。

  陆文华自信的笑了笑,说道:“下官会拼尽全力,完成侯爷交代的任务。”

  “嗯!”

  杨正山满意的点点头。

  “好了,你们也要做好准备,钱粮、器械、人员等等,各方面要全力配合,莫要拖后腿!”杨正山道。

  “喏!”众人齐声营地。

  随着杨正山的命令传达下去,沉寂许久的总兵府终于动了起来。

  如今的总兵府并不是以前的总兵府,而是一个全新的,来自腾龙卫的总兵府。

  在腾龙卫的时候,杨正山早就将这些文吏磨练出来了,他们不但有着很强的办事能力,还非常熟悉杨正山的办事风格。

  虽然换了一个地方,负责的事情更多更杂,但这些官吏们依然能将每件事处理的仅仅有条。

  正月十八,总兵府就在重山关内贴出了告示,招募各种熟悉修建道路和水利的文吏,招募各种工匠,以及招募大量的工匠学徒等等。

  正月二十,镇标五营同样贴出了告示,镇标五营开始招募将士了。

  重山镇的百姓和军户看着这两份告示,都露出了惊讶和兴奋的神色。

  原因很简单,杨正山提高了镇标五营将士的饷银,同时总兵府招募文吏、工匠和工匠学徒的待遇也非常高。

  对于重山镇大部分军户和百姓来说,无论是加入镇标五营,还是做工匠学徒,都是一份高工资的工作。

  至于文吏和工匠,这个门槛比较高,大部分军户和百姓都不符合条件。

  而镇标五营的士卒和工匠学徒的门槛比较低,只要年纪在二十岁之下,身体健康,且出身清白即可。

  镇标五营招募士卒的门槛之所以这么低,并不是加入镇标五营的标准低,而是在加入镇标五营之前有一段试训期。

  试训期为三个月,即完成常规的基础训练。然后根据基础训练的成绩来选拔将士。

  试训期也有饷银,饷银为镇标五营普通士卒的一半。

  不过就算是如此,前来参加镇标五营招募的人依然是数不胜数。

  镇标五营和总兵府的招募信息传开之后,大量少年涌入了重山关,弄得重山关都有些人满为患。

  不过三天的时间,镇标营就招满了第一批试训的兵丁,总计五千人,全部都是十六到二十岁的少年人。

  同时,玻璃作坊也招募了五百工匠学徒。

  眼看着总兵府开始行动了,庞棠也坐不住了,整天拉着巡抚衙门的官吏开大会,并且还冒着风寒专门跑了一趟黑云山。

  杨正山负责修建官道和贯通河道,庞棠负责建造黑云城和开放北地。

  两人已经做好了分工,都在为一个庞大且宏伟的计划努力着。

  而就在这样忙碌的气氛下,京都也传来了一道道让人无法忽视的消息。

  首先是在正月十六日,京都举行了立储大典,承平帝册立诚王为太子,带着太子祭天地、太庙、社稷。

  自此之后,诚王就是大荣的太子,废太子彻底成为了过去式。

  而在立储大典结束之后,太子再次监国,承平帝再次住在深宫中静养。

  这一次太子监国与上一次太子监国有着明显的不同。

首节 上一节 422/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