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要不要跟李盛王朝的叛军合作?
如果从赚钱的角度来说,那自然是合作,一個刚刚完成王权交替的王朝,肯定是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其中的商机肯定有很多,所能赚取的利益也将不可估量。
可如果从朝堂利益上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可能需要更多的衡量。
杨正山琢磨了片刻,对余通海和孙程说道:“你们先回去将此次在李盛王朝的见闻和李盛王朝的局势整理成一份卷宗,我先见见那个来自李盛王朝的使者再说!”
“喏!”余通海和孙程应了一声,便告退了。
尔后,杨正山派人去将那个来自李盛王朝叛军的使者请了过来。
一个大概四十多岁的男子,长相倒是没有特别之处,不过其神态倒是从容不迫。
“李盛王庭议政府左参赞崔洪涛拜见将军!”崔洪涛不卑不昂的抱拳施礼。
李盛王庭的最高机构乃是议政府,与大荣的内阁很相似,议政府包含左、右议政,品级正一品。左、右赞成,品级从一品,其后是正二品的左、右参赞及舍人等官职。
议政府之下便是六部,承政院等衙门。
崔洪涛是正二品的左参赞,论品级比杨正山高,杨正山只是从二品的定国将军,而且还是个虚职,而他实职是正三品的腾龙卫指挥使。
再加上大荣武官品级虚高,无论是从二品的定国将军,还是正三品的卫指挥使,在朝堂上都排不上号。
相比之下,崔洪涛这个正二品的左参赞在李盛王庭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职位。
可是李盛王朝是大荣的属国,虽然两国关系亲密,并且互相承认对方的功名和官职,但属国就是属国,李盛王朝的官员在大荣自然不能以李盛王朝的品级为准。
更重要的是崔洪涛还不是李盛王朝的官员,他是叛军的官员,虽然叛军已经占据了李盛王朝,但只要大荣一天不承认他们的合法性,他们就只是叛军,不能取代李氏王族。
杨正山坐在主位上,面色平淡的审视着崔洪涛。
敢孤身来见他,说明这个崔洪涛胆识过人。
而看他从容不迫的姿态,也证明他不是个简单的人。
“你的主子是谁?”杨正山问道。
主子!
这个称呼其实并不合适。
君臣不是主仆,无论是大荣还是李盛王朝,君与臣的关系都属于一种合作关系,虽然君主也带点主人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从属关系,而不是主仆。
崔洪涛没有指出杨正山话中的错误,而是清声说道:“下官的主上乃是新罗金尚骏。”
金姓是李盛王朝的大姓,而新罗金氏则是李盛王朝的门阀世家,若是新罗金氏推翻了李氏王族,也不是不可能。
杨正山微微颔首,“你们想要跟我们达成什么交易?”
“我们需要大量的货物,包含大量棉布,粮食,药材,毛皮、瓷器等等!而作为报答,我们愿意用铁矿石来交易!”崔洪涛站在原地,朗声说道。
杨正山双眸闪动。
铁矿石?
你确定这不是给我挖坑?
我一个卫司指挥使,你让我大量的铁矿石,这不是想弄死我?
卫所各级衙门虽然可以自行锻造兵甲,但是却不能私自开采或买卖铁矿,原因很简单,卫所毕竟是军事机构,肯定需要兵甲,而朝堂锻造的兵甲一般都会给禁军或边军,很少给各地的卫所衙门,所以卫所若想得到兵甲,那就只能自己打造。
卫所可以打造兵甲,但需要上级衙门拨发铁矿石。
铁矿石就是朝堂控制卫所兵甲数量的手段。
杨正山可以做任何生意,但是绝不能买卖铁矿石。哪怕现在腾龙卫需要大量的铁矿石,但他依然不能从别处买铁矿石。
这是犯忌讳的事情,比盐业买卖还犯忌讳。
涉足盐业买卖,可能只是想敛财,可涉足铁矿石买卖,那可能就是心怀不轨,居心不良,意图谋反。
若是文官涉足铁矿石买卖,那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武官是绝对不能涉足的。
杨正山不动声色的说道:“除了铁矿石,你们还能用什么交易?”
崔洪涛沉默了稍许,说道:“金银矿石!”
“……”
杨正山有些无语。
所以他们只能拿矿石来交易!
不过想想也对,李盛王朝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是大荣格外需求的物品。
李盛王朝有的,辽东基本上也都有,单从贸易上来讲,李盛王朝对大荣的贸易需求比大荣对李盛王朝的贸易需求大的多。
“你先下去休息吧,此事我会仔细斟酌的!”
“将军,下官可以代表主上许诺,只要将军愿意与我们交易,我们必会给与将军厚报!”崔洪涛保证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端茶送客。
等崔洪涛走出堂屋时,杨正山抬头看了他的背影一眼。
看来金氏叛军急需来自大荣的商货,不然对方也不会做出如此保证,更不会把金银矿石拿出来交易。
同时也说明李盛皇朝的情况不是很好,对方急需的是棉布、粮食等必要的生存物资,显然这是因为混乱的局势使整个李盛王朝陷入了物资匮乏之中。
新罗金氏掌控李盛王朝后,肯定要先恢复民生,稳定局势,清楚李氏王族的影响,然后彻底把控整个王朝,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不过杨正山很好奇李氏王族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们是不是真的逃到了雪原之地,会不会从雪原之地来大荣求助。
第341章 购置新船
待崔洪涛离开之后,杨正山来到了余通海的书房。
书房中,余通海正与孙程伏案书写着他们在李盛王朝的见闻,其实他们并没有深入李盛王朝,只是在李盛王朝最南端的群山府城有所停留,而他们打听到的消息也都是从群山府城内收集的。
杨正山翻看着他们写好的内容,若有所思。
从两人的所见所闻中可以看出李盛王朝的民生状态并不好,群山府城内的百姓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身体状态都不好,应该是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下的结果。
这也正常,按照之前孙程所说,李盛王朝的叛军是从四年前爆发的,也就是说这一场内战已经持续了四年。
持续四年的战争足以让整个李盛王朝陷入饥饿和贫困之中。
毕竟李盛王朝疆域并不大,差不多相当于大荣的一省之地,还不如辽东地区。
辽东地区是指辽远省、平原省、山河省的一大半区域,只是辽东地区就比李盛王朝大两倍有余。
区区一省之地,一场内战却持续了四年,结果可想而知。
杨正山想了想,也坐在了旁边,取来一份空白的文书,书写起来。
他要将此事上奏给皇帝老儿,涉及到李盛王朝的政权交替,这事绝对不是他能做主的。
同时他若是想与李盛王朝继续交易,也要得到皇帝老儿的同意才行。
至于皇帝老儿会不会同意,杨正山心里也无法猜测。
很快,三人就整理出一份奏折和一份卷宗,杨正山带回了卫城,让人送去了靖安府的驿站,由驿站送往京都。
至于与李盛王朝的贸易,只能暂时停下,在没有得到皇帝老儿的同意之前,杨正山觉得还是先不要再与李盛王朝贸易为好。
不过这不意味着余通海和孙程就能闲下来了。
与江南那边的航线,余通海已经交给了薛平和宁波负责,等过段时间他们还会培养其他的副手来接替薛平和宁波,出航不单单是为了贸易,还是为了培养人才。
杨正山为何时隔三个月才让船队前往李盛王朝,一是因为水师需要训练,二是因为航海人才不足。
三个月的时间不足以让一个普通士卒变成一個精锐的水兵,也不足以让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航海的人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
但是却可以让他们适应在大海上航行,让他将航海的基础知识熟记于心。
然后以老带新,慢慢积攒经验。
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强大的水师,一群擅长航海和海战的武官。
现在不能与李盛王朝进行贸易,这显然影响到了杨正山的计划,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李盛王朝不能去,那就去德盛王朝。
余通海和孙程休整五天之后,再次带着二十多艘战场和商船出海了,前往德盛王朝。
就在余通海和孙程出发的第二天,罗裳来到了腾龙卫。
罗裳这是刚从江南回来,本来他是想等罗琛回到江南之后,他就返回辽东,结果杨正山又给他们安排了一件事,他就在江南多待了两个多月。
卫司衙门内,罗裳来到杨正山的书房。
“辛苦你了!”杨正山看着消瘦了不少的罗裳,关切的说道。
罗裳哈哈一笑,说道:“大人说笑了,在下可不辛苦!”
杨正山莞尔,为他倒上一碗茶水后问道:“船队没有遇到意外吧!”
罗裳自然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是跟着腾龙卫的船队回来的。
“没有,一路都很顺利,大人交代的事情也办成了!”罗裳说道。
“哦!买了几艘船?”杨正山来了兴趣,问道。
他交代给罗裳的事情就是买船。
腾龙卫目前拥有战船一百多艘,其中大福船两艘,海沧船八艘,哨船十六艘,子母船二十四艘,鹰船八十艘,这是一卫水师的标准配置。
除了战场之外,腾龙卫还拥有八艘商船,就是杨正山从辽安张家买的那八艘商船。
虽然大福船和海沧船也能运货,但它们毕竟不是货船,运载的货物远不如货船。
如果江南、李盛王朝、德盛王朝这三条航路全部打通,眼下的商船肯定不够用,所以杨正山就让罗裳在江南再买一些商船。
“嘿嘿,十八艘!四艘福船,十四艘快船。”罗裳说道。
杨正山眉宇一挑,“这么多!”
“不止这些,我还在江南的一家造船厂定了两艘福船和十艘快船!”
罗裳看了看杨正山,又说道:“不过大人,这些船你可要分我一些,我要两艘福船,六艘快船就行。”
杨正山一阵无语,这家伙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组建船队了。
不过这也正常,短短的三个月,腾龙卫就在辽东和江南的航线中赚到了将近十万两银子,差不多每次都有一万多两的利润。
这么大的利润,罗裳自然会眼馋,想要组建自己的船队也是情理之中。
“那十八艘商船都一起回来了?”杨正山问道。
“嗯,现在就停靠在码头上!”罗裳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质量如何?”
“虽然是旧船,不过维护的很好,再用个十年没有问题!”罗裳说道。
“嗯,这些船都是腾龙卫的,你等造船厂里的那批船吧!”杨正山很干脆的说道。
“呃!大人,能不能先匀给我几艘,我先培养一下船工!”罗裳有些不情愿的说道。
他现在手里是没人没船,想要打造一支船队还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行。
按照他的想法,接下来他先去招募一批经验丰富的船工,然后再招募一批新船工,训练上两三个月,等到九月十月份就可以出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