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们请自重 第236节

  姜净点点头,并不是很意外,他在此之前,大概也能够猜到,老道人想要的是这个。

  或者说,这也确实是姜叔叔目前最需要的东西。

  “上奉北极,下朝酆都,这一下,姜叔叔算是集齐了。”

  姜净感叹的说着。

  抬手,甩出一个卷轴,被老道人接住。

  “那,晚辈这便告退了?”

  “去吧去吧。”

  老道人满不在乎的点点头。

  姜净拱拱手行礼,而后身影缓缓的消失。

  太极殿前。

  姜临一巴掌接着一巴掌的抽上去,皇帝踉踉跄跄的后退着,他那一身邪气,在此刻的姜临面前,没有任何的作用。

  无论是怎么样的邪气手段,落在姜临的身上,都会被那阴间本源煞气完全消解。

  这让皇帝陷入了茫然之中。

  自己费尽心机得来的力量,面对着真正的伟力,居然这般的卑微。

  姜临一直抽的自己都有些累了,这才停下了动作。

  眼前的皇帝已经被抽的有些神志不清了。

  皇帝的身形已经开始晃荡,眼睛呆呆的睁着。

  姜临却皱起了眉头。

  此刻的姜临,也有了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他总觉得,在皇帝的目的彻底的揭晓之后,带来的却是更加浓郁的迷雾。

  皇帝的计划已经完全看清,可问题是,皇帝的计划本身,就带着一些轻率。

  这种感觉,在皇帝此刻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越发的强烈。

  称心如意阁。

  姜临突然想到了这个遍布四大部洲的邪道势力。

  是啊,遍布四大部洲的邪道势力,甚至于,可以说是现在三界的邪道魁首。

  这般的庞然大物,真的会被皇帝这般容易的“偷鸡”吗?

  或者换一个说法,一个祟仙,真的值得让称心如意阁这样重视?

  或许站在皇帝的角度,称心如意阁只是他的棋子之一。

  但如果,把皇帝放在曾经的宋王的位置上呢?

  姜临心里默默的想着。

  “啊啊啊啊!!!”

  皇帝突然的仰天咆哮。

  “玉君!你该死!”

  到了此时,皇帝也终于从自己的幻梦之中清醒了出来。

  这位枭雄皇帝,也终于看到了自己计划中的漏洞。

  皇帝到底不是宋王。

  姜临静静的看着眼前的皇帝,没有开口说话。

  因为在姜临的身后,突然出现了两道身影。

  姜净带着刘雨薇出现在了这里。

  姜临扭头看去。

  “叔叔。”

  姜净笑呵呵的拱手行礼,说道:“叔爷爷在叫您。”

  闻言,姜临一愣,而后看向秦王所在的方向。

  在那里,自家老头子不知何时站在了秦王的身边,正饶有兴趣的研究着秦王头顶的天子龙气。

  姜临收回目光,对着姜净点点头,不再去管那皇帝,而是走向了老头子的方向。

  而在姜临的身后。

  姜净摸出了一柄闪耀着璀璨星辰光辉的短刀,放在了刘雨薇的手中,鼓励的拍了拍刘雨薇的胳臂。

  “师父。”

  姜临来到了老道人的身边。

  “嗯。”

  老道人点点头,对着姜临招招手。

  秦王有些意外的目送这师徒二人走向皇宫之外。

  他知道这位突然出现的老道人身份不凡,但没想到,居然是姜道长的师尊。

  可姜道长不是说,他师尊已经去世了吗?

  秦王心里有些疑惑的想着,太极殿之上突然传来了动静。

  只见刘雨薇手持星辰短刀,有些呆呆的站在那里。

  身前,是仰躺在地,心口处汩汩冒出鲜血的皇帝。

  姜净与秦王对视一眼,前者缓缓的躬身行礼。

  “臣姜净,恭请陛下登临大宝,拨乱反正。”

  …………

  皇宫之外的大街上。

  姜临和老道人并排行走着。

  “感觉虎头蛇尾?感觉皇帝的落幕太过草率?”

  老道人笑呵呵的问道。

  姜临点点头,在老头子面前,没有什么好遮掩的。

  “我总觉得,自己好像成了一颗棋子,做完了自己的事情,掀开了某些东西之后……”

  “就没有了作用。”

  姜临说着有些贬低自己的话。

  他现在有些茫然。

  “老头子,你现在到底是什么身份?我认识的那个你,是现在的你吗?”

  ‘啪!’

  回答姜临的,是来自老道人爱的鞭策。

  姜临不由得捂住额头。

  “你本来就是棋子,或者说,是某些家伙手中的一柄刀。”

  老道人看着前方的道路,轻声说道:“像你这样的刀,不止有一柄。”

  “也就是你小子运气好,有老子罩着你,才不至于给你安排一个操刀鬼。”

  “而且,你小子也确实争气,硬生生的得了老魏的赏识。”

  “现在,黑律司全体上下,是真的把你当成自家的独苗苗看待。”

  姜临静静的听着,还没来得及说话,眼前突然多了一个卷轴。

  耳边,传来了老道人的声音。

  “你的想法没错。”

  “周国的事情结束了,但你的事情还没有结束。”

  “傻小子,往前看吧,总有一天,你得站在棋盘之外。”

  “你手里的玩意,就是老子给你寻来的机会。”

  “也是你应得的。”

第181章 分道扬镳

  在周国绝大多数的凡人百姓眼里,三个月前的那一场动乱,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不过是皇帝老儿换了一个人做而已。

  唯一的好处就是,随着新帝登基,虽然没大赦天下,但也做了免税和平粮价的举措。

  这足够让周国百姓对这位新帝充满好感,并真心的崇敬。

  没错,距离秦王登基,已经过了三个多月。

  现在,该称秦王为天子了。

  朝堂之上,也随着新帝登基而暗流涌动。

  五十岁的皇帝,在壮年的尾巴,却有一位十二岁的宰相。

  虽说这位少年宰相能力之强,堪称武侯在世,但也正是因此,难免让诸多大臣心头揣揣。

  而且,新天子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女儿,可即便是这位女儿,在天子登基的时候都没有出现。

  于是乎,一道道请皇帝选妃的折子,雪花一般的飞进了太极殿。

  天子虽说觉得有些突兀,但也确实该认真考虑这件事,毕竟,天子无嗣,法统不稳,这是常理。

  最后在宰相的建议下,选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只在京都选妃,三人。

  一时间,所有的朱紫大臣,公侯贵胄,都在默默的准备着。

  不过这些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跟姜临的关系不大。

  上清观内。

  十月的天气已经不能说是凉爽,而是逐渐的起了冷意。

  虽说修行者寒暑无碍,但姜临还是披上了那件黑色的大氅。

  站在老君殿前的台阶上,姜临抬头看着广场边缘那叶子已经有些枯黄的柳树。

  柳者,柔也,本身无形,风何形,柳便何形。

  暗合老子无为之道,放在这里,算是相得益彰。

首节 上一节 236/5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