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们请自重 第112节

  “闭嘴!”

  真垣道爷恶狠狠的咬着牙说道。

  但马上,神色松弛了下来,张了张口,不知道说些什么。

  看着跪在地上的李青辞,最后,化作了一声叹息。

  “也罢……”

  真垣道爷无力的摆摆手,闭眼说道:“自今日起,你不再是我太和宫弟子,全真也好,真武也罢,都不认你。”

  “你……去吧……”

  他很不想这么说,但真拙说的对。

  李青辞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阻拦,没有任何的意义。

  昨夜,乃是真武祖师见证,李青辞选择了自己的本心。

  真垣道爷看向玉虚殿内的真武帝君神像,喃喃自语:“既然祖师都未曾有言,我等门人弟子,也不该做棒打鸳鸯的恶人。”

  说罢,这位道爷步履沉重的走向玉虚殿。

  在路过姜临身边时,侧头看了过去。

  “北帝一脉的?”

  姜临拱手行礼,说道:“姜临姜玄应,见过道爷。”

  “帮老道送送他吧。”

  真垣道爷没有多说,只是点点头,而后自嘲的笑了笑。

  “既已非我道门弟子,不该长留道观。”

  说罢,这位道爷继续走向玉虚殿。

  身后,李青辞泪流满面,不住的叩首。

  他是一个很坚定的人,或许在五年前,初遇那古灵精怪的女孩时,他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但当取舍之时真的到来,他发现,做选择,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姜临送李青辞来到了齐云山下。

  在那里,燕姑娘正站在一个板车旁边等着他。

  见李青辞失魂落魄的走来,她默默的握住了他的手。

  “多谢姜道友。”

  李青辞对着姜临拱手行礼。

  姜临还礼之后,轻声问:“李道兄,舍道途而入红尘,值得吗?”

  “没什么值不值得。”

  李青辞微微一笑,脱下道袍,双手捧着递给了姜临,转身将板车抬了起来。

  他拉着板车,车上坐着燕姑娘,朝着齐云山下,渐行渐远。

  姜临捧着道袍目送他离去,耳边传来了李青辞的声音。

  “修道,并非是为了飞升,也非是为了位列仙班,更不是为了长生逍遥。”

  “而是为了渡人。”

  “许多修道者,选择了终一生渡世人,而我,选了另一条路罢了。”

  姜临听着,喃喃自语。

  “终一世,渡一人吗?”

第106章 真胎来历

  “姜道友快来,过堂了。”

  回到了太素宫之后,姜临迎面就撞上了在等着他的陈青宁。

  陈青宁嘿嘿一笑,说道:“今日可是大堂。”

  “啊?”

  姜临愣了一下,问道:“离腊月还有许久,怎么就过大堂了?”

  一般来说,道观行斋,有三个说法。

  吃饭的地方名为“斋堂”。

  最随意,最轻松,类似自助餐的,叫做便堂,唯二的讲究也就是穿着整齐,不可大声狂语。

  不过这一般是小道观用的规矩,因为人少,安排起来方便,比如姜临家的小道观,连便堂都算不上。

  因为姜临根本拦不住师尊吃饭的时候吹牛逼。

  后来师尊仙去,姜临能吃上饭就不错了,自然也就没了讲究,甚至连便堂都算不上。

  再上一层,叫过堂,就是太素宫这般的大道观所用,规矩繁多。

  而最大的,叫做过大堂。

  带着更多的礼仪性质,也只有腊月二十五和来年的正月初五会过大堂。

  现在才五月份,过那门子的大堂?

  “似乎是因为刘家居士。”

  陈青宁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这才小声对姜临说道:“贫道也是到现在才知,刘居士身怀真胎之事,除了你我二人之外,只有三位道爷和贫道的师尊知晓。”

  “观中其余人等,都不知此事。”

  姜临闻言挑了挑眉毛,看来这真胎的来历确实不简单,连自家道观弟子都要瞒着。

  想来,若不是陈青宁的传讯只能到她师尊那里,便是她的师尊也不会知情。

  “可这跟过大堂有什么关系?”

  姜临点点头,但还是有些不解,毕竟,过大堂多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礼仪上的东西。

  一方面瞒着道观弟子,甚至于中高层的道长,一方面搞一出过大堂。

  有点抽象啊道爷。

  “贫道不知。”

  陈青宁挠挠头,说道:“不过,有好吃的。”

  “嗯?”

  姜临闻言,脚步加快了几分,“那还不赶紧去排班?”

  “哦哦!”

  陈青宁也赶忙跟上。

  姜临脚步如飞,一边走一边整理衣冠,同时在心里吐槽着自己,想那么多干嘛,没听到有好吃的?

  一直走到了斋堂,姜临眼看前面没有多少人,松了一口气,拉着陈青宁排到了末尾。

  可左等右等,一直从上午等到了中午,还是没有等到开斋的打梆号。

  “哈欠……”

  陈青宁站在姜临身后打了个哈欠,脑袋一栽一栽的。

  “真有好吃的?”

  姜临回过头看了一眼陈青宁,以及身后那长长的队伍。

  “上次过大堂,有仙枣吃,是荡魔祖师爷爷赐下的。”

  陈青宁轻声说。

  姜临顿时回身,站稳,那叫一个板正。

  这一等,又是从正午等到了下午,姜临已经看到有几个新入门,不曾修行的弟子腿都已经在打颤了。

  姜临耳朵动了动,发现在那几个弟子身边,也都有几个师兄师姐在说什么“坚持”“仙枣”之类的话。

  他怀疑的看了一眼陈青宁,发现陈青宁也有点怀疑人生了。

  简而言之,双眼都失去了高光。

  无他,饿的。

  “梆!!!”

  就在这时,一声梆子号,让所有人都提振了精神。

  只见斋堂的中间过道上,两位太素宫的道爷缓缓走来。

  而在斋堂门口,真拙道爷也已经在等候。

  姜临和陈青宁都瞪大了眼睛。

  过大堂,要先给祖师上供,通常是有一位堂头请供,另有两位经师,一位护供,一位站在堂内。

  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活计,打死也不会轮到这三位道爷的身上。

  一时间,鸦雀无声,众人都被这超规格的场面吓住了。

  三位道爷却不管弟子们的神色,只是自顾自的进行着仪式。

  两位道爷到了堂前,冲任堂头的那位举起手中供盘,至眉头。

  供盘之内,有一小盂饭,一小盂清水,一双筷子。燃香三炷,一炷烧在司命炉内,两炷放在供盘上。

  迈步,入堂,奉于祖师神位之前。

  姜临虽然疑惑,但还是提振精神,供祖师之后,自然就是开斋。

  然而下一刻。

  真拙道爷站在斋堂门口,整肃衣冠,高声喝道:“众弟子,接神!”

  啊?

  姜临愣住了,过大堂确实有接喜神的仪式,但那是在吃完饭之后了,而且都是喊“接喜神”。

  接神是什么意思?

  而且,那是过年时过大堂的规矩,现在接哪门子的神?

  很快,姜临就反应了过来。

  只听三声梆号响,刘雨薇被刘云秀搀扶着,有些拘谨的走来。

  刘家姐妹径直的走向斋堂,两侧排班的道人无不行注目礼。

  此刻就是傻子也看出来不对劲了。

  今日这一遭突如其来,规格极高,却有些不合礼仪的过大堂,似乎就是为了这两位居士准备的。

首节 上一节 112/5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