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552节

  徐祖狄笑道:

  “这会只怕辩论还没过半,不过总朝廷这次必输无疑,无非是小输,亦或大输的区别。”

  此处无外人,姑侄两个说话也没那么多顾忌。

  对徐贞观倒霉乐见其成。

  这时,禅房外传来喧闹声,守在门外的那名双臂过膝的老者推开门,说道:

  “二位殿下,外头辩机和尚经过,给庵里的尼姑拦住,请进来了,好似在问梅园论学的结果。”

  “这么快就结束了?”

  徐祖狄愣了下,笑道:

  “看来正阳先生赢得比我料想中更容易。”

  他知道辩机和尚也去梅园的事。

  “带本宫去看!”

  云阳长公主喜滋滋道,一行三人出了禅房,循着声音来到尼姑庵前院。

  就看到一袭白衣的辩机和尚给一群尼姑围着,询问情况。

  云阳公主目光落在容貌清秀俊朗的辩机脸上,目光一亮,行走间步伐腰肢都婀娜了几分。

  “法师,哈哈久仰大名。”

  徐祖狄大笑着迎上去,已经调整好了心态的辩机温和与他寒暄。

  又微笑着,朝云阳公主点了点头,双手合十:

  “贫僧见过大长公主殿下。”

  云阳笑容灿烂道:

  “法师不必多礼,听闻你从梅园回来,本宫便来看看,可是那边结束了?”

  辩机和尚颔首,脸上不显波澜地说:

  “梅园之会,出了些许变故。”

  接着,他仔仔细细将经过描述了一番,为了避免被追问,他讲的很细,连心学那部分内容都提及了些。

  一众尼姑们倒还好,只觉惊讶。

  徐祖狄脸上笑容僵住,眼中透出茫然。

  “赵都安……心学?提早击败了正阳?甚至还让正阳先生称他为‘师’?”

  恒王世子的世界观被狠狠颠覆了,整个人懵了。

  盯着辩机眼神拉丝的云阳公主也懵了,喜气洋洋的脸色,骤然阴沉。

  十指紧握,发出咯咯的骨节响声。

  一侧脸颊莫名火辣辣的通,回忆起了当初被赵都安打上门,在房中威胁扇耳光的恐惧。

  “又是他……又是他……”

  云阳眼珠发红,望着皇宫方向眼神嫉恨。

  嫉恨自己的那个侄女,徐贞观为何那般好运?

  只找了一个面首,就非但英俊异常,且屡屡替其挡灾,难以匹敌。

  而自己这个姑姑,找了那么多面首,却通通都是废物……

  为什么……这一刻,她嫉妒心爆炸。

  “菩萨来了……”

  忽然,四周的尼姑们喊道。

  只见肌肤如雪,体态丰腴,手持玉净瓶的般若菩萨不知何时出现。

  这位大虞佛门玄印之下,与龙树菩萨和大净上师齐名的大修士神采奕奕,脸上近乎透明无色琉璃般的眼珠,凝视辩机:

  “你将那赵都安所述之心学,仔细说来听?”

  辩机愣了下,神色复杂,微微躬身:

  “是。”

  ……

  ……

  “茶容小斋”中,今日乘着徐祖狄外出,光明正大前来此处烤火吃东西的萧夫人静静烘烤着橘子。

  忽然身后走传来脚步声,一名萧家的亲信走过来:

  “家主,梅园那边出结果了。”

  “哦?说说。”萧夫人好奇问。

  “是。”

  片刻后,执掌东湖萧家的女寡妇怔住,许久没有出声。

  炉子上橘子烤成焦黑都不顾。

  “赵大人……”

  ……

  ……

  皇宫,御花园内。

  徐贞观独自一人,在暮秋的花园中静静站着。

  原本这个时候,她该在御书房处理政务,但今日……委实没有心情。

  忽然,远处一袭身影出现,那是匆匆赶回来的莫愁,她穿过花园中散乱分布的一名名宫女。

  提着裙摆气喘吁吁跑到女帝身后。

  “陛下……梅园那边,结束了……”

  徐贞观没有回头,依旧背对着她,脸上有些意外:“这么快么。”

  旋即,她那张如仙子般不属于凡尘的容颜上,远山般的细眉又缓缓舒展:

  “罢了,快些也好,董太师如何?”

  她没有急着问结果,而是先关心太师。

  这既是因为女帝对结果早有判断,也是一种收买人心。

  莫愁神色复杂,咬了咬嘴唇,说道:“太师没事,恩,太师很好。”

  “那就好,”徐贞观叹了口气,嘴角勉强勾起,笑道:

  “稍后将备好的礼送去太师府上去,董太师如此年纪,却为了朕,为了大虞朝不惜晚节不保,葬送千古名声,莫要辜负了功臣。”

  若没有政变,董太师足以跻身百世大儒之列。

  但老太师今日与正阳这一辩,却极可能将一世英名葬送。

  莫愁苦笑道:“陛下容禀,太师他可能用不着了。”

  “恩?”徐贞观终于察觉出不对劲,扭头奇怪地看她,有些难以置信地试探:“难道,太师没有输?”

  她想到了平局这个可能。

  莫愁摇头,她脸上犹自带着恍惚之色,说道:

  “也不是,是……诶呀,这事有些复杂,大概就是……那个正阳前两日,就给赵都安偷偷用一套什么‘心学’的说法打垮了,结果非但当场认输。

  而且还好似悟道了一样丢弃了正学,转投心学,还要回云浮去宣扬这门学问,称赵都安为师……”

  许是这个过程委实难绷,莫愁脑子也有些乱糟糟的,叙述的磕磕绊绊,但好歹将整个经过,都完整叙述了一遍。

  徐贞观一开始:“……?”

  徐贞观接下来:“……!”

  徐贞观最后:“……”

  良久。

  “陛下?”

  莫愁看着静静站在花园中,如一尊玉人,没有表情的女帝,轻声呼唤:“奴婢可说的明白了么?”

  徐贞观木然看向她,忽然说道:“他人呢?”

  女帝觉得有些空虚,若是以往,那家伙不该是颠颠的主动进宫,抢着在自己面前表功么?

  莫愁说道:

  “他当场就走了,可能是回家避风头了吧……恩,奴婢回来的时候,看到梅园外头乌央乌央许多读书人,都吵着赵大人的名字。”

  学术分歧的斗争,某种意义上并不逊色于朝廷政斗。

  若说过去,赵都安所作所为,只是得罪了京城本地的读书人,并引得天下读书人不耻。

  那今日过后,背上了挑战理学“罪名”的赵都安,在全天下大多数读书人眼中,恶名便又多了一重。

  徐贞观深吸口气,说道:“唤他入……”

  顿了下,女帝又改变说辞:“先召唤太师和马阎入宫,等晚些时候,你准备下,朕要见他。”

  “……是。”

  ……

  ……

  赵家。

  离开了梅园后,赵都安趁着外人都没得到消息,脚底抹油,溜回了家。

  “少爷回来了!”

  家丁打开门,喊了声,院子里赵盼便急匆匆奔过来,眼睛大大的:“大哥,你回来啦!”

第361章 女帝登门

  “恩,回来了。”赵都安微笑地解下外袍,丢给奔来的少女,然后扭头对老管家郑重吩咐道:

  “把门关严实了,接下来可能有人要来登门,统统给我拦着,恩,宫里的或者诏衙的除外。”

  穿鹅黄长裙,裹绿色马甲的少女愣了下,表情怪异:

  “大哥你又惹事了?”

  这闭门挡灾的一幕……联想起赵都安动辄搞大事的光辉战绩,很难不进行联想。

  何况赵盼是作为亲历者,目睹了赵都安与正阳辩论的。

首节 上一节 552/1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