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玩笑。
李应龙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你姓赵的有什么脸说小阁老啊。
他虽心中不平,但好歹与李家是一起的,凭借老师陈正儒这层关系,能背靠李党立足。
而赵都安?俩人的仇是实打实的,他疯了才会投靠。
“赵大人说笑了,若我投靠你,接下来,是不是就要我学冯举,攀咬小阁老,甚至攀咬相国?”
许明远淡淡道:
“若大人是存了利用我对付相国的心思,那只能说大人白费力气了,许某虽一介书生,敌不过诸位手中刀,但些许骨气还是有的。”
赵都安表情奇怪地看向他,然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好一个铁骨铮铮的读书人,所以,你是拒绝本官咯?”
许明远梗着脖子,闭上眼睛:
“请恕许某不能答应。”
他已经笃定,赵都安之前的举动就是吓唬自己。
无论绑过来,还是掌嘴,说白了,都只是皮外伤,甚至连重伤都远远算不上。
对方再疯狂,也定然不敢在京城,谋害一位翰林。
所以,许明远坚信,自己哪怕拒绝,大不了被打一顿。
这未必是坏事,如果自己带着一身伤,再去找李应龙,对方必然会拉他一把。
否则,李党的人心就该散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赵都安神色也冷淡下来,淡淡道:
“来人,送翰林下去。正好,本官这鱼饵不够香甜,缺一味大补的来喂鱼。”
“是!”
许明远愣了下,隐隐生出不安。
却见梨花堂官差已经上前,一个用破布堵住他的嘴,另一个重新将他手脚捆起来,而后将他推入麻袋,拖曳着朝河边走去。
“往边上一些,别惊了大人的‘窝’。”钱可柔抱着胳膊道。
侯人猛咧了咧嘴,拽着一根绳子,将被绑在麻袋里,只勉强露出一个头的许明远拖曳的越来越远。
河边,沈倦扛着一块用绳子绑缚的大石头过来,将绳子另外一端,拴在麻袋上。
许明远惊恐地瞪大眼睛,终于明白了什么,呜呜地挣扎起来,却被侯人猛一脚踢翻,反而捆的更结实了:
“叫唤什么,别怕,等会就没感觉了。”
说着,他运力将大石头猛地踹入河中。
咚的一声,绳索倏然绷紧,迅速将许明远拖进了冰冷的河水,然后迅速朝河底下沉。
“呜!呜呜!”
许明远疯狂挣扎,感受着水渐渐吞没脖颈,竭力用舌头顶掉破布,惊恐大喊:
“你不能杀我……不能杀我……”
他的视野中,却已看不见了赵都安,只隐隐望见远处黑暗里,那只明亮的灯笼。
好似傍晚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
“救命……”
“赵大人……我……愿意……”
“咕嘟咕嘟……”
最后一句,被河水吞没,许明远视野被黑暗笼罩。
第192章 妾心如刀
“咳……咳咳……”
黑暗笼罩的锦江堤,满是野草的河滩上。
许明远大口咳嗽,感受着胸膛上那只脚每次踩下来,他的眼耳口鼻,都在往外吐水。
头晕目眩之际,在阴曹地府转了一圈的翰林学士疯狂地,近乎贪婪地汲取氧气。
随着新鲜空气逐渐填满肺泡,他终于缓缓找回一点理智清明来。
第一个念头:我死了?还是没死?
然后才隐约记起,自己在黑暗的水底,彻底失去意识前,似乎看到有黑影潜入水下。
“醒了?”一个悠然的声线,缓缓递入他的耳廓。
然后是一个狞笑的声音:
“大人,我看这家伙是傻了,要不还是再丢下去吧。”
不——
许明远一个激灵,强烈的求生欲令他跌跌撞撞爬起来,眼前迷乱的景象逐渐清晰。
依旧是那只鲜红的灯笼,如海面升起的朝阳。
四周,黑暗里,伫立着一名名官差。
侯人猛浑身湿淋淋的,将佩刀刺在泥地里,正脱下外套用手拧着。
灯笼旁,戴着斗笠的赵都安悠然坐在椅子里,身前的鱼竿仍旧是先前的位置。
仿佛方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但许明远浑身湿透的衣服,腰间仍旧捆绑着,末端已被匕首割断的麻绳,以及身旁的破麻袋,都无声诉说着,他的确险些死了。
“我……”
许明远吞吐这一个字,然后如丧家野狗一般,手忙脚乱爬到赵都安身旁,结结巴巴:
“大人,我听话,我听话!别杀我,别杀我……”
他被吓破胆了。
方才,他无比笃定,自己真的只差一点点,就死掉了。
唯有经过生死间的大恐惧,才知道活着多么宝贵。
“哦?你不再想想?或许,本官不敢杀你呢?比如,方才丢你下去,哪怕伱不求饶,也会救你。”赵都安轻描淡写说道,语气温和极了。
“不,小人知错了,小人方才鬼迷了心窍,求大人高抬贵手。”许明远没有犹豫,一个劲讨饶。
吓唬?
呵,拿命赌吗?
用自己宝贵的命,去赌对方是否真会杀自己?
许明远不敢赌,更不想再体会一次,那种黑暗中的绝望。
他这时候,突然才明悟,自己想错了一些事。
他以为赵都安是讲规矩的,赵都安以往对付那些人,也都是按照庙堂上的游戏规则在做事。
但问题在于,赵都安以往对付的,都是什么人?
大理寺卿,刑部侍郎,侯爵,长公主……
而他许翰林是个什么东西?
赵都安不会用暴力,直接对付那些人,因为代价太大,会遭到反噬。
可哪怕将自己真的沉江,然后呢?
谁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就算有人知道,但有证据吗?
没有证据,谁会为了区区被李党并不看重的,被陛下不喜的小翰林,而大费周章,找赵都安的麻烦?
读书人的聪明,就在于灵活的底线。
“大人,我愿意投靠您,没错,之前诋毁您的事,都是小阁老……呸,都是李应龙那王八蛋让我做的!
结果小人替他们李家背了责罚,却愣是没有半点关照,我去上门,都吃了闭门羹……李应龙这种人,就该死!”
许明远大骂小阁老,以表忠心,又道:
“大人您想让我怎么做?去作证么?状高他?”
赵都安坐在椅子里,轻轻扶着钓竿,闻言“嘘”了一声,道:
“小声点,莫要惊了本官的鱼。”
许明远顿时不吭声了,捂住嘴巴,配合极了。
若此刻有外人在场,必然会大跌眼镜。
想不到向来以“傲骨”自称的许翰林,竟这般不堪。
赵都安点了点头,等了阵,才缓缓道:
“很好。大虞朝有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本官虽在外名声不好,但最是善待自己人。你能迷途知返,本官很欣慰。”
许明远谄媚堆笑:“是,是是。”
赵都安继续道:
“至于要你如何做,呵……放心,不是要你做什么证人,攀咬什么人,本官不会让你太为难。
你暂时只要回去,保持原样,以往怎样,接下来还怎样,等什么时候需要你办事了,本官会吩咐你。”
能成为翰林的,哪有蠢人?
许明远之前被利用,也是心甘情愿,想搏一个出身罢了。
此刻,闻弦音知雅意,顿时明白过来,目光闪烁:
“大人的意思是,让我藏身在李党中,做一个内鬼?”
“呵,不要说的这么难听,”赵都安笑了笑:
“本官替圣人办事,你既投靠本官,便也是圣人门下。诏衙本就有监察百官不端之责,你如何算得上内鬼?”
许明远连连称是,表示自己不会说话,心中却涌起一丝希望来。
他知道,冯举当初替赵都安办事,后来得女帝赏识。
那自己,若尽心竭力,是否也可以谋一个进身之阶?
“大人教训的极是,那若无事,小人这就先……回去?”许明远试探。
赵都安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