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入冬了。”徐贞观望着惨淡的太阳,轻声道:
“入冬后,大的战役不适合开启,各方会进入几个月的和平时期。而徐敬瑭的死,很可能让局势发生变化。”
赵都安道:“陛下说的是河间王,还是燕山王?”
“都是,”徐贞观解释道:“朝廷内猜测,接下来这两个反王很可能会于朝廷议和。”
议和?赵都安挑眉,却不意外。
河间王在西平道,燕山王在北边的铁关道,几个月过去,都没能占领这两道地盘。
反而与朝廷大军僵持不下。
如今局势被打破,两个王爷必须重新思考,是继续厮杀,最后可能被女帝干掉。
还是坐山观虎斗,寄希望于朝廷与靖王两败俱伤,再捡漏。
亦或者趁着仍有靖王这个大敌在,尝试与朝廷上谈判桌,以和谈的方式,争取利益。
考虑到接下来入冬,西平和铁关两地天寒,都会停战,那和谈的几率的确不少。
甚至滨海道的陈王,也有一定几率,但考虑到陈王紧挨着靖王的大军,靖王几乎不可能容许陈王来和谈。
“陛下是什么想法?”赵都安问。
徐贞观沉默了下,冷声道:“谋逆之罪,不可恕。但以和谈争取时间,可行。”
赵都安听懂了。
今日的女帝,已不再心慈手软,下定决心,不会给敌人活口。
但……这不意味着不可以和谈,若能在谈判桌上,占据优势,用和平的手段令西平、铁关两地恢复和平。
那等明年与靖王决战,胜算无疑会大很多。
大不了等日后再慢慢清算两个反王。
反之,若坚定地拒绝和谈,只会将河间、燕山二王彻底推倒靖王一侧,殊为不智。
“陛下英明,不过也要防止对方狮子大开口,朝廷这个时候决不能软弱,否则只会让对方以为朝廷可欺,反而会落入被动。”赵都安冷静道。
徐贞观瞥了他一眼:“你在教朕做事?”
赵都安嘿嘿一笑:“做哪种事?”
徐贞观脸颊一红,没好气道:“看来你的武道训练不够饱和。”
赵都安立即举手投降,表态认输。
君臣二人逗趣片刻,沉重的心情也轻松了几分。
赵都安笑着道:
“镜川邑那边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住,臣这段日子倒是可以一直在京中,专心修行。恰好还能赶上这波议和……前提是他们真派人来。”
顿了顿,他继续道:
“等镜川邑稳住了,臣就准备去东线,与薛神策、莫愁他们汇合,解决掉靖王和陈王。”
徐贞观看了他一眼,忽然轻轻叹了口气:
“你没必要将一切都抗在身上。你坐镇西线,薛神策主攻,也可……”
赵都安摇了摇头,平静说道:“这不只是国事,还是私仇。”
算起来,赵都安来到这个世界后,从意外铲除了靖王府密谍开始,就已经与靖王结下梁子。
之后湖亭一战,他被刺杀,险象环生。
建宁府之行,他被靖王派人咒杀,险些丧命。
封禅一战,他与女帝被一路追杀,更是不必说。
在赵都安的记仇小本本上,靖王的排名很靠前,远比徐敬瑭重要的多。
此外,他没说的是,他还在靖王身边安插了一枚棋子。
王妃陆燕儿……这个机密决不能泄露,而薛神策哪怕拿着自己的书信,也难以调动起陆燕儿这枚棋子。
所以,赵都安必须亲自前往,亲手了结这段恩怨,铲除调靖王父子这对仇敌。
至于青山一派……恩,武仙魁暂时对付不了,但青山收徒断水流也在他的必杀名单上。
何况,他还要去将般若菩萨带回来……不只是为浪十八治伤,赵都安明白,佛门的信仰早已在几百年里,于大虞朝各地开花。
朝廷可以铲除僧人,但灭不了信仰。
所以,若能扶持般若,收归那些神龙寺余孽,抄了玄印老秃驴的底,无疑是个好的方案。
不过,这一切都不能急,要再等一段时间,可能要过了这个冬天,等明年再南下。
“你既有了决定,便遵从内心去做吧。”
徐贞观眼神温柔地看着坐在地上的青年,轻声说道。
寒风中,一片细碎雪花,在阳光中掠过。
……
……
西平道,河间王府邸。
这一日,关于徐敬瑭身死的消息传了过来,网罗了大批江湖高手,与汤国公周旋的河间王得知消息后,脸色苍白,端坐屋内许久。
而后,召集了近臣议事。
之后,在府内别苑中读书的世子被召唤过去。
河间世子自小生了病,整个人颇为肥胖,走路都喘气,因此才并未被派往军中。
整个人面相憨憨傻傻,猛地瞧上去,有些不大聪明的样子。
事实上也的确不是太聪明,也因此不被河间王喜爱,只是因是长子,才顶着“世子”的名头。
“此次,就由你跟随冯先生入京议和,一应事宜,皆听冯先生的意思,明白了没有?”
河间王威严地盯着屋内垂手站立,憨憨傻笑的世子。
显然,世子只是个代表河间王的牌子,真正主事的另有其人。
“知道了,父王,我……我一定将事办妥!”
痴傻世子将胸脯拍的邦邦响。
一旁,那名姓冯的先生躬身道:“王爷放心。”
河间王瞥了痴傻儿子一眼,眼皮直跳,懒得理他,起身朝冯先生一拜:
“此次和谈涉及王府上下安危,就全仰赖先生。”
俄顷。
冯先生与痴呆世子走了出来,返回别苑。
而就在踏入别苑后的一刻,那名在河间王府中地位尊崇,乃是河间王多年好友的首席幕僚忽然拱手道:
“世子殿下,此番和谈您看……”
肥胖世子脸上哪里还有痴傻模样?
他眼神冷静,淡淡一笑:
“且等入京再说。呵,相信燕山王也坐不住,到时候……只可惜,那赵都安不在京中,否则还真想看一看此人究竟有几分本领。”
……
铁关道,燕山王府内。
“爹让本郡主去议和?”
肃杀的王府内,一名穿着毛皮大氅,骑乘一头巨大的白狼,手中捏着一条紫色皮鞭的女子愣了下,看向来报信的侍卫。
“是,王爷叫您过去。”
模样颇为漂亮,嘴唇却极薄,威势极盛的跋扈郡主冷冷一笑,手中长鞭啪地抖出,将前方一名犯错跪地的扈从打的浑身是血,惨叫着倒在地上,她冷冷一笑:
“好呀,本郡主正想看看那个赵都安是怎样的小白脸,好不好玩。”
侍卫提醒道:“赵都安不在京城。”
跋扈郡主一阵失望:“这样啊。”
然后她又笑起来,露出一口森寒白牙:
“可惜了,还想尝尝女帝用的男人什么滋味呢。”
写在第三卷中
先说说剧情。
伴随徐敬瑭的下线,本书第三卷已经写完了一半了,接下来写一段议和,主角终于要去解决靖王这个老登。
全书总共四卷,第四卷的篇幅也不会像之前几卷那么长,可以说书已经走完了大概四分之三的篇幅。
目前书的字数是222万字。
很巧,这恰好是我之前写过的篇幅最长的一本书的全书字数。
那还是在五年前,作者用另外一个账号,写了一本灵气复苏的脑洞文《百万可能》。
恩,那也是作者第一本出成绩的作品。
彼时我刚刚大学毕业,精力充沛,灵气十足,还是个很喜欢一口气写万字大高潮的少年,最长记录一口气写六个小时几乎没走神,只为写完酣畅淋漓的大高潮一吐心中气。
现在真不行了……
那本书成绩还可以,只可惜彼时作者写书实力太差,浪费了一个可以万订的好题材。
而那之后的几年里,作者虽然也写了几本精品,但却因为成绩不如人意,再也没打破222这个字数。
直到这本女帝……恩,222万字了,剧情还在稳步推进中,不过也不准备为了多赚稿费强行写长,只想将大纲里的故事完整地讲出来,也就够了。
不过随着连载时间的增长,创作的感觉也在逐步下滑。
小说这种东西,总是前期最好看,后面逐步失去前头的感觉,这个规律,哪怕是顶级大神也难以挣脱。
所以很多书越到后面,越不好看。
但作者并没有糊弄敷衍,所以哪怕在主角睡了女帝后,期待感大跌,仍旧在尽力把故事写的好看一些。
进入四月份后,明显感觉到在创作上耗费的心力有所下滑,所以虽然最近追订其实涨了……但创作的感觉并不理想。
每天开始码字的时间,也越拖越晚。导致更新字数变少。
我觉得,有必要调整一下,
加上要开始新的剧情,但细节还没想好……咳咳,主角越强,故事张力越难构造,这个也确实头疼。
有点卡文。
虽然也能写出来今天的四千字,但想想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