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魔水浒开始 第88节

  “哥哥,和我一起去江州吧!我们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有哥哥偌大的名声在,再打造一个清风山,不过是信手拈来。”

  宋江一脸绝望地瞪着王英,也不知道这烂人是临时起意,还是之前装得太过真骗了自己,其实就是为了赚自己上山去,好借自己的名声去造反。

  ‘老子终日打雁,倒叫雁啄瞎了眼!’

  可又打不过他,擒不了他去见官,若是翻脸,吃亏的还是自己啊!

  郓城外,黑布隆冬,就像他的未来一样,天地皆暗。

  宋江终于镇定了下来,摆了摆手道:“我和沧州柴大官人有故,要去他府上避难。兄弟去江州,一路可要小心谨慎,祝你在江州一帆风顺、事业红火。我俩便在此别过,后会有期。”

  最好还是别再见面了!

  你个吃人的魔头,我宋江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唉!今日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哥哥出门匆忙,小弟这里还有些金银,伱拿去在路上应急。”

  王英倒也大方,将金银一分为二,就塞到了宋江怀里。

  宋江也不拒绝,拿了金银头也不回往北方奔去。

  王英看着宋江离去的背影好久,神色惋惜,长长叹了几口气这才转身往南。

  …………

  “宋公明杀了张文远?”

  “还吃了他半颗心肝?”

  曹杰听到这桩命案的消息,也是震惊当场,一脸的不可置信,心中暗道:我都纳了阎婆惜,摆出了一百零八种姿势,那宋江怎么还是没逃开这一劫?剧情杀,时间线收束吗?别真有九天玄女在操控这一切吧!

  再联想到公孙胜推算出的陈丽卿,曹杰不免心事重重。

  “哥哥!”

  时迁这一夜来回奔波,也是神色萎靡,打起精神道:“我去看过那醒酒汤,与清风山一般无二,又在宋押司家周围走访了一番,可以确定就是那矮脚虎王英干的,只不知怎么连累到了宋江,叫他吃了官司。”

  “宋江人呢?”

  “逃了,那矮脚虎也不知所踪,现在刘唐哥哥正在寻找……”

  曹杰沉吟了一番,点头道:“我回去见见时县令,看看这案子他怎么判。”

  矮脚虎王英不过是个小喽啰,不值一提,那宋江,却不能等闲视之。

  原本以为他安心做他的押司,井水不犯河水,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今他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跌入人生的谷底,然后大有可能便要起势了。

  以宋江的厚黑,若是再加上命里注定的那些因素,不得不防啊!

  …………

  郓城县县衙,时文斌的表情颇为惋惜。

  这两年在郓城为官,有宋江这个地头蛇做押司,多少麻烦事都是他出面打理的,不用老爷烦心。

  如今他杀了人出逃,没了得力助手,如何让时文斌不可惜。

  “那杀人的还真是宋押司的压衣刀……你说,咱那宋押司一向为人温良敦厚,他怎么会杀人呢?还吃了张文远的心肝,这不是栽赃陷害吗?”

  曹杰点了点头,附和道:“我也相信宋押司的为人,只是这吃人心肝,太过骇人,已经引起了全城人的恐慌,大人如何判?”

  “唉!现阶段是寻到宋押司,他若出逃在外,咱想帮他也帮不上。那雷横已经去宋家庄了,等他回来看看能不能寻到宋押司的线索。你说他好端端的,逃什么?大不了也就是个刺配嘛!等大赦便能回来,咱还能真打他二十脊杖不成?”

  杀人的官司,到你时文斌嘴里,竟然只是件小事。

  唉!大宋不亡,天理难容!

  “大人可知青州清风山?”曹杰问道。

  时文斌正坐了起来,好奇道:“武二郎剿灭的那个清风山?我听闻武二郎已经做了青州的兵马都监,果然不愧是时某看上的好汉啊!”

  “正是那清风山,当日我便在青州,武二郎剿了清风山三个魔头,当场打死两个,却是逃了一个矮脚虎王英。此人尤其喜好吃人心肝,我见宋押司家中的半碗醒酒汤与那清风山极其相似,会不会……”

  “啪!”

  时文斌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兴奋道:“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必是此贼害了张文远。”

  “那生辰纲……”曹杰提醒了半句。

  “对啊!这个时节,矮脚虎出现在我郓城,大有可能便与劫取了生辰纲的贼人相关。”

  这一个月来,时文斌也是焦头烂额。

  在他地盘上发生了这么大的恶性事件,那梁中书来问责也就罢了,蔡太师他可惹不起啊!

  若不能破案,这辈子也别想升迁了。

  时文斌皱着眉头来回踱着步子,很快,他用极为肯定的语气朝着外面批阅公文的师爷道:

  “枉我那么信任宋江,若非他和矮脚虎勾结,怎会悄无声息地劫了生辰纲?传我令,在全县张贴告示,搜捕大盗宋江王英二人。再速速上报府衙……”

  曹杰微一挑眉:“大人,我看那宋江不似这等人。”

  “二郎,知人知面不知心啊!那宋江一贯花钱如流水,喜好结交江湖好汉,以他的俸禄,哪里有钱去做那及时雨?必是劫了生辰纲,甚至去年的大案也是他做的。”

  刚刚你时文斌还想帮宋江度过此劫,一听生辰纲,就将污水泼到他身上,你这变脸也太快了吧?!

  算了,这黑锅你宋江就先背一段时间。

  我曹杰也让子弹飞一会儿,看看你宋江是否真有神人庇护。

第116章 厚黑宋公明狡兔三窟

  曹杰正与时文斌会晤之际,那宋江却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先回到了宋家村。

  马上便要亡命天涯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他自然要回来看上一眼老父亲。

  孝义黑三郎,“义”字且不提,这个“孝”倒还算凑合。

  其实按道理来说,此时宋江已经与家里人脱离了关系,应该算是不孝子才对。

  但是,由于大宋施行的是一人犯罪全家受罚的连坐制,所以宋江为了避免自己以后犯事了连累家人,便早早地与家人脱离了关系。

  这并不是因为宋江不孝顺,恰恰相反,实际上这才能显示出宋江的孝心。

  而且当世并不是只有宋江一个人这样做,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了社会常态,很多为了怕连累家人的浪荡子都与家人脱离了关系。

  雷横、朱仝两个都头领了公文,与十来个小吏,紧赶慢赶便到了宋家村宋太公庄上。

  宋太公拄着拐杖,弓着脊背出来迎接,看了官府的批捕公文,长叹一声道:“两位都头,老汉祖代务农,守此田园过活。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种田,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也不从。

  因此老汉数年前,在本县官长处告了他忤逆,除了他籍,不在老汉户内。他自在县里住,老汉自和孩儿宋清在此守着老宅,守些田亩过活。

  他与老汉水米无交,并无干涉。老汉也怕他做出事来,连累不便,因此在前父母官手里告了执凭文帖……”

  取来除籍文帖一看,雷横、朱仝相互对视一眼,颔首道:“老太公既然有此除籍执凭,我等也可以回去向县令大人交代了。”

  他们毕竟是宋江异父异母的兄弟,也不为难,抄了除籍执凭便要往回赶,连宅子都没搜。

  宋太公也会做人,赍发了二十两银子,交给雷横、朱仝让他们带兄弟们去买酒喝。

  搜捕宋江的小吏一走,那宋清便来到后厅,厅上供着尊三世佛,座下有个地窨子,可供藏身。

  “哥,他们已经走了。”

  宋江听到汇报,便从地窨子中爬出来,焦急道:“我必须走了,此去沧州不知何时才能归家,阿弟好生照顾阿爹。”

  “哥放心去吧!家里交给我便是。”

  “嗯,我和阿爹说些话说,你守在外面。”

  宋江关了门,朝着宋太公磕了三个响头,低声道:“阿爹,儿子被贼人给连累,不得不亡命天涯,您老保重。”

  “唉!事已至此,你好生在那柴大官人处躲一躲。”

  “阿爹!”宋江凑到太公耳边,低声道:“我对旁人说,是去沧州柴大官人处避难,阿爹若是有什么消息,可往清风寨花荣处传递书信,花荣兄弟如今是清风寨知寨,我实是到他那里避难。”

  “嗯!我知道了,你放心去吧!银子可足?”

  “足够了!请恕三郎不孝。”

  宋江又拜了三拜,推门而去。

  话说,雷横、朱仝领着小弟们回到郓城县衙,便被时县令好一番训斥。

  再度打马往宋家村赶。

  他们两个人骑在马上,倒是不累,那十来个小弟光凭两条腿赶路,可真是要跑断腿了。

  “雷横,伱说公明真的劫了那生辰纲吗?”朱仝犹自不信。

  雷横心情沉重,摇头道:“不管公明有没有劫那生辰纲,他勾结清风山二头领矮脚虎王英是没跑了,如今大人将那大罪砸到他脑袋上,纵然是有九张嘴,也说不清了啊!”

  “唉!怎就惹了这大麻烦?若只是杀人,就当没看见,放跑了也算不得什么。现在与这大案关联,我等若是……唉!”

  “也不知公明这是怎么了,那矮脚虎都往家里领,那可是个吃人的魔头。武都头剿了清风山他又不是不知,现在闹出这种事来,何苦来哉!”

  “可能一时昏了脑袋,现在说这个也没他用……想想等下该怎么办吧!人多眼杂呢!”

  “谁知道他在不在宋家村,指不定早逃了呢!”

  “说得也是!”

  一波都头小吏去而复返,宋太公心中不由“咯噔”一下,知道事情必不太顺利。

  万幸三郎感到危险,早早便逃了。

  一问之下,宋太公亡魂直冒,差点就背过气去。

  好一番折腾,里里外外寻了个遍,朱仝、雷横不由暗松了一口气,再度快马赶回县衙。

  “回禀大人,那庄前庄后,四围村坊,搜遍了二次,宋江并不在宋家村。而宋太公卧病在床,不能动弹,我等便……”

  时文斌拍着案子,喝道:“断绝了父子关系就不能抓来吗?他宋江不是被人唤作孝义黑三郎吗?只要抓了他老父,宋江必会现身。”

  “这……”雷横为难至极。

  这时,朱仝抱拳道:“大人,他老父已有花甲之年,身体也不硬朗,我怕还未到县衙大狱,他便没了。若果真如此,那宋江没了牵挂,必会铤而走险……他若真是那劫取生辰纲的贼人,必有一伙贼人帮他,若是……”

  似乎考虑到极其不好的后果,时文斌脸色一僵,嘴角一抽,拂袖道:“罢了罢了!既然断绝了父子关系,那便没有连坐的道理。”

  呼!

  雷横、朱仝齐齐松了一口气。

  若真要抓宋太公,那这不是为难他们。

  郓城县一面申呈本府,一面动了一纸海捕文书,满天下抓捕宋江,不在话下。

  而宋江呢!

  他去了沧州投奔了柴大官人吗?没有。

  他去了青州清风寨投奔了兄弟花荣了吗?也没有。

  他去了哪里?

  他往白虎山孔太公庄上而去。

  那孔太公有两个孩儿,长男叫做“毛头星”孔明,次子叫做“独火星”孔亮,多曾来拜见他,也仰慕他宋江的为人,多次表示愿意拜他为师。

首节 上一节 88/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