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魔水浒开始 第12节

  阮小五冷笑一声,充满煞气的眼神望过去。

  焦挺那身肥肉汗毛根根倒立,连忙摆手求饶:“别别……五哥,伱那是杀人,不是摔跤,两个我也不够你打杀。但我的相扑技法可是师承太祖,将长拳融入了摔跤之中,端的是天下少有的绝学。”

  “太祖长拳?俺也练过,林教头第一天教俺武学,站的就是太祖长拳的桩功。”

  曹正起身摆了一个长拳架子,意气风发说道:

  “太祖皇帝以一根盘龙棍,打遍四北军州,可谓一代武学宗师。后来更是得了华山道士陈抟老祖的练气法儿,又集中当时许多军中高手的绝学,创出太祖长拳。”

  “林教头学的可是最正宗的长拳功法。”

  “太祖长拳,以外家拳法入门,先练筋骨,后练经脉,炼精养炁并重。长拳架子有三十二势,但林教头只传了俺二十二势,这是懒扎衣……”

  紧接着,他双手撑开,好像一个大野兽的脑袋!

  同时,十个指头也并排伸展,微微内勾,排列一起,好像野兽嘴里的獠牙!

  “太祖长拳兽头势!”

  “此乃七星势!”

  “埋伏势……丘流势……”

  一遍长拳打完,曹正收拳而立,全身精血沸腾,吐气如箭。

  “好功夫,不愧是林教头的弟子。”

  曹杰先夸了起来。

  至于三阮,兴趣缺缺,看不上这门太祖长拳。

  在他们眼中,这二十二招太过稀疏平常了。

  “曹二哥,你要学功夫,俺将林教头传我的都教给你便是,学这怂货的摔跤技法做什么?”

  其实,曹正和林教头并没有师承关系,开手师父就是花钱请的启蒙老师,只存在金钱关系。

  自然也不会教真正的绝学。

  太祖长拳的传承多了,最基础的二十二势,不算绝学,只是打基础的功夫。

  而曹杰现在缺的就是基础。

  他心中一动,暗道学太祖长拳也不错。

  毕竟他不是三阮,有自带的本命功法,百分百契合命魂。

  而太祖长拳历经百多年,为大宋培养了无数军中猛将,最适合打基础。

  现在练太祖长拳,等林冲到了梁山,让他再教真传,岂不完美衔接。

  “也好,麻烦曹正兄弟了。”

  一听这话,焦挺不干了,好不容易找个管饭的,他容易吗?

  “曹二哥,说好的我做你的开手师父,你要是说话不算,就算不得好汉……”

  只能说他被人叫做“没面目”,全是一张嘴作的。

  好话一句不会说,喷人技能那是点满了。

  “你算什么开手师傅?咱阮小七才是二郎的开手师父,去去,再多嘴,小心揍你。”

  焦挺嘟噜着嘴躲到一边,一边化悲愤为力量,往肚子里塞肉,一边望着曹杰站桩练拳。

  二十二势太祖长拳,其实并不复杂,花上大半个时辰曹杰便掌握了。

  功夫好练,但拳却难打。

  生死相搏,不可能给你打套路。

  可谁让曹杰有【红棍】天赋,自带战斗本能,将套路练好了,实战等于开挂。

  虽然现在等级还低,只是小挂,但以后等级提起来,那加成的力量就大了。

  比如聚贤庄英雄宴上的乔峰,凭一手太祖长拳就能镇压群雄。

  武学强弱,要看是谁来使。

  曹正过了把师傅的瘾,同时也有些伤感。

  “可惜俺天赋差,林教头不教俺长拳杀招,没其他可教二郎了。”

  “曹正兄弟,你教我这些我已经满足了。”曹杰很郑重地说道。

  “这些不过是皮毛,皇宫大内的真传才是太祖长拳的精髓。你们可知道,长拳中有一招坐金銮,是极为高深的目击功夫。林教头说,普通人被太祖这眼睛一看,立刻心神崩溃,胆裂人亡。”

  “就算是心志坚韧,武功高强的练家子,和他的目光一对,也难免心神摇晃,觉得不适应,手足无措。”

  “而一旦这样,心神失守,厮杀之中,太祖一招就能将对手击倒。”

  旁人听得稀奇,只阮小五暗自嘀咕:咱倒也有目击方面的传承,看来咱的功法也不差太祖皇帝。

  “不过,便是林教头也没坐金銮的传承,他说那只能赵官家才能练。”

  “林教头的名头那么大,他究竟有多厉害?”焦挺插嘴问道。

  “多厉害,俺不知道。”

  “当年俺看他打简单的兽头势,腰马上冲,脊椎升腾,两手擒拿下捉,抠抓吞咽,就像长着狰狞獠牙的兽头,对准月亮,要一口吃下去……”

  “还有七星势,踏斗布罡,一步风雷动。走动开来,一丈方圆,呼呼带风,周身气流能够被身体带得急速旋转炸动,好像雷霆罡气密布……”

  曹正将林教头吹上天,众人倒也不认为他是在吹牛,因为林冲的名声确实很大。

  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江湖上如雷贯耳。

  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

  众人和衣而卧,沉沉睡去。

  可怜他们口中的林教头,今晚却辗转反侧,怎么也无法合眼。

  “花花太岁”高衙内调戏林娘子不过是开始,林冲的苦日子已经到了……

第13章 清河县城,武二醉酒杀人

  习武之人,心头要养三分恶气。

  有人说过:这三分恶气,不仅仅是动手时的心毒狠辣,更多的,指的是一份无论处于何地,也不会被境遇、被所谓利益和立场动摇心志的硬气。

  恶气重要,三分更重要。

  多一分便为非作歹,少一分就逆来顺受。

  三阮的恶气就太过,杀心太盛,太过刚强就容易折断。

  傲王侯,慢公卿。

  一怒之下,血溅五步。谈笑之间,急行千里,月黑风高,喝酒挥刀,割人头颅,包上就走,不留痕迹。

  虽然快意恩仇,但也只得个人逍遥,成不了宗师。

  古往今来,真正的大宗师要有虚心、要能打破门派之间的阻隔,要有广传武学的志气,打打杀杀之外,更要懂人情世故。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当大将军的时候,集中许多高手在麾下,就有了经典的太祖长拳;岳飞的时候,集中了天下高手,就有了岳式散手;到了明朝戚继光练兵的时候,又集中了温家拳、巴子拳、短打、探马手等等,才有了戚继光拳经;到了民国的时候,各处开国术馆交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才有了武术的百花齐放。

  曹杰就是要做这样的宗师。

  前往清河县的官道上,曹杰真的是在虚心求教焦挺,学习相扑摔跤之法。

  当然,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这也是正常操作。

  有些人,懒驴上磨屎尿多,嘴又臭,不挥鞭子不干活。

  相扑,这是门传了几千年的功夫。

  起于春秋时代,到秦汉时期时改名为“角抵”,后来又改回“相扑”,也用“角力”称呼,在唐朝时传到了倭国。

  传说岳飞就是个角力的高手,他手下的得力战将牛皋也想学角力之术,但因其天资愚钝,因而一时难以学会,岳飞只好将一些擒拿锁扣、分筋错骨的招数传授给他。

  焦挺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论武学的专业程度,远远胜过曹正传的太祖长拳二十二势。

  便是三阮也不得不承认,在角力规则下,他们不是对手。

  就说一手“四两拨千斤”的摔跤之法,讲究的是搭手的一刹那,用毛孔来感觉敌人的身体,摸清楚对方的重心,然后稍微一牵引,就能改变敌人的劲,破掉对方的重心,使敌人自己摔跤。

  其他“擒拿锁扣、分筋错骨”,曹杰也不嫌弃,学了个遍。

  并且每天闲下来便和焦挺对战,增进武学造诣。

  不知不觉,众人便来到了清河县县城。

  感谢大地主阶层对小农的压迫,无土农民在乡里活不下去了,只能跑城里找活干。

  清河县县城也就那么大,曹杰很顺利便打听到了武大、武二的信息。

  “你说武大啊!可是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

  得了几把干枣的老大爷朝着远处一努嘴:“他每天卖炊饼都要经过那条街,你去守着便是,半截身子的就是他了。”

  “多谢大爷。”

  很快,阮小七跑了过来,说道:“二郎,打听好了,那武二倒是一条好汉,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打架从来没输过。”

  “你说怪不怪,他那兄长武大身不满五尺,面目生得狰狞,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七哥,怎能用外貌去取笑别人。古人说人不可貌相,这武大郎靠卖炊饼,将武松抚养成人,何其艰难。”

  曹杰正色道:“我等要结交武松,就要先尊重他这个亲哥,可不敢笑话。”

  当即,阮小七收起吊儿郎当的神色,点头道:“二郎,伱说得对,合该如此。要是有人说咱哥哥的坏话,咱也不会饶他。”

  曹杰望向阮小七来的方向,问道:“二哥他们呢?”

  “他们三人去寻武二郎了。”

  “哦!”

  二人一边蹲守,一边卖着干枣。

  阮小七眼尖,远远地望见武大郎挑着个巨大的担子,沿街叫卖炊饼。

  炊饼不是饼,而是馒头;宋朝的馒头不是馒头,而是包子。

  所以才有“肥的切做馒头馅”之说。

  就在那武大郎吆喝着靠近之际,一个酒保模样的汉子满头大汗急匆匆跑来,一看到武大,便大声喊道:

  “武大,你家二郎喝醉了酒又打人,这次要了命了,将个当官的给打死了。”

  武大郎惊得丢了扁担,颤抖着嗓子道:“你莫骗我。”

  “我不骗你,那死的是个机密,就在俺家店铺前。”

  在水浒传中,机密是一个官职,主要负责整理保管县里的档案。

  虽然只是个小官,但那也是官啊!

  武大郎哀嚎一声:“每次吃酒醉了,就要和人打架,害我吃官司。这次打死了一个当官的,我兄弟可怎么办啊!”

  说完,迈着小短腿就朝酒保来的方向奔去。

首节 上一节 12/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