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魔水浒开始 第108节

  等人人如龙了,曹杰这个豢龙氏,自然也就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简单来说,这个天赋并不具备战斗力,突出的就是一个“吉”字。

  养出的龙越多,天下的龙越多,那么自己的气运便越盛。

  ‘这是增强气运的天赋啊!’

  曹杰望着江水中的李俊、童威、童猛,又扭头望了一眼“入云龙”公孙胜,虽然龙属的命魂稀少,但鱼可以跃龙门、蛇亦可以化龙,龙生九子亦是千奇百怪。

  只要找对了方法,人人都能命魂化龙。

  曹杰施展宝月光王之法,耗尽了精神,这才收起了神魂,盘膝坐在大江畔,在一众兄弟的守护下,开始打坐恢复。

  李俊三人从江水中跃出来,亦守在了曹杰身前。

  这一刻,他们三人算是真正地臣服了。

  利益的绑定,永远胜过空虚地画大饼。

  一轮破晓红日轰然从大江中跃出,熹微的晨光,带给众生温暖。

  对于自己新得的命魂之相,曹杰还有很多疑惑。

  比如这豢龙氏,以他的知识储备,哪里知道是个什么上古氏族。

  有熊氏,是黄帝;神农氏,是炎帝;涂山氏,是大禹的妻子,听说是九尾狐……至于共工氏、祝融氏、夸父氏,排除熟悉的网文祖巫设定,剩下的信息真没多少有用的。

  “豢龙氏?”

  作为智囊之一,公孙胜的知识储备还是极其充足的,捏着长须道:“哥哥可知董父养龙的典故?”

  曹杰笑而不语:我要是能百度,还用得着问你?

  随着公孙胜娓娓道来,一幅幅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董父,己姓,飂叔安之子。

  为帝舜养龙,故被赐名豢龙氏,封于鬷川,今山东菏泽。

  菏泽即为古雷泽,莆苇荡漾,四十里鬷川荷花飘香,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董父悠闲自在地驾着一叶扁舟,在湖中钓鱼。

  其实他并非钓鱼,而是用鱼竿来调教水中蛟龙。

  鱼竿所到之处,一片喧哗,几十条龙跃出水面在空中翻腾,一时间银光四射,浪花飞溅。

  很快,岸边引来了一群看热闹的人。

  龙受到惊吓,潜入湖底再也不肯出来。

  是夜,月光如水,繁星满天,湖面一片宁静。

  董父独坐湖边陷入沉思:他盼着水中的蛟龙快快长大。

  湖边一日,世上千年,转眼二十个春秋过去了。湖中的龙渐渐长大,它们已经不满足这片湖泊,开始向往头顶的蓝天,它们一次次跃出水面,就是为了飞向天空。

  董父知道,蛟龙腾飞的那一刻已经来到了,便请来舜帝和朝中大臣一同观看。

  只见董父的鱼竿在水中轻轻一点,两条几十米长的大龙披着黄色的鳞甲跃出水面,如彩练般在空中飞舞盘旋,接着,所有龙都腾空而起,飞向云霄……

  巨龙腾飞乃祥瑞之兆,预示着国泰民安。

  果然,有龙出世的那些年间,风调雨顺,天下大吉。

  帝舜在后世顺利入选五帝之一,这其中难道没有董父的功劳吗?

  ‘可惜,我获得的依旧是表象啊!’

  ‘并没有董父养龙的知识和技能。’

  ‘命魂之相……唉!表象便表象吧!至少给了天赋……’

  而且还是气运流的天赋,再加上李俊等人入伙,可谓喜上加喜。

  吃过早饭,李俊朝着曹杰一拜,恭敬道:“哥哥,小弟有一件事相求,还望哥哥容许。”

  曹杰扭头望了一眼那丢在一边的李立尸体,说道:“你想葬了那催命判官?”

  李俊微微一叹:“我知那李立作恶多端,不容饶恕,可他毕竟叫我一声大哥,自幼便是相识,可惜他走上了魔道,我却也没能劝住他……唉!还望哥哥成全,让我埋了他吧!”

  “你不说,我们也会埋了的。人都死了,生前的孽账,也算是消了。只是,他那命魂已经被七哥给收了,兄弟莫要心存芥蒂才是。”

  “这是他罪有应得的,若早听我的劝,他哪里有今天的祸事。”

  当下李俊、童威、童猛找些工具,在揭阳岭向阳的山坡上掘了一坑,又将酒店的门板卸了,草草钉副棺材。

  按照江南的白事流程,烧盆热汤,将李立的身体擦拭干净,换身平日里舍不得穿的半旧衣服,又哭了几嗓子,便放在棺材中埋了。

  同样埋了的,还有那些挂在后厨的尸体。

  曹杰也亲手拢了一把坟土,说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要知这冥冥间自有天数,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做人还是不能太过没底线,等伱那命魂赎了罪,彻底还清了这辈子的孽,我做主,让七哥放你去投胎。”

  “多谢哥哥!”李俊三兄弟很是感动。

  而李俊葬李立的举动,却也合了晁盖等人的心,兄弟嘛!自然要义气。

  若连尸骨都不准备收拾,倒会让他们小瞧了一眼。

  至于究竟怎样算才是“还清了这辈子的孽”,那就不好说了。

  但话还是要说的,这些都是小事,暂且不提。

  众人一把火烧了吃人的酒店,和李俊短暂分别,便向揭阳镇走去……

第148章 为武松收集群虎之力

  李俊这个混江龙,在无为军至江州这几百里的江河上,打下了不俗的家业。

  他和童家兄弟要前往梁山,手底下的兄弟却也不能不管不问。

  按照曹杰交代的,愿意跟他们走的,那便热情接纳。若是上有老下有小,故土难离,也不强求,这私盐家业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兄弟又何妨。

  但这一切都要等江州之行结束后,才会做出交割。

  毕竟还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意外,李俊手底下这群人,倒也能成为一大助力。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曹杰一行下了揭阳岭,直径便到了揭阳镇。

  镇原本是一种以军管方式来管理军民的行政区划单位,主政者曰镇将,统筹辖区内的一切民政和军务。

  后来这种体系酿成了大祸,灭亡了大唐。

  到了宋朝建立,太祖赵匡胤认识到镇将权力过大会带来的危害,为防患于未然,便坚决推行崇文抑武国策。

  即便是边境上的军事镇,也纳入了地方政府所辖。

  也就是说,到了宋代,作为纯军事意义上的镇已不复存在,作为商品交易意义上的市集镇,便开始崭露头角。

  自宋代始,凡人口不能成县,而有大量商品交易的税收之地,则称为镇,故而有市镇之说,这点一直延续到明清和现在。

  因为被对面江州城吸取了长江上的贸易往来,揭阳镇算不得多繁荣,连城墙都没有,只有每月初一十五赶集的空旷集市栅栏。

  曹杰一行陌生面孔的到来,立刻便引起了镇中人的注意。

  自古皇权不下县,这揭阳镇自然也没有官府机构,全靠士绅自治,收税的小吏也都是自家的子侄。

  而揭阳镇最豪横的乡老,便姓“穆”。

  揭阳三霸,李俊是贩卖私盐的,李立是开黑店的,张横、张顺兄弟是开黑船的,穆弘、穆春就是地主。

  全世界的地主,全杀了可能会有无辜,但是十个杀九个,绝对有漏网之鱼。

  穆弘兄弟两人,便是镇上的黑老大。

  有没有杀过人,有没有鱼肉乡邻,咱不知道,但欺负外乡人那是一定的。

  “哥哥,要不要我先去那穆家庄拜会拜会?”

  晁盖也是小地主出身,欺负起那隔壁村子,可丝毫不手软,连人家花了好多钱建起来镇压村子的宝塔都夺了过来。

  这年头,乡霸欺负人太正常不过。就像苏东坡还将小妾赠送给别人,简直无法想象,可这个时代造就了这个畸形的文化,不能用后世的道德去评判。

  正如李俊所说的,皇帝老子要吃人,文武大官要吃人,地主奸商要吃人,人人都要吃人。

  最底层的老百姓虽然是被压迫的存在,可吃起人来丝毫不比别人心软。

  曹杰志在天下,便不能以普通人的道德去评判别人。

  简单来说,就是有底线,但不高。

  揭阳三霸,也只是霸占一方,而不是揭阳三害。

  那周处还是三害呢!

  只要幡然悔悟,一样可以造福一方。

  曹杰颔首道:“这次便由晁盖哥哥打前哨,时迁兄弟陪晁盖哥哥去一趟,我等就找个旅店住下。”

  “哥哥就等我好消息吧!”

  晁盖、时迁二人一拱手,便向人打听穆家庄的方向,大步流星而去。

  至于曹杰一行,在集市旁找了个破旧的旅店,便住了下来。

  又花了银子买了些酒水肉食,众人自不会亏待了自己的胃。

  就在众人吃香的喝辣的之际,一个落魄汉子走进了旅店,觍着脸躬身抱拳问那掌柜:“掌柜的,小人能否借贵宝地卖艺,给掌柜的拉拉客,聚聚人气。”

  “去去去!”

  那掌柜没开口,小二却是先赶人了,叫道:“你恶了穆家二郎,他已吩咐镇上百姓不准打赏,你还是到别的镇上卖艺去吧!”

  “唉!不是小人不走,而是盘缠用完,身无分文……”

  “那你更要趁早离开揭阳镇了!穆家二郎够可以的了,只是不准打赏,伱若是到了其他地方,不先拜码头就捞食,哪有你好果子吃。”掌柜地挥了挥手,继续打起了算盘。

  “唉!”

  那落魄汉子长长一叹,人在江湖,一个不慎,就可能得罪一方强人。

  刘唐望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他是个老江湖,一眼便瞧出了关键。

  若是在县里撂地卖艺,自不用去拜码头,那是官府的地盘。可到了乡镇,这可就不一样了。

  这揭阳镇被那穆家视为自己的地盘,你到他碗里来捞食,岂有不拜码头的道理。

  “那穆家两兄弟有些霸道啊!”焦挺一如既往地快言快语。

  “虽然是霸道了些,但也不算没规矩。”刘唐指了指北方,笑道:“当年我在山西,就是没拜码头,被地头蛇围住,好险就没从那乡里逃出来。”

  焦挺抓了抓脑袋,他当年没遇到曹杰,也是在山东各处逃荒。

  各地自家人都吃不饱,哪里容许外乡人来捞食。

  “万幸遇到了哥哥,这才有了安身之处,这才有了今日的富贵。”

  曹杰扭头望着那汉子,说道:“刘唐兄弟,你将那汉子叫过来。”

  刘唐一愣:“哥哥不如再等等,先结交了穆家兄弟,再解开他们之间的恩怨,却也不迟。”

首节 上一节 108/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