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魔水浒开始 第106节

  “正是王英兄弟的手艺。”李立活动了一下手腕,说道:“王英兄弟回山东了。”

  “回山东了?”曹杰愣了一下,随之恍然:“他去沂州,投奔陈希真去了?”

  “对!”

  李立点头没有再出言不逊,既然能活,谁愿意死呢!

  曹杰嫌弃地挥了挥手:“对不住了李立兄弟,不杀你对不住这揭阳岭下埋葬的亡灵,我等兄弟也要有意见的,所以,还是请你死吧!”

  “你骗我?”李立睚眦欲裂。

  曹杰一如既往地露出浅笑:“不骗你,是真要杀你。”

  “啊!死也要拉你垫背……”

  霎时间,这位地煞排名靠后的“催命判官”如那孙二娘一样,将命魂激发了出来,丹田中所养的那股子食人魔气,如滚滚浓烟般煊赫而出。

  乌黑腥臭的浓烟之中,一尊地府判官若隐若现,他一只手里拿着本生死簿,另一只手里拿着勾魂笔。

  凶煞的眼睛盯住曹杰,手里的勾魂笔往生死簿上一落,便要勾去什么似的。

  顿时,曹杰便感到身体一凉,好似被什么未知的能量所侵蚀。

  濒死一击,岂能大意。

  但你在活阎罗面前搞这一出,那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嘿嘿!”

  就在这时,阮小七也动用了他的命魂,永恒的黑暗好似浪潮一般涌动着,将李立的魔气瞬间覆盖。

  就在这无穷无尽的黑暗之中,出现了一个青面獠牙,身高丈许,满头红发,手持一柄漆黑锋利钢叉,手脚全部都是鳞片,恐怖得叫人吓破胆子的雌性巨魔。

  这个巨魔一出现,表情无比痛苦,立刻朝李立扑了过来,举起钢叉,一叉而下。

  “啊!”

  李立的命魂“催命判官”再度发出一声惨叫,身体被那钢叉洞穿,高高挑在半空之中,嘴里惨叫道:“夜叉王……你是夜叉王……”

  “夜叉王?”

  阮小七狞笑一声,念头随之一动,那个高一丈,全身鳞片,青面獠牙,手持钢叉的夜叉猛烈咆哮。

  “那你瞧瞧我是谁?”

  只听得一声脆响,催命判官手里的那根勾魂笔竟然出现了一道裂纹,紧接着,这道裂纹迅速地蔓延,密密麻麻遍布这支近似法宝的勾魂笔,然后“哗啦”一声崩碎开来,成了无数指甲盖大小的碎片!

  同样的,那生死簿也碎裂成渣。

  催命判官骇然望着黑暗,那看不清的黑暗里端坐着一道虚影。

  那必然不是普通的命魂,他一点都看不穿,如深渊,若苍穹,看一眼便似乎要将自己拉入永恒的寂静之中,比死亡还要恐怖。

  “杀了我!”

  李立大吼。

  可阮小七岂能轻易饶他,自上次吞吃“母夜叉”孙二娘,后来炼化出一只飞天夜叉为己用,如今这“催命判官”也是个吃人的。

  岂不就是缘分!

  合该我阮小七增长实力。

  黑暗彻底将其淹没,吞噬入命魂之中,永生永世都要被阮小七所奴役。

  这才是真正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而要不了多长时间,他阮小七便能再得一个地府判官为己用,有此神通,才能在日益壮大的梁山上立足啊!

  小七心满意足,向曹杰纳头一拜,说道:“多谢哥哥成全!”

第144章 李俊:大水冲了龙王庙

  “哥哥,快来看,看我发现了什么!”

  在偷鸡摸狗、盗金窃银这个技能上,时迁可是点满了。

  在酒店里里外外走了一个来回,那双乱转的溜圆眼睛便敏锐地发现了几个隐蔽的地窖。

  地窖里倒没什么秘制的“黄牛肉”,而是堆满了泛黄发黑的粗盐。

  “这么多的盐?”

  晁盖走进来看了一眼,龇牙道:“那吃人的魔头有这么多的盐,还做什么杀人劫道的买卖?直接贩盐便是,目测有千来贯啊!”

  刘唐走南闯北,也曾做过私盐贩子,用手指点了一下往嘴里尝了尝,颔首道:“是两淮的私盐,应该不是那李立的,看这模样,应该是有个私盐贩子将此地当做了中转的仓库,往山里卖呢。”

  “那我等杀了这魔头,会不会惹了这揭阳岭的地头蛇?”时迁问道。

  晁盖挥袖不在意道:“虽然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猛龙过江,区区蛇鼠,何足道哉!”

  曹杰在仓库里走了一圈,便对着刘唐道:“弄点木头,点燃做个狼烟,这私盐贩子便是我要找的兄弟,主动引他过来。”

  “哥哥确定?”

  公孙胜掐指一算,却并无所得,不由对曹杰的推算越发好奇。

  “等那人来了,便知真晓!”

  “哥哥说是我等的聚义兄弟,那必没有错了。”

  很快,一道黑色的炊烟飘了起来,虽然升不到多高,便被江风吹散,但只要在江面上,几十里之外都能看到一二。

  众人烧了些热水,就着自带的干粮便在酒店里休息了起来。

  时间很快便到了傍晚,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艘小船箭一般往揭阳岭而来,待到了隐蔽的渡口,三条大汉跳下船,各持着刀兵杀向了炊烟升起的方向。

  公孙胜孕神五品日游境,神魂不惧烈日的炙烤,便以神魂游走在揭阳岭周围,探知消息。

  突然,他猛地睁开眼,道了一句:“来了!”

  “哥哥既然说那人是我等聚义的兄弟,那必不似这吃人的李立,我晁盖先去会一会他,探一探他的底。”

  “晁盖哥哥,莫急。”

  曹杰伸手拦住了晁盖,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待他前来,我等一同会他便是。”

  “好吧!”

  很快,三条大汉出现在了夕阳下,当先一个身材高大,浓眉毛,大眼睛,红脸皮,铁丝般髭须,左右两个都是渔民装扮,各持着三叉戟。

  “呔!”

  声音若铜钟般,喝道:“尔等是何人?竟占据我李立兄弟的店面?”

  同时,一左一右两个渔民将手里的三叉戟端了起来,横眉冷对。

  “你和这吃人的魔头是兄弟吗?”阮小七喝问。

  说罢,催命判官的尸体便被扔在了地上。

  那大汉双眸微眯,高声道:“当今世界,皇帝老子要吃人,文武大官要吃人,地主奸商要吃人,人人都要吃人,我这李立兄弟便吃不得么?”

  曹杰认真望着混江龙,没想到他如此的愤世嫉俗,于是扬声道:

  “男子汉大丈夫,不说闯出一番事业,光宗耀祖。这开黑店,下麻药毒害来往行人,欺凌弱小,还以人为食物,岂是好汉?做这等下流勾当的,岂能引为兄弟?若是让江湖好汉知道,端得让人耻笑,一辈子翻不了身,被人唾弃。”

  那大汉被曹杰三言两语说得红脸皮越发鲜红,羞怒道:“官府逼迫,大户逼迫,不给我等小民一条活路,杀些来往的奸商,又如何?”

  “没活路,凭手里的刀闯出一条路便是,旁人活得了,便你们活不了,要吃人肉才能活?!”

  刘唐喝问,想他一个赤发鬼,厉鬼中的厉鬼,都不吃人肉,怎这些好端端的人不去做,要吃人为魔。

  面对刘唐的喝问,大汉浓眉如剑指,同样大声喝道:“莫要胡乱攀扯,我李俊自有手脚,何处不能捞食,却是不做这吃人的买卖。这李立的生意与我无关,只是要往山里运盐,这才租借他地窖一用。”

  “既然不吃人肉,那便好!”阮小七点了点头。

  这乱世,杀人算不得什么,但做人最低的底线却是不能以人为食。

  刘唐又指向了地窖,说道:“这么说,那仓库里的私盐便是你的么?!”

  “是我的如何?不是我的又如何?”

  “是伱的便拿去,难道我们还会夺你这区区一点私盐不曾。只是看不惯这李立吃人,这才除了他,为民除害。我看你也不像是吃人的魔头……”

  “你们究竟是哪里来的好汉?”李俊也冷静了下来,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视。

  他没有一来便动手,便是发现好几个都实力高深,看不清根底。

  若是贸然动手,他们三个可能吃不了兜着走啊!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嘛!

  众人一阵大笑,阮小七傲然道:“我家哥哥,山东曹杰!”

  那李俊听了不由大惊,上下将气质最是平和高深的曹杰一番打量,抱拳道:

  “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我一向闻得曹家哥哥大名,山东阎王敌,郓城小孟德,救了不知多少人命,也最讲义气,许多好汉都认作哥哥。小弟仰慕已久,没想到哥哥就在面前,竟是不识,还请哥哥赎罪!”

  说罢,拉着两个小弟纳头一拜,说道:“小弟李俊,诨号‘混江龙’,这两个是亲兄弟,‘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都是小弟的至爱亲朋。我兄弟三人在江上讨生活,贩些私盐糊口,却真不做吃人的买卖。”

  他再度强调了一遍。

  曹杰伸手将李俊扶起,笑道:“我亦听说过李俊兄弟的大名,这揭阳三霸,在江湖上也是如雷贯耳啊!”

  “不敢,小弟只是个私盐贩子,上不得台面。”

  “私盐贩子怎么了?那山区的穷苦百姓,连盐都吃不起,全身长满白毛。因为有兄弟这样的好汉,百姓才能吃得起盐,才能活下去啊!

  来,我为兄弟引见,这是‘托塔天王’晁盖,这是‘活阎罗’阮小七,这是‘赤发鬼’刘唐……”

  众人一番拜见,点起篝火,就着不多的酒水畅谈起来。

第145章 李俊:哥哥如若不弃

  “哥哥,如今这山里都是逃户,老百姓真活不下去了啊!”

  李俊长叹一声,灌了一口闷酒。

  “既然活不下去,何不落草为寇?”刘唐那撮红毛在篝火的映照下如火焰一般燃烧,瓮声道:“打劫一些大户,劫富济贫,岂不快哉。”

  李俊苦笑着摇了摇头:“不是我等南方人没有造反的勇气,只是这江南不像山东,造反很是艰难,山都是大山,人迹罕至,只有水匪才能劫到一些钱粮,山贼根本没出路啊!若是做水匪,却又只能往那鄱阳湖里去了。谁管山里人的死活啊!”

  “江南和北地确实不一样。”

  晁盖回想了一下这一路上的画面,颔首道:“我等从山东一路走来,那亳州还没什么两样,过了淮河,地理气候便迥异了。那六安金寨,绵绵不绝的大山,没田便是没粮,想劫大户都没处劫。”

  地理决定了历史的发展,山东自古多响马,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时,童威、童猛齐齐一声叹息:“俺们兄弟从十三四岁起,就跟父亲一起贩盐,十里八乡到处都走遍了。官差巡检要抓俺们,大盐枭也容不得俺们,只能每人背着二三十斤私盐,钻山沟卖给那些逃户,累死累活也赚不到几个铜子。讲真的,那日子过得还不如乡下佃户。”

  “后来跟了李俊哥哥在长江上做私盐贩子,这日子才好了起来,至少不愁吃喝。只是想衣食无忧,还是难啊!”

  “这年头,想填饱肚子怎就那么难呢?”

  曹杰既然想赚他们上山,听到他们生活艰难,自然是好的,只是心中还是很疑惑,于是问道:

  “我看你们留在地窖里的盐也有不少,价值上千贯,怎赚不到钱?”

首节 上一节 106/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