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千古一帝有什么用 第315节

  帝辛缓缓道:

  “今日起,孤立科举制,以科考取代举孝廉,从天下万民中选有能者为官。”

  “让天下所有有能之辈,皆可发挥一己之长。”

第299章 定秋闱,国运暴涨

  科举制?

  此乃何制?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一时间谁也无法理解大王所说。

  帝辛目光扫过文武百官,缓缓道:

  “所谓科举制,乃是以科目考核选举人才的方式。”

  “由内阁设下各科各目的题目,随后再通过笔试,实测等方式,通过考核选拔出人才。”

  其实,在当初帝辛刚得到穿越者记忆,知道了有更好的选育人才的方式后。

  他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换掉制。

  毕竟举孝廉缺陷太大。

  只是当时还没有推行全民教化,科举制度根本不可能执行。

  现在,从他立儒道至此,已经有七年左右。

  更是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

  如今大商已经有千万读书人,大儒数量过万。

  如此一来, 大商终于有科举的条件。

  文武百官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何为科举,同时也明白了大王以科举代替制的用意。

  他们纷纷暗自点头,心中大赞大王英明。

  自从大王立儒道,推教化, 文武百官其实也已经发觉一直使用的制有问题。

  但他们一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毕竟制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用到现在。

  一时间他们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方式。

  闻仲作为百官之首,又是内阁首辅阁臣,此时自当第一个站出来。

  帝辛这才放开商容和梅伯,道:“老丞相,梅公,此事就交给你们了。”

  果然。

  此话一出,两位老臣脸上羞愧之色一扫而空,变为熊熊的斗志。

  商容一整官服,掏笏请奏,道:

  “大王,科举制具体如何安排?”

  帝辛早就在心中做好规划,此时开口道:

  “孤推科举制,以科考,对天下万民人才进行考核筛选,考核暂分为十四门。”

  “分为文学,史学,法学,政学,教育,理学,工学,农学,商学,医学,法学,杂学,军事,武道。”

  “十四门其内再细分,由内阁六部讨论决定。”

  “科考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是最低一级的考试,在各地学馆中,每年举行一次,考中后称秀才。”

  “乡试是在各郡县之中进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

  “会试是在朝歌进行,三年一考,考中者称为贡士。”

  “殿试由孤亲自主持,直接由内阁出题,取会试中考者,同样三年一考,考中者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如此分级考核,可让万民之材,皆有用之处。”

  “第一次科考,就在今年九月吧,以后也都设在秋季,称之为秋闱。”

  帝辛话音刚落。

  老丞相商容就满脸通红地高声道:

  “大王圣明!”

  “以臣之见,如今这满朝文武,也需参与这天下第一次秋闱。”

  文武百官一怔,然后齐齐满脸幽怨地看向老丞相。

  老丞相,你这是要让吾等卷死啊。

  吾等虽然也是日日夜夜学习。

  但有那么多政事要处理,学习时间哪里比得过那些专心学习的学子?

  这要一场秋闱下来,满朝文武皆不过关,这如何是好?

  不行。

  回去必须再增加学习时间。

  大王恩赐吾等如今的一切,要是秋闱不过,丢的不仅是官位,也是大王的脸面啊。

  这第一场秋闱,一定要过!

  帝辛看着几乎要“燃烧”起来的文武百官,嘴角一抽。

  算了,由得这些百官去吧。

  帝辛一挥手,道:

  “商容,拟旨,将科举之事,告诉天下百姓。”

  “孤要告诉大商所有百姓:天生我材必有用!”

  帝辛话音落下。

  一股沛然的浩然正气,自他体内腾起,直上九霄,融入朝歌城上的国运之山。

  大商国运轰然而动。

  如同灵泉上涌,又似四海潮升。

  大商的国运以缓慢,但无可阻挡之势,不断抬升。

  科举秋闱的圣旨,通过万里传神镜,第一时间就传遍帝畿。

  大商所有百姓都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道圣旨。

  对于如今已经上千万读书人的大商来说,这样的圣旨,自然是立刻引得天下百姓欢呼。

  尤其是最后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更是让大商百姓感动无比。

  大王无所不能,却不嫌弃吾等粗鄙。

  吾等若不能为大王效忠,不能为大商用力,那何来颜面苟活于世?

  于是, 大商百姓人人无不奋发。

  学馆的学子们,抱着书册就不愿意放下。

  武馆的武者们,不等到教官用鞭子抽,绝对不停下修炼。

  还有那医馆医者,行商的商人,田地的农户。

  每一个人,都恨不得把所有的力气,全都用光用尽。

  大王已经给吾等创造了最好的机会。

  吾等要是自己不用心用力,那不如死去算了。

  大商国运在这样的民心民意之下,一涨再涨,势不可挡。

  诸天仙神一开始还不以为意。

  反正大商的国运隔三差五,就暴涨一波,他们都已经麻木了。

  然而几日之后,仙神们终于发现情况不对了。

  以往大商国运暴涨,最多维持三日。

  之后就会趋于平稳。

  然而这一次,大商国运暴涨七日而不停,似乎要以这个势头,一直不停暴涨上去。

  诸天仙神在他们的道场洞府之中,竟然已经能隐隐感觉到人间气运正在不断逼近。

  诸天仙神:???

  帝辛又做了什么?

  怎么这一次大商国运涨个不停?

  朝歌。

  一道旨意颁布,立刻便有无数人为之而拼搏奋斗,为之而努力做事。

  大商朝堂,文武百官纷纷运转起来。

  灯火彻夜通明。

  帝辛没想到。

  他不过是随意颁布的一项革新,竟然也能让国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看来,那怨种记忆里的东西,不比图书馆里的功法要差。

  原本。

  帝辛以为还要过一段时间,国运才能支撑他炼化第二个九鼎。

  现在。

  不过数日,科举带来国运暴涨,就足以。

  “告诉闻仲,孤又要闭关了。”

  数日之后,帝辛看着暴涨的国运,淡淡开口。

  “……大王,老太师怕是要累死了。”

  帝辛呵呵一笑:“他一修仙者,就算是零零七,也累不死。”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寝宫。

  片刻后。

  社稷宫。

首节 上一节 315/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