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千古一帝有什么用 第233节

  “商业,乃是我大商经济的重点,能让我大商保持活力,商业盛,百姓富。”

  “百姓富,国富。”

  “而这些,都建立在工业的基础上。”

  “你可以把工业发展到多高,大商农与商就会有多高,明白吗?”

  杨任全身一震,抱笏大声道:

  “臣必当死而后已,不完成大王的工业宏图,绝不罢休。”

  随后,又有农部尚书上报,各郡县的农业发展。

  帝畿学府启奏,整个帝辛九年,一共增加了多少读书人,多少大儒等等。

  太医院则是启奏,培育出了多少医者,又有多少医者入门了医道。

  随后,则是户部启奏,满朝文武与天下百官的考核。

  全国税收,废除分封,改制田地后所丈量的天下土地。

  同时,司神监,文化部,商业司等也全归于户部,自然也各有所报。

  帝辛静静听着百官的种种汇报。

  心中思量新的各种对应国策。

  提升国运是他对抗仙神的关键。

  国运越强,他越强。

  终于,工、农、户等各部汇报结束后。

  兵部尚书抱笏出列,道:“禀大王,兵部有启奏。”

  “当下,兵部已将牛魔大力拳推广至全军。”

  “当下,朝歌七十万王师,以及八百关隘所有驻军共计一百三十万将士皆已修牛魔大力拳。”

  “有接近五十万成将士已经达到人仙境的实力,还是三十万将士则已经到随时可以突破的边缘。”

  “另外,御神军在册神灵,已经有十万之数。”

  “东海郡龙族与水族将士,也有三十万精锐入兵部籍册。”

  此话一出。

  整个九间殿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闻仲眼中流动着道道精光,他缓缓开口,道:

  “大王书牛魔大力拳前,我大商百万朝歌王师,皆是凡人。”

  “如今,已有五十万人仙,即便是老夫也想想不到。”

  当然,他更想象不到的是,紫府灵台经竟然让没有仙缘的他突破了人仙的境界,修炼到了金仙境。

  他当年学艺出山,领先帝王旨,以太师之位守国以镇大商社稷。

  在他最意气风发之时,也不敢想今日大商的种种成果。

  九十万人仙境将士。

  数千万百姓中,无流民,无饿殍。

  天下百姓食有粮,病有所医,学有文,修有武,行有路,居有车。

  如今大商帝畿中,帝畿直道四通八达,万里运河东西贯通。

  他抬看着帝辛。

  这一切,皆是大王所带来的变化。

  老太师抱拳一礼,道:“大王,如今我大商,有千古未有之盛世。”

  “这一切,皆因大王。大王功绩,上比三皇五帝更盛,下震千万年后继者。”

  “此番功绩,可震千古。”

  帝辛眉头微微一动。

  没想到。

  老太师不但是文武百官之首,这拍马屁的功夫,也是百官之首。

  九间殿上,满朝文武也是立刻齐声称颂道:“大王功绩,可震千古。”

  一时间,九间殿上,尽是称颂之言。

  闻仲这时又道:“大王,如今我大商国力前所未有的强大。”

  “当下正是横扫天下,一统人间的时候。”

  “西岐罪民,举国反商,大逆不道。当以雷霆之势,清扫叛乱。”

  “西岐自从迁都之后,西方道人对整个西境罪民的蛊惑已经达到顶点。”

  “如今,西境所有人,几乎失去人族应有的七情六欲。”

  “整个西境已经成为人间毒瘤坏疽。”

  九间殿上,再一次落针可闻。

  满朝文武都注视着金阶上那个伟岸的身影。

  等候大王旨意。

  不仅是满朝文武。

  九间殿上的万里传神镜,把整个朝会的一切传到了帝畿第一处地方。

  大商百姓,每一个都可以在最短时间,知道他们的大王新的国策。

  此刻。

  大商百姓在看。

  大商所有将士,也在看。

  文治国,安民,教化百姓。

  武护国, 拓疆,统战天下。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帝辛淡淡道:“一统人间,迫在眉睫了。”

  “人族想要彻底摆脱仙神奴役,统一人间就是第一步。”

  西岐只不过是元始天尊和西方二圣手中的棋子。

  但这个棋子一日不除,就一直会是人间的一块坏疽。

  而他要成为真正的人族共主,那么就必须把仙神放在人间的所有棋子,坏疽,全都除掉。

  他心中无数思绪一瞬闪过。

  是时候,把他很早之前的一个计划拿出来了。

  他淡然开口,道:“黄飞虎何在?”

  武成王黄飞牙一整官袍,大步走出列,抱拳道:“臣在!”

  帝辛道:“孤今日改制大商军队,归统帝畿所有将士,共设八路大军。”

  “此八路大军,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名。”

  话音一落。

  朝歌城上的国运之柱中,当即响起一声兵戈之音。

  锵!

  如同一柄惊世之剑正在缓缓拔出。

  向九天十地诏告。

  人王执兵,剑指天下!

  诸天仙神顿时元神一凉,一股寒意扫过他们的元神。

  人间又有变故?

第224章 八路大军,一统人间

  大商国运突起兵戈之音,顿时引来诸天仙神的注目。

  国运起兵戈之声,要么是军队出了变故,要么说是战事将起。

  诸天仙神面面相觑地看向人间。

  岐山一战后,连阐教都已经安静下来。

  诸天仙神就已经无一敢入人间。

  人间的千万神灵,更是要么拜朝歌讨封,要么远主殷商帝畿。

  没有一个敢在殷商帝畿作祟造次。

  这个时候,殷商国运竟然起兵戈之声?

  与此同时。

  九间殿上。

  帝辛继续开口,他每说一句,万里传神镜就将人王圣旨立刻传到帝畿每一处。

  每一句圣旨说出口,就有大军随之调动。

  或是重组,或是调动换防。

  全国七八成将士皆是人仙的条件,让这种足够让诸天仙神目瞪口呆的事,变成现实。

  “第一路,天字号大军,统领黄飞虎,以原人族战神军为主,另编入各路大儒。”

  帝辛圣旨传出。

  第一路大军所有将士立刻就开始自行调整,本来在各地训练的将士纷纷回到朝歌。

  各地大儒也是同样以诗文化作千里云舟,以平步青云之势,前往天字号军。

  “第二路,地字号大军,统领袁洪,以原御神军为主,编入所有兵部神灵。”

  “第三路,玄字号大军,统领东海龙王敖广,以东海水族为主。”

  “第四路,黄字大军,统领方相、方弼,以原朝歌王师第一,二军为主。”

  “第五路,宇字大军,统领黄飞豹,以原朝歌王师第三,四军为主。”

  ……

  帝辛每立一路大军。

首节 上一节 233/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