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千古一帝有什么用 第231节

  那非金非木的古棺不断颤动,一股又一股浓厚黑臭的尸从古棺中喷出。

  每当有一股尸从古棺中喷出,古棺上长明的灵柩宫灯,就会立刻用幽冥鬼火镇压下去。

  只有少部分泄漏出来,化作弥漫整个洞认的滚滚尸。

  但随着幽冥鬼火不断的镇压,尸正在迅速减少。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古棺上的灵柩宫灯突然抖动一下。

  灯上的幽冥鬼火突然被削弱了三成。

  本来已经现颓势的尸,瞬间爆发,几乎要把古棺的棺盖直接冲开。

  嗡!

  一声闷响在整个灵鹫山响起。

  下一刻。

  整个灵鹫山被尸覆盖,整个山脉中所有生灵瞬间化为干尸。

  古棺中。

  正在疗伤的燃灯道人猛地张开双眼。

  一口准圣鲜血喷出。

  他没有起身,但干枯的双眼却转向了岐山的方向。

  干瘪而愤怒的声音从古棺中闷声闷气响起。

  他那变成干尸的脸上,这一刻都浮现出一丝惊骇。

  “帝辛竟然炼化了马善!”

  他咬牙切齿的闭上双眼。

  “本尊与你势不两立!”

  ……

  陈塘关。

  殷十娘城隍庙中。

  一团幽冥鬼火破开虚空而来,落在庙前。

  她清晰的感应出来,在幽冥鬼火的辅助下,她的修行越来越快。

  殷十娘向岐山方向一拜,道:“谢大王恩赐。”

  ……

  西方极乐世界。

  准提圣人收回了看向岐山的目光。

  “不能让帝辛再发展下去了。”

  他隐约从城隍庙上看到了一股若隐若现的大道神韵。

  如果让人间处处有城隍,只怕兴武伐纣会越来越难。

  “哼,元始天尊只会为了弟子挡劫,只怕指望不上了。”

  说罢,他一道圣人法旨飞出天外天,落入人间南境。

  一处充满瘴气、毒虫的十万大山之中。

  “你们,出山吧。”

  ……

  人间南境。

  瘴气之下,毒沼之中,一个黑色巨卵突然打开,卵中全是黑色的水还有一个人,全身浸泡在漆黑水中的人睁开了双眼。

  他向西方极乐世界一礼,道:“领圣人法旨。”

  随后,他从黑水中站了起来。

  下一刻,那些黑水则瞬间散开,化作无数虫豸。

  若有人看到,会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黑水,那些是黑色的蛊虫。

  刹那间。

  无以计数的黑色蛊虫遮天蔽日。

  这人随手一招,就有数万的蛊虫飞起,飞向南境的每一处隐蔽之地。

  “告诉所有人,他们向圣人展示忠诚的时候到了。”

  “半年之内,安排好一切,踏入人间,攻略殷商边境。”

  他话音落下,亿万蛊虫散去,黑雾远处,隐约可见一座古城。

  古城上留下巨大的石刻:

  占婆。

  占婆城中,数万人从蛊虫中走了出来。

  ……

  此时,数千里外。

  南境,哀牢国。

  一个深埋在地下的棺材突然打开,棺材中走出一个穿着破旧衣服,表情僵硬的男子,他浑身布满尸气,望着人间睁开双眼。

  “起!”

  随后一挥手,手中出现一个黄铜铃铛。

  铃铛一响。

  在他身后,数千个棺材突然从从大地中升起,棺材里数千个跟他一样的半死不活的人走了出来,他们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一个铃铛,叮铃铃的诡异铜铃声响彻哀牢国。

  片刻间。

  密密麻麻数十万具尸体,从大地之下爬了出来。

  他喃喃自语:

  “数千年前,黄帝将我们赶到了南疆。”

  “现在,终于可以回去了。”

  “诸位,跟我去大商,夺回属于我们的土地。”

第222章 赐姓万民,为人族之崛起而读书

  此时。

  岐山。

  帝辛早已离开,只留下哪吒奉命镇守。

  诸天仙神见到帝辛终于回到了朝歌,全都松了口气。

  这人王终于消停了。

  众仙神纷纷回到自己的洞府,道场。

  九天十地,似乎是平静了下来。

  然而。

  这只是表面的平静。

  斩阐教仙首,传首人间。

  敕城隍,夺平心圣人权柄。

  这每一件事都足以让众仙神坐立不安。

  殷十娘一日踏入太乙,震惊天地。

  这一刻,也不知有多少仙神元神受损,道心蒙尘。

  更不知有多少仙神动了想要去朝歌讨封城隍的念头。

  ……

  时光荏苒。

  岐山事件结束一个月后。

  帝辛九年,九月中旬。

  九间殿。

  内阁次辅,大儒比干抱笏启奏,道:“大王,如今帝畿内所有学馆皆已落成。”

  “包括所有郡县,城邑,关隘,乡邑,都已经全部建成。”

  “吾大商读书人已经达到千万。大儒数量已经有三百。”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激动。

  大商子民数千万,然而曾经识文断字者,不足万一。

  甚至在这九间殿的文武百官中,都有目不识丁者。

  然而自从大王立儒道,建学馆,以四书五经教化天下后。

  大商的读书人,越来越多了。

  这让最为重视教化的他,如何不激动。

  他抱笏开口,正要开口。

  九间殿上,文武百官却抢先一步,齐声称颂道:

  “大王功绩,可比三皇五帝。”

  比干:……

  帝辛淡然一摆手,压下满朝文武的称颂声,道:

  “王叔,教化天下万民之事,任重而道远。”

  “一刻也不能松懈。”

  “就算我大商子民皆为读书人,大儒遍布每一个城邑,甚至乡邑,也不能大意。”

  “须知,学海无涯,书山无尽。”

  比干全身一震,猛地张大双眼,喃喃道:“学海无涯,书山无尽!”

首节 上一节 231/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