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千古一帝有什么用 第20节

  他想要在封神量劫中活下去,这就是唯一机会,于是他再次念动法诀,催动玉清符篆将自身一切气息因果全都隐藏得更加严密之后,慢慢等待时机。

  就在此时,他看到帝辛居然拿出笔墨,提笔在女娲宫的照墙上开始题诗。

  长耳定光仙一脸愕然。

  贫道还没出手,人王帝辛怎么自己就开始了?

  他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喜色。

  哼,合该这人王失了江山,断了国祚,贫道还没出手,他自己就先做出失礼之事。如此一来,贫道就捡了一个……什么?

  长耳定光仙刚刚泛起的喜色此刻僵在了脸上。

  “帝辛,居然能写出如此好诗?”

  “申公豹不是说帝辛只重武功,不理文治,是一个粗鄙之王吗?”

  他定定地看着帝辛写下的第一句诗,嘴角一抖。

  “能写出如此好诗,也算粗鄙?”

  哪怕是他,也不由得感叹人王气势。

  好诗,好句。

  但感叹之后,却又是满满地不屑。

  “人王真当以为,这洪荒大势,这亿万里人间江山,是人族说了算?就算你当了人杰,成了鬼雄,又能如何?”

  “世间一切,无非天命。众生命途,皆由圣人定夺。”

  长耳定光仙看了一眼帝辛,哂笑道:“贫道今日,就让你当不了人杰,也成不了鬼雄。”

  “圣人让你成为亡国昏君,你不得不当。”

  他看了一眼闻仲 见其注意力已经渐渐完全放在诗句上,立刻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既然如此,那就等帝辛再多写两句,把闻仲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去后,就是贫道出手之时。”

  ……

  在闻仲与长耳定光仙都为第一句诗句称赞感叹之际。

  帝辛提着笔的手,微微停顿了片刻。

  “这诗句的后半句,当如何改?”

  这诗句的后半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是属于后世之诗,完全不属于这个时代。

  写出来不会有任何人看得懂,而且也与此时此刻毫无干系,当然不能写出来。

  帝辛的目光扫过女娲娘娘的圣像,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线。

  “在穿越者记忆里,似乎伏羲天皇乃是女娲娘娘兄长转世,那么对于三皇囚火云宫一事,娲皇圣人又是如何看?”

  他心念至此,心中已经将诗句改了。

  提笔,沾墨,落笔,成诗,一气呵成。

  “至今思三皇,仍囚火云中!”

  后方,闻仲见到大王落笔第二句诗时,就精神一提。

  大王的第一句诗写得如此神妙,想来这第二句,也一定是神来之笔,待老夫仔细观……嘶!这,是什么?

  闻仲脸上的笑意,完全僵住了。

  “至今思三皇,仍囚火云中!”

  闻仲嘴角一抽。

  大王,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这句话,是他几天前刚在帝辛那里学来,但此刻完全可以代表他的想法。

  伏羲天皇被囚于火云宫一事,女娲娘娘本就不满,大王你把这句诗写在女娲宫,这是提醒女娲娘娘?还是打脸女娲娘娘?

  三皇五帝的一些辛秘,人族不可知。

  因而闻仲也不知道当年三皇五帝被囚火云宫的具体。

  他只记得师尊金灵圣母当年在他问起时,暗示过此事与玉清圣人元始天尊有关,其余的一切,师尊也是三缄其口。

  闻仲犹豫了一下,就要上前,提醒帝辛。

  大王,不能再写了。

  你这第二句诗,已经是极大的僭越,要不是有第一句诗,怕是女娲娘娘会盛怒怪罪啊。

  女娲宫外。

  隐藏于暗处的长耳定光仙也同样目瞪口呆。

  “人王帝辛,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在女娲宫提及三皇与火云宫之事。”

  “合该你当亡国之君,如此僭越之言,你也敢写在女娲宫。”

  “今日贫道就算不出手,娲皇圣人也不会放过你。”

  他身为通天圣人的随侍七仙,对于一些过往辛秘,知道的比闻仲更多,他很清楚三皇囚于火云宫,有元始天尊的手笔在其中。

  甚至三皇五帝之后,人族不得修行的天规,也与元始天尊脱不开干系。

  但这是圣人辛秘,任何仙神就算知晓,也不敢提及半个字。

  帝辛在女娲宫提及三皇囚于火云宫之事,而且是直接写在照墙之上,这是对娲皇圣人的大不敬。

  “帝辛,你这是在自寻死路。贫道这就再帮你一把。”

  长耳定光仙见闻仲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放在诗句上,当即催起玉清符篆,进一步加强对气息与因果的遮掩。

  随后,他抬起手,一股透着诡异姻红之色的雾气,在他掌心凝聚。

  然而,就在他将要出手之际,却见帝辛提笔,开始写下第三句诗。

第22章 十年磨一剑,剑斩玉虚宫

  女娲宫内,闻仲见帝辛还打算继续写下去,终于是忍不住,上前半步,道:“大王,这诗……”

  大王你第二句就已经僭越,再写下去,那就真的收不住场了。

  帝辛不等闻仲说完,就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老太师,你身为仙人弟子,可知三皇囚于火云宫一事,女娲娘娘有何看法?”

  “兄长被囚,难道圣人无动于衷吗?”

  闻仲本来想说的话,全都堵了在喉咙。

  他抬起头,一脸骇然地看着帝辛。

  大王为何知道伏羲天皇与女娲娘娘的关系?

  这事在仙人中,并非是多大的秘密,各个圣人大教的嫡传都知道,但此事在人族间,却是极少有人知道的事。

  尤其是三皇五帝时代之后,人族对于上古辛秘本就知之甚少,更不要说有关圣人的事。

  大王从何处知道此事?

  又是那位神秘存在告知大王?这是出于何种目的?

  难道……这就是大王这一次来到女娲宫,改变封神命数的必要手段?

  闻仲想起了一开始他对于此行的猜测。

  大王突然兴起来到女娲宫进香,定然是特殊原因,而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位神秘存在告知了大王关于封神命数的关键之处。

  如此说来……大王这并非僭越之举?而是另有深虑?

  闻仲的目光在震惊中慢慢平复下来。

  大王此举,定有深意。

  他抖了抖嘴唇,最后垂下眼帘,道:“大王所说之事,臣也不知。”

  “此事在仙人中,也是禁忌话题。”

  “臣也曾问过师尊,但没有得到任何确切的回答。”

  既然大王此举有深意,那老夫静观其变吧。

  帝辛看到闻仲神色变化,知道对方多半又想到别处,不由得嘴角微微翘起。

  那穿越者的记忆里,品评老太师乃是愚忠之辈,不管孤做任何事,老太师最终都会支持。

  他转过身,第三次沾墨提笔,来到照墙之前。

  “太师的愚忠,乃是孤受仙神暗害变成昏君,太师身为托孤忠臣,不得不愚。”

  “说孤乃昏君者是仙神,说太师愚忠者亦是仙神。害我人族成为量劫弃子者是仙神,让吾人族从此再无人王,唯有天子者,还是仙神。”

  帝辛的脑海中,翻涌起从穿越者记忆中看到的《封神演义》内容。

  他堂堂人王在女娲宫写下淫诗亵渎圣人,之后更成了沉迷美色的昏君。

  刑皇后,戕皇子,杀群臣,害忠良,自毁江山社稷。

  老丞相商容撞阶而死,皇叔比干挖心而亡,武成王被逼反商。

  老太师闻仲呕心沥血,四下征战,却倒在绝龙岭,被仙人活活烧死,最后还落一个愚忠之名。

  而他,人王帝辛,最终成了孤家寡人,绝望中自焚于摘星楼。

  成汤江山,化作一捧尘土。

  人族,至此再无人王。

  唯有对天道,对圣人,对仙神卑躬屈膝的天子。

  人族从此之后,在天穹之下只能低下头。

  而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那位高高在上的玉清圣人,阐教教主,元始天尊要维护所谓的天命。

  维持那一句“周代商,兴武伐商天命所归”。

  他在穿越者的记忆里,看到最多的就是一句话,就是元始天尊和阐教仙人挂在嘴边的“合该如此”。

  真是好一个合该如此。

  顺尔者天命所归,逆尔者合该如此?

  可笑,可恶。

  帝辛的目光渐渐变得锐利,对那个可能的未来,对那个所谓的“天命”愤怒无比。

  这些愤怒最后化为他眼中一片冷漠与坚毅。

  元始天尊,孤会让你的天命成为一个笑话。

  他深吸一口气,落笔成文,一口气写下最后两句。

  “犯我大商,虽远必诛!”

  “神犯杀神,仙犯诛仙!”

首节 上一节 20/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