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千古一帝有什么用 第179节

  任何一个大罗金仙,都可以瞬间破坏千倍于燕山之地的范围。

  但仙人们出手压缩了力量冲击范围后,也就变相地让力量残留的时间更久了。

  姜子牙万分肯定地道:“帝辛定然只是想迷惑我们。”

  “燕山之地,绝不可能被平复。凡人做不到,神灵亦做不到。”

第175章 以大王之诗,平燕山之祸

  姜子牙万分肯定地对姬旦和西岐群臣道:“帝辛很清楚燕山之地不可能平复。”

  “他派人前往燕山之地,只是展示他的强硬姿态。只是为了分散吾等注意力。”

  “他想以此试探西岐的虚实。”

  姬旦和群臣想了想,觉得丞相所言有理。

  燕山之地那样子,他们也见到了。

  巨大的地裂,站在西岐城头都能看到。

  凡人怎么可能修复?

  别说凡人,就是把当时朝歌那三十万人仙调来,也做不到。

  那里可是盘踞着让真正的仙人都畏惧的煞气。

  仙人都无法解决之事,一群凡人和人间神灵,又能做什么呢?

  帝辛定然是为了分散西岐的注意力,打探西岐的虚实。

  只要西岐不为所动,不受其影响,那就一切无事。

  吾等只需要在西岐看帝辛的徒劳无功即可。

  ……

  在比干三位大儒带着两万读书人,五千神灵前往燕山之地的同时。

  朝歌商会。

  一纸内阁批文传来。

  “燕山之地将要建城,建城时所有行商贩卖之事,交予商会。”

  批文之后,又列有详细的名录,上面详细规定了哪一些是要交给商会之事。

  城市主体建设不算。

  除此之外,内部的一切修筑材料,修筑民夫的工钱,生活用度等等。

  之后还有人口迁移时的用度,城市周围开荒的用度等等,全是商会所行的内容。

  一个巨大的名目列下来,有成百上千条之多,让商会的商人们,目瞪口呆。

  很多内容,他们根本就没想过,居然也是行商贩货的范畴。

  赵公明看着这份名录,很清楚这是商王帝辛的手笔。

  整个成汤,只有亲自建立商业的商王,才能明白这些事。

  他在这名录之中,隐隐约约看到了他的机缘。

  他以凡人身份在商会的这几个月,已经从普通商人,成为商会大执事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大道机缘,越来越明晰。

  他的大道,就在这行商贩货的过程中。

  他现在只需要从中理出一个最终的关键点,那么参悟大道,指日可待。

  而眼前这份名录,隐隐就指出了他大道机缘的关键之处。

  几位商会大执事凑在一起,讨论片刻后,共同作出决定。

  “此事,商会当全力以赴!”

  很快。

  朝歌商会开始全力运转,抽调各地商人,钱财,各种货物,人员。

  与此同时。

  御书房中。

  帝辛正在写书。

  他落笔生花, 一行字跃然纸上。

  “商之本质,在于交换,在于流通。”

  青鸾仙子在一旁研墨,看到这一句话,心中突然一跳。

  隐隐约约间,她感觉大王这一句话间,有大道隐藏其中。

  但此番大道,并非她可以理解。

  她低下头,眼底有一抹震惊之色闪过。

  大王在立儒道和医道之后,又要再立一道?

  ……

  燕山之地。

  三名大儒以飞行之诗驾云舟,载两万秀才出朝歌,又有五千神灵辅助。

  很快整支队伍,就已经到了燕山之地。

  比干远远看着千里燕山之地。

  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天雷地火,毒烟瘴毒。

  大地上,长百里,深不可见底的地裂,比比皆是。

  一股又一股战场煞气在燕山之地各处涌动。

  这些战争煞气,如烟如雾,时而赤红如血,时而深沉如墨。

  但在更多时候。

  它们不可见,不可闻,无形无质。

  它们与天雷融合,它们与地火融合,它们与一切可见与不可见的灾祸融合。

  等闲仙人若是进入燕山之地,一个不小心,就会煞气入体。

  轻则元神有损,重则境界倒跌。

  若是人间神灵或者是凡人来此,更是须臾间非死即伤。

  原来的燕山已经完全被击碎,只留下一地残垣败壁。

  处处可见幽黑暗喷吐毒雾的破碎山谷。

  此刻,已是金乌西下之刻,整个燕山之地更添几分森然之气。

  岐山之上。

  姜子牙与姬旦等西岐大臣站在山巅,向燕山之地看去。

  既然要看成汤徒劳之功,那自然要在这岐山之巅了。

  姬旦冷眼看着燕山之地的方向。

  如今西岐群臣,已经全都是人仙境界,从岐山之巅,可以把燕山之地的情况看得分明。

  他冷笑一声,道:“帝辛居然派亚相比干前来。”

  “以吾之见,此番比干定然会折在燕山之地。”

  群臣纷纷附和,道:“比干,定然折于燕山之地。”

  他们仅仅是在岐山山巅向燕山之地望去,就会有隐隐不安感。

  帝辛居然把比干派往燕山之地。

  比干必死!

  ……

  燕山之地。

  比干与伯夷、叔齐并肩站于燕山之地前,再往前方百米,就进入其中。

  比干手一抖,一卷书册就出现他手中。

  正是四书五经中的《诗经》。

  帝辛写诗经时,并不是完全按穿越者记忆里诗经的内容书写。

  而是去掉了不合时宜的内容,又加入了大量其他诗词。

  而且,这个过程还在不断地增补。

  比干拿出诗经,翻开一页,微微一笑,道:“大王诗才,无人可比。”

  “这诗经中每一首诗文,皆是我辈读书的典范。”

  伯夷、叔齐点头称是。

  他们当初刚见到诗经时,就已经有过同样的感叹了。

  大王之才,他们不及万一。

  比干目光落在诗经其中一页上,道:“今日,吾以大王之诗,平燕山之祸。”

  三位大儒对视一眼,随后异口同声,大声吟诵道: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文出口,三位大儒身上的浩然正气,如日月争辉,如万星齐明。

  数百丈浩然正气腾空而起,化作百里烟岚之云。

  云上,一座高山耸立,山中幽谷寂静不见人影,却又能听到人语之音。

  那声音,正是读书人的读书声。

  伴着读书声响起,西斜的金乌之光化作一片金红。

  夕阳之色,映入谷中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这一片云上奇山幽谷,尽现幽静平寂之色。

  诗文落,云山降。

  那一片云奇山幽谷,落在燕山之地一处破碎山谷之中。

  下一刻。

首节 上一节 179/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